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复习效率,就是用时间少,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复习要点,上好数学复习课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效性,由于数学知识有其自身特点,知识树的脉络性强,需要有效把重点、难点突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系统,讓学生掌握知识的整体架构。
关键词:复习;有效性;备课;教学;内容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效率,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系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成为我们数学老师在新课标实施下不断探索、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了一些心得,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和同行们交流共勉。
一、 分析作业批改记录和教学反思是准备好复习课的前提
1. 分析作业批改记录。
新授课教学中,我们每次课都会有批改作业,而批改作业时,记录的要点正是学生不足,这对我们上复习课提供了备课依据,这些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正是我们复习的内容。当然,这些记录的需要归类整理,归纳出学生共性的不足,方可在复习课中抓住要点,深入到学生的痛点、需求点,找到他们真正不足的地方,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事半功倍。
2. 分析教学反思
上一堂新课,着重在知识的要点上,而学生掌握情况到底怎么样,课堂中学生的反馈也是重要的,我们往往在教案的后面,做出本堂课的教学反思,这也是为我们准备复习课时,提供了依据,学生掌握程度的情况是不可预知的,教学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不足,我们会用教学反思实时记录,复习前认真分析教学反思,就为我们后续复习教学提供了指引和方向,这样的复习课准备就更有针对性了。
复习课具体来说,准备内容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维度:一是要体现课堂的整体性,面对全体学生,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在准备复习课,不可只顾部分学生,而丢了另一部分学生。二是要体现复习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要强,对于知识与技能,要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表述,对于难易度分析要清楚,不能混淆、含糊其词。三是要体现课堂复习内容的具体性。备课过程中,把知识点归纳到大纲下面,具体到知识,不可空泛,是要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使学生学到什么,要确定目标的有效性,不能太多。
二、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
复习时间对学生来说更是有限的,复习内容也较多,这样老师在准备课时,必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恰到好处,时间与内容要相互匹配,不能泛泛而谈、缺乏整体计划的内容。复习课前教师必须对考试大纲与考点要求要“摸透”。
当然,复习课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必须对学生的基本学情了如指掌,以学为教,如果内容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信心就会受打击。而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也感觉复习课枯燥无味,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难以达到。
三、 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
在上复课时,学生的知识架构有了,但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还是不够的,对于知识性还相当的模糊,心理上有些焦急,尤其是快毕业的学生,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时,作为有经验的老师,要和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不焦急,心理学表明: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达到目的,需要有强烈、深刻的情感作为动力。因此,帮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树立目标,目标愈明确,目标愈具体,学习愿望愈强烈,学习效果愈好。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氛围的营造,不断激励他们自觉学习并乐此不疲,锲而不舍,避免复习过程中出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情绪。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求实创新、因材施教,创设有效的复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准备有效典型的复习内容
复习课中的内容侧重巩固,与新授课的内容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内容倾向于知识点的掌握,习题主要涉及本节课知识,很少有综合题复习课的练习,而复习课的设计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不是做得题目越多越好,而是在精,精在题目典型性,精在题目具有综合性。复习课不只是对定义、定理、方法进行复述,而是要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归类化。
五、 知识点整体性把握与学情把握的统一
把握好知识点的整体性,着重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交流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沟通。其具体措施表现在:
1. 知识要点的联系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而复习课就是要让前后知识点发生联系,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知识间的沟通不是简单的联结,也不是知识间的简单叠加,而是知识间的融合,相互作用。
2. 学情分析与复习难易度的统一
复习课准备时,教师不能为备课而备课,甚至将课后练习拿给学生做,不分析学生的学情,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中出现的新情况,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还在津津乐道,而对学生难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却蜻蜓点水,甚至没有涉及,这样的复习难以做到有效性。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具体途径有:(1)复习内容归类,分类归纳习题,及时测试复习情况。(2)加强与学生沟通,每发现一个问题,及时在课堂上解决,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状态。(3)多让学生分析试卷,总结自己的不足,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来分析不足,为下一堂复习课准备。(4)多让学生参与备课,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情,复习不枯燥、有意义,起到沟通的作用。(5)以知识模块为单元复习。分章节、板块进行检测,弥补平时作业中的一些虚假信息,强化知识间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使复习的内容、方法、技能正是学生想知道的、欠缺的,教师要学生做的正是学生需要巩固的。这样,沟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复习效率才能最大幅度提高。
总之,一堂复习课,知识点要系统化,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复习课教学模式。要做到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相匹配,备课的学情与内容难易的有机统一,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自己讲出不足,参与备课,通过各种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共同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作者简介:
谢梅玉,湖南省攸县教育局。
关键词:复习;有效性;备课;教学;内容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效率,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系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成为我们数学老师在新课标实施下不断探索、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总结了一些心得,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和同行们交流共勉。
一、 分析作业批改记录和教学反思是准备好复习课的前提
1. 分析作业批改记录。
新授课教学中,我们每次课都会有批改作业,而批改作业时,记录的要点正是学生不足,这对我们上复习课提供了备课依据,这些作业中的不足之处,正是我们复习的内容。当然,这些记录的需要归类整理,归纳出学生共性的不足,方可在复习课中抓住要点,深入到学生的痛点、需求点,找到他们真正不足的地方,对症下药,这样的复习事半功倍。
2. 分析教学反思
上一堂新课,着重在知识的要点上,而学生掌握情况到底怎么样,课堂中学生的反馈也是重要的,我们往往在教案的后面,做出本堂课的教学反思,这也是为我们准备复习课时,提供了依据,学生掌握程度的情况是不可预知的,教学中多少都会有一些不足,我们会用教学反思实时记录,复习前认真分析教学反思,就为我们后续复习教学提供了指引和方向,这样的复习课准备就更有针对性了。
复习课具体来说,准备内容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维度:一是要体现课堂的整体性,面对全体学生,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在准备复习课,不可只顾部分学生,而丢了另一部分学生。二是要体现复习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要强,对于知识与技能,要有“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应用”等表述,对于难易度分析要清楚,不能混淆、含糊其词。三是要体现课堂复习内容的具体性。备课过程中,把知识点归纳到大纲下面,具体到知识,不可空泛,是要明确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使学生学到什么,要确定目标的有效性,不能太多。
二、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
复习时间对学生来说更是有限的,复习内容也较多,这样老师在准备课时,必须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恰到好处,时间与内容要相互匹配,不能泛泛而谈、缺乏整体计划的内容。复习课前教师必须对考试大纲与考点要求要“摸透”。
当然,复习课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与内容,必须对学生的基本学情了如指掌,以学为教,如果内容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信心就会受打击。而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也感觉复习课枯燥无味,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难以达到。
三、 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
在上复课时,学生的知识架构有了,但解题能力与分析能力还是不够的,对于知识性还相当的模糊,心理上有些焦急,尤其是快毕业的学生,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时,作为有经验的老师,要和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不焦急,心理学表明: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为了达到目的,需要有强烈、深刻的情感作为动力。因此,帮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树立目标,目标愈明确,目标愈具体,学习愿望愈强烈,学习效果愈好。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氛围的营造,不断激励他们自觉学习并乐此不疲,锲而不舍,避免复习过程中出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情绪。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变换教学方式,求实创新、因材施教,创设有效的复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准备有效典型的复习内容
复习课中的内容侧重巩固,与新授课的内容明显不同。新授课中的内容倾向于知识点的掌握,习题主要涉及本节课知识,很少有综合题复习课的练习,而复习课的设计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数学能力的形成。复习课不是做得题目越多越好,而是在精,精在题目典型性,精在题目具有综合性。复习课不只是对定义、定理、方法进行复述,而是要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归类化。
五、 知识点整体性把握与学情把握的统一
把握好知识点的整体性,着重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另外,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感两方面的动态的交流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沟通。其具体措施表现在:
1. 知识要点的联系
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因为新授课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点分化,而复习课就是要让前后知识点发生联系,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知识间的沟通不是简单的联结,也不是知识间的简单叠加,而是知识间的融合,相互作用。
2. 学情分析与复习难易度的统一
复习课准备时,教师不能为备课而备课,甚至将课后练习拿给学生做,不分析学生的学情,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中出现的新情况,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还在津津乐道,而对学生难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却蜻蜓点水,甚至没有涉及,这样的复习难以做到有效性。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具体途径有:(1)复习内容归类,分类归纳习题,及时测试复习情况。(2)加强与学生沟通,每发现一个问题,及时在课堂上解决,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状态。(3)多让学生分析试卷,总结自己的不足,知识点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来分析不足,为下一堂复习课准备。(4)多让学生参与备课,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情,复习不枯燥、有意义,起到沟通的作用。(5)以知识模块为单元复习。分章节、板块进行检测,弥补平时作业中的一些虚假信息,强化知识间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在复习过程中,使复习的内容、方法、技能正是学生想知道的、欠缺的,教师要学生做的正是学生需要巩固的。这样,沟通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复习效率才能最大幅度提高。
总之,一堂复习课,知识点要系统化,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复习课教学模式。要做到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相匹配,备课的学情与内容难易的有机统一,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让学生自己讲出不足,参与备课,通过各种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共同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作者简介:
谢梅玉,湖南省攸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