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凝血四项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实验与检验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方法D-二聚体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血凝四项采用磁珠血浆凝固法对我院妇产科213例血压正常孕妇、6例血压升高孕妇正常分娩前后进行检测。结果孕妇正常分娩前D-二聚体和血凝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T/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明显短于健康对照组.而血压升高孕妇组
其他文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急性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简称传单(IM),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细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COPD组35例,根据病情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
目的了解本县动物性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带菌情况,为预防O157:H7引起的爆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法对部分动物性食品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O157:H7培养分离和鉴定。
讨论了在养渔业中终重固定时,各个正态总体样本容量不等条件下,考虑方差与均值均成比例,且比例系数相等时的异方差分析法,以及该方法在饲料配方的选取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和数
目的了解己糖激酶(HK)法和葡萄糖氧化酶电极膜法(GOD-膜法)测定血糖的性能。方法用上述两种测定血糖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精密度实验、灵敏度实验、可报告范围检测以及方法对比实验。
利用广义拟似变分不等式解集的存在性定理,构造了一个满足广义拟似变分不等式问题存在性定理的函数空间M,证明了函数空间M的完备性,并讨论了在M中该问题解集的稳定性,得到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