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安全问题新变化构建学校安全教育新体系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412319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9599名中小学生在安全知识、技能水平和行为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一些突出特征,如安全教育内容存在学段和区域差异,医疗急救内容偏低;学生遭受重大伤害原因呈多元化趋势,同时在安全知识到行为转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等。建议中小学通过构建立体化安全网络,如与时俱进更新安全教育课程内容、系统构建“递进式”课程体系、营造安全教育物理环境等,整体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
  关键词学生安全教育;校园安全;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健康素养;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5-0044-04
  近年来,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件频繁进入公众视野,引起舆论热议。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安全教育的范围和标准划分不尽相同,多数研究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单纯从安全教育的内容层面来思考具体实施策略,二是仅关注某一年龄段学生的安全教育影响因素,较少以跨学段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构建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角度来探索具体实施策略。本研究基于2016~2017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数据库”中针对安全教育维度的调查抽样结果,通过对在京小、初、高不同学段部分学生在安全知识、技能水平和行为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策略,希望为当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设计:对北京16区近万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研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内的48所学校的小学(3~6年级)、初中、高中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依据各区县在校学生人数、地理位置(市区、城镇和农村)和学段的差异性,每个区随机选取3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3个班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共发放小学生问卷5760份,回收5632份,有效问卷5534份,有效率为98.26%,其中男生占50.50%,女生占49.50%。发放中学生调查问卷4159份,回收4108份,有效问卷4065份,有效率为98.95%,其中男生占51.10%,女生占48.90%。调查尽可能考虑到学生所在学校分布、家庭特征属性,基本能够代表北京中小学生群体安全意识、技能及行为现状。
  2. 调查内容
  本次研究中的调查问卷以国际上通用的《Global School-based Student Health Survey》调查问卷为基础并进行本土化转化,根据其中涉及的安全知识和行为内容,经过教育、心理、卫生疾控及防疫领域相关专家论证以及240人的预调查,确定问卷各题目的重测信度,并根据预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和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问卷进行修订。问卷内容包括四方面:(1)个人和家庭信息,如性别、年级、家庭抚养模式等;(2)安全行为,包括日常安全行为、身体伤害(运动损伤)等;(3)安全意识,如安全防护、安全意识自我评价等;(4)社会环境,如家庭支持、同伴影响、学校环境等。

二、研究发现:中小学安全教育特点及问题变化大


  我们通过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特点,也表现出一些新的问题。
  1. 安全教育内容存在学段和区域差异,医疗急救内容偏低
  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中小学安全教育在不同学段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特点(详见表1)。如在小学阶段,不同区域的学校普遍注重用电安全、火灾逃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但有关气象灾害、医疗急救的内容却相对较少;中学阶段,不同区域的学校普遍减少了在食物中毒方面的安全教育,地震灾害和医疗急救内容占比有所提升,但整体占比仍偏低。在区域分布上,小学阶段相比市区和农村学校,城镇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在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方面的安全教育(p<0.05);中学阶段市区学校在医疗急救方面的教育情况明显好于城镇和农村学校(p<0.05),城镇和农村学校在食物中毒、交通安全、地震灾害三方面明显好于市区学校(p<0.05)。

  2. 学生在安全知识到行为转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从对学生日常安全行为的调查结果来看,虽然他们在校普遍接受了交通安全、火灾逃生、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但在从知识到行为的转化上仍存在着明显不足。如被问到“在新的环境中(如商场、电影院)是否会注意安全出口的位置或逃生路线”时,仅有38.80%的中学生表示“总是”和“经常”注意,另有50.70%的中学生表示“偶尔”注意,还有10.40%的中学生表示“从未”注意。又如:在关于学生日常食品安全方面的行为调查中,在被问及是否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日期、营养成分及热量标识”时,表示“很少”和“从不”关注该信息的中学生总占比为34.30%。再如在交通安全行为方面,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群体中走路戴耳机、看手机等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也明显激增(详见表2)。
  3. 学生遭受重大伤害原因呈多元化趋势,其中“隐形因素”占比近两成
  通过对2016~2017學年中造成学生重大人身伤害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学生由于体育运动遭受重大伤害的比例高达17.90%,由于家长体罚和烫伤造成重大伤害的比例均为1.50%,由于交通事故和同学间纠纷打架造成重大伤害的比例均为0.70%;因其他原因受到重大伤害的比例高达18.70%,可能与校园欺凌、户外活动损伤等有关。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威胁学生人身安全的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甚至有些已经成为学生人身安全的“隐性杀手”。如问卷中针对中学生搭乘顺风车、出租车等陌生人车辆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8.20%的学生有过搭乘经历,尽管其中有41.00%的学生会通过乘坐前将车牌号告知父母或家人、实时分享或电话告知位置及车辆信息等方式进行危险预防,仍然有17.20%的学生认为搭乘行为应该很安全,不用采取任何行动,这显然会埋下安全隐患。   4. 部分家庭安全教育缺失,家庭抚养模式影响学生早期安全意识与行为
  除了学校教育外,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水平也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家长“很少”和“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比例分别高达19.40%和25.70%。同时调研结果还显示,长期单亲抚养(包含单亲家庭及长期同父母一方共同居住的家庭结构模式)或隔代抚养是影响学生群体早期不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原因。以小学阶段为例,与双亲抚养模式中的男生相比,长期单亲抚养模式中的男生更易发生走路戴耳机、看手机等危险行为(P<0.05),而这些都是造成交通事故伤害的潜在隐患(详见表2)。

三、研究建议:构建立体安全网络,整体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


  1. 针对社会实际与学生需求,与时俱进更新安全教育课程内容
  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要能够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学生需求设置新的安全议题,与时俱进地更新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例如:北京市育才学校初中部同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对学校原有的实践体验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明确每个课程主题背后学生应掌握的各项安全技能;同时通过多学科教师间的跨领域合作,开发了以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馆体验、浙江灵溪生态考察和北京植物园定向越野等为活动主题的实践体验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急救和自救技能。又如:笔者在台湾地区参观时了解到,该地区学校会根据热门议题(包括青春期交友、校园欺凌等),将安全教育融入健康教育课程当中,并采用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和体验学会识别危险信息(如陌生人财物诱惑、突发疾病、突发环境灾害等),并采取相应救助措施。同时每个课程知识点中都辅以相应的技能学习和操作步骤,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掌握。
  2.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系统设计“递进式”课程体系
  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应尊重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方面的差异性,系统构建“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以台湾地区台北市兰雅中学为例,该校根据台湾《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制定了学校的课程大纲,依据每个年级学生发展所面臨的问题设置了不同主题,各年级间教育主题逐层深入,形成“递进式”的课程体系。其中七年级以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简易急救、外出就餐等为主要学习主题;八年级设置了用药安全、毒品防治、防火防震、生命孕育等主题教育内容;九年级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以家庭与健康、自杀预防、网络交友安全、社区安全为主要教育主题。学校还提供固定的课时保障,鼓励教师间分享教学活动设计,以有效落实课程内容。
  3. 加强渗透性与技术性,营造安全教育物理环境
  学校环境是构建系统化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学生可以触及的学习和生活区域,都应该成为安全教育的沃土。如笔者在走访台湾地区的几所学校时就发现,这些学校注重在环境设计中融入交通安全教育元素,“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楼道中间画上黄色分界线,一侧写上“慢车道”;在楼道拐角处写上“停”字;在教室门口画上白色斑马线;在过道墙面上贴着车辆故障标志等。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学校还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不断提升日常教学中的学生安全防护水平。例如:北京市通州区第六中学与北京大学合作,尝试在体育课上通过智能手环监测学生参与剧烈有氧呼吸运动(如计时长跑、短跑)时的心跳、脉搏等数据,据此调整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进度,有效避免了学生因高强度运动带来的损伤,同时降低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突发心脏病的风险。
  4. 借助“引进来”“走出去”,构筑安全教育家校联盟
  鉴于家庭环境对学生早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学校可以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开展家校合作推动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所谓“引进来”,即让具有不同职业背景的家长和相关领域专家走进学校的“家长课堂”,对家长普及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发和引进急救中心、疾控中心、医学院等多种社会机构的专家资源,对学校教师和家长开设讲座和培训。“走出去”是指通过推送微信、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安全意识,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共同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编辑 王淑清)
  注释: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CLA17027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一種全新概念的水滴发电机诞生了!它能够将水滴自身携带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研发团队表示,从15厘米的高度释放一滴0.1毫升的水,通过水滴发电机后,产生的电能甚至可以点亮100盏小型的LED灯。  (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0-02-droplet-based-electricity-140v-power-bulbs.html)
摘 要:光照图作为考查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图像,变式多、难度大,在高考题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而判读光照图,只有抓住关键的“点”和“线”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关键词:光照图;晨昏线;纬线;经线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23-03    光照图作为考查地理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地理图像,能
安徒生笔下那个丑小鸭的故事你听过吧?在成长过程中,这只可怜的丑小鸭处处受欺负……等到长大了,丑小鸭摇身一变,变成了高贵美丽的大白鹅,哦,不对,是白天鹅。  其实,这个故事是有生物学依据的,丑小鸭的原型正是疣(y5u)鼻天鹅。  物种名片  中文名:疣鼻天鹅  拉丁学名:Cygnus olor  英文名:mute swan  体型:体长1.2~1.75米  分布:以欧洲和北美为主,东亚等多地也有分布
这周星期六,我又来到四川省科技馆的“小实验家工作室”上实验课。这次实验的题目就是“探究快速溶解物体的方法” 。  我们用了这些器材:小盘、碾磨器、方糖、高锰酸钾、温度计、镊子、冷水、热水、烧杯、两用小勺、搅拌棒。  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在两个烧杯里各加入80毫升的冷水,再往烧杯里各加入两小勺的高锰酸钾,用搅拌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这时,我发现搅拌了的烧杯里的高锰酸钾很快就被水溶解了,水变成了紫色;
看到这儿,估计会有人嘀咕(dI·gu):“文章的題目是不是写错了?去非洲避暑?开玩笑的吧!”  小编表示,这可是非洲人自己说的!前年夏天,一位在中国某城市工作的非洲人,因为受不了当地的炎(yWn)热的天气,向老板提出想回非洲老家避暑!  沙漠中也有凉快的地方  很多人会觉得,去非洲避暑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非洲到处是沙漠,且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肯定非常热。但,即便是沙漠,随着季节的改变,它的气温也
嘿!全国的小伙伴们,我们又见面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你们有没有想我呀?  当然,我是肯定——没想你们的。因为,我现在的主要任务依然是——睡,睡,睡!趴着睡!捂嘴睡!  自从上期闪亮登场后,我一直在等着你们给我来信,比如夸我乖巧啊,赞我可爱啊……可是——并没有,我等来的却是抗议信:你们都说我耍大牌,不给正面照。  好吧!这次我就秀个够。前方高能,你们可别错过每一张图哦。  你们是不是感觉我长大了好多
從1958年乐高积木“凸起管”的专利申请成功算起,这个来自丹麦的玩具至今已经62岁了。  在此之前,谁也想不到:只要6个颜色相同,且有8粒凸起管的乐高积木,就能拼出915 103 765种不同的组合。
物种名片  中文名:翱翔蓑鲉  拉丁学名:pterois volitans  食性:肉食  分布:原产地为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后入侵到美洲东海岸附近  有一种鱼,它姿态优雅,胸鳍就像炸开的羽毛一样,从头部开始就包裹(gu6)着身躯(q$),样式很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宫廷贵族穿戴的拉夫领。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只是蓑(su4 )鲉(y5u)的一种——翱(1o)翔(xi1ng)蓑鲉。  改变的体色
12  空地并不远。约50平方米的地面上铺满了柔软的松针,让贝克非常想躺下睡一会儿。阳光从高处照射下来,四周的杉树挡住了风。这里太完美了。  “吼!”  贝克的血液仿佛被冻结了,希望这声音是他想象出来……  “啊!”缇堪尼大笑起来,“好可爱!”  从一丛灌木后面滚出了两只小熊。小熊身上的毛是棕色的、柔软的,看上去仿佛经过精心保养。棕色的毛——贝克绝望地想到,这是棕熊。小熊的脸圆圆的,看上去很友善,
摘要:根据新课程目标,探究式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很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式阅读,要求教师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找准探究的切入点,以达到培养学生多种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探究式阅读;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20-02  语文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