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今社会,孩子多为家庭的独生子女,因此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抚育更加重视,尽一切可能保证他们全面健康成长。但是,有不少家庭和幼儿园只重视儿童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培养,致使许多心理卫生问题影响了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因此,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特别是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是培育儿童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教师充分利用“集体意识”教育资源,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集体意识 幼儿心理 健康发展
正文
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吃点心,扬扬吃完自己的点心,又把去上厕所的成成的点心吃了。成成回到座位上,发现自己的点心没有了,伤心地哭了。我以为是值日生忘记发了,略有不快的说:“下次发点心要仔细些喔。”同时又随手拿了一份点心放在成成面前。这时值日生却跑来,委屈的对我说,是扬扬把成成的点心吃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制止扬扬?不马上告诉老师?他却沉默不做声。我又去找扬扬谈心,可他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己错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禁痛心不已,同时又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
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或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生活在集体中”
幼儿对集体意识的认识重在感受,要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对他们进行“集体意识”的灌输。用家庭生活来和幼儿园生活作对比,使“集体意识”在他们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如幼儿入园伊始,在每天饭后散步、离园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带他们认识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如保健老师、炊事员、门卫。告诉幼儿,他们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还带他们参观保健室、厨房、操场,让他们懂得这一切是属于所有小朋友的,而不是属于哪一个幼儿的。在集体中不能我要到哪一个地方去,就到哪儿去;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慢慢地,把“我”化在了“集体”之中。
同时我还经常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认识到,在一个集体中人人都有责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今天你帮助了别人,明天你有困难别人也一定会帮助你。可见,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让幼儿体会到生活在集体中最快乐
实践证明,让幼儿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是增强幼儿集体意识,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品质的有效方法。午睡起床后的一段时间内幼儿情绪最兴奋,身心最放松。我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集体意识培养的有利时机指导幼儿互相帮助。如:互相系鞋带,系扣子 ,梳头发,整理衣服等。自立能力强的幼儿常常迅速做好自己的事后主动帮助别的伙伴,自立能力差的幼儿就虚心而顺从地接受同伴的帮助,这一切都在默默无语中进行。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尝试着关心和被关心,照顾和被照顾的温馨体验,从他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
同时,我还鼓励幼儿回家利用多种途径学一些儿歌、故事,在班上讲给大家听。当幼儿听得哈哈大笑时,我总要不失时机地问幼儿:“你们知道同伴们为什么要把听到的故事、学会的儿歌讲给我们听吗?”从而让幼儿认识到生活在集体中,就要想到让别人快乐。也由于有同伴想着大家,所以每一个幼儿自己才有了快乐。
在活动室的墙上,我布置了一张喜怒哀乐的幼儿情绪图。每天早晨和自由活动的时候,常常有幼儿站在情绪图前悄悄对照自己。情绪好的幼儿会主动接近并询问情绪差的幼儿:“你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今天很开心,你也跟我一样好吗?”由此可见,幼儿已开始学着关心他人,“他人”在幼儿心理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天天这个小男孩,刚入园时任性、暴躁、自私,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要玩什么玩具,谁不给他的,他就抢、打、咬,攻击性行为较多,班上的孩子都不喜欢与他玩。于是,我常利用孩子们的情景表演、角色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引导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这孩子记忆力特强、爱劳动,我就发掘他的这些闪光点,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同时引导他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小伙伴们逐渐地接受他并乐意亲近他。
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形成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基础上,增强了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在施爱和被爱的体验中为集体服务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给老师、给同伴、给他人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其心理正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通过丰富的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在集体中了解社会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
而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我根据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在班上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在“庆元旦 迎新年”的活动中,我安排了三个内容:1、幼儿自由表演节目;2、师生、同伴之间互赠新年礼物和祝福的话;3、共享新年蛋糕,集体舞蹈。在做准备工作时,许多幼儿争抢着给我拿这拿那,主动要求我安排重活。活动中第一部分,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表演,甚至有幼儿没等到同伴邀请竟迫不及待的上台参与,他们表演的劲头可足了。在互相赠送贺卡时,面对老师,幼儿说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今后再也不惹您生气了;老师,我做个好孩子您喜欢我吗?”同伴之间“我把你的
玩具汽车弄坏了,对不起,我把家里的奥特曼给你好吗?”……最后,有幼儿热情的给同伴拿蛋糕倒水,有的一块蛋糕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有的幼儿非要我吃第一口自己才吃。集体狂欢舞蹈时,许多幼儿抱在一起,他们开心舞蹈的亲热劲儿向我表明,在快乐的集体体验中已形成愿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真正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幸福和快乐。实践证明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也培养了幼儿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今回头看我们班的孩子,自私、冷漠、任性、随心所欲已被体谅、关心、谦让、奉献所替代。许多的“扬扬”会说:“你没有图书,我的先给你看;”“他没有洗好手,点心要留着给他;”“饼干破的我吃,好的给你吃!”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幼儿集体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能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友爱的社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营造和谐温暖集体的需要,更是塑造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要。为了给幼儿今后合作能力和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好幼儿集体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学习模拟社会,并学习真正的社会,使之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
【关键词】集体意识 幼儿心理 健康发展
正文
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在吃点心,扬扬吃完自己的点心,又把去上厕所的成成的点心吃了。成成回到座位上,发现自己的点心没有了,伤心地哭了。我以为是值日生忘记发了,略有不快的说:“下次发点心要仔细些喔。”同时又随手拿了一份点心放在成成面前。这时值日生却跑来,委屈的对我说,是扬扬把成成的点心吃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制止扬扬?不马上告诉老师?他却沉默不做声。我又去找扬扬谈心,可他丝毫没有意识到是自己错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禁痛心不已,同时又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
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要求未来人才除具备良好的智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或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我们生活在集体中”
幼儿对集体意识的认识重在感受,要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对他们进行“集体意识”的灌输。用家庭生活来和幼儿园生活作对比,使“集体意识”在他们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如幼儿入园伊始,在每天饭后散步、离园前的自由活动时间带他们认识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如保健老师、炊事员、门卫。告诉幼儿,他们都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还带他们参观保健室、厨房、操场,让他们懂得这一切是属于所有小朋友的,而不是属于哪一个幼儿的。在集体中不能我要到哪一个地方去,就到哪儿去;我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慢慢地,把“我”化在了“集体”之中。
同时我还经常设置问题情境,让幼儿认识到,在一个集体中人人都有责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今天你帮助了别人,明天你有困难别人也一定会帮助你。可见,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以积极情绪影响幼儿心理健康,让幼儿体会到生活在集体中最快乐
实践证明,让幼儿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是增强幼儿集体意识,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品质的有效方法。午睡起床后的一段时间内幼儿情绪最兴奋,身心最放松。我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集体意识培养的有利时机指导幼儿互相帮助。如:互相系鞋带,系扣子 ,梳头发,整理衣服等。自立能力强的幼儿常常迅速做好自己的事后主动帮助别的伙伴,自立能力差的幼儿就虚心而顺从地接受同伴的帮助,这一切都在默默无语中进行。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尝试着关心和被关心,照顾和被照顾的温馨体验,从他们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生活的快乐。
同时,我还鼓励幼儿回家利用多种途径学一些儿歌、故事,在班上讲给大家听。当幼儿听得哈哈大笑时,我总要不失时机地问幼儿:“你们知道同伴们为什么要把听到的故事、学会的儿歌讲给我们听吗?”从而让幼儿认识到生活在集体中,就要想到让别人快乐。也由于有同伴想着大家,所以每一个幼儿自己才有了快乐。
在活动室的墙上,我布置了一张喜怒哀乐的幼儿情绪图。每天早晨和自由活动的时候,常常有幼儿站在情绪图前悄悄对照自己。情绪好的幼儿会主动接近并询问情绪差的幼儿:“你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我今天很开心,你也跟我一样好吗?”由此可见,幼儿已开始学着关心他人,“他人”在幼儿心理已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天天这个小男孩,刚入园时任性、暴躁、自私,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要玩什么玩具,谁不给他的,他就抢、打、咬,攻击性行为较多,班上的孩子都不喜欢与他玩。于是,我常利用孩子们的情景表演、角色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引导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这孩子记忆力特强、爱劳动,我就发掘他的这些闪光点,经常鼓励他、表扬他,同时引导他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小伙伴们逐渐地接受他并乐意亲近他。
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形成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基础上,增强了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在施爱和被爱的体验中为集体服务的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给老师、给同伴、给他人带来的方便和快乐,其心理正健康平稳的发展。
三、通过丰富的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在集体中了解社会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机会远远多于和同龄儿童相交往的机会,他们缺乏同兄弟姐妹以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不懂得分享和交流,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
而活动改变了这一现象,我根据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在班上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在“庆元旦 迎新年”的活动中,我安排了三个内容:1、幼儿自由表演节目;2、师生、同伴之间互赠新年礼物和祝福的话;3、共享新年蛋糕,集体舞蹈。在做准备工作时,许多幼儿争抢着给我拿这拿那,主动要求我安排重活。活动中第一部分,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表演,甚至有幼儿没等到同伴邀请竟迫不及待的上台参与,他们表演的劲头可足了。在互相赠送贺卡时,面对老师,幼儿说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谢谢老师;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今后再也不惹您生气了;老师,我做个好孩子您喜欢我吗?”同伴之间“我把你的
玩具汽车弄坏了,对不起,我把家里的奥特曼给你好吗?”……最后,有幼儿热情的给同伴拿蛋糕倒水,有的一块蛋糕你咬一口,我咬一口,有的幼儿非要我吃第一口自己才吃。集体狂欢舞蹈时,许多幼儿抱在一起,他们开心舞蹈的亲热劲儿向我表明,在快乐的集体体验中已形成愿意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真正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幸福和快乐。实践证明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也培养了幼儿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和礼貌待人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今回头看我们班的孩子,自私、冷漠、任性、随心所欲已被体谅、关心、谦让、奉献所替代。许多的“扬扬”会说:“你没有图书,我的先给你看;”“他没有洗好手,点心要留着给他;”“饼干破的我吃,好的给你吃!”
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幼儿集体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能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友爱的社会。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营造和谐温暖集体的需要,更是塑造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要。为了给幼儿今后合作能力和人格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充分利用好幼儿集体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学习模拟社会,并学习真正的社会,使之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