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种植
  1  玉米秸秆还田的主要作用
  1.1  优化土壤理化性质
  在小麦种植中利用玉米秸秆还田技術不仅能够为小麦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此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与土壤中的钙、镁元素相互作用后产生腐植酸钙和腐植酸镁,降低容重,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1.2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通过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1.3  增加土壤中的养分
  玉米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所必需养分,另外通过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保肥能力,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
  1.4  改善土壤的保墒能力
  将玉米秸秆覆盖在土壤表层,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能够保护土壤,防止出现扬尘。此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和免耕法结合可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增强土壤的保墒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玉米秸秆还田对后茬小麦栽培的影响
  2.1  整地质量差
  玉米秸秆数量过多会使土壤变得松暄,土壤之间的空隙大,会影响后播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出苗,造成苗期小麦生长不良和断苗。
  2.2  影响小麦播种质量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之后会有残留的玉米秸秆,会造成小麦播种出现深浅不一的情况,影响小麦的播种质量。
  2.3  解决与小麦争氮的问题
  土壤中微生物分解玉米秸秆的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才能完成腐化分解,这就会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麦争夺氮肥的问题,将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适量增施氮肥。玉米秸秆的碳氮比为80:1至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1~30:1,因此玉米秸秆还田后需要补充氮肥,否则微生物分解秸秆必然会与小麦争夺土壤中的氮素,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所以玉米秸秆还田的地块在正常施肥外,还应趁早增施氮肥。一般情况下玉米秸杆有机质占总体的405~50%,产玉米500kg/667m2的粮田,收获后可剩余秸秆500kg/667m2以上,要调整到最佳的分解碳氮比,需要额外补充尿素20~25kg/667m2(或底肥施用15-15-15复合肥100~150kg/667m2),才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2.4  加重病虫害的发生
  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会将将病原菌和虫卵直接带入到土壤中,为小麦的生长埋下了病虫害的隐患,因此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3  玉米秸秆还田注意事项
  3.1  控制秸秆的粉碎质量
  选择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需要粉碎玉米秸秆,秸秆不能太长,否则会出现成堆现象。经过两次粉碎,长度控制在5~10cm。将粉碎之后的玉米秸秆铺撒在小麦田中,控制玉米秸秆使用量,适当的撒入玉米秸秆腐熟剂。使用机械设备深翻,让玉米秸秆充分的掩埋在小麦田地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加快其腐化分解。
  3.2  精细化整地
  在玉米秸秆还田的过程中,使用深耕深松机和旋根机,通过机械设备松动深部土层,深度控制在25c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秸秆充分的腐熟。通过后旋耕松动两边的土壤,土壤上虚下实,之后再进行碾压,防止出现跑墒问题。
  3.3  提高播种技术
  机械精播是目前小麦种植的主要播种方式,播前先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提高小麦苗期抗病虫害能力。控制小麦的播种深度,以3~5cm为适宜。玉米秸秆还田的多少会影响到小麦的出苗率,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品种选择上可选择济麦22、石麦26、山农24等品种,上述品种分蘖力强,抗倒伏能力强,抗病能力高,籽粒饱满,成穗率高,适合黄淮冬麦区种植。
  3.4  苗期管理
  小麦播种出苗后要观察出苗情况,出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苗。此外要检测土壤的墒情,如墒情不足要及时灌溉,保证土壤含水量适宜,以加速微生物分解秸秆的速度,同时也为小麦的发芽提供充足的水分。
  3.5  加强肥水管理
  适量增施氮肥,降低土壤微生物与小麦幼苗争氮的矛盾,在玉米秸秆还田之后,要适当的补充土壤中的氮肥和磷肥,可以提高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保证小麦生长对氮肥的需求。在玉米秸秆还田的过程中,旋耕机翻压和翻耕,保证玉米秸秆的适度掩埋,加快秸秆腐熟分解的速度。
  3.6  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秸秆本身会携带许多的病菌和虫卵,经过还田之后将病菌和虫卵带入土壤中,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概率。此外,如果玉米秸秆掩埋过浅,也会增加虫卵的成活率,因此应该加大病虫害的防控力度。
  4  结语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农业固废对环境的影响,也同时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因此科学实施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新房,张向华.河南扶沟县小麦种植中的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1):56.
  [2] 胡艳红.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及前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119.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良好的现代化趋势,加强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力度和效果,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举措。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滋养水土资源,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更要维护自然环境的和谐,应用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是时代所趋。本文从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推广策略加以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技术推广  0 引言  农
摘要:最近这些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大环境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而畜牧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其中家禽的饲养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饲养量逐年增加。鸡肉因为营养丰富、口感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肉鸡的饲养经济收益不断提高,所以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肉鸡饲养的行列。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应该了解肉鸡的饲养管理措施,并且掌握易发疾病的情况以及防治方法。传染性腺胃炎属于肉鸡生产中影响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本文主要围绕肉鸡发生
摘要:我省是蔬菜大省。日光温室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6.67多万hm2,解决了冬春反季节供应问题,丰富了蔬菜品种,同時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实施财政支持的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和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示范推广,将解决当前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对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蔬菜供应安全有效
期刊
摘要:文中提到了小麦生长后期出现“二次秀穗”现象,分析了形成原因,提出了以培育壮苗为中心的预防措施,建议合理利用这一现象取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再穗;预防;利用  1 形成的原因  生产中影响小麦分蘖成穗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品种(特性)耐旱程度、播种早晚、播种质量、土肥条件、群体大小、分蘖发生早晚、气候因素等。根据观察分析,认为“再穗”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春天降水早晚是形成的主要
摘要:在柑橘种植中,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尤其是周期性冻害对柑橘的质量影响较大,会造成柑橘树体的损伤,不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为此,本文阐述了晚熟柑橘保护越冬管理技术,希望为柑橘的防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晚熟柑橘;保果越冬;管理技术  晚熟柑橘是柑橘的品种之一,在第1年春季开花,第2年春节前才能形成果实。在我国重要的柑橘种植地区,极端冻害一般发生在1月中下旬,为轻度冻害。但是随着全球极端
摘要: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利用农用播种无人机将稻种精播种在稻田内,主要优势为作业效率高和智能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适合水稻的规模化生产。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的要点,同时提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稻;无人机;机械直播;技术要点  1 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效果  水稻无人机直播技术稳定性能好、作业效率高等。传统的机械插秧技术相比,无人机直播技术省
摘要:科技水平的快速加强和民众生活条件提升,免套袋苹果由于其味道鲜甜、养分多样,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想要保证如此良好态势的持续,就需要对这种免套袋种植技术方法进行充分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可以在对免套袋技术进行充分运用的同时,也明显有利于苹果稳定长成,实现稳收高产的目标,助苹果业各方面效益提升,也满足民众现实需求。  关键词: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  0 引言  其实苹果免套袋技术是从日本引进,截至
摘要: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建设可以通过合理调配农村的区域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与品质,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实现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