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喜欢交朋友,但由于交往知识的缺乏,常常会因为一点儿小事而彼此闹矛盾。高中学生小兰就是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一些烦心事,一天中午,她走进了我的心理咨询室。
“老师,您有朋友吗?”小兰还没完全坐定就开口问我。听了她这句唐突的问话,目睹她那沮丧的表情,我知道她感兴趣的并不是我是否有朋友。多年来做心理咨询老师的经验告诉我,当一个人向你提起某件事情时,一定是她自己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或者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想探听你的“秘密”。这时,我们要注意把自己“移”开,以对方为中心,给她更多的说话机会。于是我回答道:“当然有啊,并且还有一些知心朋友呢。”“那您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对她们讲吗?”从小兰的进一步发问中,我感觉到了她的问题所在。于是我用试探性的语言与她交流:“有时会。你呢?”“原来会,现在我绝不会把心里话对任何人讲。”小兰显得有些激动,她说:“我觉得朋友都是假的,人都很虚伪。”看来,小兰是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并把这种不愉快泛化成对所有人的不信任。作为教师,这时我没有直接去评判小兰的对错,而是想办法让她把内心的不满情绪宣泄出来,从中发现引起她不满的真正原因,进而为她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能跟老师说说吗?”此时,小兰的眼圈有些红了,显然我的话触到了她的伤心处。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想哭就哭出来吧,也许我能帮助你。”“前段时间,因为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我妈妈就天天与他吵架,有时两人还动手。我当时心里特别烦,就把这事告诉了柳红。没想到还没过几天,班里就有好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不但在背后议论我,个别同学还当面嘲笑我……”小兰情绪很低落,她问我:“老师,您觉得我爸妈的事是不是很丢人?我是不是有点儿傻?”
显然,这件事让小兰感受到了挫折。她的苦恼不单是因为父母的不和,更主要的是她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再相信别人。为帮助小兰解除困惑,我问她:“你觉得父母的事对你重要吗?”小兰点点头。我接着问:“既然是很重要的事,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呢?”“我没有告诉别人,我只对柳红一个人讲了。”小兰辩解道。“你觉得让一个人知道与让几个人知道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就因为她是你的好朋友吗?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你才对她讲的?”小兰疑惑地望着我。我给她解释:“譬如,你是不是觉得那些话憋在心里难受才说给柳红听的?”小兰想了想,又点了点头,说明小兰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新的思考。借这个契机,我接着说:“你再想想,你心里憋不住的事,别人是不是也很难憋住呢?再说,你认为重要的事,在别人看来不一定就很重要,这样就很容易在无意间把它说了出来。而且,任何人也没有替你保守秘密的责任呀。”“那我是不是只能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呢?”小兰有些失望地问。“当然不是,你可以给自己一个‘保险柜’。如果遇到不愉快又不便让别人知道的事,尽量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憋在心里实在难受,就可以用日记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把它写出来。这样既可以达到宣泄的目的,又不会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说的‘保险柜’。我们都需要朋友,因为朋友可以和自己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我们心里应该清楚,哪些朋友只能谈论工作学习问题,哪些朋友可以谈论相对私人化的问题,哪些朋友面前才可以谈论个人隐私问题,然后区别对待。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就能减少烦恼,获得交往的愉悦。你说对吗?”我耐心解释道。“老师,我懂了。”小兰笑了,从她那阳光般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她在如何交朋友的问题上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自信。
是啊,对于正处在花季年龄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也对自己所接触的人群怀着炽热的情感。当他们以这种满腔的热忱与人交往时,如果他们的心里话被所信任的人不小心传了出去,他们就会有种被出卖、被戏弄的感觉。这不仅会让他们气恼和愤恨,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评价,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老师,当我们发现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遇到什么不解的问题时,一定要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扶助。我认为,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比纠正学生的一个行为更重要。因为,认知决定情感,情感左右行动。
“老师,您有朋友吗?”小兰还没完全坐定就开口问我。听了她这句唐突的问话,目睹她那沮丧的表情,我知道她感兴趣的并不是我是否有朋友。多年来做心理咨询老师的经验告诉我,当一个人向你提起某件事情时,一定是她自己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或者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想探听你的“秘密”。这时,我们要注意把自己“移”开,以对方为中心,给她更多的说话机会。于是我回答道:“当然有啊,并且还有一些知心朋友呢。”“那您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对她们讲吗?”从小兰的进一步发问中,我感觉到了她的问题所在。于是我用试探性的语言与她交流:“有时会。你呢?”“原来会,现在我绝不会把心里话对任何人讲。”小兰显得有些激动,她说:“我觉得朋友都是假的,人都很虚伪。”看来,小兰是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并把这种不愉快泛化成对所有人的不信任。作为教师,这时我没有直接去评判小兰的对错,而是想办法让她把内心的不满情绪宣泄出来,从中发现引起她不满的真正原因,进而为她提供有效的心理援助。“你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 能跟老师说说吗?”此时,小兰的眼圈有些红了,显然我的话触到了她的伤心处。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对她说:“想哭就哭出来吧,也许我能帮助你。”“前段时间,因为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我妈妈就天天与他吵架,有时两人还动手。我当时心里特别烦,就把这事告诉了柳红。没想到还没过几天,班里就有好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不但在背后议论我,个别同学还当面嘲笑我……”小兰情绪很低落,她问我:“老师,您觉得我爸妈的事是不是很丢人?我是不是有点儿傻?”
显然,这件事让小兰感受到了挫折。她的苦恼不单是因为父母的不和,更主要的是她不能确定自己能否再相信别人。为帮助小兰解除困惑,我问她:“你觉得父母的事对你重要吗?”小兰点点头。我接着问:“既然是很重要的事,为什么要告诉别人呢?”“我没有告诉别人,我只对柳红一个人讲了。”小兰辩解道。“你觉得让一个人知道与让几个人知道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区别。因为她是我的好朋友。”“就因为她是你的好朋友吗?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你才对她讲的?”小兰疑惑地望着我。我给她解释:“譬如,你是不是觉得那些话憋在心里难受才说给柳红听的?”小兰想了想,又点了点头,说明小兰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新的思考。借这个契机,我接着说:“你再想想,你心里憋不住的事,别人是不是也很难憋住呢?再说,你认为重要的事,在别人看来不一定就很重要,这样就很容易在无意间把它说了出来。而且,任何人也没有替你保守秘密的责任呀。”“那我是不是只能把痛苦埋藏在心里呢?”小兰有些失望地问。“当然不是,你可以给自己一个‘保险柜’。如果遇到不愉快又不便让别人知道的事,尽量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憋在心里实在难受,就可以用日记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把它写出来。这样既可以达到宣泄的目的,又不会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说的‘保险柜’。我们都需要朋友,因为朋友可以和自己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我们心里应该清楚,哪些朋友只能谈论工作学习问题,哪些朋友可以谈论相对私人化的问题,哪些朋友面前才可以谈论个人隐私问题,然后区别对待。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就能减少烦恼,获得交往的愉悦。你说对吗?”我耐心解释道。“老师,我懂了。”小兰笑了,从她那阳光般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她在如何交朋友的问题上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和自信。
是啊,对于正处在花季年龄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也对自己所接触的人群怀着炽热的情感。当他们以这种满腔的热忱与人交往时,如果他们的心里话被所信任的人不小心传了出去,他们就会有种被出卖、被戏弄的感觉。这不仅会让他们气恼和愤恨,还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评价,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老师,当我们发现学生在人际关系上遇到什么不解的问题时,一定要多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扶助。我认为,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比纠正学生的一个行为更重要。因为,认知决定情感,情感左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