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擦窗机器人成为新一代受欢迎的智能家电,正迅速覆盖市场。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年轻人就把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作为“年货三件套”。
扫地机器人是家用电器的“网红”,话题不断,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它作为智能家电的先行者,让智能技术走进日常生活变成了现实。紧随其后,擦窗机器人也开始被人们关注。在家庭大扫除时,相比清洁地板,擦外窗玻璃是个大难题。自己去擦很危险,哪怕借助工具也很难照顾到边边角角。有需求就有市场,擦窗机器人成为新一代受欢迎的智能家电,正迅速覆盖市场。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年轻人就把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作为“年货三件套”。
曾在一家扫地机器人品牌(福玛特)任职的宋宏超,几年前就思考能不能做一款擦窗机器人,将人们从这项高危劳动中解放出来。2017年,他创办“赫特智慧”,进行擦窗机器人的研发。他对产品有三个要求:能稳在窗户上不掉下来、擦得干净、机身更轻便。
宋宏超的研发之路走了两年。想要让机器人在窗户上保持稳定性,适应复杂的温湿度变化、摩擦力增减,这需要机器人学习大量的数据才能跑通。“那时候,工程师几乎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竭尽所能地优化算法。”
目前,赫特智慧已推出了三款擦窗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吸附力,最大的吸附力可以达到3800Pa。产品实现了湿抹布或自动喷水擦,最快可2分钟擦完1平方米的玻璃。机器人的厚度为7.6cm~8.5cm,约比同类竞品薄25%~30%。
宋宏超透露,赫特智慧2020年的营收达到了千万元级,其中七成收入来自海外市场。2021年初,赫特智慧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前海母基金淮泽中钊天使基金独家投资,渡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让机器人做高危工作
此前,宋宏超在扫地机器人品牌“福玛特”担任联合创始人。2017年,他从“福玛特”离开,成立了“赫特智慧”。他当时考虑过几个创业方向: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最终选择了擦窗机器人。
在他看来,擦窗机器人是一个“被掩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擦窗户是家庭清洁的刚需;另一方面,擦外窗玻璃又是危险系数颇高的工作。因此,宋宏超想做一个机器人产品,替代人去做这类高危的清洁工作。彼时,市面上已经有了一些擦窗机器人的产品,但用起来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
首先,产品使用起来不够智能。当时市面上的擦窗机器人大多采用的是“单频模式”,不会根据温湿度和玻璃表面的光滑度调整吸附力,机器人走着走着就可能掉下来;其次,机器人只能用干抹布擦,无法实现湿擦,在清洁效果上也不尽如人意;再次,大多数机器人机身较厚,如果用户家里安装了护窗,可能无法实现正常作业。
针对传统擦窗机器人的痛点,宋宏超想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实现湿擦,并且把机身变薄。明确了目标后,他和团队便踏上了研发之路。
想突破既有产品的“单频模式”并非易事。宋宏超介绍,擦窗机器人置于不同的环境下,对吸附力的要求不一样。“深圳日常的湿度有80%RH(相对湿度),新疆可能连10%RH都没有。在深圳调试的机器,放到新疆是用不了的。”不仅是湿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擦窗机器人的工作。如果在冬天的哈尔滨室内调试一台机器,放到-40℃的室外,运行时也会出问题。
强大的算法
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实现“变频模式”,擦窗机器人需要强大的算法驱动。为此,宋宏超建了两个研发实验室:一个是物理实验室,模拟各种各样的温湿度条件,让机器人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另一个是算法实验室,通过算法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
“机器人打滑的时候,它判断不出来是温度变化还是湿度变化造成的,但是算法可以告诉它该加快电机转速,还是该加大吸力。这样就能实现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它都不会从窗户上掉下来。”宋宏超解释。
算法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尤其当机器人在玻璃表面上较快行走时。然而,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和安全性是个矛盾点。行走速度快了,清洁效率高了,机器人跌落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了。
“在行走过程中,机器人会感知到窗户表面摩擦力的变化。我们得保证算法的速度要快于机器人感知的速度,这样才能确保机器人是安全的。”这是宋宏超和团队攻克的重点。
突破了算法的瓶颈,还要让机器人实现湿擦。电机怕水和湿气,赫特智慧的团队在防水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会模拟最极端的湿度状况,要确保机器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可以运行。
那时,宋宏超团队的工程师都是随时待命,哪怕取得一点点突破,团队都会欢呼雀跃。这样的日子,宋宏超和团队过了两年。
好不容易打磨出了产品,在供应链环节又遇到了波折。为了让产品有更好的品质,宋宏超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头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供应商。“它们都是为小米、华为、戴森供货的,产量稳定,电机的品质也好。”但面对头部的供应商,赫特智慧这样的新品牌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产品打样的沟通很耗费心力。宋宏超介绍,一个成熟品牌想打样,电机的成本不过40元,周期一般是7-14天。轮到赫特智慧时,电机成本变成了200元,周期也延长到了60-90天。前期和这些供应商合作会比较难熬,但等到订单量做起来了,成本便可以降下来。虽然过程艰难,但宋宏超还是坚持和头部供应商合作。“头部的供应商从产品的稳定性和交货周期上都有保障,合作起来会很顺利。”
全球市场
2019年6月,赫特智慧推出了第一款产品——DDC55扭擦擦窗机。相比同类型产品,DDC55扭擦擦窗机拥有了多重保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行途中跌落的可能性。这款机器人实现了“变频模式”,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吸附力。此外,机器人还内置了一块电池,即使遭遇意外断电,也可以在窗户上静止30分钟。
功能性方面,DDC55扭擦擦窗机实现了湿擦。通过左右两端的吸盘,机器人可以模拟人们擦玻璃时的动作,用转圈的方式把窗户表面擦干净。机身方面,DDC55扭擦擦窗机也比同类产品薄。
此后,赫特智慧又陆续推出了两款方形机器人——W55方形擦窗机和W66方形喷水擦窗机。和第一代产品相比,方形擦窗机的清洁效率更高,擦1平方米的玻璃只需120秒。功能上也有迭代。W66方形喷水擦窗机内置了一个150ml的水箱,可以根据窗户表面的脏污程度调整喷水量,实现更高效的清洁。
赫特智慧的目标是全球市场。宋宏超透露,赫特智慧七成的收入来自海外,目前已入驻亚马逊、韩国乐天、Lazada等电商渠道。国内的渠道铺设上,产品已入驻天猫和京东,线下端已进入北京SKP、凯德Mall、万象城等购物中心。
中泰证券的报告显示,我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僅为4%,而美国的渗透率达到了16%。擦窗机器人的渗透率较扫地机器人更低,但随着“懒人经济”的带动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迭代,家庭清洁场景的机器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宋宏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可以“开箱即用”的擦窗机器人,并在未来加强产品的迭代速度和品牌建设。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
扫地机器人是家用电器的“网红”,话题不断,搜索热度持续上涨。它作为智能家电的先行者,让智能技术走进日常生活变成了现实。紧随其后,擦窗机器人也开始被人们关注。在家庭大扫除时,相比清洁地板,擦外窗玻璃是个大难题。自己去擦很危险,哪怕借助工具也很难照顾到边边角角。有需求就有市场,擦窗机器人成为新一代受欢迎的智能家电,正迅速覆盖市场。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年轻人就把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作为“年货三件套”。
曾在一家扫地机器人品牌(福玛特)任职的宋宏超,几年前就思考能不能做一款擦窗机器人,将人们从这项高危劳动中解放出来。2017年,他创办“赫特智慧”,进行擦窗机器人的研发。他对产品有三个要求:能稳在窗户上不掉下来、擦得干净、机身更轻便。
宋宏超的研发之路走了两年。想要让机器人在窗户上保持稳定性,适应复杂的温湿度变化、摩擦力增减,这需要机器人学习大量的数据才能跑通。“那时候,工程师几乎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竭尽所能地优化算法。”
目前,赫特智慧已推出了三款擦窗机器人,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吸附力,最大的吸附力可以达到3800Pa。产品实现了湿抹布或自动喷水擦,最快可2分钟擦完1平方米的玻璃。机器人的厚度为7.6cm~8.5cm,约比同类竞品薄25%~30%。
宋宏超透露,赫特智慧2020年的营收达到了千万元级,其中七成收入来自海外市场。2021年初,赫特智慧获得了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前海母基金淮泽中钊天使基金独家投资,渡越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让机器人做高危工作
此前,宋宏超在扫地机器人品牌“福玛特”担任联合创始人。2017年,他从“福玛特”离开,成立了“赫特智慧”。他当时考虑过几个创业方向: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最终选择了擦窗机器人。
在他看来,擦窗机器人是一个“被掩盖的市场需求”:一方面,擦窗户是家庭清洁的刚需;另一方面,擦外窗玻璃又是危险系数颇高的工作。因此,宋宏超想做一个机器人产品,替代人去做这类高危的清洁工作。彼时,市面上已经有了一些擦窗机器人的产品,但用起来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
首先,产品使用起来不够智能。当时市面上的擦窗机器人大多采用的是“单频模式”,不会根据温湿度和玻璃表面的光滑度调整吸附力,机器人走着走着就可能掉下来;其次,机器人只能用干抹布擦,无法实现湿擦,在清洁效果上也不尽如人意;再次,大多数机器人机身较厚,如果用户家里安装了护窗,可能无法实现正常作业。
针对传统擦窗机器人的痛点,宋宏超想让机器人变得更智能,实现湿擦,并且把机身变薄。明确了目标后,他和团队便踏上了研发之路。
想突破既有产品的“单频模式”并非易事。宋宏超介绍,擦窗机器人置于不同的环境下,对吸附力的要求不一样。“深圳日常的湿度有80%RH(相对湿度),新疆可能连10%RH都没有。在深圳调试的机器,放到新疆是用不了的。”不仅是湿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擦窗机器人的工作。如果在冬天的哈尔滨室内调试一台机器,放到-40℃的室外,运行时也会出问题。
强大的算法
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实现“变频模式”,擦窗机器人需要强大的算法驱动。为此,宋宏超建了两个研发实验室:一个是物理实验室,模拟各种各样的温湿度条件,让机器人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另一个是算法实验室,通过算法来控制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
“机器人打滑的时候,它判断不出来是温度变化还是湿度变化造成的,但是算法可以告诉它该加快电机转速,还是该加大吸力。这样就能实现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它都不会从窗户上掉下来。”宋宏超解释。
算法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尤其当机器人在玻璃表面上较快行走时。然而,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和安全性是个矛盾点。行走速度快了,清洁效率高了,机器人跌落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了。
“在行走过程中,机器人会感知到窗户表面摩擦力的变化。我们得保证算法的速度要快于机器人感知的速度,这样才能确保机器人是安全的。”这是宋宏超和团队攻克的重点。
突破了算法的瓶颈,还要让机器人实现湿擦。电机怕水和湿气,赫特智慧的团队在防水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会模拟最极端的湿度状况,要确保机器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可以运行。
那时,宋宏超团队的工程师都是随时待命,哪怕取得一点点突破,团队都会欢呼雀跃。这样的日子,宋宏超和团队过了两年。
好不容易打磨出了产品,在供应链环节又遇到了波折。为了让产品有更好的品质,宋宏超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头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供应商。“它们都是为小米、华为、戴森供货的,产量稳定,电机的品质也好。”但面对头部的供应商,赫特智慧这样的新品牌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产品打样的沟通很耗费心力。宋宏超介绍,一个成熟品牌想打样,电机的成本不过40元,周期一般是7-14天。轮到赫特智慧时,电机成本变成了200元,周期也延长到了60-90天。前期和这些供应商合作会比较难熬,但等到订单量做起来了,成本便可以降下来。虽然过程艰难,但宋宏超还是坚持和头部供应商合作。“头部的供应商从产品的稳定性和交货周期上都有保障,合作起来会很顺利。”
全球市场
2019年6月,赫特智慧推出了第一款产品——DDC55扭擦擦窗机。相比同类型产品,DDC55扭擦擦窗机拥有了多重保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行途中跌落的可能性。这款机器人实现了“变频模式”,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吸附力。此外,机器人还内置了一块电池,即使遭遇意外断电,也可以在窗户上静止30分钟。
功能性方面,DDC55扭擦擦窗机实现了湿擦。通过左右两端的吸盘,机器人可以模拟人们擦玻璃时的动作,用转圈的方式把窗户表面擦干净。机身方面,DDC55扭擦擦窗机也比同类产品薄。
此后,赫特智慧又陆续推出了两款方形机器人——W55方形擦窗机和W66方形喷水擦窗机。和第一代产品相比,方形擦窗机的清洁效率更高,擦1平方米的玻璃只需120秒。功能上也有迭代。W66方形喷水擦窗机内置了一个150ml的水箱,可以根据窗户表面的脏污程度调整喷水量,实现更高效的清洁。
赫特智慧的目标是全球市场。宋宏超透露,赫特智慧七成的收入来自海外,目前已入驻亚马逊、韩国乐天、Lazada等电商渠道。国内的渠道铺设上,产品已入驻天猫和京东,线下端已进入北京SKP、凯德Mall、万象城等购物中心。
中泰证券的报告显示,我国扫地机器人的渗透率僅为4%,而美国的渗透率达到了16%。擦窗机器人的渗透率较扫地机器人更低,但随着“懒人经济”的带动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迭代,家庭清洁场景的机器人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宋宏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可以“开箱即用”的擦窗机器人,并在未来加强产品的迭代速度和品牌建设。
(编辑 周静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