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的概念及分类
选择题,指要求被试者根据题意在所提供的几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试题。作为客观性的试题,它的正确答案及表述是唯一的,按此解答给满分,其它的解答都是错误的,都给零分。答案只要求结果而不去考查中间演算环节,因而得分不受评分者自身因素的制约,且评分快速容易,很容易实现考试评分的客观化、标准化,属于客观性试题范畴。
1.关于选择题的一些概念的明确化
选择题的题型结构一般由解题指令(又称指导语),题干和备选答案(又称备选项)三部分组成。其中,解题指令是解题的指导语,它指明是单选还是多选。题干给出条件或提供问题情境,备选答案是命题人提供的可供选择的答案,每个答案称为选择支,在单项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择支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支称为迷惑答案(又称干扰项)。
2.选择题的分类
初中数学选择题的常见题型,有如下几种:
(1)单项选择题备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它都是迷惑答案,作答时要求被试者从中挑选一个答案。
(2)多项选择题备选项中有多个正确答案,作答时要求被试者从中选出来。
(3)填空选择题题干的正文中留有一处或几处空白,每个空白的备选答案,或集中置于题目下面,或随即附在空白之后。被试者从中选出答案代号,填写在各空白之处。
(4)分类选择题对题干中所给定的一系列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或关系分类,借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这样的题干:
下面四组中,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5)固定多项选择题在多项选择题中,如果事先告诉正确项的个数,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如:
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是()。
*A.图像法B.列举法*C.列表法*D.解析式法
二、选择题的题型功能
数学选择题具有术语性强、计算定量化、数形兼备与解法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在考试和习题训练中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地位:
1.选择题的固有优势
选择题具有评分者信度高,评分易于操作,考查效度高的优势,数学选择题往往以学生常犯的错误为背景设计选择项,鼓励学生多思多想,活学活用,减少死记硬背的要求和僵化生硬的解题套路。选择题不仅提供问题情境,而且提供正确答案,干扰答案,给学生呈现的信息较填空题、简答题多,可避免填空题、简答题常出现题意不清的现象。
2.选择题的局限性
难以区分学生能力层次选择题评分原则,除了选正确的一个外,其它3个选项统统划为一类,均得零分,学生解题思考过程,思维层次、思维方式都被隐藏一些考生虽然得分相同,但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思维层次更不一样,这样考出的成绩结果很难区分出他们真实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选择题适合考查较低层次的能力如识记能力、较低的理解能力等,而不易考查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如综合能力、论述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是当前考生所应具备的极其重要的能力。
三、初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
研究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编写技术,有必要先了解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不同于其它题型,选择题呈现给被试者的信息量是最多的,同时具备条件,正确答案和干扰答案三种信息,这也是它解题方法众多的根本原因之一。
(1)直接法。就是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应用所学过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进行推理或判断,用得到的结果去对照选择支,从而做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应用最广也是最适用的方法。
(2)排除法。在解选择题时,如果将4个备选答案的3个一一加以排除,剩下的一个选择支就是正确答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排除法。
(3)图示法。某些选择题可以根据题设,画出的图形,然后借助于图形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图示法。
(4)特殊值法。当一个命题在一般情况下成立,那么在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个原理,当题目中给出抽象的量时,我们可以在题目所给定的条件范围内,用特殊值去代替抽象的量,这个特殊值可以是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
四、选择题编写的试后分析
但在实际中很难使备选答案的设计达到完美,总是有些选项比其他选项更容易被排除,使得猜测正确的概率变大。对选择题进行试后选项分析,其目的就是通过对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分析,进一步挖掘选择题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对题目进行修改和完善。一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然后进行选项分析:
(1)如果正确的备选答案被所有的考生选择,说明该题目太容易,或者可能是题目中提供了某种暗示,使正确答案过于明显。
(2)如果某个错误答案没有一个考生选择,说明该选项不具有迷惑性,错误过于明显,除增加阅读时间外,不起任何作用。一般来说,低于2%的人选择的备选项,应该去掉或修改。
(3)如果所有考生都选择了同一个错误答案,有可能是答案本身出现错误,或者教学中出现了错误。
(4)如果高分组考生的选择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接近,则说明可能有两个正确答案,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另一个选择也有一定道理。
(5)如果高分组考生对正确答案的选择与低分组考生相等甚至低于后者,说明该题所考察的内容无法区分考生的水平。
(6)如果考生在某个题目上未作答的人数过多或选择各个备选答案的人数几乎相等,说明该题可能过难或题意不清,被试者无法作答或凭借猜测作答。
参考文献:
[1]李光树.《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选择题,指要求被试者根据题意在所提供的几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的试题。作为客观性的试题,它的正确答案及表述是唯一的,按此解答给满分,其它的解答都是错误的,都给零分。答案只要求结果而不去考查中间演算环节,因而得分不受评分者自身因素的制约,且评分快速容易,很容易实现考试评分的客观化、标准化,属于客观性试题范畴。
1.关于选择题的一些概念的明确化
选择题的题型结构一般由解题指令(又称指导语),题干和备选答案(又称备选项)三部分组成。其中,解题指令是解题的指导语,它指明是单选还是多选。题干给出条件或提供问题情境,备选答案是命题人提供的可供选择的答案,每个答案称为选择支,在单项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择支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支称为迷惑答案(又称干扰项)。
2.选择题的分类
初中数学选择题的常见题型,有如下几种:
(1)单项选择题备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它都是迷惑答案,作答时要求被试者从中挑选一个答案。
(2)多项选择题备选项中有多个正确答案,作答时要求被试者从中选出来。
(3)填空选择题题干的正文中留有一处或几处空白,每个空白的备选答案,或集中置于题目下面,或随即附在空白之后。被试者从中选出答案代号,填写在各空白之处。
(4)分类选择题对题干中所给定的一系列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或关系分类,借以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这样的题干:
下面四组中,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5)固定多项选择题在多项选择题中,如果事先告诉正确项的个数,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如:
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是()。
*A.图像法B.列举法*C.列表法*D.解析式法
二、选择题的题型功能
数学选择题具有术语性强、计算定量化、数形兼备与解法多样化的特点,使得在考试和习题训练中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地位:
1.选择题的固有优势
选择题具有评分者信度高,评分易于操作,考查效度高的优势,数学选择题往往以学生常犯的错误为背景设计选择项,鼓励学生多思多想,活学活用,减少死记硬背的要求和僵化生硬的解题套路。选择题不仅提供问题情境,而且提供正确答案,干扰答案,给学生呈现的信息较填空题、简答题多,可避免填空题、简答题常出现题意不清的现象。
2.选择题的局限性
难以区分学生能力层次选择题评分原则,除了选正确的一个外,其它3个选项统统划为一类,均得零分,学生解题思考过程,思维层次、思维方式都被隐藏一些考生虽然得分相同,但他们对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样,思维层次更不一样,这样考出的成绩结果很难区分出他们真实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
选择题适合考查较低层次的能力如识记能力、较低的理解能力等,而不易考查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如综合能力、论述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等,而这些能力是当前考生所应具备的极其重要的能力。
三、初中数学选择题解题方法
研究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编写技术,有必要先了解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不同于其它题型,选择题呈现给被试者的信息量是最多的,同时具备条件,正确答案和干扰答案三种信息,这也是它解题方法众多的根本原因之一。
(1)直接法。就是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应用所学过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进行推理或判断,用得到的结果去对照选择支,从而做出选择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应用最广也是最适用的方法。
(2)排除法。在解选择题时,如果将4个备选答案的3个一一加以排除,剩下的一个选择支就是正确答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叫做排除法。
(3)图示法。某些选择题可以根据题设,画出的图形,然后借助于图形进行分析和判断,这是一种数形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图示法。
(4)特殊值法。当一个命题在一般情况下成立,那么在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个原理,当题目中给出抽象的量时,我们可以在题目所给定的条件范围内,用特殊值去代替抽象的量,这个特殊值可以是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等。
四、选择题编写的试后分析
但在实际中很难使备选答案的设计达到完美,总是有些选项比其他选项更容易被排除,使得猜测正确的概率变大。对选择题进行试后选项分析,其目的就是通过对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分析,进一步挖掘选择题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对题目进行修改和完善。一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然后进行选项分析:
(1)如果正确的备选答案被所有的考生选择,说明该题目太容易,或者可能是题目中提供了某种暗示,使正确答案过于明显。
(2)如果某个错误答案没有一个考生选择,说明该选项不具有迷惑性,错误过于明显,除增加阅读时间外,不起任何作用。一般来说,低于2%的人选择的备选项,应该去掉或修改。
(3)如果所有考生都选择了同一个错误答案,有可能是答案本身出现错误,或者教学中出现了错误。
(4)如果高分组考生的选择集中在两个答案上,且选择率接近,则说明可能有两个正确答案,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另一个选择也有一定道理。
(5)如果高分组考生对正确答案的选择与低分组考生相等甚至低于后者,说明该题所考察的内容无法区分考生的水平。
(6)如果考生在某个题目上未作答的人数过多或选择各个备选答案的人数几乎相等,说明该题可能过难或题意不清,被试者无法作答或凭借猜测作答。
参考文献:
[1]李光树.《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