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回放 >>
2020年8月下旬,一张杭州余杭区2018年招聘公示名单的截图火了,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其中8个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的,这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无独有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罗林姣在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任副主任一事同样引发热议。上述事件还未过去,8月25日,95后海归硕士孙正阳因做汽修工上了热搜,舆论迅速炸锅,认为罗林姣、孙正阳们的选择是“大材小用”了。不知从何时开始,名校学霸在我们眼中似乎只有做科研、去大牌公司等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如果做出了其他选择就会受到争议,而“读书无用论”也会顺时冒头。那么,沸沸扬扬的讨论背后,我们该怎么看待当下年轻人的选择呢?
素材聚焦 他們知道自己的方向
罗林姣是一名硬核学霸,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那年获得中科大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顺利获得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的青睐,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2013年,她成为哈佛脑科学中心博士后,并在PANS上发表文章,凭此学术水平得到顶尖物理系认可;同年,罗林姣回国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副教授。从2013年到2018年,罗林姣在南京大学任教5年,也进行了5年的科研相关工作。然而,回国后的她科研成果不是很理想。当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适合科研之路时,罗林姣便及时进行了发展方向的调整。2018年,恰逢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聘副主任,罗林姣便抓住这个机会竞聘成功。该街道辖区内有著名的深圳大学城,2019年7月有媒体这样评价兼任街道办建设部部长、挂点大学城社区的罗林姣:她结合“三区融合”战略,遴选出一批创新性强、居民满意度高的优质项目,“短平快”地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急难小事。对罗林姣而言,可以说恰恰是“才尽其用”了。
孙正阳大学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去了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进修供应链工程硕士。孙正阳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汽车,所以决定以汽车修理工的身份来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这份工作的待遇一点也不低,做好了年薪能有30万元。他在汽修厂的“师父”称,入职半个月以来,孙正阳非常勤快,技术也很扎实。刚开始时家人和朋友都不太理解,但孙正阳解释了原因和发展前景,就都慢慢接受了。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些外界的质疑声,现在从门店入手,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很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是“管理岗位”。
【时文热评】
名校硕博去街道办,戳中社会舆论哪根神经
□田获三狐
如果一则旧闻火了,那它一定是戳中了当下痛点。
杭州市余杭区一张两年前的招聘公示,引发网友热议。“清北”硕博任职余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吗?
疫情给就业造成很大压力,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这则旧闻迎合并加深了一种焦虑:你看,连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都去街道办干了,足见毕业生就业之难。
表面看,确实如此。一个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怎么着也得去中科院、中科大之类的单位吧?去街道办能干啥?
但仔细想想,又并非如此。当前的就业市场,多元选择与双向选择并存。学历越高,学校越好,就业选择面就越广。况且职业和专业不是强关联,岗位和学位没有固定搭配,所干非所学的,比比皆是。
而具体到杭州余杭,那里的环境、待遇绝非西部市县可比,是当之无愧的就业高地。
先说环境:据余杭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余杭现在被称为“浙江第一区”,拥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明星企业,201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逾700亿元,在杭州各区县中遥遥领先。
再说待遇:据余杭区政府公开信息,该区录用的“清北”博士研究生年薪约38万元,硕士研究生年薪约35万元,还可分别领取8万元、6万元的生活安家补贴,未来也可申请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助。
最后是个人发展:这些“清北”人才虽是在街道办工作,但余杭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若在这里干上几年,与最优秀的服务对象打交道,视野、格局、思维将大不一样。
所以,余杭这种地方,基层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不低,反而挺高。从2017年起,余杭区走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行专场招聘,目前已有上百名“清北”硕博毕业生来余杭工作——这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和应聘者的个人选择决定的。
并不是什么“大材小用”的问题。
这则旧闻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下的科研环境很好,待遇又高,那么高学历人群还会选择“降维打击”吗?把所学和所为无缝对接,岂不是能让劳动力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尤其是当前中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下,方方面面的科技竞争不能有丝毫怠慢,这时候科研领域怎么能招不到人才、开不足马力?国内科研行业待遇普遍不高,工作强度大,从业稳定性差,与余杭这类地方的基层公务工作相比,确实缺乏吸引力。
像网友说的,今天国家应该加强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保障科研人员待遇,让人们对科研保持向往和羡慕,淡化“学而优则仕”“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之类的想法。
“清北”毕业生在余杭一地的就业,虽然不是就业市场的主流,却可一窥当下人才流动的部分趋向。现有人才的就业选择值得尊重,但核心科技行业的“就业吸睛力”更需长线加强。毕竟,这些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营养”,既要供给到基层土地,更需在关键时刻撑住“命门”。
如此,方是真正的才尽其用。
(摘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 跟帖
《光明日报》张永群:
回过头来看,这份招聘公示引发热议,还是说明许多人仍然带有学历和职业偏见,认为“名校光环”必然要对应一个所谓“高大上”的职业。但事实上,三百六十行,只要可以发挥个人所长,实现自身价值,哪一行都是不错的選择。名校带给学子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充满朝气的生力军,无论是去科研单位、去企业还是去基层一线,只要是理性择业,都值得被祝福。
央视网评:
劳动无贵贱,从现在的社会现实看,传统的“职业鄙视链”也已经过时。而修正落后的就业观,主要还是要让大家看到“行行皆能出状元”,以更多保障,涵养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技能人才荷包有钱、脸上有光、心里有底,社会上“技工低人一等”的成见偏见就会逐步改变,年轻人会有更自由的选择,也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新闻联播》主播海霞:
不少名校硕博毕业生找工作去了街道办,有人觉得这都是“大材小用”,也有人说,盖高楼也需打基础,读书多也要接地气。咱们不妨先看看这些年轻人如此选择的原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重视,比如这吸引了诸多高学历人才的杭州余杭区最近两年出台不少优惠政策和福利,工作氛围好,有“钱景”也有前景,当然受欢迎。另一方面年轻人对自身规划也很坚定很清醒,说从基层入手才能更快上手,多积累经验才能走得更稳。
而我想说,今年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让停摆的社会维持运转的稳定器,我们各个层面都在改变认识,转变机制,让基层岗位的价值更为凸显。这也是一种育新机、开新局,吸引人才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同时让保障跟得上。一言相合,哪还用在意是“高攀”还是“低就”呢?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对了。
【考场仿真试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以“职业选择”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及时修正“职业鄙视”的偏见,国家、企业也应提高技工人员的职业待遇,继续推崇工匠精神,尊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就业选择,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应该被尊重,每个人的幸福人生都应该由自己不懈的努力所创造!减少偏见,更新观念,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适用话题】人才 职业偏见 价值观
2020年8月下旬,一张杭州余杭区2018年招聘公示名单的截图火了,这份长长的公示名单里,清一色是清华、北大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其中8个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的,这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无独有偶,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罗林姣在深圳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任副主任一事同样引发热议。上述事件还未过去,8月25日,95后海归硕士孙正阳因做汽修工上了热搜,舆论迅速炸锅,认为罗林姣、孙正阳们的选择是“大材小用”了。不知从何时开始,名校学霸在我们眼中似乎只有做科研、去大牌公司等才是最合理的选择,如果做出了其他选择就会受到争议,而“读书无用论”也会顺时冒头。那么,沸沸扬扬的讨论背后,我们该怎么看待当下年轻人的选择呢?
素材聚焦 他們知道自己的方向
罗林姣是一名硬核学霸,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那年获得中科大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顺利获得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的青睐,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2013年,她成为哈佛脑科学中心博士后,并在PANS上发表文章,凭此学术水平得到顶尖物理系认可;同年,罗林姣回国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任副教授。从2013年到2018年,罗林姣在南京大学任教5年,也进行了5年的科研相关工作。然而,回国后的她科研成果不是很理想。当发现自己并不是特别适合科研之路时,罗林姣便及时进行了发展方向的调整。2018年,恰逢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公开招聘副主任,罗林姣便抓住这个机会竞聘成功。该街道辖区内有著名的深圳大学城,2019年7月有媒体这样评价兼任街道办建设部部长、挂点大学城社区的罗林姣:她结合“三区融合”战略,遴选出一批创新性强、居民满意度高的优质项目,“短平快”地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急难小事。对罗林姣而言,可以说恰恰是“才尽其用”了。
孙正阳大学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毕业之后去了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进修供应链工程硕士。孙正阳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汽车,所以决定以汽车修理工的身份来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这份工作的待遇一点也不低,做好了年薪能有30万元。他在汽修厂的“师父”称,入职半个月以来,孙正阳非常勤快,技术也很扎实。刚开始时家人和朋友都不太理解,但孙正阳解释了原因和发展前景,就都慢慢接受了。他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些外界的质疑声,现在从门店入手,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很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是“管理岗位”。
【时文热评】
名校硕博去街道办,戳中社会舆论哪根神经
□田获三狐
如果一则旧闻火了,那它一定是戳中了当下痛点。
杭州市余杭区一张两年前的招聘公示,引发网友热议。“清北”硕博任职余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吗?
疫情给就业造成很大压力,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这则旧闻迎合并加深了一种焦虑:你看,连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都去街道办干了,足见毕业生就业之难。
表面看,确实如此。一个北大地球物理学博士,怎么着也得去中科院、中科大之类的单位吧?去街道办能干啥?
但仔细想想,又并非如此。当前的就业市场,多元选择与双向选择并存。学历越高,学校越好,就业选择面就越广。况且职业和专业不是强关联,岗位和学位没有固定搭配,所干非所学的,比比皆是。
而具体到杭州余杭,那里的环境、待遇绝非西部市县可比,是当之无愧的就业高地。
先说环境:据余杭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余杭现在被称为“浙江第一区”,拥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明星企业,201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逾700亿元,在杭州各区县中遥遥领先。
再说待遇:据余杭区政府公开信息,该区录用的“清北”博士研究生年薪约38万元,硕士研究生年薪约35万元,还可分别领取8万元、6万元的生活安家补贴,未来也可申请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助。
最后是个人发展:这些“清北”人才虽是在街道办工作,但余杭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若在这里干上几年,与最优秀的服务对象打交道,视野、格局、思维将大不一样。
所以,余杭这种地方,基层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不低,反而挺高。从2017年起,余杭区走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进行专场招聘,目前已有上百名“清北”硕博毕业生来余杭工作——这是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和应聘者的个人选择决定的。
并不是什么“大材小用”的问题。
这则旧闻也提醒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当下的科研环境很好,待遇又高,那么高学历人群还会选择“降维打击”吗?把所学和所为无缝对接,岂不是能让劳动力资源得到更高效的配置?
尤其是当前中国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局面,在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下,方方面面的科技竞争不能有丝毫怠慢,这时候科研领域怎么能招不到人才、开不足马力?国内科研行业待遇普遍不高,工作强度大,从业稳定性差,与余杭这类地方的基层公务工作相比,确实缺乏吸引力。
像网友说的,今天国家应该加强对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保障科研人员待遇,让人们对科研保持向往和羡慕,淡化“学而优则仕”“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之类的想法。
“清北”毕业生在余杭一地的就业,虽然不是就业市场的主流,却可一窥当下人才流动的部分趋向。现有人才的就业选择值得尊重,但核心科技行业的“就业吸睛力”更需长线加强。毕竟,这些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营养”,既要供给到基层土地,更需在关键时刻撑住“命门”。
如此,方是真正的才尽其用。
(摘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 跟帖
《光明日报》张永群:
回过头来看,这份招聘公示引发热议,还是说明许多人仍然带有学历和职业偏见,认为“名校光环”必然要对应一个所谓“高大上”的职业。但事实上,三百六十行,只要可以发挥个人所长,实现自身价值,哪一行都是不错的選择。名校带给学子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开阔的视野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高校毕业生是充满朝气的生力军,无论是去科研单位、去企业还是去基层一线,只要是理性择业,都值得被祝福。
央视网评:
劳动无贵贱,从现在的社会现实看,传统的“职业鄙视链”也已经过时。而修正落后的就业观,主要还是要让大家看到“行行皆能出状元”,以更多保障,涵养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技能人才荷包有钱、脸上有光、心里有底,社会上“技工低人一等”的成见偏见就会逐步改变,年轻人会有更自由的选择,也会有更美好的人生。
《新闻联播》主播海霞:
不少名校硕博毕业生找工作去了街道办,有人觉得这都是“大材小用”,也有人说,盖高楼也需打基础,读书多也要接地气。咱们不妨先看看这些年轻人如此选择的原因。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重视,比如这吸引了诸多高学历人才的杭州余杭区最近两年出台不少优惠政策和福利,工作氛围好,有“钱景”也有前景,当然受欢迎。另一方面年轻人对自身规划也很坚定很清醒,说从基层入手才能更快上手,多积累经验才能走得更稳。
而我想说,今年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让停摆的社会维持运转的稳定器,我们各个层面都在改变认识,转变机制,让基层岗位的价值更为凸显。这也是一种育新机、开新局,吸引人才到最有需要的地方,同时让保障跟得上。一言相合,哪还用在意是“高攀”还是“低就”呢?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对了。
【考场仿真试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以“职业选择”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及时修正“职业鄙视”的偏见,国家、企业也应提高技工人员的职业待遇,继续推崇工匠精神,尊重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就业选择,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每个人的职业规划都应该被尊重,每个人的幸福人生都应该由自己不懈的努力所创造!减少偏见,更新观念,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适用话题】人才 职业偏见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