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三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化学学科,并且相应的会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化学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实验环节承担着实践的部分,但是在当前初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因素阻碍着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因素,影响着化学实验的质量。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成长,能够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造能力 课堂实践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在试验中验证知识、扎实基础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反观我国当前的初三化学实验环节,往往会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化学实验的乐趣所在,阻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当前初三化学试验中进行革新,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1.实验课时长短
在当前化学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著课时短、时间少的问题。化学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是在课时安排上,教师更多地关注到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课程安排少之又少,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其中的实验课程非常少。在这个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真正地投入到试验中去认真思考就已经结束了,很多时候实验课都是随着理论课而展开的,忽视了实验课本身应当具备的特点所在。
2.实验课趋向程式化
在对当前的化学实验课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化学实验课程越发进入到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实验规则,并且是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之后,而学生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追随着教师的节奏,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自主地探究与学习。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跟着教师的安排产生行动,但是真正投入思考的环节却十分少,没有思考的环节往往是一种缺乏灵感的过程,程式化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3.实验素材的限制
之所以当前大部分学校都未广泛、大范围地推进实验课程,是因为化学实验往往需要专业的器材、物质等,同样的,一些实验由于化学元素会发生的一些反应,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器皿等,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给学生的,需要学校建设专门的化学实验室提供给学生。除了限制了时间之外,化学实践也经常出现的是器材的反复应用、材料准备的不充分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限制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思考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学科,需要大量的质疑与探究、验证与总结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思想发生转变,认可创新的。在当前的初三化学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质疑与想象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创新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融合在课堂中,为每节课制定具体的创新目标,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学生的思想。在对教材的内容讲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与能力。整体而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与质疑。
2.帮助学生扎实实验操作水平
想要实现在实验中的创新,仍然需要帮助学生扎实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实验课程的时间相较于理论课程还是比较少,对于这个过程是既新奇又陌生的。此时教师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包括量杯的使用、试剂的倾倒、实验之后的垃圾处理等,这些是化学实验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学生才有进一步创新的余地,才能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与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才有可能在熟悉原则的基础上尝试变通。事实上,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初中阶段真正能够接触到的化学实验仪器少之又少,如果仍然不能熟悉操作,就会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成长,难以实现突破与发展。
3.注重实验原理与知识的迁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实验原理讲解,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在进行每一个实验中,都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解气体的搜集法时,通常有2种方式,一种是排水法、一种是排空气法。排水法利用的原理是任何不溶于水的气体;而排空气法利用的原理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管口出来向下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管口出来向上升。只有教师将这些道理为学生讲解清楚,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要使学生有自主思考的余地,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追随着教师。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的操作的问题,许多时候教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教师将教材中明确写出的实验,再完完整整的带着学生做一遍,其中并未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操作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的主动权减少,并不被信任,很难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
4.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
初三阶段的化学学科被定义为“生活中的化学”,其中很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依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场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例如,在酚酞遇碱会变红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急于为学生讲解原理,而是将电视作品等常见的道士做法以及道服上出现红色“血迹”的情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白通过酚酞和碱就能完成这一实验,进而逐渐打消封建迷信的想法,而逐渐去学习到知识,用化学知识解答这一问题。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将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寻找到化学的思路去解答。创造力不是对以往有的会模仿,而是教材中没有的能够发现和探究。
在当前初三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才能切实的推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勇于打破传统,鼓励学生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谭兴智.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S2(9):35—36.
[2]王栋梁.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9(2):107—108.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造能力 课堂实践
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在试验中验证知识、扎实基础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反观我国当前的初三化学实验环节,往往会使得学生感受不到化学实验的乐趣所在,阻碍着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当前初三化学试验中进行革新,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一、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现状分析
1.实验课时长短
在当前化学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著课时短、时间少的问题。化学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是在课时安排上,教师更多地关注到的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课程安排少之又少,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其中的实验课程非常少。在这个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很难真正地投入到试验中去认真思考就已经结束了,很多时候实验课都是随着理论课而展开的,忽视了实验课本身应当具备的特点所在。
2.实验课趋向程式化
在对当前的化学实验课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化学实验课程越发进入到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实验规则,并且是依附于相应的理论课之后,而学生真正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追随着教师的节奏,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自主地探究与学习。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跟着教师的安排产生行动,但是真正投入思考的环节却十分少,没有思考的环节往往是一种缺乏灵感的过程,程式化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3.实验素材的限制
之所以当前大部分学校都未广泛、大范围地推进实验课程,是因为化学实验往往需要专业的器材、物质等,同样的,一些实验由于化学元素会发生的一些反应,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器皿等,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给学生的,需要学校建设专门的化学实验室提供给学生。除了限制了时间之外,化学实践也经常出现的是器材的反复应用、材料准备的不充分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限制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策略思考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学生,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学科,需要大量的质疑与探究、验证与总结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思想发生转变,认可创新的。在当前的初三化学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课堂中,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质疑与想象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创新意识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融合在课堂中,为每节课制定具体的创新目标,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学生的思想。在对教材的内容讲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与能力。整体而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大胆创新与质疑。
2.帮助学生扎实实验操作水平
想要实现在实验中的创新,仍然需要帮助学生扎实自身的实验操作水平,由于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实验课程的时间相较于理论课程还是比较少,对于这个过程是既新奇又陌生的。此时教师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包括量杯的使用、试剂的倾倒、实验之后的垃圾处理等,这些是化学实验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但是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学生才有进一步创新的余地,才能更进一步地去思考与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才有可能在熟悉原则的基础上尝试变通。事实上,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学生在初中阶段真正能够接触到的化学实验仪器少之又少,如果仍然不能熟悉操作,就会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成长,难以实现突破与发展。
3.注重实验原理与知识的迁移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实验原理讲解,并且进行知识的迁移。在进行每一个实验中,都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讲解气体的搜集法时,通常有2种方式,一种是排水法、一种是排空气法。排水法利用的原理是任何不溶于水的气体;而排空气法利用的原理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管口出来向下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管口出来向上升。只有教师将这些道理为学生讲解清楚,才有可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实就是要使学生有自主思考的余地,而不是按部就班地追随着教师。在传统化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的操作的问题,许多时候教师对学生是不信任的,教师将教材中明确写出的实验,再完完整整的带着学生做一遍,其中并未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与操作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掌握的主动权减少,并不被信任,很难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
4.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
初三阶段的化学学科被定义为“生活中的化学”,其中很多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依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场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结合。例如,在酚酞遇碱会变红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急于为学生讲解原理,而是将电视作品等常见的道士做法以及道服上出现红色“血迹”的情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明白通过酚酞和碱就能完成这一实验,进而逐渐打消封建迷信的想法,而逐渐去学习到知识,用化学知识解答这一问题。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将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寻找到化学的思路去解答。创造力不是对以往有的会模仿,而是教材中没有的能够发现和探究。
在当前初三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才能切实的推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在整个化学实验教学中,勇于打破传统,鼓励学生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最终实现教学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谭兴智.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S2(9):35—36.
[2]王栋梁.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9(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