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讳言“不救市”?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
  
  股市并不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现实很冰冷。3月27日,上证综指跌破3500点,距去年10月逾6100点的高位跌幅近半。于是,我们频繁地听到要求政府救市的热切呼吁。当前,市场上救市建议五花八门,既包括一些证券市场发展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有一些旨在托高指数、伤害制度的短期行为,性质迥异甚至互相矛盾。其核心则在于强调政府必须救市,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可谓求救声声急。
  或许因为由此带来的舆论压力,我们看到了监管层令人费解的表现:3月13日“两会”期间,沪综指跌破4000点当日,中国证监会一位高层人士先是坦然表示,监管层不会扮演“救市角色”;次日却又紧急否认,坚称从未说过“不救市”,并指责“记者瞎写”。那么,政府对市场究竟救还是不救?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没有听到监管部门清晰、果敢的回答。
  其实,以监管者的严肃身份,何必讳言“政府不救市”至此?这只能使人深以为憾!
  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应救,不能救,亦不必救。这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也是市场监管者理当践行的基本准则。道理非常简单:政府既无法定职责、亦无认知水平来调控作为价格信号的股指,与千万投资者博弈无异于螳臂挡车。如果说,在中国年轻的资本市场,市场基本制度建设重任在肩,管理层选择市场低迷时期推出一些改革政策可以理解;但据此而在主观上竟存以政策救市之想,则错谬之至。至于为了救市而搞短期行为,伤害制度之本,公然给市场以“政府救市”提示,更是断不可为。
  回首中国资本市场近20年的发展道路,政府出于各种压力,过往亦不乏“救市主”行为,但与之相伴的只是一连串败绩。沉痛的教训早已证明,中国“国情”并未使市场运行背离基本规则。监管者的责任在于信守“三公”原则,维护市场秩序,不是也不可能是保证投资者只赚不赔。这已经成为当今理性市场参与者的共识。当前,股指下滑,救市之声再起,倘监管层在非理性诉求面前躲躲闪闪,讳言“不救市”,只能给不明就里的众多新入市公众投资者徒留侥幸心理和幻想空间,给最高决策者造成无端压力,是一种不负责任之举。
  “救市论”甚嚣尘上,充分显示了利益冲突和思想混乱。颇有人以近期美联储针对次贷危机的一系列举措,旁证“救市有理”。这不是误解便是曲解。
  应当看到,美联储和西方各大央行的确针对信贷紧缩采取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举措,其中,拍卖2000亿美元国债、不断拓宽贴现窗口之举,更有明显的援助色彩。但是,其一,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而非针对股指涨跌,有关决策人士事前事后均曾明言“政府不救市”;其二,这些行动自有其利率、期限等约束条件,并非“免费的午餐”;其三,这些行动至今仍被指责“靠华尔街太近”,颇存争议。对这类行动,有些媒体冠之以“救市”已是轻率,倘市场专业人士乃至监管者悬想其“救市主”动机,夸大其效果,就是纯粹的指鹿为马了。
  监管者当前承受救市之压,还与其尚未彻底摆脱“政策市”的角色错位有关。随着近年来股市“非理性繁荣”加剧,监管层表现出对指数特别的关照,对市场存“慢牛”之想,一度有意以政策人为“调控”供求节奏。今天“慢牛不成反变熊”,凸显“政策市”的尴尬结果。然而,以新的错误去补救旧的错误,只能离真理更远。经验表明,百般呵护非但不能令市场中的上下其手者满足,反而会成为监管者终将无力背负的“十字架”。
  3月最后一周,市场上关于管理层可能出台“利好”政策的传言满天飞。纷乱的说法中,较多指向“开展信用交易试点”、严控“再融资”和“国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流通”。3月28日(周五)股指大幅回升与此直接相关。我们希望,这种显示以密集政策托市的传言不会成为事实。此外还需指出,三项选择中的第一项,是市场建设的基本措施,选择恰当时机推出属可行之策。但严控“再融资”,其实是以行政手法限制股票供给,显然有悖市场原则。至于控制国有上市公司限售股份流通,则明显破坏市场契约,损害市场公平,后果难以补救——回想当初以数千亿元国有资产之“对价”,方使得原定“暂不流通”之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倘现在仅因股指下跌即出台限制其流通权利之下策,今后将以何等代价再度“赎身”?
  当前,“救市说”肆无忌惮,传言四起,相当一部分引领者其实都是浸淫市场多年的老手,对于所谓救市的后果心知肚明。其之所以用“亿万股民利益”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要挟救市,热衷传言,无非是企图在行情短期波动中渔一己之私利。管理层对此应洞悉,广大投资者亦当高度警觉、冷静待之。
  
  (本文刊于3月31日出版的2008年第7期《财经》杂志)
  
  《财经》相关报道:
  A股跌破幻象
  市场透支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却完全没有准备承受后果
  
  ■欢迎各位加入讨论。本文的评论从4月3日起将有《财经网》主持人参与,希望能激发更有质量的对话。各种观点都欢迎,但谩骂和人身攻击除外。
其他文献
特黎 (James S. Turley)     ·由于缺乏一个建立在制度化和持续性基础上的全球沟通机制,使得全球资本市场和监管体系的信息流通不够,且未能达到应有的运作效率,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弱  ·在扼杀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中,最确定的一种就是监管法规未能跟上市场实际发展。建立“全球资本市场工作组”,就是旨在确保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集中注意力,紧跟当今互联、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在过去几周
期刊
“商业银行破产实施办法已由有关部门起草出草稿,目前正在修改中。但存款保险制度还在研究当中,暂时没有出台的时间表。”6月2日,人大财经委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6月1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曾透露,4月23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后,银监会也已制订完成商业银行破产实施办法草稿,目前正在组织修改。   一位知情权威人士表示,
期刊
市场人士认为,美国商品期货监管部门公开宣布调查市场操纵行为,是应对石油价格飞升给国会带来的政治压力的举措    居高不下的石油和农产品价格正在引发美国期货市场的监管风暴。美国商品期货监管部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近期对外声称正在进行石油期货市场投机者操纵行为调查,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还将宣布对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尤其是对棉花期货投机价格操纵行为的调查。  市场人士认
期刊
跨国公司关于中国的一些传统思维正在改变,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中国作为消费市场的潜质开始逐步获得认同    在进入中国的第30个年头,日本企业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松下中国)意识到,该是转型的时候了。  “松下将加大在中国的销售比重,强化中国的销售部门。”今年4月就任松下中国董事长的城阪俊郎告诉《财经·金融实务》记者,“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基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
期刊
PE周期正回归正常状态,这将持续6个至9个月时间,对于既有资金又具智慧的人来说,这将是以较低价格收购资产的良机    “近期我们在筹集资金和交易方面都十分活跃。在经济周期的低谷,凯雷抓住了获利的时机,投资者在今后几年将会看到结果。”5月19日晚,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下称凯雷)创始人大卫·鲁宾斯坦(David M. Rubenstein)在北京接受《财经·金融实务》记者采访时,
期刊
自2008年初开始,美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下滑备受市场关注,股市阴霾密布。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股市的基本价值仍然存在。瑞信根据这一背景,勾画出2008年度十个投资主题,其中既包括具有高风险、高回报潜力的产品,也有一些较稳健的“安全”投资项目。    边境市场(Frontier Markets)  根据边境市场的投资理论,我们需要把目光由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移向那些经济和金融市场均未完全开发的边境市场,
期刊
是像十年前那样主动调整,还是继续维持现状被动适应,不同的策略将导致迥异的结果。在当前急剧动荡的金融市场中,信贷紧缩依然挥之不去,未来的一段时间里,Libor或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对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的一片质疑声中,经过近两个月的漫长等待,英国银行家协会(BBA)于5月30日宣布了对Libor的审查评估结果。BBA认为:L
期刊
金融创新推动国际活跃银行向交易型主体转变,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它不仅带来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再造,更将是一场从数据技术到计量技术,从业务流程到治理结构,从监管理念到银行体系的大变革    新银行商业模式成型  随着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银行作为信贷发放者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大型银行逐步由传统的买入持有(buy-and-hold)商业模式向发起分配(originate-to-
期刊
十年来,在中国改革最重要的时刻,《财经》都有比较完整的报道和忠实的记录     2008年4月18日,是《财经》杂志创刊十周年纪念日。   在4月28日出版的2008年第9期《财经》杂志上,《财经》编辑部以“改革十年 我们十岁”为题,发表了一组创刊十周年纪念文字,并推出《财经》封面十佳评选活动。   这组纪念文字回顾了从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年改革的历程以及《财经》在此期间的重要报道。  
期刊
长期油价将推动现货油价在当前水平平均上涨14%,我们将2008年下半年WTI平均油价预测从107美元/桶上调至141美元/桶    长期油价再度推高  当前的石油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与2004年-2005年非常类似的结构性重估时期。在保持了两年多的稳定之后,长期油价(五年远期)再一次推高市场。与2004年-2005年相似的是,由于长期油价推动现货价格至更高的水平,人们又一次从投机活动、美元走软以及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