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就是初中作文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感觉。在作文教学当中所有的语文老师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困惑,也经历了百折不挠的探讨,在作文教学中付出无数的艰辛,有时候收效甚微。学生大都有一种惧怕作文的心理,以至于谈文色变。老师学生都想回避作文,但是必须面对,以至于作文教学陷入一种窘境。那么怎么能够使初中作文教学走出一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做综合的,长时间的,“抄”“背”“写”“读”训练“四部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抄可以作为一种积累的方式去进行,必须经常坚持,不可时断时续,或是一曝十寒。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大一点的日记本,作为积累本。在要求学生抄写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抄写的意义,每天抄一点。曾国藩在谈及作文方法时说:“尔作文时,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抄撮体面的话头。近世文人如袁简斋、赵瓯北、关谷人,皆有手抄词藻小本。”人类的语言,都是后天习得的。没有认真地阅读、抄录、模仿、使用这个过程,是很难通过语言这一关的。
有一位中学生拜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为师,向他学习作文。结果每次登门教授总是拿出一些书来,指定一些文章让他抄录。中学生十分不理解,但又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抄。半年之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些现成的经验要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这些,他们才能欣然接受,才能乐“抄”。
抄写的内容也要有所选择,主要选择一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句子,主要是名言、格言、警句;二是语段课文中好的语段,课外阅读中有文采、有哲理的语段,中考满分作文中好的语段,如好的开头、结尾或是过渡;三是抄写中考满分作文,但是要有一定的原则,例如贴近自己生活的,在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易于模仿的。
学生只是机械的抄写是不行的,要想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真正的积累,还要让学生有选择的背。每天背一点。背诵是指要熟记文章的全文或精彩片断,然后正确、流利地口述出来。这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文章的语言和思想,而且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记忆、分析、联想等诸多思维能力。
毛泽东同志一生不仅读书范围广,数量多,而且对有些文章达到了“精深了解”、“滚瓜烂熟”的程度。他读过的散文和诗词常常可以脱口而出,就连有的著名小说的重要段落也能一字不错地一口气背出。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全是毛泽东凭记忆默写出来的,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木兰诗》、严遂成的《三垂冈》以及《牡丹亭》中的“惊梦句”。由此可见,要写出精彩的作文,必须具有良好的“背功”才成。
作为中学生可以把先前抄写的背句、段、文作为背诵的内容。但这些都要再次选择,不可让学生超负荷的去做这件事,现在的中学生课业毕竟很繁重,学生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然会使他们不堪重负,而失去兴趣导致因讨厌放弃去做,那样会适得其反。背诵之后还要有检查手段作为辅助,因为很大程度上学生所做的事情,都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检查可以灵活一些,在课余时间抽查也可以在课上郑重其事的检查,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背的内容、效果,并通过及时的鼓励给学生“加油”、“鼓劲”对他们付出的劳动进行欣赏、赞美,能够乐于坚持下去。
不管是抄还是背,都是为写做铺垫、打基础。因此在再让学生做这两项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去“写”。 每天写一点。作为孩子,要提高作文水平,一定要坚持写两样东西。一是写读书笔记,就是要把读书、学习、思考、记忆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别人的东西和自己创造的东西记录下来。二是天天写日记,这是一种最简便又实用的写作实践。周国平先生指出,“当一个少年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这是内心生活的需要。”他还提出,“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尤其是日记,把一件事有头有尾地记下来,就是一篇记叙文;对看到的事或听到的言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即兴议论生发,阐述己见,就是一篇议论文;对某一事物颇有感怀,不禁产生许多联想和感受,随笔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散文……这样,长期坚持,熟能生巧,定会产生良好的正迁移,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因此写日记是学生学好作文非常有效而必要的门径。
写日记对于作文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学生写日记要想能坚持下去却非易事,除老师及时检查批阅外。这里的读是指对学生写日记的“读”。还要让学生去读他们自认为得意的日记,引导学生挖掘日记中的闪光点,教师适当的点评,这样会让他们的劳动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而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倾听别人日记时也会自觉找到差距或学习的方向。
作文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人生的体验感悟,对见闻的提炼与反思,对情感的抒发与升华,对知识的积淀与消化……因而,作文的训练与提高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我认为只要抄、背、写、读持之以恒,这“四部曲”就会使中学生作文教学成为一首和谐的乐章。
抄可以作为一种积累的方式去进行,必须经常坚持,不可时断时续,或是一曝十寒。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大一点的日记本,作为积累本。在要求学生抄写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抄写的意义,每天抄一点。曾国藩在谈及作文方法时说:“尔作文时,宜先讲词藻。欲求词藻富丽,不可不分类抄撮体面的话头。近世文人如袁简斋、赵瓯北、关谷人,皆有手抄词藻小本。”人类的语言,都是后天习得的。没有认真地阅读、抄录、模仿、使用这个过程,是很难通过语言这一关的。
有一位中学生拜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为师,向他学习作文。结果每次登门教授总是拿出一些书来,指定一些文章让他抄录。中学生十分不理解,但又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抄。半年之后,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些现成的经验要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这些,他们才能欣然接受,才能乐“抄”。
抄写的内容也要有所选择,主要选择一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句子,主要是名言、格言、警句;二是语段课文中好的语段,课外阅读中有文采、有哲理的语段,中考满分作文中好的语段,如好的开头、结尾或是过渡;三是抄写中考满分作文,但是要有一定的原则,例如贴近自己生活的,在语言、结构等方面都易于模仿的。
学生只是机械的抄写是不行的,要想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真正的积累,还要让学生有选择的背。每天背一点。背诵是指要熟记文章的全文或精彩片断,然后正确、流利地口述出来。这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文章的语言和思想,而且有助于开发人的智力,特别是记忆、分析、联想等诸多思维能力。
毛泽东同志一生不仅读书范围广,数量多,而且对有些文章达到了“精深了解”、“滚瓜烂熟”的程度。他读过的散文和诗词常常可以脱口而出,就连有的著名小说的重要段落也能一字不错地一口气背出。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全是毛泽东凭记忆默写出来的,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木兰诗》、严遂成的《三垂冈》以及《牡丹亭》中的“惊梦句”。由此可见,要写出精彩的作文,必须具有良好的“背功”才成。
作为中学生可以把先前抄写的背句、段、文作为背诵的内容。但这些都要再次选择,不可让学生超负荷的去做这件事,现在的中学生课业毕竟很繁重,学生能力也有差异,因此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然会使他们不堪重负,而失去兴趣导致因讨厌放弃去做,那样会适得其反。背诵之后还要有检查手段作为辅助,因为很大程度上学生所做的事情,都很看重老师的评价,检查可以灵活一些,在课余时间抽查也可以在课上郑重其事的检查,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背的内容、效果,并通过及时的鼓励给学生“加油”、“鼓劲”对他们付出的劳动进行欣赏、赞美,能够乐于坚持下去。
不管是抄还是背,都是为写做铺垫、打基础。因此在再让学生做这两项工作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去“写”。 每天写一点。作为孩子,要提高作文水平,一定要坚持写两样东西。一是写读书笔记,就是要把读书、学习、思考、记忆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别人的东西和自己创造的东西记录下来。二是天天写日记,这是一种最简便又实用的写作实践。周国平先生指出,“当一个少年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这是内心生活的需要。”他还提出,“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尤其是日记,把一件事有头有尾地记下来,就是一篇记叙文;对看到的事或听到的言论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即兴议论生发,阐述己见,就是一篇议论文;对某一事物颇有感怀,不禁产生许多联想和感受,随笔写出来可能就是一篇散文……这样,长期坚持,熟能生巧,定会产生良好的正迁移,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因此写日记是学生学好作文非常有效而必要的门径。
写日记对于作文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学生写日记要想能坚持下去却非易事,除老师及时检查批阅外。这里的读是指对学生写日记的“读”。还要让学生去读他们自认为得意的日记,引导学生挖掘日记中的闪光点,教师适当的点评,这样会让他们的劳动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而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倾听别人日记时也会自觉找到差距或学习的方向。
作文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人生的体验感悟,对见闻的提炼与反思,对情感的抒发与升华,对知识的积淀与消化……因而,作文的训练与提高不应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我认为只要抄、背、写、读持之以恒,这“四部曲”就会使中学生作文教学成为一首和谐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