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除了水,黄土就是这个星球对人类最大的恩赐。
不能想象,如果没有黄土,粮食怎么生长。运用营养液和无土栽培技术,也能成功地种出麦子和蔬菜,但那是大棚里的成功,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
青海虽说地域广袤,黄土却不富裕。有着厚实覆盖层的地方还不到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境内的黄河、湟水流域,还有共和盆地、都兰盆地。质地优良的黄土从青海东大门一直铺到日月山下。青海80%的人口依附着黄土而繁衍。数千年来,飘荡的炊烟,翻滚的麦浪,传唱不息的歌谣,都是从黄土地生发出来的。
在两河河谷地区,以阶梯结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黄土台地,多达7级。这些台地,有些得到河水的滋养,成了有名的灌区,是青海的粮仓;有些无缘灌溉,全赖雨水的恩赐,成了旱作植物不稳定的根据地。
河湟谷底的黄土台地,也叫河水沉积平原,形成于距今约200多万年的第4纪,是最适合于种植的沃土。土层最厚的地方,挖下去10丈是黄土;挖下去20丈、30丈,还是黄土。
黄土就像海绵,为植物根系蓄积水分和营养。
攥一把这里的黄土,仔细看看,它松软,但不松散;有粘性,但不黏滞。这样的黄土不仅适合于稼穑,也适合于挖窖、筑墙、脱坯、烧陶和制砖。
如果以河流的走向为轴线,往两侧延伸,就会发现,离开河流越远,土层越薄。或者换句话说,黄土的厚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这一点,无需专业人员论证,我们只看一个简单事实,就能明白:看农村传统庄廓院围墙的高度。河谷地区的围墙都打得高,离河流越远的地区,围墙越低。不仅如此,河谷地区的围墙光洁、硬实,屹立百年而不坍圻;而在浅脑山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高墙大院,不仅因为这里土层薄,土质也比较粗糙,黄土成分不如前者纯净,含有较多砂砾,难以把墙打高。是比较贫瘠的土壤。
二
用黄土烧制陶罐,是里程碑式的技术发明。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湟水河中游,先民们借水的便利,就地取材,抟土做型,烧制陶罐(那时湟水两岸森林茂密,烧柴不成问题)。几个世纪过去,烧陶技术日益成熟,规模日益扩大。陶罐极大地改变了原始生活方式。人们用陶罐舀取泉水,炖煮食物,盛储粮食,也把它做为最主要的随葬品(说不定还用它做嫁妆呢)。精美的彩陶,成了当时技术含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生活用品。但不知什么原因,黄土造就的这一段辉煌文明,后来又被黄土掩埋了,埋得干净彻底。在此后的很多个世纪,这里只见高阜秋风,草枯草荣;阡陌纵横,麦青麦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乐都柳湾,发现了这个宝藏。随着两万多件彩陶陆续出土,世界考古界被震惊。很快,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结论产生:这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葬群。
但是正如青海俗语所说:“干啥的务啥。”考古界只说考古的话,并没有去思考陶罐产生的另一种划时代意义。这一点,被考古界以外的人发现了。医学专家张建青认为,陶罐的出现,是人类智商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分水岭。陶罐出现之前,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一直在吃生食。陶罐为人们提供了把食物煮熟的条件。食物一经煮熟,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大脑的发育更加完善,创造能力由此突飞猛进,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生从那时开始加速。
可不是吗,在远离黄土的地方,茹毛饮血的生活一直延续到近代。
三
人们习惯于用“贵如珠玉”或“贱如粪土”来形容某种东西的价值。
比起珠玉,黄土是不值钱。但没有珠宝金玉,日子照样可以过下去,没有黄土则不行。
在河湟谷底的农业区,黄土几乎涵盖着生活的基本物质形态。除了种植粮食蔬菜,还用黄土来筑墙、脱坯、盘锅垒灶、烧砖制陶、垫圈打炕和铺路。这里的人土里滚土里爬,一生与土为伴,在生命的终点,一抔黄土又是接纳灵魂的最后驿站。
在化肥出现之前,粪肥是种植庄稼蔬菜的唯一肥源。人畜粪便随时要用黄土苫盖,黄土是吸纳性极佳的敷料,它消解了粪便的臭味,而它自己渐渐沤成浓釅的粪肥。送到田里,经过复杂漫长的生物营养合成过程,腐朽化为神奇,臭秽变为美味。这种美味今天不容易享受到了,单纯由粪肥种植的粮食蔬菜,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把它作为日常食物,是某些特殊人群的专利,对于普通人群,则是个梦想。
经过一春一夏的雨水浸润和阳光曝晒,粪肥再次还原成干干净净的黄土,再次被人们运回家中,垫圈、和泥、抹房,或是脱坯、打墙,如此往复循环,以至无穷。黄土被造物主赋予奇妙的魔力,不断地分解、还原、再分解,以此来满足人类世世代代的需求。
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一撮黄土是多余的,也没有一撮黄土是一次性的。
混凝土的出现,是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它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建筑模式和居住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但混凝土有先天的缺陷:一旦废弃,就是永久性垃圾,无法重复利用。全世界每天都在制造混凝土垃圾,坚固的混凝土垃圾山越堆越高,蔑视一切试图消灭它的手段,人类至今对它束手无策。
四
河谷地带的黄土是河水在几百万年间挟裹下来的,所以叫河水沉积平原。而在远离河流的更加广袤的荒漠、半荒漠、草甸和高山丛林,那一层薄薄的地表黄土,得益于风的传播。尘土随着高原季风落下,千万年过去,这才积淀成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厚的土层,得到雨水的滋润后,留住了草籽、树种,于是有了幽幽草甸,郁郁林莽,还有那些只能生长坎巴草和芨芨草的半荒漠草原。
缓慢,缓慢,缓慢。高原草地上黄土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缓慢,而毁掉它易如反掌。人类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晚。上世纪60年代初,在向草原要粮的思想指导下,开荒大军在荒山和草原摆开了战场,竞赛红旗处处飘扬。脆弱的草皮在履带式拖拉机后面翻开了波浪。人们把金贵的种子和满腔的期望一起播下。秋天,稀稀拉拉的庄稼黄熟了,新垦的荒地回馈给人们的,是比籽种还少的一点收获,甚至颗粒无收。人们吞下了违背科学蛮干的苦果,苦涩渐渐被忘记,草原的创伤却永远留在大地。至今,在青海湖南岸,曾经垦殖过的草地还躺在那里,当年的田畦垄埂,如草蛇灰线,依稀可辨,但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样了。
几年前,我去青海湖游览,遇到一个熟人:中科院地理所博士钟林生。他是应旅游管理部门的邀请,来做青海湖旅游规划的前期考察。他指着湖边上那些混凝土建筑物——堤坝、停车场、水泥道路、宾馆和博物馆等设施,明确地说,这些东西都不应该建在紧靠湖岸的地方,这是对自然面貌的破坏。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应该全部拆除,南迁10公里,让湖畔恢复自然本色。我问他,就算是有经济力量把它们拆除,搬迁,可是混凝土垫层掀去之后,裸露的沙砾怎么办?什么时候才能长出草?靠风的播撒,积淀出能够抓住草根的土层,那得多少世纪啊!
钟博士沉思有顷,不很自信地说,可以考虑从别处拉运黄土来铺垫。
我说,这么大的面积,那又得多少黄土?再说,黄土本来缺少,拉运等于剜肉补疮啊。
钟博士说,是啊,是个问题,是个问题……
五
黄河湟水两大谷地的黄土,主要以农田形式留存到了今天。河湟流域还有大量荒山,貌似黄土堆积,其实不是纯净的黄土,在薄薄的黄土覆盖下面,是岩石、沙砾和僵硬的栗钙土。
两大谷地的黄土正在迅速减少。近几十年来,一片片肥沃的耕地被厂房、道路、楼群蚕食。等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成为严峻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之日,人们发现,湟水谷底的耕地已经消失了大半,黄河谷地的耕地也在开发与保护的冲突中挣扎。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是靠近城镇的优质耕地消失得越快。
失去了耕地的村庄,找不到垫圈的黄土了,猪圈和厕所里一塌糊涂,臭味远播。要想用黄土垫圈,得花钱去别处买。
纯净的黄土曾经孕育了纯净的瓜果。以素有瓜果之乡美誉的贵德为例,在黄土比较纯净的年代,生产的长把梨皮薄,汁多,肉细,香味绵厚。后来退化了。果汁少了,果肉粗了,颗粒多了,梨核大了,味道淡了。对此,人们一直在寻求答案。答案很快找到了,是梨树赖以汲取营养的黄土成分发生了变化。农药,以及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的废弃物释放的有害物质进入地表,被污染的渠水也进入地下,腐蚀了土壤。
专业人士认为,污染最严重的土壤,要想让它复原,治理的时间至少需要200年。
纯净的时代结束了。世界变得复杂而难以把握。
即使是最优良的耕地,土质也不再纯净。
纯净的黄土将来有可能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见到。
除了水,黄土就是这个星球对人类最大的恩赐。
不能想象,如果没有黄土,粮食怎么生长。运用营养液和无土栽培技术,也能成功地种出麦子和蔬菜,但那是大棚里的成功,无法养活众多的人口。
青海虽说地域广袤,黄土却不富裕。有着厚实覆盖层的地方还不到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境内的黄河、湟水流域,还有共和盆地、都兰盆地。质地优良的黄土从青海东大门一直铺到日月山下。青海80%的人口依附着黄土而繁衍。数千年来,飘荡的炊烟,翻滚的麦浪,传唱不息的歌谣,都是从黄土地生发出来的。
在两河河谷地区,以阶梯结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黄土台地,多达7级。这些台地,有些得到河水的滋养,成了有名的灌区,是青海的粮仓;有些无缘灌溉,全赖雨水的恩赐,成了旱作植物不稳定的根据地。
河湟谷底的黄土台地,也叫河水沉积平原,形成于距今约200多万年的第4纪,是最适合于种植的沃土。土层最厚的地方,挖下去10丈是黄土;挖下去20丈、30丈,还是黄土。
黄土就像海绵,为植物根系蓄积水分和营养。
攥一把这里的黄土,仔细看看,它松软,但不松散;有粘性,但不黏滞。这样的黄土不仅适合于稼穑,也适合于挖窖、筑墙、脱坯、烧陶和制砖。
如果以河流的走向为轴线,往两侧延伸,就会发现,离开河流越远,土层越薄。或者换句话说,黄土的厚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这一点,无需专业人员论证,我们只看一个简单事实,就能明白:看农村传统庄廓院围墙的高度。河谷地区的围墙都打得高,离河流越远的地区,围墙越低。不仅如此,河谷地区的围墙光洁、硬实,屹立百年而不坍圻;而在浅脑山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高墙大院,不仅因为这里土层薄,土质也比较粗糙,黄土成分不如前者纯净,含有较多砂砾,难以把墙打高。是比较贫瘠的土壤。
二
用黄土烧制陶罐,是里程碑式的技术发明。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湟水河中游,先民们借水的便利,就地取材,抟土做型,烧制陶罐(那时湟水两岸森林茂密,烧柴不成问题)。几个世纪过去,烧陶技术日益成熟,规模日益扩大。陶罐极大地改变了原始生活方式。人们用陶罐舀取泉水,炖煮食物,盛储粮食,也把它做为最主要的随葬品(说不定还用它做嫁妆呢)。精美的彩陶,成了当时技术含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生活用品。但不知什么原因,黄土造就的这一段辉煌文明,后来又被黄土掩埋了,埋得干净彻底。在此后的很多个世纪,这里只见高阜秋风,草枯草荣;阡陌纵横,麦青麦黄。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乐都柳湾,发现了这个宝藏。随着两万多件彩陶陆续出土,世界考古界被震惊。很快,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结论产生:这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葬群。
但是正如青海俗语所说:“干啥的务啥。”考古界只说考古的话,并没有去思考陶罐产生的另一种划时代意义。这一点,被考古界以外的人发现了。医学专家张建青认为,陶罐的出现,是人类智商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分水岭。陶罐出现之前,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一直在吃生食。陶罐为人们提供了把食物煮熟的条件。食物一经煮熟,营养成分更容易被吸收,大脑的发育更加完善,创造能力由此突飞猛进,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生从那时开始加速。
可不是吗,在远离黄土的地方,茹毛饮血的生活一直延续到近代。
三
人们习惯于用“贵如珠玉”或“贱如粪土”来形容某种东西的价值。
比起珠玉,黄土是不值钱。但没有珠宝金玉,日子照样可以过下去,没有黄土则不行。
在河湟谷底的农业区,黄土几乎涵盖着生活的基本物质形态。除了种植粮食蔬菜,还用黄土来筑墙、脱坯、盘锅垒灶、烧砖制陶、垫圈打炕和铺路。这里的人土里滚土里爬,一生与土为伴,在生命的终点,一抔黄土又是接纳灵魂的最后驿站。
在化肥出现之前,粪肥是种植庄稼蔬菜的唯一肥源。人畜粪便随时要用黄土苫盖,黄土是吸纳性极佳的敷料,它消解了粪便的臭味,而它自己渐渐沤成浓釅的粪肥。送到田里,经过复杂漫长的生物营养合成过程,腐朽化为神奇,臭秽变为美味。这种美味今天不容易享受到了,单纯由粪肥种植的粮食蔬菜,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把它作为日常食物,是某些特殊人群的专利,对于普通人群,则是个梦想。
经过一春一夏的雨水浸润和阳光曝晒,粪肥再次还原成干干净净的黄土,再次被人们运回家中,垫圈、和泥、抹房,或是脱坯、打墙,如此往复循环,以至无穷。黄土被造物主赋予奇妙的魔力,不断地分解、还原、再分解,以此来满足人类世世代代的需求。
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一撮黄土是多余的,也没有一撮黄土是一次性的。
混凝土的出现,是建筑史上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它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的建筑模式和居住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但混凝土有先天的缺陷:一旦废弃,就是永久性垃圾,无法重复利用。全世界每天都在制造混凝土垃圾,坚固的混凝土垃圾山越堆越高,蔑视一切试图消灭它的手段,人类至今对它束手无策。
四
河谷地带的黄土是河水在几百万年间挟裹下来的,所以叫河水沉积平原。而在远离河流的更加广袤的荒漠、半荒漠、草甸和高山丛林,那一层薄薄的地表黄土,得益于风的传播。尘土随着高原季风落下,千万年过去,这才积淀成几厘米或十几厘米厚的土层,得到雨水的滋润后,留住了草籽、树种,于是有了幽幽草甸,郁郁林莽,还有那些只能生长坎巴草和芨芨草的半荒漠草原。
缓慢,缓慢,缓慢。高原草地上黄土形成的最大特点就是缓慢,而毁掉它易如反掌。人类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晚。上世纪60年代初,在向草原要粮的思想指导下,开荒大军在荒山和草原摆开了战场,竞赛红旗处处飘扬。脆弱的草皮在履带式拖拉机后面翻开了波浪。人们把金贵的种子和满腔的期望一起播下。秋天,稀稀拉拉的庄稼黄熟了,新垦的荒地回馈给人们的,是比籽种还少的一点收获,甚至颗粒无收。人们吞下了违背科学蛮干的苦果,苦涩渐渐被忘记,草原的创伤却永远留在大地。至今,在青海湖南岸,曾经垦殖过的草地还躺在那里,当年的田畦垄埂,如草蛇灰线,依稀可辨,但再也不是最初的模样了。
几年前,我去青海湖游览,遇到一个熟人:中科院地理所博士钟林生。他是应旅游管理部门的邀请,来做青海湖旅游规划的前期考察。他指着湖边上那些混凝土建筑物——堤坝、停车场、水泥道路、宾馆和博物馆等设施,明确地说,这些东西都不应该建在紧靠湖岸的地方,这是对自然面貌的破坏。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应该全部拆除,南迁10公里,让湖畔恢复自然本色。我问他,就算是有经济力量把它们拆除,搬迁,可是混凝土垫层掀去之后,裸露的沙砾怎么办?什么时候才能长出草?靠风的播撒,积淀出能够抓住草根的土层,那得多少世纪啊!
钟博士沉思有顷,不很自信地说,可以考虑从别处拉运黄土来铺垫。
我说,这么大的面积,那又得多少黄土?再说,黄土本来缺少,拉运等于剜肉补疮啊。
钟博士说,是啊,是个问题,是个问题……
五
黄河湟水两大谷地的黄土,主要以农田形式留存到了今天。河湟流域还有大量荒山,貌似黄土堆积,其实不是纯净的黄土,在薄薄的黄土覆盖下面,是岩石、沙砾和僵硬的栗钙土。
两大谷地的黄土正在迅速减少。近几十年来,一片片肥沃的耕地被厂房、道路、楼群蚕食。等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成为严峻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之日,人们发现,湟水谷底的耕地已经消失了大半,黄河谷地的耕地也在开发与保护的冲突中挣扎。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是靠近城镇的优质耕地消失得越快。
失去了耕地的村庄,找不到垫圈的黄土了,猪圈和厕所里一塌糊涂,臭味远播。要想用黄土垫圈,得花钱去别处买。
纯净的黄土曾经孕育了纯净的瓜果。以素有瓜果之乡美誉的贵德为例,在黄土比较纯净的年代,生产的长把梨皮薄,汁多,肉细,香味绵厚。后来退化了。果汁少了,果肉粗了,颗粒多了,梨核大了,味道淡了。对此,人们一直在寻求答案。答案很快找到了,是梨树赖以汲取营养的黄土成分发生了变化。农药,以及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的废弃物释放的有害物质进入地表,被污染的渠水也进入地下,腐蚀了土壤。
专业人士认为,污染最严重的土壤,要想让它复原,治理的时间至少需要200年。
纯净的时代结束了。世界变得复杂而难以把握。
即使是最优良的耕地,土质也不再纯净。
纯净的黄土将来有可能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