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5407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文化大国,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媒介。鉴于此,我们认识到识字写字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段学习后出现了学习吃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基本汉字的笔画笔顺不到位;语段默写错字连篇;阅读理解不明题意;作文无从下笔,跑题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和低段时期的识字写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喜欢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习后喜欢将知识进行应用;加之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对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接受力,这更是为识字写字教学注入了强心剂。
  【关键词】识字写字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48-01
  一、问题提出
  我们应该意识到识字写字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长期以来,简单的认读和机械的抄写等教学方式,是制约学生课堂识字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更为严峻的是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段学习后出现了学习吃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基本汉字的笔画笔顺不到位;语段默写错字连篇;阅读理解不明题意;作文无从下笔,跑题现象比比皆是。我们可以看出:低段学生识字写字教学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和低段时期的识字写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抓好识字写字教学尤为重要。所以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学生学习体验更鲜活丰满,师生互动渠道更活泛真实,这才是提升小学低段课堂识字实效的重要举措。
  二、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策略探究
  (一)借助信息技术,助力识字兴趣的激发
  1.创设情境,使教学更富于现实感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借助于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完美融合,可以加大学生识字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升识字效果。举个例子,教师在进行“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等词语教学时,可先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相关课件,让学生在充满春天气息、节奏轻快、赋予朝气的旋律中,品读“柳树”的”绿意盎然,“桃花”的粉红艳艳,“黄莺和燕子”在春天来临的活跃姿态和“百花齐放”的盛大景象。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于词语所塑造的情境有一个丰富的表象。
  2.游戏的组合与呈现,调动学习兴趣
  鲁迅曾经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我们可应用信息技术这个富于趣味和乐趣的载体创设出各种“汉字”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去参与,真切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把识字游戏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提升识字效率,学生爱识字。比如,在进行“朝阳”、“晚霞”和“晨雾”等景色之类的识字教学时,可以把“霞”、“朝”、“雾”等生字,制作成带有风景画或景观视频的课件,并配上相关景色的介绍出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发动学生的感官,十分便利地进行学习,既欣赏了景色,又认识了生字。
  (二)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巩固识字效果
  1.出声旁,衍新字——举一反三
  汉字是一个富于规律的事物。形声字,顾名思义,一半是音、一半是意。此为造字法中最为常见的。有一大部分汉子都是形声字。同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造字法的优势,同时与信息技术完美契合。通过“出声旁、行新字”的办法,同样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挂”字教学。教师可先出示“圭”字,让学生以这个字为模板,通过学过的“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创造出新字。同时在屏幕出示两个字框,上面是模板字,下面是新字,并设计有变化过程的动画,等学生说出新字,电脑将给予鼓励。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接着以声旁“青”衍生出“哇、娃、桂、洼、蛙”等字后,继续引导学生创作“识字小口诀”,如“一个女娃娃,看到小水洼里的青蛙,哇的大叫一声,用桂花把青蛙包起來,放回了河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讲明字义,揭示字形表意的特点,扩大识字量,提升自学能力。
  2.比字形,辨明义——一目了然
  字形相近是产生别字的主要原因。形近字的比较,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比较字形和辨析字义,巩固学生识字效果,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比如,“渴”、“喝”两字,极易混淆。我们可可以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加重闪动偏旁“口”,让学生组词,形成对口的深刻认识。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是缺水了,是“氵”旁,闪动“氵”,再让学生组词。最后总结出一句话:“同学口渴了,想喝水。”让学生体会语境并结合语言环境,说说“喝”和“渴”字的使用情景。
  3.展规律,破难点——循序渐进
  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汉字规律,也是巩固识字效果的重要手段。纵观低段识字写字教学,出现较多的是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遵循先象形、指事,再会意,最后形声的规律,做到把形声字教学,建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举例来说,在进行《日月明》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先把“日月明、小土尘、小大尖、田力男”等汉字整齐地列好,再让学生挖掘其中的造字规律。最后,拓展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衍生出更多的合体字。这样做既扩充了识字范围,又增强了识字效果,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
  (三)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写字质量的飞跃
  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识”与“写”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识字”是“写字”的先决条件,“写字”是“识字”的必然结果。以写字第一要务的识字教学,才是客观、实际的,才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
  1.分析字形,重书写要点——第一要务
  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说过:“欲书先预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稳,或意外生体,令有异势,是之谓巧。”所以,提高学生“写字”的重中之重,在于对汉字“字形”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基本笔画的书写。因为基本笔画是汉字的“零部件”。通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就能把写字重点由理论转变为实际。写字不外乎由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和占格位置构成。拿“一”字的书写来看,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体会笔画横“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的书写要领。让学生意识到“横平竖直”不是“水平书写”,而是“平稳书写”。最后整体感悟,得出结论:每个笔画,行笔和顿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写汉字才会更加美观。
  2.规范书写,强化笔顺——重中之重
  笔顺,即笔画的先后顺序。要想把字写得美观,正确的笔顺是必须的。而学生在书写中往往都会出现错误的笔顺。错误的笔顺,不仅影响书写质量,还会影响书写速度,跟会对学生对于汉字的整体认知造成深远持久的坏的影响。举个例子,“写”这个字,学生往往出现“重心偏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秃宝盖”和“与”书写不到位。问题出在笔画“竖折折钩”。“因此,写的字重心不稳,极不协调。利用课件演示出“竖折折钩”的书写要领便可让学生很快明白“与”的正确笔顺是先写“横”。就避免了重心右移的问题,也就做到了写好字。
其他文献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提倡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識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如果此时再增进学生间的合作,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
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其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叶绿素合成、根瘤形成与固氮等许多重要生理过程。杜梨(Pyrus betulefolia)因其根系发达
综述现代生态畜牧业的概念与特征,对新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新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策。
专业课可以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并培养他们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知识基础、学习目标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专业课的学习呈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使用信息教育手段。本文立足文本建构重构再构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实际,运用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针对小学英语现行PEP教材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以自身课堂实例,充分挖掘现有信息资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创设真实语境学习文本,实现真正的语言交际,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对话教学;语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