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基本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是理解新课标关于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的核心问题。以下谈一下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解。
1、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现代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应该是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的的含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实行尊重教育。另一个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爱每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使其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2、良好的数学教育是重视过程教育的教育。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一直坚信知识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方法也可以传递给学生,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以及萌生于这种解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传递的、传授的。面对一个具体问题,学生所拥有知识方法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是依附在这些思想方法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情感更加重要。在考卷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多次讲过的习题变为考题仍然不会或不能完全解答,追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点,而是学生没有完全经历解决习题的整个思考过程,听老师讲得多,自己思考得少,加之动手操作的少,时间一长,学生对许多听过的习题也就不完全会做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完善等“数学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的水平,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期良好的数学观。
3、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觉好玩,才能愿意主动去学好数学。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要创造好的数学环境,设计特定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持续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具有克服学习活动中各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备好学生的知识点与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教学中,要精心改编教材中的例题素材,改编身边熟悉的小事为问题情境;或用数学家或数学故事引入,或用有趣的故事或童话引出问题。教材中有些例子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要想方设法选择学生身边的素材,架起一座联系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桥梁,挖掘学生的思维空间,彰显数学学习的现实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良好的数学教育是遵循认识规律,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的教育。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人们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需要时间进行思考,解决越好的数学问题越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是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很快就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请其他的学生代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事实上,学生并不需要完整的“教“,他们所需要的往往是在其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困惑时的某个很小的暗示、点拨,而不是由教师精心包装之后的全面讲授。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思想的感悟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隐性的东西,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必须学生自己感悟;我们应该树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考能走多远,学生在考场上的自主思考就能走多远”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时间和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
总之,良好的数学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真正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尚需努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基本要求:“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是理解新课标关于义务教育数学的课程目标的核心问题。以下谈一下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解。
1、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现代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而不应该是以“知识为本”。以人为本的的含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实行尊重教育。另一个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爱每个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使其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我们要把学生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评价教学的重点,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2、良好的数学教育是重视过程教育的教育。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一直坚信知识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思想方法也可以传递给学生,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历以及萌生于这种解题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传递的、传授的。面对一个具体问题,学生所拥有知识方法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是依附在这些思想方法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情感更加重要。在考卷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多次讲过的习题变为考题仍然不会或不能完全解答,追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点,而是学生没有完全经历解决习题的整个思考过程,听老师讲得多,自己思考得少,加之动手操作的少,时间一长,学生对许多听过的习题也就不完全会做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完善等“数学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的水平,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期良好的数学观。
3、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本出发点。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觉好玩,才能愿意主动去学好数学。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要创造好的数学环境,设计特定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持续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积极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具有克服学习活动中各种困难的毅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备好学生的知识点与兴趣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教学中,要精心改编教材中的例题素材,改编身边熟悉的小事为问题情境;或用数学家或数学故事引入,或用有趣的故事或童话引出问题。教材中有些例子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离学生的生活很远,要想方设法选择学生身边的素材,架起一座联系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桥梁,挖掘学生的思维空间,彰显数学学习的现实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4、良好的数学教育是遵循认识规律,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的教育。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人们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需要时间进行思考,解决越好的数学问题越需要长时间的思考。数学课堂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课堂,是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很快就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请其他的学生代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事实上,学生并不需要完整的“教“,他们所需要的往往是在其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困惑时的某个很小的暗示、点拨,而不是由教师精心包装之后的全面讲授。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思想的感悟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隐性的东西,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必须学生自己感悟;我们应该树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考能走多远,学生在考场上的自主思考就能走多远”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交流时间和动手操作时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
总之,良好的数学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真正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尚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