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语文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然而中国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身为语文教师更自知责任重大,要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必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加强课内阅读方法指导,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多读、多思,循序渐进地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阅读训练之外,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进行学习的形式。当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阅读时间的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家长一味追求学习成绩,机械重复的题海术把学生的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即使在周末大部分家长也把孩子送到了各类辅导班,导致孩子们阅读时间少,甚至根本没有时间。
2.阅读资源选择的芜杂。《语文课标》指出: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品位。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爱情、武打、传奇等书刊,对孩子们有更强的吸引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五花八门的读物,往往使小学生们不能自拔,因此教师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更不容忽视。
3.课外阅读阅读习惯不好。课外阅读方法不当,阅读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写读书心得,即使写,也是老师的。
二是,还有些学生阅读的时候只是用眼睛看,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就跳过去,没有查工具书的习惯。
三是,学生读书不用笔圈、点、勾、画以及批注,更多是在关注故事情节和内容。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采用了以下办法:
1.设立班级“小小图书角”,教师或家长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2.让班上的孩子订阅各种杂志(如:《少年文摘》、《中国少年报》、《少年时代》等)让孩子们首先看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籍,培养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组织各类活动,比如: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等。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
(二)课堂上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1.教课前预习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纳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交给学生预习方法:①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 ,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工具书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
(1)略读法。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的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略读速度应当是最快的阅读速度来阅读书籍和文章。但略读不同于普通阅读。普通阅读需要一字不漏的将阅读材料全部看完,而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
(2)精读法。所谓精读,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句段,在粗读的基础上,对读物逐字、逐句、逐段、逐章仔细阅读,达到深入理解领悟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
(3)默读法。默读,就是对所读书包,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默读时可跳读,也可浏览。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劲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句段,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也可对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在教学时,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择不同阅读方法,如:为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有重点地、有计划地、反复地训练学生各种阅读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多读熟读,强化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因此,多读是语文的根本,也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
1.多读,首先遍数多。晋.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熟读书后,自然会领悟其中的道理。
2.多读,还要数量多,《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一阶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第三阶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学生阅读数量之大,前所未有。
3.多读,还指品种多。阅读的范围要广,要博览群书,像蜜蜂采蜜一样,采百花之蜜,集百家之说。从语文角度看,不仅要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而且要读诗歌、戏剧等,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
(四)循序渐进,引导课外阅读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应遵循“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一篇文章,字是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最基础的是得有一定的识字量;其次,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结构单位,积累、掌握常用词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起码条件;句子是达意和组成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要理解任何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都应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每个句子的意思;段、篇的理解是对以上各个环节的知识的综合掌握。
课外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语文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然会得到逐步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阅读训练之外,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而维系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籍报刊进行学习的形式。当前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阅读时间的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家长一味追求学习成绩,机械重复的题海术把学生的时间挤得满满当当的,即使在周末大部分家长也把孩子送到了各类辅导班,导致孩子们阅读时间少,甚至根本没有时间。
2.阅读资源选择的芜杂。《语文课标》指出: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品位。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爱情、武打、传奇等书刊,对孩子们有更强的吸引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五花八门的读物,往往使小学生们不能自拔,因此教师对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指导更不容忽视。
3.课外阅读阅读习惯不好。课外阅读方法不当,阅读习惯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多数学生不愿意主动写读书心得,即使写,也是老师的。
二是,还有些学生阅读的时候只是用眼睛看,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就跳过去,没有查工具书的习惯。
三是,学生读书不用笔圈、点、勾、画以及批注,更多是在关注故事情节和内容。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我采用了以下办法:
1.设立班级“小小图书角”,教师或家长选择合适的书籍,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2.让班上的孩子订阅各种杂志(如:《少年文摘》、《中国少年报》、《少年时代》等)让孩子们首先看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籍,培养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组织各类活动,比如: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等。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们阅读的兴趣。
(二)课堂上交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1.教课前预习方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纳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交给学生预习方法:①熟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 ,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工具书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
(1)略读法。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的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略读速度应当是最快的阅读速度来阅读书籍和文章。但略读不同于普通阅读。普通阅读需要一字不漏的将阅读材料全部看完,而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
(2)精读法。所谓精读,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句段,在粗读的基础上,对读物逐字、逐句、逐段、逐章仔细阅读,达到深入理解领悟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手段。
(3)默读法。默读,就是对所读书包,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默读时可跳读,也可浏览。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劲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句段,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也可对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在教学时,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择不同阅读方法,如:为积累知识为目的,可以精读;为欣赏为目的,可以朗读;为了消遣,可以速读,浏览;为搜集资料,可以跳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有重点地、有计划地、反复地训练学生各种阅读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多读熟读,强化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因此,多读是语文的根本,也是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
1.多读,首先遍数多。晋.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熟读书后,自然会领悟其中的道理。
2.多读,还要数量多,《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第一阶段(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阶段(三、四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第三阶段(五、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学生阅读数量之大,前所未有。
3.多读,还指品种多。阅读的范围要广,要博览群书,像蜜蜂采蜜一样,采百花之蜜,集百家之说。从语文角度看,不仅要读散文、故事、童话、寓言,而且要读诗歌、戏剧等,不仅要读中国的作品,而且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
(四)循序渐进,引导课外阅读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应遵循“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一篇文章,字是最小最基本的单位,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最基础的是得有一定的识字量;其次,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结构单位,积累、掌握常用词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起码条件;句子是达意和组成文章的基本结构单位,要理解任何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都应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每个句子的意思;段、篇的理解是对以上各个环节的知识的综合掌握。
课外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语文教学从教到不教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循序渐进的训练,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然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