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作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重要力量,如何更好地为增强国家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就成为摆在国内各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江西省的高校为例,对各大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国家发展状况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对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财政紧张的状况尚未根本缓解,群众生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而高等教育作为一支主要力量,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的贡献方面作用不大,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求。因此,提升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必然成为江西省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基础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和高校科研机构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007年,江西省高校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总数有4227项,仅占全国总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总数的1.8%,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排名第21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有81个,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4位。2007年全国最高省区辽宁省的研究与发展机构数量为307个,江西省仅为81个,差距还很大。
(二)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科技创新人力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007年江西省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总计16542人,在全国地方高校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2007年江西省高校R&D人员数量在全国地方高校排名第16位,占全国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总量的3.2%,在中部省区地方高校排名第3位。截止2007年,江西省共有高校20所,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共有15827人,其中教师有10404人,有教授1460人,占教师总数的14%,有副教授2761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07年江西省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拨入总额为36725.9万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0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由此可见,江西省高校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都处于很落后的水平。
(三)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论文与专著、专利、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江西省高校的论文与专著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的水平,在2007年出版专著235部,位于全国各地区高校的16位,发表论文13334篇,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名列第10位,而在中部各省区中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数量位于很落后的一个水平。在2007年,江西省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中部地区中排名最后,在全国位于第23位,处于很落后的水平。2007年,全国高校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总数为3588项,而江西省高校获奖数只有38项,所占比例仅为1.1%。在科技成果转让方面,合同转让数逐年呈不太稳定的发展趋势。
二、 江西省高校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实现科与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在全国排名靠后,在中部地区更是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可见,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很低的。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西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从而使江西经济在发达地区竞争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二)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低,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任重而道远。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难、数量少,质量低。而这样的现状将直接导致江西高校很难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源头。
(三)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使之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瓶颈”。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其直接体现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源头上就被扼杀,出现了能够最终进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成果极度匮乏的局面。虽然江西省高校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相继办起了诸如校办工厂、大学科技园等一些校办的科技型企业,但是普遍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受益也非常有限,很难对高校的科技创新做出有力的回报,有的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失败的较多,做大做强的较少。
三、提升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举措
(一)加大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合理配置高校科技经费来源结构。
1、加大政府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科技投入不足会使得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试验条件不足、硬件设施不足会使整个创新环境受到影响,而在其解决的办法中,投入是第一要素。
2、发挥江西省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扩展科技经费的来源。江西省政府在多元化的高校科技投入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应充分发挥江西省政府在与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入主体中的引导作用。把握江西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打出品牌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打破区域界限,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求资金来源,使江西高校科技经费的来源多样化。
3、合理配置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的来源结构,强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当前高校科技经费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经费、各种收入中转入高校的科技经费等等,在注重量的增加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质的结合,合理地调节各项科技创新经费的来源结构所占比例,可以更好地强化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化。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群体,是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西省高校应该围绕省内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1、加强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功能。一方面,在省内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加强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弥补高校缺乏的基础研究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职高专院校。2、加强高校的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推进引进人才的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人才成就事业的物质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平台,扩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数量,推进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
3、扩大高等院校用人自主权。江西各高校要努力克服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比较困难等弱点,理顺学校研发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权,努力打破束缚科技创新活力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人才竞争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人事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继而组建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坚持制度创新,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国内外经验证明,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事实上,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往往期待以各项开放为契机,制度创新为主导,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制度创新所形成的优越环境,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使高校科技创新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建设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
当今世界著名大学都有相应的大学科技园,拥有一流科技园已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科技园是学校人才培育功能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而且为高校科研提供试验基地,为师生提供创业实践的舞台和空间。因此,对于高水平的大学来说,努力办好大学科技园,承担起大学的第三职能,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共同发展的道路,是强校的一种战略选择。政府在为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硬件服务的同时,还应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大学科技园区在科研方面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江西省高校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才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经管系,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发展水平与国家发展状况是相辅相成的,高校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对提升高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江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欠发达省份的地位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财政紧张的状况尚未根本缓解,群众生活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而高等教育作为一支主要力量,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的贡献方面作用不大,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求。因此,提升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必然成为江西省自主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基础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和高校科研机构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007年,江西省高校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总数有4227项,仅占全国总的研究与发展项目总数的1.8%,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排名第21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高校研究与发展机构有81个,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4位。2007年全国最高省区辽宁省的研究与发展机构数量为307个,江西省仅为81个,差距还很大。
(二)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科技创新人力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007年江西省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总计16542人,在全国地方高校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2007年江西省高校R&D人员数量在全国地方高校排名第16位,占全国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人员总量的3.2%,在中部省区地方高校排名第3位。截止2007年,江西省共有高校20所,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共有15827人,其中教师有10404人,有教授1460人,占教师总数的14%,有副教授2761人,占教师总数的27%。2007年江西省高校研究与发展经费拨入总额为36725.9万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0位,在中部各省区高校中排名第5位。由此可见,江西省高校的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都处于很落后的水平。
(三)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现状。
在考察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现状中,主要从高校论文与专著、专利、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江西省高校的论文与专著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的水平,在2007年出版专著235部,位于全国各地区高校的16位,发表论文13334篇,在全国各地区高校中名列第10位,而在中部各省区中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数量位于很落后的一个水平。在2007年,江西省的专利申请数量在中部地区中排名最后,在全国位于第23位,处于很落后的水平。2007年,全国高校获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进步奖总数为3588项,而江西省高校获奖数只有38项,所占比例仅为1.1%。在科技成果转让方面,合同转让数逐年呈不太稳定的发展趋势。
二、 江西省高校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实现科与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在全国排名靠后,在中部地区更是处于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可见,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很低的。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西在中部崛起的进程,从而使江西经济在发达地区竞争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二)江西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低,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任重而道远。
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难、数量少,质量低。而这样的现状将直接导致江西高校很难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源头。
(三)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使之成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瓶颈”。
由于受到体制、机制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其直接体现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从而导致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在源头上就被扼杀,出现了能够最终进行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成果极度匮乏的局面。虽然江西省高校为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相继办起了诸如校办工厂、大学科技园等一些校办的科技型企业,但是普遍规模较小,发展较慢,受益也非常有限,很难对高校的科技创新做出有力的回报,有的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失败的较多,做大做强的较少。
三、提升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举措
(一)加大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合理配置高校科技经费来源结构。
1、加大政府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科技投入不足会使得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现象变得日益严重,试验条件不足、硬件设施不足会使整个创新环境受到影响,而在其解决的办法中,投入是第一要素。
2、发挥江西省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扩展科技经费的来源。江西省政府在多元化的高校科技投入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应充分发挥江西省政府在与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入主体中的引导作用。把握江西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打出品牌以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打破区域界限,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求资金来源,使江西高校科技经费的来源多样化。
3、合理配置高校科技创新经费的来源结构,强化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当前高校科技经费的来源途径多种多样,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经费、各种收入中转入高校的科技经费等等,在注重量的增加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质的结合,合理地调节各项科技创新经费的来源结构所占比例,可以更好地强化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化。
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群体,是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江西省高校应该围绕省内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以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1、加强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功能。一方面,在省内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本科院校,加强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弥补高校缺乏的基础研究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职高专院校。2、加强高校的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推进引进人才的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人才成就事业的物质平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平台,扩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数量,推进江西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
3、扩大高等院校用人自主权。江西各高校要努力克服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比较困难等弱点,理顺学校研发机构的体制,扩大自主权,努力打破束缚科技创新活力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人才竞争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人事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心,继而组建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三)坚持制度创新,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国内外经验证明,制度创新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障。事实上,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往往期待以各项开放为契机,制度创新为主导,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空间。制度创新所形成的优越环境,主要体现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使高校科技创新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建设有江西地方特色的大学科技园。
当今世界著名大学都有相应的大学科技园,拥有一流科技园已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科技园是学校人才培育功能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而且为高校科研提供试验基地,为师生提供创业实践的舞台和空间。因此,对于高水平的大学来说,努力办好大学科技园,承担起大学的第三职能,走育人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共同发展的道路,是强校的一种战略选择。政府在为大学科技园提供良好的硬件服务的同时,还应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大学科技园区在科研方面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江西省高校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创造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才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任教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经管系,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