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网运行中的电力信息技术,它是由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想要保证经济社会能够高速的发展,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重要条件之一。现如今,在电网的运行中经常使用到电力信息技术,本文主要的分析了在电网的运行中电力信息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应用;电网运行
1.引言
近年来电网运行中的信息化程度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逐步提高,电网运行的每个环节中都有了信息技术的身影,如输电、配电、用电、发电和调度等。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将我们的供电网络完全自动化,能够实时的监控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和用户,并且发电厂与用户端电器中间每一个节点上的信息和电流都能够保证双向流动。电力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主要在信息管理,变电、发电站系统,电网调度等环节中体现。本文对电力信息技术在这三个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2.电力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电网信息系统是在电力系统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使用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的办公设备,来收集、储存、加工、传送、维护和更新信息,把增强效率与效益作为目的,并且支持企业战略性竞优的集成化人机系统。电网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了五个主要的功能,分别是集成、采集与处理、分析、显示、信息安全、分析。因为我国电网的规模正在逐步的扩大,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就想要将这五个功能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电力管理系统中的良好的技术基础是由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提供的。一个好的电网信息的管理系统,能够将管理与组织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格式的信息统一,对电网信息的完整、安全、一致和方便做出保证等之前不能够实现的功能全部实现。信息系统从操作层逐渐向延伸到管理层,从单机向网络化、从单项目型向整体型发展,建立电网全局运行信息—体化的平台,通过Web网络最大限度地分享信息资源。人员间可以自由分享和传递同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来提高电网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传递的准确性和速度,完善信息管理这一基本工作,加快建设信息化,以信息化争取优势。
3.传统变电站、发电站的缺点
传统的变电站、发电站设备,采用分单元式隔间操作,做不到信息共享,反而降低了信息的采用效率,也引发了了众多问题,如下:
(1)隔间操作的方法,使得每个单元有过高的独立性,每个设备或机组单元都有其延迟或者操作上的要求,而分开操作令两者间的操作很难一致,这给电力设备维护和调试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使得系统的应变能力以及灵活性减少。
(2)每个单元都是专门给自己预设信息,而分单元隔间式的操作使每一个单元收集信息的维度不同,导致信息很难获得沟通,这给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不小的的麻烦,不利于管理,使管理难度增加。
(3)传统操作方式已经不适合于初步智能操作系统,现在许多操作系统自身就已经包括了一部分的智能化,而原有的操作系统使设备间缺少互动,严重限制其智能性的发挥,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从某些方面上来上说,浪费资源又提高成本。
3.电力信息技术在发电站、变电站的运用
3.1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
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是将他们的二次设备(有信号系统、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远动装置和自动装置等)在功能的优化组合设计之后,依靠先进的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和配、输电线路的测量、监视、保护跟控制,以及调度通信这些自动功能。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也就是用规模化集成电路和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自动化系统,改变旧有的继电保护设施无法和外界沟通的缺点。变电站系统的信息化包括分布式、集中式、分层式这三种方案。
3.1.1分布式
分布式充分利用各设备具有的智能化功能,使它们对收集的数据按照需要进行初步的计算整理和分析,再交由主机进一步处理。和集中式比较,可以减轻主机压力,避免了数据太过冗杂,降低硬件设施投入的成本。不足的地方是不同机器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一样,这样在传递和处理数据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可是主机上未保存原始数据,就不能发现错误的地方和纠正。
3.1.2集中式
集中式,顾名思义就是为系统安装一个中央处理器(主机)来处理信息。变电站和发电站里的设备把收集的信息由接口发送至主机中的数据库,主机通过预设的算法对信息进行扫描处理。集中式的优点是实时性强,方便设备和数据的统一管理。但对主机的存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其数据结构单一,容易给主机中数据库采集过多无用的信息,增加了主机运算的负担,增加了硬件所需的投入。
3.1.3分屡式
分屡式整个系统表现为一种树形结构,硬件到软件可划分为三层次,分级管理。最下是设备层,就是维护管理硬件设施;中间的为单元层,运用局域网管理各个工作单元,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设备间的沟通;在最上面的为发电站和变电站层,由软件工作从整体上综合处理和管制各单元层的信息。它能有效实现软件对硬件的管理和控制,且不会施加过多的压力给主机,简化系统。
分层式的优点是实现软件控制,简化变电站配置,缩小控制面积。从经济角度上说,要比集中式系统更好。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做到自动化的功率和电压的调节、自动事故记录和判断、自动报警、自动选线等功能,提高了管理水平以及变电效率。然而过多步骤容易增加数据失真跟信息系统的延迟的风险。
3.2.电网调度的信息化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上的运用主要是指电网调度自动化,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的核心内容之一。
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能够安全运行电网调度,合理使用电能。电网调度的信息化主要用于收集和监视生产电力过程中的数据、预测负荷、评估状态、分析电网运行等,以保证电网能够实现高效供电,安全运行,降低传输电力的费用和发电所需成本,最终增加运行电网的经济收益。
智能电网的调度是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上的主要运用,它是人们为了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的运行,使目前电网调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顺利的解决,给未来的电力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电力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上的调度主要运用在:
(1)平台与数据一体化
此技术目的是解决智能数据平台为各应用来提供信息服务和数据的问题。要实现电网调度计划、实时监控、调度管理和安全校核四大应用,支持构建分一体化技术体系。此环节依靠采集、传送、处理信息,控制监视电力系统,以提高运行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和安全,因此,电网调度环节的信息化是建设智能电网极其关键的一步。
(2)数据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中,基本要求在于实时运输数据,并且及时分析数据。为了满足智能化电网需要,除了安装SCADA/EMS支持系统,PMU设备应该运用到智能电网的调度上,因为它能解决支持系统不能采集动态数据的缺点。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的运行安全也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网的运行中,电力信息系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后电网管理与控制也将逐步的趋向于全国化。而电力企业要紧跟发展的潮流,好好地利用国家给与的政策支持和基础的设备,加强企业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并利用网络中的技术,尽快融入到整个电网的信息系统中,这样才能赢在起点,获掌握先机。
参考文献:
[1]颜伟,文旭,余娟,李一铭,赵霞.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24).
[2]陈晓峰.浅析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以及自身存在不足[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1).
[3]王明俊,于尔铿,刘广一.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p恻.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黄文,王磊,朱小兰.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大家,2011(19).
关键词:电力信息技术;应用;电网运行
1.引言
近年来电网运行中的信息化程度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逐步提高,电网运行的每个环节中都有了信息技术的身影,如输电、配电、用电、发电和调度等。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是将我们的供电网络完全自动化,能够实时的监控到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和用户,并且发电厂与用户端电器中间每一个节点上的信息和电流都能够保证双向流动。电力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主要在信息管理,变电、发电站系统,电网调度等环节中体现。本文对电力信息技术在这三个环节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2.电力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电网信息系统是在电力系统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使用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和其他的办公设备,来收集、储存、加工、传送、维护和更新信息,把增强效率与效益作为目的,并且支持企业战略性竞优的集成化人机系统。电网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了五个主要的功能,分别是集成、采集与处理、分析、显示、信息安全、分析。因为我国电网的规模正在逐步的扩大,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就想要将这五个功能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电力管理系统中的良好的技术基础是由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提供的。一个好的电网信息的管理系统,能够将管理与组织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格式的信息统一,对电网信息的完整、安全、一致和方便做出保证等之前不能够实现的功能全部实现。信息系统从操作层逐渐向延伸到管理层,从单机向网络化、从单项目型向整体型发展,建立电网全局运行信息—体化的平台,通过Web网络最大限度地分享信息资源。人员间可以自由分享和传递同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来提高电网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传递的准确性和速度,完善信息管理这一基本工作,加快建设信息化,以信息化争取优势。
3.传统变电站、发电站的缺点
传统的变电站、发电站设备,采用分单元式隔间操作,做不到信息共享,反而降低了信息的采用效率,也引发了了众多问题,如下:
(1)隔间操作的方法,使得每个单元有过高的独立性,每个设备或机组单元都有其延迟或者操作上的要求,而分开操作令两者间的操作很难一致,这给电力设备维护和调试增添了很大的压力,使得系统的应变能力以及灵活性减少。
(2)每个单元都是专门给自己预设信息,而分单元隔间式的操作使每一个单元收集信息的维度不同,导致信息很难获得沟通,这给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不小的的麻烦,不利于管理,使管理难度增加。
(3)传统操作方式已经不适合于初步智能操作系统,现在许多操作系统自身就已经包括了一部分的智能化,而原有的操作系统使设备间缺少互动,严重限制其智能性的发挥,这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从某些方面上来上说,浪费资源又提高成本。
3.电力信息技术在发电站、变电站的运用
3.1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
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是将他们的二次设备(有信号系统、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远动装置和自动装置等)在功能的优化组合设计之后,依靠先进的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发电站的设备和配、输电线路的测量、监视、保护跟控制,以及调度通信这些自动功能。变电站、发电站系统的信息化,也就是用规模化集成电路和多台计算机组成的自动化系统,改变旧有的继电保护设施无法和外界沟通的缺点。变电站系统的信息化包括分布式、集中式、分层式这三种方案。
3.1.1分布式
分布式充分利用各设备具有的智能化功能,使它们对收集的数据按照需要进行初步的计算整理和分析,再交由主机进一步处理。和集中式比较,可以减轻主机压力,避免了数据太过冗杂,降低硬件设施投入的成本。不足的地方是不同机器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一样,这样在传递和处理数据的时候容易出现问题,可是主机上未保存原始数据,就不能发现错误的地方和纠正。
3.1.2集中式
集中式,顾名思义就是为系统安装一个中央处理器(主机)来处理信息。变电站和发电站里的设备把收集的信息由接口发送至主机中的数据库,主机通过预设的算法对信息进行扫描处理。集中式的优点是实时性强,方便设备和数据的统一管理。但对主机的存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其数据结构单一,容易给主机中数据库采集过多无用的信息,增加了主机运算的负担,增加了硬件所需的投入。
3.1.3分屡式
分屡式整个系统表现为一种树形结构,硬件到软件可划分为三层次,分级管理。最下是设备层,就是维护管理硬件设施;中间的为单元层,运用局域网管理各个工作单元,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设备间的沟通;在最上面的为发电站和变电站层,由软件工作从整体上综合处理和管制各单元层的信息。它能有效实现软件对硬件的管理和控制,且不会施加过多的压力给主机,简化系统。
分层式的优点是实现软件控制,简化变电站配置,缩小控制面积。从经济角度上说,要比集中式系统更好。运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做到自动化的功率和电压的调节、自动事故记录和判断、自动报警、自动选线等功能,提高了管理水平以及变电效率。然而过多步骤容易增加数据失真跟信息系统的延迟的风险。
3.2.电网调度的信息化
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上的运用主要是指电网调度自动化,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的核心内容之一。
电网调度的信息化能够安全运行电网调度,合理使用电能。电网调度的信息化主要用于收集和监视生产电力过程中的数据、预测负荷、评估状态、分析电网运行等,以保证电网能够实现高效供电,安全运行,降低传输电力的费用和发电所需成本,最终增加运行电网的经济收益。
智能电网的调度是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调度上的主要运用,它是人们为了确保电网能够安全的运行,使目前电网调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顺利的解决,给未来的电力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电力信息技术在智能电网上的调度主要运用在:
(1)平台与数据一体化
此技术目的是解决智能数据平台为各应用来提供信息服务和数据的问题。要实现电网调度计划、实时监控、调度管理和安全校核四大应用,支持构建分一体化技术体系。此环节依靠采集、传送、处理信息,控制监视电力系统,以提高运行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和安全,因此,电网调度环节的信息化是建设智能电网极其关键的一步。
(2)数据一体化
在智能电网中,基本要求在于实时运输数据,并且及时分析数据。为了满足智能化电网需要,除了安装SCADA/EMS支持系统,PMU设备应该运用到智能电网的调度上,因为它能解决支持系统不能采集动态数据的缺点。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的运行安全也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网的运行中,电力信息系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后电网管理与控制也将逐步的趋向于全国化。而电力企业要紧跟发展的潮流,好好地利用国家给与的政策支持和基础的设备,加强企业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并利用网络中的技术,尽快融入到整个电网的信息系统中,这样才能赢在起点,获掌握先机。
参考文献:
[1]颜伟,文旭,余娟,李一铭,赵霞.智能电网环境下电力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24).
[2]陈晓峰.浅析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不同以及自身存在不足[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1).
[3]王明俊,于尔铿,刘广一.配电系统自动化及其发展p恻.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黄文,王磊,朱小兰.电力信息技术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J].大家,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