【摘 要】
: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曲:《尔雅》 第一部韵文书:《切韵》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第一部兵书:《孙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曲:《尔雅》
第一部韵文书:《切韵》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史通》
第一部兵书:《孙子》
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第一部工農业生产技术论著:《天工开物》
第一部药典书:《新修本草》
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
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第一部戏典史:《宋元戏曲韵史》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永乐大词典》
责编:王晓静
其他文献
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 《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癫:喻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 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喻学问渊博之人。 《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成橱’。”又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
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经,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 万卷: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杜甫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研究表明,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的原始先民有蛙神崇拜。到了农耕时期,人们认识到青蛙可以捕食害虫,有利农业,于是开始有意识地保护青蛙,甚至出台了相关政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条律令竟使得小小的青蛙名留司法审判史的一桩奇案。 不祭祀者不得安 由于青蛙需要在雨水充沛的浅水中交配产卵,所以雨下得越大,雄蛙求偶的叫声越大,而古人并不了解这一点,误认为青蛙是一种能够求雨的神物,因而对其
提到秋天,现代人往往会想到秋高气爽,赶紧出游。古人提到秋天,往往会想到秋风落叶,亲人分别,伤感落泪。古人的这种感触被称为“悲秋”。古代的读书人在启蒙时会接触大量经典文章,他们通过学习经典,增长文化。这种学习模式造成的经典文章的思想主旨,会影响一生。 早在先秦时期的骚体诗中就已经出现了“悲秋”这个主题,比如宋玉写过:“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在古代的教育体系中,“悲秋”这
部编版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收录了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书中对“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做了注释:“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按照这种说法,骑在马上弹琵琶就犹如急急地吹响集结号,为的是催促将士们出发。然而,这里的“催”真的指“催人出发”吗?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催”的本义就是催促,从古至今很多人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 三个小偷看见了。 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叫农夫发现不了。” 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 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第一个小偷在道路的转弯处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铃铛解了下来,拴到了驴尾巴上,然后把羊牵走了。 农夫四处环顾了一下,发现山羊不见了,就开始寻找。 这时,第二个小偷走到农夫面
陶渊明有一首有名的诗《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意思是,某一天我实在饿得不行,也不知道去哪儿找口吃的,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地方,敲开门却不知怎么说了。主人一看就明白我的意思,招呼我进门,结果开心地聊了半天,互相聊得倾心,一
《长恨歌》的“落叶满阶红不扫”一句欠通顺,应改为“红叶落满阶不扫”。这样一改,通是通了,仍嫌别扭。原来这是“红叶落满阶”“不见人来扫”两句合并后的省略句。 白居易把“红”挪到后面去,明知这样做欠通顺,还是挪了。他这样做,为了什么?为了使“红”从形容词变为名词。这样一变,把一句断成两截,把一个形容词剖成了两个形象:一个是“落叶满阶”的形象,一个是“红不扫”的形象。这样就把名词的“红”字突出了,使读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森林动物研究所一下收到两封来自凯巴伯森林动物居民的求救信,这一下引起了研究员的注意。两封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研究员们: 你们好! 我是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听我的爷爷说:一百多年前,这里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可不知是什么原因,现在整个森林可供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少,饥饿时刻威胁着我们。更可怕的是,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我们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我就有六万多个同伴死去。请你们赶
走进缤纷灿烂的五月,感觉是那样的如痴如醉:鸟儿争鸣,花儿争艳,洋溢着火热,飘荡着欢悦。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十六世纪古老的希腊雅典城。在公爵忒修斯的婚礼正忙碌而快乐地准备着的同时,两对青年人的爱情纠纷也闹腾得难舍难分,他们相继来到了一座茂密的森林。在那里,年轻的恋人,善良的仙王,娇娆的仙子,调皮的小精灵,为我们上演了一出令人捧腹,如梦如幻的喜剧。 你知道这是哪部名著吗?你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