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操作流程优化对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NICU68例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流程,实验组采用优化后流程实施气道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间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 )、机械通气时间、吸痰间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吸痰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吸痰间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有利于稳定和改善新生儿SpO2,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气道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优化流程,机械通气,气道管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后呼吸道的护理与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直接相关,原有的操作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导致无效吸痰或反复吸痰,不仅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还会造成更多的并发症,如缺氧、心率失常、肺部感染等,对比优化吸痰操作前后的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 04至2014-03收治的68例性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 04至2014-03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7例,Apgar评分2~7分(严重意识丧失的患儿除外),体重1050~4205g。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批准。按新生儿收入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即传统吸痰组和优化流程吸痰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选择密闭式吸痰管,执行按需吸痰,对照组:(1)吸痰前评估按需吸痰的时机,0.45%氯化钠进行气道湿化。(2)气道吸痰时两人配合操作,助手协助拍背及气道湿化,0.45%生理盐水0.5-1ml注入气道内湿化,同时注意固定气管导管以防脱管。(3)操作者在操作前后常规给予100%氧气2-3分钟,待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采用6号密闭式吸痰管。(4)零负压下降吸痰管送入气道深部,遇到阻力后退出0.5cm,边吸引边旋转上提退出,吸痰压力应为低负压(80~ 100mmHg)。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2]。(5)评估气道痰液清除程度。
观察组机械通气患儿采用优化后的气道管理流程进行:(1)吸痰前评估吸痰时机,根据痰液性质选择适宜的气道湿化液,常态情况下0.45% 氯化钠进行气道湿化,痰液粘稠形成痰痂时选择1.25%的碳酸氢钠进行气道的湿化(2)叩击前胸,肩胛间,腋下和肩胛下,通过改变左右侧卧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引流。(3)操作前后常规提高10-20%氧浓度,使脉搏氧饱和度(sp02)提高。(4)插入的长度=气管插管的总长度+通气接头管2 cm,即吸痰管插入深度平气管插管顶端或突出顶端<0.5 cm处吸引痰液(5)在负压下插入吸痰管,边吸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左右旋转停留1—2 s边吸引边往外快速退出[4]。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间的观察指标差异:吸痰前后心率波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吸痰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x2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讨论
常规的吸痰流程只是按照流程进行气道湿化,而忽视了痰液评估在选择湿化液中的重要性,人工气道建立,患儿在吸气过程中气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及过滤功能,引起气道纤毛运动受限、黏膜损伤、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等问题,因而对患儿实施有效气道管理是必要的。而在吸痰前湿化液的选择则需要制定个性化,在评估痰液性质,当痰痂、血痂形成的病人,选用1.25%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可以改善气道酸性环境,降低痰液的吸附力,促进痰液的排出,湿化效果优于常规生理盐水[9]。同时结合肺部物理护理对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翻身,体位护理可以解除呼吸道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促进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痰液的排出,从而改善通气状况。胸部叩击利用外力传导震动,破坏黏稠痰液的表面张力,痰液松动促进痰液排出。吸痰前后浓度调节上由100%氧浓度调节至原有吸氧浓度值增加10-20%,以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引起的吸人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在吸痰方式选择上,由深层吸痰改为浅层吸痰法,深层吸痰方法容易引发窒息、缺氧、呛咳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0],优化后的浅层吸痰方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时,不仅能够有效清理管腔及管端分泌物,保持气管导管通畅,改善通气,还可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吸痰后烦躁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1]。长期的吸痰刺激易致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加,使吸痰次数增加,而吸痰次数增加更加引起破损,长期反复的吸痰操作最终导致气道变狭窄,更加不利于气体交换,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优化后的气道管理流程重视了吸痰的舒适度、避免了反复吸痰对新生儿气道的刺激,使吸痰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减少,也避免了氧饱和度低下导致的脏器供氧失调。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大幅度变化,可导致颅内出血、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增加,还易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实验验组吸痰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浅层吸痰对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干扰相对较小。综上所述,优化后的操作流程具有吸痰时间短,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幅度小,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减轻对新生儿气道的刺激和黏膜的损伤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钰,樊彬,王亚关。等.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59~660
[2]古爱香,黎红梅,齐悦.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12~513.
[3]段修玲.小儿机械通气吸痰5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3):37
[4]Koeppel R.Endotracheal tube suetioning in the newbor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l J 1.Newbom Infant Nurs Rev,2006,6:94-99
[5] 曾娟.浅层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C):2202
[6] 严纯雪,陈园妹,贾玉双,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研究[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16(2):81—83
[7]古爱香,黎红梅,齐悦.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12~513.
[8]Yu WR,Xu SQ.Related Factors analyz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duced pulmonary infection [J].Chin J Misdiagn,2001,1(9):1329.[俞琬如,许淑琴.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9):1329.]
[9] 张淑敏,李丽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湿化液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B):48—49.
[10] 叶庆玲.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982—198
[11] 关葵花,林春华,杜爱民.气管插管浅层吸痰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4):101.
关键词: 优化流程,机械通气,气道管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后呼吸道的护理与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直接相关,原有的操作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导致无效吸痰或反复吸痰,不仅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还会造成更多的并发症,如缺氧、心率失常、肺部感染等,对比优化吸痰操作前后的新生儿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 04至2014-03收治的68例性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 04至2014-03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例,女性37例,Apgar评分2~7分(严重意识丧失的患儿除外),体重1050~4205g。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批准。按新生儿收入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即传统吸痰组和优化流程吸痰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选择密闭式吸痰管,执行按需吸痰,对照组:(1)吸痰前评估按需吸痰的时机,0.45%氯化钠进行气道湿化。(2)气道吸痰时两人配合操作,助手协助拍背及气道湿化,0.45%生理盐水0.5-1ml注入气道内湿化,同时注意固定气管导管以防脱管。(3)操作者在操作前后常规给予100%氧气2-3分钟,待氧饱和度升至90%以上采用6号密闭式吸痰管。(4)零负压下降吸痰管送入气道深部,遇到阻力后退出0.5cm,边吸引边旋转上提退出,吸痰压力应为低负压(80~ 100mmHg)。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2]。(5)评估气道痰液清除程度。
观察组机械通气患儿采用优化后的气道管理流程进行:(1)吸痰前评估吸痰时机,根据痰液性质选择适宜的气道湿化液,常态情况下0.45% 氯化钠进行气道湿化,痰液粘稠形成痰痂时选择1.25%的碳酸氢钠进行气道的湿化(2)叩击前胸,肩胛间,腋下和肩胛下,通过改变左右侧卧位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引流。(3)操作前后常规提高10-20%氧浓度,使脉搏氧饱和度(sp02)提高。(4)插入的长度=气管插管的总长度+通气接头管2 cm,即吸痰管插入深度平气管插管顶端或突出顶端<0.5 cm处吸引痰液(5)在负压下插入吸痰管,边吸边转动吸痰管向内插,左右旋转停留1—2 s边吸引边往外快速退出[4]。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间的观察指标差异:吸痰前后心率波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吸痰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x2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讨论
常规的吸痰流程只是按照流程进行气道湿化,而忽视了痰液评估在选择湿化液中的重要性,人工气道建立,患儿在吸气过程中气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及过滤功能,引起气道纤毛运动受限、黏膜损伤、痰痂堵塞及肺部感染等问题,因而对患儿实施有效气道管理是必要的。而在吸痰前湿化液的选择则需要制定个性化,在评估痰液性质,当痰痂、血痂形成的病人,选用1.25%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可以改善气道酸性环境,降低痰液的吸附力,促进痰液的排出,湿化效果优于常规生理盐水[9]。同时结合肺部物理护理对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翻身,体位护理可以解除呼吸道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促进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痰液的排出,从而改善通气状况。胸部叩击利用外力传导震动,破坏黏稠痰液的表面张力,痰液松动促进痰液排出。吸痰前后浓度调节上由100%氧浓度调节至原有吸氧浓度值增加10-20%,以防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引起的吸人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在吸痰方式选择上,由深层吸痰改为浅层吸痰法,深层吸痰方法容易引发窒息、缺氧、呛咳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10],优化后的浅层吸痰方式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时,不仅能够有效清理管腔及管端分泌物,保持气管导管通畅,改善通气,还可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吸痰后烦躁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1]。长期的吸痰刺激易致气道粘膜损伤、出血、炎症,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加,使吸痰次数增加,而吸痰次数增加更加引起破损,长期反复的吸痰操作最终导致气道变狭窄,更加不利于气体交换,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优化后的气道管理流程重视了吸痰的舒适度、避免了反复吸痰对新生儿气道的刺激,使吸痰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减少,也避免了氧饱和度低下导致的脏器供氧失调。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大幅度变化,可导致颅内出血、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增加,还易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实验验组吸痰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浅层吸痰对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干扰相对较小。综上所述,优化后的操作流程具有吸痰时间短,血氧饱和度指标变化幅度小,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减轻对新生儿气道的刺激和黏膜的损伤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钰,樊彬,王亚关。等.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5):659~660
[2]古爱香,黎红梅,齐悦.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12~513.
[3]段修玲.小儿机械通气吸痰59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3):37
[4]Koeppel R.Endotracheal tube suetioning in the newbor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l J 1.Newbom Infant Nurs Rev,2006,6:94-99
[5] 曾娟.浅层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C):2202
[6] 严纯雪,陈园妹,贾玉双,等.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菌研究[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2,16(2):81—83
[7]古爱香,黎红梅,齐悦.新生儿机械通气的气道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512~513.
[8]Yu WR,Xu SQ.Related Factors analyz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duced pulmonary infection [J].Chin J Misdiagn,2001,1(9):1329.[俞琬如,许淑琴.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9):1329.]
[9] 张淑敏,李丽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湿化液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B):48—49.
[10] 叶庆玲.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6):1982—198
[11] 关葵花,林春华,杜爱民.气管插管浅层吸痰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