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武汉大学公布了该校今年录取通知书的图片。不料,陆续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武汉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很相似,质疑武大抄袭人大创意。对此,两校校友网上激烈辩论,人大校友“欢迎收到通知书的同学来人大”,武大校友则认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过,两校暂时皆未给出回应。(7月28日《长江日报》)
尽管两校“录取通知书”的字体、排版确有相似之处,但是,不用仔细对照,也根本不会误认。如果非要说武大抄袭人大创意,那也是一种扬弃、超越。其实,两校“录取通知书”的字体,也都非具有特定知识产权的创作,都是来源电脑字体库;排版的样式,也是套用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风”,都没有创意可言,如果按上抄袭创意之名,真是辱没了“创意”二字本身。
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究竟需不需要创意呢?答案是不言而明的。但是,一来由于我国高校之间的办学特色,长期体现的并不充分;二来由于中国特定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使得一名学生根本不可能同时拿到两所正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三来由于长期的政府统揽统包,高校自主设计录取通知书的历史并不长,所以,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本身似乎不需要什么创意,高校也并没有花费什么精力来设计,中国高校录取通知书追求创意的时代根本就还没有到来。
实际上,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校究竟需不需要“录取通知书”。在高校自由竞争的西方,虽有类似我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公函,但都是以“Letter”(录取信)的形式给学生。
稍懂英语的人都知道,“信”和“通知书”决不是同一个单词。“Letter”是可以继续沟通、商议的,类似于合同法上的“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有收到“Letter”的人“领约”后,才具备正式的法律效力;而“通知书”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一种行政公文,只要有主管领导签字或者加盖公章,就具备了正式的法律效力。一个名称的区别,背后暗含的是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不同,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同。
针对“录取通知书”谈“创意”,确实有点超前了。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未来也必将弃“通知书”而选择“录取信”,提前预备一下“创意”,也是十分必要的。“录取信”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国外高校的“录取信”,其实也“撞脸”频频。但是,“录取信”往往决定着学生对学校的最初印象,决定着学生是否“领约”,所以,各高校必须追求创意。幸运的是,“信”是有内容的。
为了笼络“准新生”的心,国外高校的“录取信”,可谓重视细节,甚至是针对每个学生,写出不一样的“信”。“信”的开篇,热情洋溢,不吝溢美之词,对学生品行和学术成就进行赞许,甚至会写着如“与你相逢是我们的荣幸”等让学生备感荣耀的话语;信中会详细介绍本校的学术成就、教学优势、体育特长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等自己的独特优势,重心落到“希望你能选择我”;中间,还会邀请被录取的学生来学校看看,参加如“新生周末”等活动,并反复强调“请联系我们”、“请让我们来帮助你”;一些高校也会给学生寄送带讲解的校园参观视频,寄送别出心裁的小礼品,如贺卡、带有校徽的旗帜、印有校标的T恤或围巾、校友们的故事集等等;如果你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学校的知名教授、招生主任、院长,甚至学校校长,都可能给你写下一段情真意切的话,并留下亲笔签名。
由此可见,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确实是需要创意的,虽然字体、样式方面的创意,本身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但真正的创意,决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样式设计上,而是应该体现在实质的内容方面,既要通过创意的录取通知书,吸引学生真心选择本高校,更要通过创意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将爱校的第一课融入其中,给即将的大学生活开好头。可见,要提高中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创意含量,一方面需要高校自身真正提高认识下内功,另一方面更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招生制度改革来倒逼。
尽管两校“录取通知书”的字体、排版确有相似之处,但是,不用仔细对照,也根本不会误认。如果非要说武大抄袭人大创意,那也是一种扬弃、超越。其实,两校“录取通知书”的字体,也都非具有特定知识产权的创作,都是来源电脑字体库;排版的样式,也是套用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风”,都没有创意可言,如果按上抄袭创意之名,真是辱没了“创意”二字本身。
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究竟需不需要创意呢?答案是不言而明的。但是,一来由于我国高校之间的办学特色,长期体现的并不充分;二来由于中国特定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使得一名学生根本不可能同时拿到两所正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三来由于长期的政府统揽统包,高校自主设计录取通知书的历史并不长,所以,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本身似乎不需要什么创意,高校也并没有花费什么精力来设计,中国高校录取通知书追求创意的时代根本就还没有到来。
实际上,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校究竟需不需要“录取通知书”。在高校自由竞争的西方,虽有类似我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公函,但都是以“Letter”(录取信)的形式给学生。
稍懂英语的人都知道,“信”和“通知书”决不是同一个单词。“Letter”是可以继续沟通、商议的,类似于合同法上的“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只有收到“Letter”的人“领约”后,才具备正式的法律效力;而“通知书”则不一样,本身就是一种行政公文,只要有主管领导签字或者加盖公章,就具备了正式的法律效力。一个名称的区别,背后暗含的是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不同,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同。
针对“录取通知书”谈“创意”,确实有点超前了。但是,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未来也必将弃“通知书”而选择“录取信”,提前预备一下“创意”,也是十分必要的。“录取信”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国外高校的“录取信”,其实也“撞脸”频频。但是,“录取信”往往决定着学生对学校的最初印象,决定着学生是否“领约”,所以,各高校必须追求创意。幸运的是,“信”是有内容的。
为了笼络“准新生”的心,国外高校的“录取信”,可谓重视细节,甚至是针对每个学生,写出不一样的“信”。“信”的开篇,热情洋溢,不吝溢美之词,对学生品行和学术成就进行赞许,甚至会写着如“与你相逢是我们的荣幸”等让学生备感荣耀的话语;信中会详细介绍本校的学术成就、教学优势、体育特长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等自己的独特优势,重心落到“希望你能选择我”;中间,还会邀请被录取的学生来学校看看,参加如“新生周末”等活动,并反复强调“请联系我们”、“请让我们来帮助你”;一些高校也会给学生寄送带讲解的校园参观视频,寄送别出心裁的小礼品,如贺卡、带有校徽的旗帜、印有校标的T恤或围巾、校友们的故事集等等;如果你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学校的知名教授、招生主任、院长,甚至学校校长,都可能给你写下一段情真意切的话,并留下亲笔签名。
由此可见,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确实是需要创意的,虽然字体、样式方面的创意,本身也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但真正的创意,决不仅仅体现在表面的样式设计上,而是应该体现在实质的内容方面,既要通过创意的录取通知书,吸引学生真心选择本高校,更要通过创意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将爱校的第一课融入其中,给即将的大学生活开好头。可见,要提高中国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创意含量,一方面需要高校自身真正提高认识下内功,另一方面更需要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招生制度改革来倒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