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引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使学生顺利适应岗位工作的需求,成为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推进双证融合,“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双主体课程的研发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48-02
  学徒制是生产实践的产物,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多达数十万,然而仍旧可以看到一些偷工减料、滥用施工材料的现象,致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主要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思想道德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威胁着整个社会的安定。正是因为这些从业人员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丰富的工作经验、职业道德素养等,在工作中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企业、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严重损失。这主要和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息息相关,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导致流入社会上的人才质量整体不高,严重限制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剧,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来胜任这一岗位,进而为企业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的高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的教育制度就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积极采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用到教学改革中,就可以将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人才质量低下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还能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相互统一协调,降低毕业生就职的难度,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还可以有效带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学结合的展开新课程的引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该专业的必备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施工人员、质量人员、资料人员、安全人员等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并且能够将自身所学的相关知识理论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成为一名既能够从事技术又能够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
  三、我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理论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最基本的岗位需求能力是看懂图纸,然而由于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都普遍存在着看不懂图纸的问题,因此在测量放线、钢筋放样等工作中无法顺利展开,无法将自身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流于形式和表面,虽然在学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了初级、中级和高级的考试,学生也拿倒了相应的资格证书。但是学生从来都没有到现场参观学习,学校也没有聘请师傅带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惑。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降低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流动大
  很多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不够清楚明确,也没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因此心理负担也会加大。当学生毕业之后,在工作环境、工资薪酬的双重打击下,自信心就会受损,而从事其他行业。不仅浪费了学校对人才的期待和培养精力,浪费了教育资源,还严重浪费了企业资源,限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无法突出特色
  随着高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多,国家政策的宽松,高校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然而学生质量却在严重下降。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多,而高校的教育改革难度却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毕业的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很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过高,既要让学生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创新意识、随机应变能力,还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心理素质、管理能力、创造能力等,因此无法将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色凸显出来。由于高校将自身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忽略了地域性的特点,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软硬件现状,对学生的期望盲目增加,要求学生全面化发展。不仅严重超出了学生的承载符合能力,还无法达到预期的培养教学目标。课堂体系过于复杂、课程内容繁琐、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无法向更深、更广方面发展,导致学生的竞争力降低。
  (四)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合理
  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与市场需求存在着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的内容滞后于行业企业领域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学校制订的课程体系基本上三五年都不会改变,教学内容也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比重过重,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薄弱,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薄弱,导致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此外还缺乏相关的职业标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规范和约束,缺少素质教育的力度,忽视学生竞争与团队合作能力、人文精神市场观念、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而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导致教学改革停滞不前。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机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与企业联系的主动积极性,无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企业也注重自身利益,与学校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校与企业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机制进行约束,致使校企合作很难实施。   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过程中,首先,采用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的方式,学生也是企业的学徒,在步入学校之后就展开了在企业中的人才培养,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促使学校与企业对学生进行共同培养。其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最后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享合适的一线师傅、实训基地培训设备项目工作等资源。进行学校与企业教育的结合,进行交替式人才培养,将二分之一的教学时间都留给企业实践培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
  师傅带徒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千百年的发展与传承,有着非常明显的成效。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教学中,还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才能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不断鼓励高校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学习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清楚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价值。其次,鼓励建筑L程技术专业教师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技巧,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在学校期间定期开展各种学术交流研讨会,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提出来,促使该专业教师共同提高。还要积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各种先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与资深的专业从业人员交流讨论,强化自身教学能力。最后,还要聘请资深的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践操作,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工作经验。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现如今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当今高等院校发展的趋势,只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首先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以就业为导向,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符合技能型人才,实现长远更高层次的发展,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其次要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企业师傅走进校园,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企业要选用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走进学生的课堂,为学生面对面交流相关知识技能,带领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活力。高校要鼓励一些博士、硕士学生去企业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促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
  (四)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还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首先,对高校的该专业学生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然后展开因材施教。其次,对院校内部的软硬件条件有一个全面充分的了解,加大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现场。此外,还要对该专业的崗位需求和当地的区域特点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采用市场上最新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的发展。最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心理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在创新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增加毕业生就业率,促使高校可持续发展,要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引用到高校教学改革中。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立、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优化课程体系等方式,促使高校走上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爽.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8(14):82-83.
  [2]童振龙,徐媛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3]刘如兵,蒋凤昌,陈鹏.基于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7(33):78-80,85.
  [4]黄享苟,郭自灿,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32(26):19-22.
  [5]魏婷.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6(12):117-118,120.
其他文献
排队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难以解决的一块心病,其削弱了银行竞争力,使银行丧失发展业务的机会.本文从服务营销策略着手,分析银行排队的主要原因,通过现场直面营销、内部营销、
随着幼儿学前教育的逐步正规化,幼教资源的合理搭配也逐步的走向了正轨,“男幼师”正式地走进幼教团队并肩负起重任就是一个有利的说明,本文就结合相关实际情况对男幼师在简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由于我校招生情况的制约,学生成绩普遍不容乐观,在我校平行班的英语课堂上,薄弱生的比例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教学质量在整体上的提高,因此为了不让一名学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
期刊
公园景观坐具不仅是服务设施,也是公共艺术呈现的一种方式,在满足人的坐憩交流需求的同时,丰富了园林景观层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公园景观坐具在功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改革不仅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新时期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改
期刊
本文首先阐述了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及流动性风险损失的内容,其次分析流动性风险损失的计量方法,最后综合得出防范流动性风险所需要的资本金表达式.
本文从评剧发展历史历程出发,结合历代评剧名家名段进行赏鉴分析点评,梳理了各评剧流派的声腔特点,重点对评剧声腔进行了探讨总结,对现代评剧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实现
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诸多风险之一,随着银行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也呈现增大的趋势.有效防范操作风险,规范操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