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疫情防控、抗疫专班、“十四五”开局之年、世界一流港口、绿色港口、智慧港口、铁水联运、沿海港口吞吐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港口新基建.rn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词汇共同回望2021,展望2022.rn沿海港口吞吐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rn2021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将接近100亿t,预计达到99.5亿t,同比增长5.0%(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4.5%、内贸吞吐量增长5.4%),全年走势前高后低,总量与走势均实现了原预期增长,两年平均增长4.1%,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预计全国港口集装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防控、抗疫专班、“十四五”开局之年、世界一流港口、绿色港口、智慧港口、铁水联运、沿海港口吞吐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港口新基建.rn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些词汇共同回望2021,展望2022.rn沿海港口吞吐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rn2021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将接近100亿t,预计达到99.5亿t,同比增长5.0%(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4.5%、内贸吞吐量增长5.4%),全年走势前高后低,总量与走势均实现了原预期增长,两年平均增长4.1%,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预计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3亿TEU,同比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4.1%.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 000万TEU,由此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3 000万TEU级集装箱大港,也是2011年以来中国第二个突破3 000万TEU的超级大港.
其他文献
如何对智能船舶航行系统进行测试,是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在智能船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技术大量应用的背景下,传统的导航系统测试方法已难以有效覆盖智能航行技术的新特征.本文在概述与分析了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的功能特征和测试需求基础上,总结了现有智能系统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智能船舶航行系统测试思路和方法,并构建了一种以场景为中心,多种测试方法协同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测试体系,旨在提高
可回转多桨推进因机动性好、控制效率高成为无人船重要的推进方式,但其运动控制相对复杂,须对其运动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在可回转双桨电力推进船舶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船舶分离型运动建模方法,分析可回转四桨推进无人船的运动规律及其在纵荡、横荡和艏摇三个自由度上的作用力,建立可回转四桨船舶的推进与回转运动模型,导出无人船运动线性响应方程.选取了4种典型的螺旋桨组合工况:①仅船首两桨工作;②仅船尾两桨工作;③四桨同时工作;④仅右舷两桨工作.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无人船的回转能力.仿真结果表明,无人船在工况④下
利用HYSPLIT4模式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数据,计算了甘肃地区5个站点2017~2018年逐时72h气团后向轨迹;结合各站点颗粒物逐时质量浓度数据,选择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春冬季,利用轨迹聚类方法分析了甘肃地区后向气流轨迹特征;基于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将各站点分析结果输入TraPSA分析平台进行加权叠加分析,探讨了影响甘肃地区春冬季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潜在源区及其贡献.结果表明:西北路径是影响甘肃地区的首要路径,其移动速度快、输送距离长、污染程度严重;东北路径次之,主
船用柴油机国标排放规范实施以来,针对现有机型寻找行之有效的排放改善措施,首先从几个方面对比了国标与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标准的差异,然后在两个机型上进行了不同喷油正时下的排放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分别进行修正计算以比较差异性.结果表明:两机型在喷油正时延后2°CA时,NOx比排放量下降明显,PM比排放量略有增加,HC比排放量变化因机型和测试循环而异;经IMO标准修正的NOx湿度修正系数均比国标修正的略高,使得NOx比排放量比国
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和研究模式(WRF)对2007年4月23~24日广东省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水凝物粒子对气溶胶的清除过程、液滴蒸发引起的气溶胶再生过程以及动力输送作用对气溶胶数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与近地层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综合对比各水凝物种类的碰撞清除率和核化清除率,发现云滴核化过程对气溶胶的清除率最高,对流层低层雨水和高层雪的碰撞清除率次之.云滴核化和冰晶核化分别是吸湿性核和非吸湿性核的主要清除过程.气溶胶数浓度的变化是动力输送、湿清除过程和蒸发再生共同作用的结果.蒸
利用2017年12月6日~2018年1月3日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空气质量6参数、光化辐射资料、气溶胶吸收和散射系数、单次散射反照率、激光雷达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与退偏比数据,分析广州地区气象参数变化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和气溶胶对光化辐射的衰减,研究双高(高气溶胶与高O3)污染的形成机理,并从垂直角度探究了双高日边界层内消光系数廓线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双高日对光化辐射的衰减小于霾日,一方面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使得其对光化辐射具有一定的衰减作用,另一方面气溶胶中的散射性成分对光化辐射具有正反馈作用,双高
基于数据驱动思想,以城市内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目标站点与周边站点间PM2.5浓度、风向、风速、欧几里得距离等参数的多元线性关联回归模型,使用梯度下降算法学习得到各参数权重系数,计算得出周边站点对目标站点PM2.5传输贡献,并评估了模型的可行性.以北京市丰台花园(FT)为目标站点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FT站点PM2.5浓度为82μg/m3,周边站点大兴(DX)、房山(FS)、亦庄(YZ)、东四环(DS)、古城(GC)和万柳(WL)浓度分别为93,82,80,79,77,71μg/
为揭示四川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定量评估影响其时空分异的驱动因子,基于2003~2018年(16a)MODIS气溶胶产品数据,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空间自相关,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地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四川盆地AOD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突变年为2015年,并依据趋势变化将2003~2018年分为6个时段.四川盆地气溶胶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AOD高值区主要聚集在盆地中部低海拔地区,而AOD低值区则多聚集在盆地边缘高海拔地区.AOD
针对现有单颗粒气溶胶质谱技术的颗粒物快速来源解析方法不能提供基于质量浓度单位源解析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单颗粒快速源解析算法ArtPMF.选择淮河平原某能源工业城市2021年2~3月的单颗粒质谱监测数据对ArtPMF算法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监测期间二次源、工业源、机动车尾气源、燃煤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和烟花燃放源对PM2.5的贡献占比分别为23%、22%、20%、12%、10%、6%和6%.结合监测点位周边工业企业实际分布方位、气态污染物和气象监测数据等对模型结果评估表明,该模型解析的燃煤源、燃烧源、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采用动态顶空套袋法采样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分析技术,获得了南岭箭竹排放的20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组成特征与排放速率.结果表明,异戊二烯是南岭箭竹排放的最主要的BVOCs,其排放速率((1.36±0.99)x104μgC/(m2·h))远高于单萜烯((32.59±35.39)μgC/(m2·h))、倍半萜烯((2.62±2.91)μgC/(m2·h))等其他物质.与亚洲地区的其他竹类相比,南岭箭竹异戊二烯的排放速率处于中上水平.南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