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搞定熊孩子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_x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亲子间通向彼此内心的无形桥梁,“眼神育儿”法更是让育儿专家们推崇备至,那么,生活中,父母究竟应该如何将此方法运用得当呢?
  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曾说:“如果你会用爱的语言教育孩子,不如给孩子一个关爱的眼神。”是的,“眼神”作为一种非语言类沟通方式,具有无形的感化功效。如果眼神交流在亲子教育中应用得当,将是家长向孩子传递关爱的重要途径,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纽带。除此之外,国外一项严肃的科学研究发现,眼神还是治愈部分顽劣熊孩子的妙方。
  眼神能治愈“熊孩子”
  “熊孩子”主要分两类——暴力型和冷酷型。
  暴力型“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带有攻击性行为,如乱发脾气、破坏规则、以惹怒他人为乐等。其中,少部分“熊孩子”的顽劣行为会愈演愈烈,逐渐变成行为习惯。可父母的语言制止作用收效甚微,而让这类“熊孩子”从别人的眼神中读到不受欢迎,或者给人带来痛苦,会让他们更有所收敛。
  而冷酷型“熊孩子”并非是装酷,而是确实不善于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变化,眼神疗法则对其尤为管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教授罗谢勒·伦鲁特说,指导“熊孩子”学会观察别人的眼神,解读他人眼神里的内容,能够提高孩子辨别他人情绪的能力。
  对婴儿最具有关怀的“爱眼”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在交流中语言所占比重为7%,声调占了37%,而眼神和肢体动作所占比重却高达56%,眼神已成为重要的交流武器。素有“日本育儿之神”之称的内藤寿七郎,早在其著作《育儿原理》中也指出,育儿的根本在于“眼神”。
  内藤发现,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就可以和人对合视线,达到“心神交流”。在出生第一个月,婴儿如果没有与自己的看护人建立起目光对视接触,将会影响宝宝的成长。比如,宝宝表情冷淡,社会性发展迟缓,长大后性格孤僻。
  而父母们也发现,母亲不安,婴儿也不安;母亲充满自信,孩子也会心神安定,健康成长。尽管婴儿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会用眼睛来判断父母对他的爱,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到行为准则。因此,孩子睡醒时,一定要怀着温柔的心情去怀抱婴儿,用爱的眼神注视婴儿,总之要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爱意!
  比如,当母亲和婴儿说话、换尿布、哄他睡觉,尤其是喂奶时一定要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的眼睛,用赞赏、欣喜的眼光回应他的要求。眼睛之间的对话将产生出“心灵交流”,能在宝宝大脑中产生安全、甜蜜的信息刺激,对他的智力发育起着催化作用。
  尤其是当孩子和你四目相对时,父母要立刻回应孩子的眼神,和宝宝对视的最佳距离是20~30厘米。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宝宝的眼睛,这样会使宝宝感到极不自在而大哭。也不要在宝宝脸部的某一局部区域内上下乱看,这样会使宝宝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
  教你读懂1~6岁孩子的眼神
  1~2歲:用眼神替代语言
  1岁~1岁半的幼儿最需充满母爱的眼神。内藤指出,尽管这时期孩子爱表现得“任性”,但“不许”之类的口吻根本不起作用,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错的。其实,用孩子最渴望的——充满母爱的眼神去注视他,他更能明白大人的意思。
  1岁半~2岁半的幼儿则最需鼓励的眼神。内藤认为这时期的孩子已萌发自我意识,“用温柔而充满鼓励与信任的眼神,并保持威严地凝视孩子的眼睛”,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但要使以上做法取得成功,平时就要与孩子建立彼此信赖的关系。如果从乳儿期就对孩子使用不许、不行之类的语言的话,无论你如何努力,都没有效果。同时,鼓励的眼神往往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父母的鼓励,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他们不断努力。
  3~6岁:揣摩孩子的眼神内容
  过了3岁,孩子会进入到从一定距离来观察母亲的状态。所以,3岁后的家庭教育,母亲不应当用命令,而是采用“眼神教育”。因为,眼神是父母与孩子进行的心灵对话。
  1.当孩子低下头,不敢正视父母的眼睛。这说明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正在进行自我反省。这时父母不应该严厉地批评、斥责孩子,应该以说服、鼓励为主。
  2.当孩子故意回避父母的眼神。说明孩子心里正在想什么,不愿意父母知道他的想法或者秘密。这时候,父母不要逼迫孩子,应该耐心开导,从侧面入手来了解孩子的想法。
  3.当孩子用仇恨的眼神看父母。这表明孩子对你的行为或者处事方式非常不满,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父母不要因此而生气,相信孩子只是对事不对人,父母应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会明辨是非的。
  4.当孩子期盼地望着你。这说明孩子正需要你的帮助,这时候,你需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关切地问孩子:“有什么事吗?”“怎么了?”以温和的语气引导孩子主动与你交流。
  5.当你跟孩子说话时,孩子的眼神游离不定。这说明孩子对你说话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这时,你应该调整自己的语气,主动引导孩子说话。比如:“你觉得我说得对吗?”“你有什么想法吗?”
  别强迫孩子进行眼神交流
  美国家庭教育专家贝奇·布朗·布劳恩在《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一书中写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家长抓着孩子的下巴,和孩子眼对眼,对孩子说:“我跟你讲话时请看着我的眼睛。”
  布劳恩认为,这种要求实际上会阻碍孩子明白你的说话内容,进而破坏接下来的交流。孩子为了持续看着你的眼睛,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与此同时听进去的话很少。想一想,即使是两个大人在正常对话中,眼神交流也不会一直持续。他们在消化对方的话、思考具体问题时自然会把目光移开,因为直视对方会分散注意力,孩子也是一样。
  但是,孩子需要学会在放松的状态下和大人进行眼神交流,如果只是被命令“看着我的眼睛”,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只是看着你的眼睛。
其他文献
学会“吵架”,才能拥有好质量的婚姻。  吵架时,快乐的夫妇与不快乐的夫妇有很大差别。  首先,快乐的夫妇总是就事论事,乐于沟通;不快乐的夫妇,却无法做到这点,他们很难把话集中到一个话题上。  例如讨论问题时,不快乐的夫妇常常发散讨论,陷入一种叫做厨房水池的怪圈。厨房水池是什么呢?是指一个局部冲突弥散到你整个亲密关系里的所有事情。你们原本在谈浴室水池,突然间话题就到了我怎么对待你的母亲,甚至追溯到我
期刊
只有父母先做到分清界限,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信、有能力的孩子,使亲子关系变得融洽,毫无负担。  去年,我们一家刚在美国洛杉矶安定下来,一个好友从国内过来旅游,顺道来看我们。  那时,我的儿子宽宽4岁,女儿跃跃1岁。看宽宽那么小就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睡一个房间,跃跃不哭不闹睡自己的小床,她感到十分惊讶:“我女儿6岁了,还无法和父母分开睡,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笑笑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对小孩的睡眠训练方法,
期刊
人生防不胜防,就算你握了一手同花顺大小王四个A,也架不住有人撂牌掀桌子搅局。  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头顶向上眼光往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朋友的朋友辗转倾诉她的故事:一个好女人被“坏”女人抢走了男人。  “你知道吗,他曾经是一个多么好的男人,对我好,对我家人好,可是现在,他居然愿意净身出户跟我离婚,就为了那么个狐狸精一样的女人!将来他一定会后悔的!”  呃,亲爱的,如果可以,我多想给你解解气
期刊
在多数人眼里,一个女人,在合适的年纪,就应该结婚生子。  但25岁的山东农民王守英不这样想;她想要的,是闯荡国际时尚圈。  山东老乡范冰冰和她相约:“喜欢你的真实,国际时装周带你走起来!”  “我叫王守英,我喜欢大家叫我‘仙女’,但是我不漂亮。”在4月8号播出的《出彩中国人》上,着红黑格子衬衫、牛仔裤,搭配一双简单球鞋的山东农民王守英向评委们这样介绍。  评委们傻眼了,单看她的外表,实在很难让人同
期刊
本来,两个婆婆“宫斗”,姚小芬还盼着能渔翁得利,结果却被左右夹击。  占据上风的后婆婆  都说婆媳是天敌,姚小芬很“幸运”,一结婚就摊上了,而且,好事成双,还是俩。这一切全拜张大明那“花心”老爸所赐。张大明十岁时,他老爸就出轨了,小三有才有貌又强势,他老爸不久就乖乖缴械投降,弃了发妻娶了新人。  从此,张大明有了一个不顶事儿的爸和两个明争暗斗的妈。  恋爱那会儿,姚小芬还没将此事放在心上。老一辈的
期刊
罗根叔叔说他不需要妻子,因为我就是他的家人,我以为他是天底下最爱我的人。直到隐埋的真相被我亲手挖出,我才顿悟:原来他对爱疯狂的、生生不息的等待,才有了我的存在。  最信任的朋友  我的生命里有一位特殊的叔叔,他叫罗根。  我出生时,他22岁。他是生物学界最年轻有为的学者,有双深邃又柔情的眼睛,和一种无坚不摧的自信气质。他和我的爸爸妈妈在同一个科研中心工作,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我出生时,他是第一个前
期刊
恨一个人很容易,但恨带来的是痛苦,而选择爱,才会得到幸福。  童年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父母的吵架,他们总在吵。  我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至今我还记得妈妈从法院回来的那一天,一进门就抱着我哭:“俪俪,法院只判了2000块钱的抚养费,我们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那一瞬间我也很难过,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我甚至悄悄大哭了一场,心里反反复复
期刊
如果一个人养狗都找不到伴儿,可想她是多么孤独。  人人喊打的未婚“狗妈”  作为不恨嫁的大龄女青年,再加上娇养着两只八九十斤的大狗,周飒真是“人间祸害”。  过去四年,周飒带着金毛UK、萨摩耶德犬小宝,搬了7次家。其中6次,源自被邻居投诉。对奇葩邻居,周飒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有人把楼道里的狗毛扫到周飒家门口,她就买水果致谢;有人嫌楼道臭,她就喷空气清新剂;有人在电梯里见狗色变,她就改走楼梯……  
期刊
别小瞧“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好好听他们讲话,会发现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家、哲学家和爱的专家。  “我女儿有思想了。”  “你女儿多大?”  “一岁!”  餐座上的人全笑了。  那些没有Baby的成年人讥笑这位朋友过于自夸,即使他举了例子来证明孩子是有思想或是有想法的,但依旧没人相信他,都认为他只是太爱儿子了。  可作为母亲的我,却颇有感触。  五年前,我常常俯身看着婴儿床里的儿子,他细长的大眼睛黑
期刊
刚满7岁的李尚容是众人心中的古文神童,腹满珠玑,心怀锦绣。可母亲叶爱文说,这是大家对孩子的厚爱,“一生不断努力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天才。”  近期,一段名为“这个小女孩太厉害了”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才6岁的小才女李尚容熟读四书五经,《孔子》、《孟子》、《老子》《易经》、《黄帝内经》等,她不仅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除此之外,她声乐十级,还是出版社签约小作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小才女”。  众人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