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鲁东大学100名学生和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深圳大运会在高校的传播效果,并将普通城市的大学生和大运会举办地——深圳市的大学生对大运会的关注度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关注度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深圳大运会 大学生 传播效果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竞技角逐,赛场下350多名分别来自146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服务,这是大学生的盛会。被广为关注的第26届深圳大运会于8月23日正式闭幕,给人们留下众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大运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渗透。深圳大运会在高校大学生中间的传播情况如何?本文试图研究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关注程度,并对深圳市大学生和非深圳市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一、研究背景
深圳大运会是我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又一个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深圳大运会使世界不同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以此为题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情况,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高校大运会的传播情况,并为在我国高校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大运会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年8月—9月,我们对深圳大运会在鲁东大学、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传播效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在鲁东大学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大一25份、大二25份、大三25份、大四25份、研究生25份),回收144份,为了解鲁东大学各年级对大运会关注的整体情况,在回收的144份调查问卷中,对各年级分别抽取25份,组成共计100份的分析样本。对于深圳市的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则是让深圳的同学在校园内随机发放,发放64份,回收50份。
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大运会举办城市深圳市。鲁东大学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选择这三所学校是为了让大运会举办地的高校与其他省市高校的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进行对比,得出不同地域大学生对大运文化的认同效果。
二、研究方法
前期: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对此次大运会的期待程度;2、了解深圳大运会相关信息的途径;3、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是从何时开始以及每天关注的时间;4、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哪些方面、哪些话题;5、不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原因;6、对于深圳大运会你关注的是大运会本身,还是和此次大运会有关的体育明星。
后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出调查报告。分别对鲁东大学和深圳市大学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
三、研究发现
对于深圳大运会大学生的期待情况,深圳高校大学生对此的期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学生。
将图1鲁东大学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期待程度与图2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期待程度进行对比,鲁东大学学生对大运会的期待程度占到54%,其中选择“十分期待”的比重占到18%;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于大运会的期待程度占到80%,而其中高达56%的学生选择的是“十分期待”。总体来说,两地高校学生对于深圳大运会持期待态度的人数都超过半数,高校学生比较关注大运会,鲁东大学有6%的人不期待大运会的召开,而深圳市的大学只有4%的学生不期待大运会的召开。从这些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深圳市,这两所学校的学生生活在大运城,受地缘属性的影响,他们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省市高校的学生。
通过图3“高校学生了解深圳大运会的主要渠道”可以发现,无论是鲁东大学学生还是深圳市的大学学生,占据他们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分别是“网络”和“报刊杂志”。其中,鲁东大学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所占的学生数高达80%,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通过“报刊杂志”获取信息的比例是80%。
在鲁东大学里,有46%的同学知道深圳大运会举办的时间,而有54%的同学记错或是不清楚举办时间;深圳市的大学学生高达94%了解大运会举办的时间,只有6%的学生不清楚。这个问题能更好的说明地缘属性对高校大学生关注大运会的影响。
通过调查“大学生每天关注大运会的时间”可以发现鲁东大学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程度比较低,选择“没花时间”关注大运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超过半数,而每天关注大运会在30分钟之内的占到91%。虽然大运会是在暑期举行,大学生自由时间充裕,并且和大学生自身息息相关,但由于本身的知名度低于奥运会等顶级赛事,在非深圳市高校内学生对大运会的关心程度普遍不高,而深圳市高校的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省市的高校。
由上表显示可得,鲁东大学学生关注深圳大运会有34%的学生是从今年开始关注的,而深圳市的大学学生在今年开始关注的比例高达84%。鲁东大学有23%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从来没有关注过,而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此选项所占的比例为0%。
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关注大运会各方面信息的比例”可以看出,鲁东大学学生和深圳市的大学学生普遍关注的是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鲁东大学学生关注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1%和59%,深圳市大学学生关注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8%和32%。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大运会志愿者的关注度高达64%,据调查了解,当深圳“颁奖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在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时,两所学校的报名人数就超过900人。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鲁东大学学生关注深圳大运会的话题排名前三的是:深圳大运会的经典瞬间、深圳大运会中国军团金牌实现三级跳、大运会给深圳留下了哪些财富,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注的主要是:后深圳大运时代的情况、深圳大运会中国军团金牌实现三级跳、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装。通过鲁东大学和深圳市大学学生关注大运会的话题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后大运时代的情况,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对于大运会给深圳留下哪些财富这一话题,鲁东大学学生的关注度高于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总结原因如下,深圳市的学生身处大运城,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大运会给深圳这个城市、深圳市市民带来的变化,而非深圳市的学生由于无法亲身体验大运会给这个举办城市带来的变化,他们会更关注这一话题。
对于“不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原因”这一话题,鲁东大学38%的学生选择了“大运会里没有吸引我的世界明星”这一原因,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高达82%的同学选择的是“中国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分离导致我的关注度降低”。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深圳市大学生的学生由于身处大运城,他们更容易对大运会的体育赛事和大运城市民的健身情况进行一个比较。鲁东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低,有20%的学生选择的是“宣传力度不够”,而深圳市的学生对这一选项的选择人数只有4%,这一点也同样说明了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占地缘优势。
四、结果与讨论
1、地缘属性影响高校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运城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距离大运城的距离越远,对大运会的关注度就是越低。
2、深圳市大学的学生与非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大运会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由于身处大运城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大运会关注的侧重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学生,同时他们对大运会志愿者的关注度肯定会高于其他省市的学生。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后大运时代的情况,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
3、鲁东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运会的关注度的差异。鲁东大学学生由于所处的年级不同对大运会的关注度是不同的。大一和研究生的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轻松,时间充足,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大运会。大四的学生这段时间主要忙于考研、考公务员或是找工作,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程度低于其他年级。
4、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情况不容乐观。深圳市是我国第二个举办大运会的城市,大运会是世界第二大综合的体育赛事,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通过大运会认识中国,熟悉中国。大运会可以把坚毅、拼搏、奋进、团结、激情的体育精神带进校园,让高校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活力和身心压力的释放。但是在鲁东大学调查发现,有46%的同学知道深圳大运会举办的时间,而有54%的同学记错或是不清楚举办时间,对于大运会的关注连举办时间都不清楚,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鲁东大学文学院汉文学专业学生)
责编:周蕾
【关键词】深圳大运会 大学生 传播效果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赛场上大学生运动员竞技角逐,赛场下350多名分别来自146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服务,这是大学生的盛会。被广为关注的第26届深圳大运会于8月23日正式闭幕,给人们留下众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大运会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渗透。深圳大运会在高校大学生中间的传播情况如何?本文试图研究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关注程度,并对深圳市大学生和非深圳市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一、研究背景
深圳大运会是我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又一个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深圳大运会使世界不同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以此为题进行调查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情况,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高校大运会的传播情况,并为在我国高校中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大运会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1年8月—9月,我们对深圳大运会在鲁东大学、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传播效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在鲁东大学发放调查问卷175份(大一25份、大二25份、大三25份、大四25份、研究生25份),回收144份,为了解鲁东大学各年级对大运会关注的整体情况,在回收的144份调查问卷中,对各年级分别抽取25份,组成共计100份的分析样本。对于深圳市的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则是让深圳的同学在校园内随机发放,发放64份,回收50份。
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大运会举办城市深圳市。鲁东大学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选择这三所学校是为了让大运会举办地的高校与其他省市高校的大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进行对比,得出不同地域大学生对大运文化的认同效果。
二、研究方法
前期:设计出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对此次大运会的期待程度;2、了解深圳大运会相关信息的途径;3、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是从何时开始以及每天关注的时间;4、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哪些方面、哪些话题;5、不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原因;6、对于深圳大运会你关注的是大运会本身,还是和此次大运会有关的体育明星。
后期: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做出调查报告。分别对鲁东大学和深圳市大学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完成课题研究。
三、研究发现
对于深圳大运会大学生的期待情况,深圳高校大学生对此的期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学生。
将图1鲁东大学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期待程度与图2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期待程度进行对比,鲁东大学学生对大运会的期待程度占到54%,其中选择“十分期待”的比重占到18%;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于大运会的期待程度占到80%,而其中高达56%的学生选择的是“十分期待”。总体来说,两地高校学生对于深圳大运会持期待态度的人数都超过半数,高校学生比较关注大运会,鲁东大学有6%的人不期待大运会的召开,而深圳市的大学只有4%的学生不期待大运会的召开。从这些统计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深圳市,这两所学校的学生生活在大运城,受地缘属性的影响,他们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省市高校的学生。
通过图3“高校学生了解深圳大运会的主要渠道”可以发现,无论是鲁东大学学生还是深圳市的大学学生,占据他们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分别是“网络”和“报刊杂志”。其中,鲁东大学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所占的学生数高达80%,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通过“报刊杂志”获取信息的比例是80%。
在鲁东大学里,有46%的同学知道深圳大运会举办的时间,而有54%的同学记错或是不清楚举办时间;深圳市的大学学生高达94%了解大运会举办的时间,只有6%的学生不清楚。这个问题能更好的说明地缘属性对高校大学生关注大运会的影响。
通过调查“大学生每天关注大运会的时间”可以发现鲁东大学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程度比较低,选择“没花时间”关注大运会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超过半数,而每天关注大运会在30分钟之内的占到91%。虽然大运会是在暑期举行,大学生自由时间充裕,并且和大学生自身息息相关,但由于本身的知名度低于奥运会等顶级赛事,在非深圳市高校内学生对大运会的关心程度普遍不高,而深圳市高校的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省市的高校。
由上表显示可得,鲁东大学学生关注深圳大运会有34%的学生是从今年开始关注的,而深圳市的大学学生在今年开始关注的比例高达84%。鲁东大学有23%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从来没有关注过,而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此选项所占的比例为0%。
通过调查“高校学生关注大运会各方面信息的比例”可以看出,鲁东大学学生和深圳市的大学学生普遍关注的是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鲁东大学学生关注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1%和59%,深圳市大学学生关注大运运动员和大运赛事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8%和32%。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大运会志愿者的关注度高达64%,据调查了解,当深圳“颁奖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在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时,两所学校的报名人数就超过900人。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鲁东大学学生关注深圳大运会的话题排名前三的是:深圳大运会的经典瞬间、深圳大运会中国军团金牌实现三级跳、大运会给深圳留下了哪些财富,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关注的主要是:后深圳大运时代的情况、深圳大运会中国军团金牌实现三级跳、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装。通过鲁东大学和深圳市大学学生关注大运会的话题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后大运时代的情况,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对于大运会给深圳留下哪些财富这一话题,鲁东大学学生的关注度高于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总结原因如下,深圳市的学生身处大运城,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大运会给深圳这个城市、深圳市市民带来的变化,而非深圳市的学生由于无法亲身体验大运会给这个举办城市带来的变化,他们会更关注这一话题。
对于“不关注深圳大运会的原因”这一话题,鲁东大学38%的学生选择了“大运会里没有吸引我的世界明星”这一原因,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高达82%的同学选择的是“中国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分离导致我的关注度降低”。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深圳市大学生的学生由于身处大运城,他们更容易对大运会的体育赛事和大运城市民的健身情况进行一个比较。鲁东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低,有20%的学生选择的是“宣传力度不够”,而深圳市的学生对这一选项的选择人数只有4%,这一点也同样说明了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占地缘优势。
四、结果与讨论
1、地缘属性影响高校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运城大学的学生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距离大运城的距离越远,对大运会的关注度就是越低。
2、深圳市大学的学生与非深圳市大学的学生对大运会关注的侧重点不同。深圳市大学的学生由于身处大运城这一特殊身份,他们对大运会关注的侧重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学生,同时他们对大运会志愿者的关注度肯定会高于其他省市的学生。深圳市大学的学生更关注的是后大运时代的情况,关注自己所在的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
3、鲁东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大运会的关注度的差异。鲁东大学学生由于所处的年级不同对大运会的关注度是不同的。大一和研究生的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轻松,时间充足,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大运会。大四的学生这段时间主要忙于考研、考公务员或是找工作,对深圳大运会的关注程度低于其他年级。
4、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情况不容乐观。深圳市是我国第二个举办大运会的城市,大运会是世界第二大综合的体育赛事,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通过大运会认识中国,熟悉中国。大运会可以把坚毅、拼搏、奋进、团结、激情的体育精神带进校园,让高校学生感受运动带来的活力和身心压力的释放。但是在鲁东大学调查发现,有46%的同学知道深圳大运会举办的时间,而有54%的同学记错或是不清楚举办时间,对于大运会的关注连举办时间都不清楚,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鲁东大学文学院汉文学专业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