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合是文化和译文的重要特性。适度“杂合”的译文往往是对目的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的优化。历史上,汉外文化交融,鲁迅为着利用杂舍的译文改造传统文化,即求“异域文法、文术新宗入华土”以重构新文化,苦苦求索后,摈弃了早期的归化翻译策略,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坚持异化主张。现时代,在汉语文化与他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我们也应坚持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传达原汁的汉语文化,让汉语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听到我们的真声,以克服汉语文化的“失语症”,使汉语文化在对话交流中通过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