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客家文化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n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州是世界客都,有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客家文化有利于弥补历史教材的不足,落实教学重难点;不仅能进行历史概念教学,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优化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
  关键词:客家文化历史课堂教学
  客家民系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古代,客家先民的南迁推动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在近代,客家人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抛头颅洒热血,为救国救民之路不断探索;在当代,客家人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努力。从古到今,客家人坚忍不拔,勤劳刻苦,开拓创新,勇敢无畏,爱国爱民,反压迫反侵略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华精神”演绎。程旼、宋湘、洪秀全、丁日昌、张弼士、丘逢甲、黄遵宪、叶剑英、谢晋元、林风眠、田家炳、曾宪梓等客家名人,他们的客家精神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其中既包括物力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1]那么在客家地区,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客家文化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首先,可以利用客家文化弥补历史教材的不足和落实教学重难点。
  如何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是历史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要实现客家文化在历史课堂的优化运用,必须历史教材为依托,将客家文化跟新课程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客家文化在教材中更多是作为隐性知识而存在。对于隐性的客家文化,我们应充分挖掘,用典型的客家文化实例活化历史,加强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例如在《宋明理学》的教学中,在宋明理学的特点和影响方面,我们可以选取等郎妹、贞节牌坊证明理学作为封建礼教的核心,重人伦轻自然的特点以及摧残人性的消极影响;也可引用丘逢甲的《春愁》、孙中山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使学生在诗句名言中体会到客家人浓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使学生领会理学的积极影响。这样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了客家文化,而且弥补了历史教材的不足,利用了学生身边的历史,深入浅出,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优化了课堂教学,从而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客家人的赫赫功绩在教材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客家人就是历史的主角。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叶剑英和谢晋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贡献等。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学生们熟悉的中山纪念堂、叶帅故居等,或一句“他们都是客家人”,无需赘述,画龙点睛即可,就足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原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落实教学重难点。总而言之,客家文化可以弥补历史教材的不足,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三维目标,优化历史课堂。
  其次,客家文化也可以滲透到历史概念的教学中。
  对历史概念的精准把握是近几年历史高考的重点,如何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是要把握历史的本质和现象,我们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要了解基于本质的现象。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元素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的时空立体感,我们可以用身边的客家文化,营造特定的历史环境,加深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把握。例如客家围龙屋与土楼,这种聚族而居也体现了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本质特点;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围龙屋和土楼不再是客家人居住的唯一建筑,这使客家传统建筑遭遇了危机,但是客家人是祭祖、赏灯等习惯至今保留,这些都是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体现。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客家文化既可以营造身临其境的历史感,深入浅出,因势利导,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又可以把抽象宏观的历史概念具体化、细节化,让学生能够精准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历史概念教学既有宏观的理论性,更有微观的趣味性。这也是客家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再次,客家文化也可以打造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2]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打造生动有趣的历史课堂是多么的重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学生们熟悉的客家文化,可以营造活泼欢快的氛围,提高学生兴趣,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使之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如《开辟新航路》,我们可以用客家人熟悉的“番豆”、“番茄”、“五叶神香烟”的图片进行悬疑式导入:客家人为什么把花生叫“番豆”,西红柿叫“番茄”呢?我们今天能享用这些东西要感谢谁呢?这些学生很熟悉、看似平常东西,但却有不平常的历史,能使学生打开兴趣之门,好的导入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古诗词对于学生们恐怕是最望而生畏的了,如《辉煌灿烂的文学》,我们巧用客家山歌就可以化繁为简。“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山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梅州客家山歌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世代相传,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双关、重章叠唱等手法。熟悉的客家话,朗朗上口的歌词,与《诗经》一脉相承的文学手法,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利用学生们熟悉的客家文化巧妙地为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抛砖引玉,或直截了当,或柳暗花明,使课堂张弛有度,跌宕起伏,刺激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打造生动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效率更高。
  第四,客家文化有利于审美教育与优化非智力因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到“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礎和载体。”[3]历史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高考,也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德国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在二战时流亡美国,他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国。”这是德国软实力在公民精神领域的深层沉淀,这也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文化自信。客家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此了解不多,或是停留在表面,或是嗤之以鼻,认为客家文化土里土气,对客家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尊重,这是作为一个客家地区的历史老师往往比较慨叹的事情。然而客家山歌、汉剧、众多客家文人雅士留下的佳作却无不渗透着客家人独特的,并且也不缺乏创新的审美意趣。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4]把客家文化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在此基础上升华形成高尚健康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利用客家文化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也可以美化心灵和提高精神修养,优化非智力因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软实力。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对此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说:“经济能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能使一个国家强大,但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文化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继承和发扬客家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铸就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使命。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而知不足。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教学相长,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要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客家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在教学过程中要师生合力,充分挖掘和利用。不仅是为了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更是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坚固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国梦而打下坚实的民族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程昌明译注:《论语·雍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第61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4]蔡汀译:《我把心献给孩子》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出版,第39页.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提出相应的制度改革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现阶段初中教育,初中班主任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想法、个性自主的“90”后,因为家庭、社会、教育多方原因,很多孩子厌学、对生活缺乏激情,对未来没有规划,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初中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教育;方法  引言:新的发展环
期刊
农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界生物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只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所以,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个农村幼教工作者都应重视的。国内很多农村幼儿园、幼教机构都对农村幼儿园的环保教育、绿色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朱智贤教授在《环境教育》中这样界定:“绿色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的教育科
期刊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  虽然小学教学方法一直在进行改革,但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空洞死板地给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不能掌握相关的规律,小学品德还是停留在课堂上,作为学生的一项任务去完成,对小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好的影響。  2.教材和生活缺乏联系  很多教师
期刊
摘要: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没有想象,就不可能产生新的创造发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离开积极的丰富的想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以提高语文水平,所以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阶段; 想象力培养; 丰富的想象力  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能力的主要源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提炼概括;重视练习设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很重要。应用题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这已成为广大教师 的共识。而要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要重视以下环节的教学。我觉得学生是喜欢动脑思考的,关键是
期刊
摘要:英语思维型文学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主要指的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英文名著的来不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种手段可以实现对于学生的多方位训练。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分析文章和理解文章,使学生能够基础到最纯正的英语沟通和交流,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一般的阅读教学无法为我们提供像绘本那样多彩的画面,它主要让幼儿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会故事的含义。而对于幼儿来说,没有那么多的语言积累,通过对绘本阅读必定会让他们爱上阅读。绘本的故事内容有趣,图片颜色鲜艳,通常都很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  关键词:绘本;价值;作用  一、绘本教学的作用:  1、把绘本作为语言学习与表演的素材  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观点生活化,是将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引入到理论知识中,显而易见又能表达出正确的道德观及价值观,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品德;观点;生活化;应用  伴随着课堂教育实践化、案例化的实际应用,思想品德课教育模式的探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授课中,将一些政治
期刊
摘要: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所积极奋斗、努力追求的目标都是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语文课堂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这一主旨应是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还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值得每位教师深思。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建议,从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双管齐下,达到预期想要的课堂效果。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初中思想品德新的内容,也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只有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教学形式,才能上活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该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升自己专业素养,这一点是尤为关键的。  关键词:思品教师;专业成长;积累;创新;交流  一、注重积累:在学习中成长  “不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