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世纪是神性为本的时代,严酷的理性思想主宰着音乐。奥古斯丁认为音乐的美来自上帝,美是整一或和谐,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美学思想。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形象深远,形成了理性规范的源头。
关键词:中世纪 音乐美学思想 神性 人性
音乐学界普遍有个共识:欧洲音乐史是感性与理性交替的历史(太阳神阿波罗代表理性,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理性),古希腊、古罗马代表着感性思想为主流,中世纪理性思想占据上风,文艺复兴回归感性,巴洛克理性抬头,接下来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亦是如此更替从未间断。正是基于此,西方音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如后浪推前浪,不断发展、壮大、兴盛。
作为第一个理性思想统治的时代——中世纪饱受争议。其时间跨度约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部分人认为其黑暗、严酷、保守、教条,也有人为其正名,因为它孕育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思想是一条河流,其两岸就是感性与理性,此时偏向一岸,不久又会走向彼岸。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音乐思想发展也有很大变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美学思想,其对于数理的研究导致了数的神秘化和绝对化,将一切世界看成了数的规则;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思想,他的著名论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让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斗争性得以体现,他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美学思想让亚里士多德有了批判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提出了音乐艺术可认知与教育的美在整一思想。神权至上的中世纪,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宗教的利器,音乐的教育功能也成为神权普及和巩固的重要方式;音乐的情感更多的是人对神的敬仰和膜拜,不能成为一种对世俗情感追求的诱惑。
一 神是美的来源——以神为本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
被称之为天主教基石的奥古斯丁的美来自上帝论,成为中世纪音乐美学的基础。秉承柏拉图的美本原在于冥冥彼岸世界的“美本身”和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关于基督教“神才是美的来源,凡是和美同类的事物也都是从神那里来的”的理论,奥古斯丁把理念美与神学美完美结合。教师出身的奥古斯丁充分利用自身文学、修辞学优势把美的独立存在性解释清楚,这种独立存在性如同上帝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存在一般。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美学思想,美成了神的馈赠和反映,是人与神沟通的一种方式。
奥古斯丁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奥古斯丁融多家之长,提出绝对化、神秘化的美是整一和谐理论。绝对化与神秘化是神的特性,当神性与美具有了同样的永恒性质,神性就成了美的本原、美的本质。这种美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与时间无关。这种神秘性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的形而上学,是通过音乐进行的数理化来解释绝对理性的存在以及维系这种存在的数字关系。数就是理,理转化为数,数是理的外化,理是数的精神。作为坚定的原罪主义者,奥古斯丁认为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就是接受神灵洗涤内心的过程,音乐表演如同人生过程,给人以启发和教化,上帝用音乐指引着原罪信徒走向无罪。
艺术的美是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教育紧密联系。与美相对应的是丑,然而奥古斯丁却只承认绝对的美,不承认有绝对的丑。孤立的丑当中还蕴含着整体的美与和谐,局部的美也可能制造出整体的丑。艺术的性质与神的伟大思想结合可能是最好的宗教统治手法。一切美的东西都来自上帝,人自然对上帝和上帝的代表者充满了感恩和敬意,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安排和管理,可见艺术成了一种思想统治的工具。但是,奥古斯丁关于美的朴素辨证思想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他隐约地表露出美的相对性,美与丑的转换性、可变性、时效性。
另一位重要思想家波埃修是“三位一体”教义的坚定守护者,继承并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一种数学学科,其美是数的辩证之法。音乐分三类:宇宙音乐、人的音乐、乐器音乐。宇宙之法则就是自然之奥妙,亦是人生之思想、音乐之美。这种玄而又玄的蒙蔽方法在当时是无法证明的,是非常有效的教化信徒的方法。美是心灵的感应,同样之美个人感受不同,甚至无法言语。宇宙之玄妙、自然之博大、人生过程之无法预测,与虚幻神灵的未知非常契合。
二 人本位音乐思想的浮现
人性——真正的永恒永远不会消失,如真理、大爱、科学。奥古斯丁的禁欲理论决定了他内心的自我矛盾:发现了音乐的娱乐功能,却害怕承认这种非神性的存在,只能用蒙昧主义方式愚化信徒。然而,连奥古斯丁自己都被音乐深深地吸引、打动,“在《忏悔录》中作者表明自己已经冒着被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漩涡所虏获的危险,以及意识到同样的音乐还可以传达对信念的热情和以能被感觉接受的形式存在的理性真理这两者所带来的折磨”。可见,人性在奥古斯丁内心从未被泯灭。当民众生活中积累的爱恨情仇、思感品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时,人性之火焰即开始燃烧。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并没有因为宗教音乐的繁荣而停止进步的速度。教会音乐赞美的是神的光芒和伟大,世俗音乐歌唱的是人性,是发自内心悠然而生的天性,代表着以人为本的永恒理念。与教会音乐相对应的民间俗乐扎根民间,由游吟诗人、民间艺人传诵。这些音乐本身就是教会音乐的来源,一些世俗诗歌被发展成为迪斯康特,大量的民间音乐被挖掘和整理走入教堂、宫殿。民间的力量是根的力量,代表着最广大民众的心声。世俗音乐充满了生活气息,刻画、描写了人与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中世纪后期广泛传播,形成了绝大的潮流——新艺术。
本能的力量是无穷的,犹如植物发芽冲破余冬的束缚一般。人性爱美的本能,艺术感性的本能也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民间复调音乐完全是自发的,它出自音乐的本能而不是从臆想的理论中演绎出来。”音乐不会因为政治的力量、宗教的力量、军事的力量改变自己发展的轨迹,所谓势不可挡。可见,从黑夜中走出的文艺复兴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新艺术意义非凡。中世纪末期产生了与之前古艺术相对应的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典型代表。如同烟雾中吹来的一股清风,新艺术音乐贴近民众,反映世俗生活,非常接地气:教会中古调式退化,大小调体系占领主流;和声风格取代对位法;时值节奏的形成;世俗歌词成为核心内容;牧歌、叙事歌成为大众追逐喜欢的音乐体裁。从本质上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一场战斗,这次对决中代表人性的世俗音乐完胜。新艺术不仅仅弱化了教会音乐的宗教性质,开启了新的音乐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中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古调式基础上,大小调体系逐步成熟;音乐理论逐步完善,记谱法更加规范;音乐体裁初具规模,复调音乐空前发展;音乐作为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泛传播。中世纪音乐理论给音乐创作技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后世大量作曲技法都受其启迪和影响。上帝之美与音乐之美契合的思想让音乐有了崇高的审美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让音乐美有了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正确、辩证的看待中世纪在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世纪形成的基督教音乐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基石。基督教是西方音乐的土壤,梳理一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时期,从马丁·路德的众赞歌到马勒的千人交响乐,从巴赫的《受难乐》到瓦格纳的乐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重要的作品、大型作品几乎都与宗教有关,都是从基督教文化中获得题材和思路。人类对于信仰的忠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创作艺术作品,感恩上帝,回报信仰。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基督教,西方文化会走向何处?
基督教文化大大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在落后、愚昧的时代,宗教是传播文化的最佳方式,没有人能拒绝神的光环、神的庇护。因此,借助神的力量,一切与神有关的文化都会得到广泛传播,音乐也是如此。乘着基督教文化的翅膀,西方音乐有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教会赞助、神父赞助、贵族赞助)。一个个唱诗班、乐队、乐师在教会从事着高尚、神圣的艺术工作,音乐的繁衍与创新得以顺畅进行。
代表着理性和规范的中世纪让自由得到管理和限度,因为没有限制的自由是无节制的、过度膨胀的自由。从此,西方音乐形成了感性与理性轮流占据统治地位的更替现象。中世纪是对情感和欲望的遏制时代,当人类音乐、艺术走到感性这一岸边,自然会被对岸的理性所吸引,回归到感性、理性平衡的河道中央。因此,中世纪不仅仅是黑暗,也是西方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文化来源。
四 结语
无论黑暗与光明,中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回归到音乐作品上不难发现:中世纪音乐较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单音音乐逐渐末落,复音音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音乐结构、线条的复杂说明音乐作为一种创作材料,有了更为精细的结构。通过各种对位法和织体,多层次的音乐能够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生活。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克劳苏拉、康都科特、经文歌等音乐体裁各具特色形成种类多样的音乐形式。从四线谱到五线谱,音乐不再是只能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而是有了独立规范的学科鉴定。
音乐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其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世纪的教会音乐让音乐与宗教的结合如此紧密,因此奠定了西方音乐的宗教性。而后期新艺术的诞生与发展证明了人性力量的永恒:文化是人的方式,是人性追求自由与科学、民主与博爱的表现形式。教会音乐占主导给音乐提供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为音乐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回归人性的新艺术最终战胜古艺术,标志着音乐思想关注焦点的转移,从神到人、从教会宫廷到世俗百姓,人民才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
存在即合理。中世纪让神性走到了极致,统治了将近千年,让人性遭遇贬低,成为神职人员的附属品。这种现象在一千多年前是历史的选择,是一种必然,而后期人性的回归,也是一种必然。崇尚神性的音乐美学思想一方面让民众产生了敬畏神灵和自然的思想,规范了行为和文笔,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野蛮和愚昧,传播了文明;另一方面使得人民对于人性的呼唤和需求更加强烈,凝聚了挣脱统治和束缚的力量,彰显了自由和科学的伟大。文艺复兴彰显出伟大的人性,是历史对中世纪神性之过度的最好回答。
注: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院级研究项目,编号ZK11115。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 修子建:《欧洲中世纪早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节选)》,《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 张旭:《试析奥古斯丁美学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5] 恩里科·福比尼,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 保·朗多尔米,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梁振中,宝鸡文理学院讲师)
关键词:中世纪 音乐美学思想 神性 人性
音乐学界普遍有个共识:欧洲音乐史是感性与理性交替的历史(太阳神阿波罗代表理性,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理性),古希腊、古罗马代表着感性思想为主流,中世纪理性思想占据上风,文艺复兴回归感性,巴洛克理性抬头,接下来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亦是如此更替从未间断。正是基于此,西方音乐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如后浪推前浪,不断发展、壮大、兴盛。
作为第一个理性思想统治的时代——中世纪饱受争议。其时间跨度约为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部分人认为其黑暗、严酷、保守、教条,也有人为其正名,因为它孕育了伟大的文艺复兴。思想是一条河流,其两岸就是感性与理性,此时偏向一岸,不久又会走向彼岸。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音乐思想发展也有很大变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的美是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美学思想,其对于数理的研究导致了数的神秘化和绝对化,将一切世界看成了数的规则;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思想,他的著名论断“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让事物发展变化的矛盾斗争性得以体现,他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美学思想让亚里士多德有了批判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提出了音乐艺术可认知与教育的美在整一思想。神权至上的中世纪,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宗教的利器,音乐的教育功能也成为神权普及和巩固的重要方式;音乐的情感更多的是人对神的敬仰和膜拜,不能成为一种对世俗情感追求的诱惑。
一 神是美的来源——以神为本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
被称之为天主教基石的奥古斯丁的美来自上帝论,成为中世纪音乐美学的基础。秉承柏拉图的美本原在于冥冥彼岸世界的“美本身”和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关于基督教“神才是美的来源,凡是和美同类的事物也都是从神那里来的”的理论,奥古斯丁把理念美与神学美完美结合。教师出身的奥古斯丁充分利用自身文学、修辞学优势把美的独立存在性解释清楚,这种独立存在性如同上帝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存在一般。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美学思想,美成了神的馈赠和反映,是人与神沟通的一种方式。
奥古斯丁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奥古斯丁融多家之长,提出绝对化、神秘化的美是整一和谐理论。绝对化与神秘化是神的特性,当神性与美具有了同样的永恒性质,神性就成了美的本原、美的本质。这种美是至高无上的、永恒的,与时间无关。这种神秘性实际上是一种数字的形而上学,是通过音乐进行的数理化来解释绝对理性的存在以及维系这种存在的数字关系。数就是理,理转化为数,数是理的外化,理是数的精神。作为坚定的原罪主义者,奥古斯丁认为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就是接受神灵洗涤内心的过程,音乐表演如同人生过程,给人以启发和教化,上帝用音乐指引着原罪信徒走向无罪。
艺术的美是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教育紧密联系。与美相对应的是丑,然而奥古斯丁却只承认绝对的美,不承认有绝对的丑。孤立的丑当中还蕴含着整体的美与和谐,局部的美也可能制造出整体的丑。艺术的性质与神的伟大思想结合可能是最好的宗教统治手法。一切美的东西都来自上帝,人自然对上帝和上帝的代表者充满了感恩和敬意,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安排和管理,可见艺术成了一种思想统治的工具。但是,奥古斯丁关于美的朴素辨证思想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他隐约地表露出美的相对性,美与丑的转换性、可变性、时效性。
另一位重要思想家波埃修是“三位一体”教义的坚定守护者,继承并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一种数学学科,其美是数的辩证之法。音乐分三类:宇宙音乐、人的音乐、乐器音乐。宇宙之法则就是自然之奥妙,亦是人生之思想、音乐之美。这种玄而又玄的蒙蔽方法在当时是无法证明的,是非常有效的教化信徒的方法。美是心灵的感应,同样之美个人感受不同,甚至无法言语。宇宙之玄妙、自然之博大、人生过程之无法预测,与虚幻神灵的未知非常契合。
二 人本位音乐思想的浮现
人性——真正的永恒永远不会消失,如真理、大爱、科学。奥古斯丁的禁欲理论决定了他内心的自我矛盾:发现了音乐的娱乐功能,却害怕承认这种非神性的存在,只能用蒙昧主义方式愚化信徒。然而,连奥古斯丁自己都被音乐深深地吸引、打动,“在《忏悔录》中作者表明自己已经冒着被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漩涡所虏获的危险,以及意识到同样的音乐还可以传达对信念的热情和以能被感觉接受的形式存在的理性真理这两者所带来的折磨”。可见,人性在奥古斯丁内心从未被泯灭。当民众生活中积累的爱恨情仇、思感品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时,人性之火焰即开始燃烧。
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并没有因为宗教音乐的繁荣而停止进步的速度。教会音乐赞美的是神的光芒和伟大,世俗音乐歌唱的是人性,是发自内心悠然而生的天性,代表着以人为本的永恒理念。与教会音乐相对应的民间俗乐扎根民间,由游吟诗人、民间艺人传诵。这些音乐本身就是教会音乐的来源,一些世俗诗歌被发展成为迪斯康特,大量的民间音乐被挖掘和整理走入教堂、宫殿。民间的力量是根的力量,代表着最广大民众的心声。世俗音乐充满了生活气息,刻画、描写了人与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生活,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中世纪后期广泛传播,形成了绝大的潮流——新艺术。
本能的力量是无穷的,犹如植物发芽冲破余冬的束缚一般。人性爱美的本能,艺术感性的本能也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民间复调音乐完全是自发的,它出自音乐的本能而不是从臆想的理论中演绎出来。”音乐不会因为政治的力量、宗教的力量、军事的力量改变自己发展的轨迹,所谓势不可挡。可见,从黑夜中走出的文艺复兴是必然的,因为它代表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新艺术意义非凡。中世纪末期产生了与之前古艺术相对应的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典型代表。如同烟雾中吹来的一股清风,新艺术音乐贴近民众,反映世俗生活,非常接地气:教会中古调式退化,大小调体系占领主流;和声风格取代对位法;时值节奏的形成;世俗歌词成为核心内容;牧歌、叙事歌成为大众追逐喜欢的音乐体裁。从本质上是世俗音乐对宗教音乐的一场战斗,这次对决中代表人性的世俗音乐完胜。新艺术不仅仅弱化了教会音乐的宗教性质,开启了新的音乐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为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中世纪音乐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中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古调式基础上,大小调体系逐步成熟;音乐理论逐步完善,记谱法更加规范;音乐体裁初具规模,复调音乐空前发展;音乐作为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广泛传播。中世纪音乐理论给音乐创作技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后世大量作曲技法都受其启迪和影响。上帝之美与音乐之美契合的思想让音乐有了崇高的审美准则,在一定程度上让音乐美有了无比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正确、辩证的看待中世纪在西方音乐美学史的地位非常重要。
中世纪形成的基督教音乐是西方音乐发展的基石。基督教是西方音乐的土壤,梳理一下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时期,从马丁·路德的众赞歌到马勒的千人交响乐,从巴赫的《受难乐》到瓦格纳的乐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重要的作品、大型作品几乎都与宗教有关,都是从基督教文化中获得题材和思路。人类对于信仰的忠诚,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创作艺术作品,感恩上帝,回报信仰。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基督教,西方文化会走向何处?
基督教文化大大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在落后、愚昧的时代,宗教是传播文化的最佳方式,没有人能拒绝神的光环、神的庇护。因此,借助神的力量,一切与神有关的文化都会得到广泛传播,音乐也是如此。乘着基督教文化的翅膀,西方音乐有了舒适的生存环境(教会赞助、神父赞助、贵族赞助)。一个个唱诗班、乐队、乐师在教会从事着高尚、神圣的艺术工作,音乐的繁衍与创新得以顺畅进行。
代表着理性和规范的中世纪让自由得到管理和限度,因为没有限制的自由是无节制的、过度膨胀的自由。从此,西方音乐形成了感性与理性轮流占据统治地位的更替现象。中世纪是对情感和欲望的遏制时代,当人类音乐、艺术走到感性这一岸边,自然会被对岸的理性所吸引,回归到感性、理性平衡的河道中央。因此,中世纪不仅仅是黑暗,也是西方人类文明中的重要文化来源。
四 结语
无论黑暗与光明,中世纪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回归到音乐作品上不难发现:中世纪音乐较之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单音音乐逐渐末落,复音音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音乐结构、线条的复杂说明音乐作为一种创作材料,有了更为精细的结构。通过各种对位法和织体,多层次的音乐能够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生活。奥尔加农、迪斯康特、克劳苏拉、康都科特、经文歌等音乐体裁各具特色形成种类多样的音乐形式。从四线谱到五线谱,音乐不再是只能口传心授的民间艺术,而是有了独立规范的学科鉴定。
音乐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其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世纪的教会音乐让音乐与宗教的结合如此紧密,因此奠定了西方音乐的宗教性。而后期新艺术的诞生与发展证明了人性力量的永恒:文化是人的方式,是人性追求自由与科学、民主与博爱的表现形式。教会音乐占主导给音乐提供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为音乐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回归人性的新艺术最终战胜古艺术,标志着音乐思想关注焦点的转移,从神到人、从教会宫廷到世俗百姓,人民才是音乐文化的创造者。
存在即合理。中世纪让神性走到了极致,统治了将近千年,让人性遭遇贬低,成为神职人员的附属品。这种现象在一千多年前是历史的选择,是一种必然,而后期人性的回归,也是一种必然。崇尚神性的音乐美学思想一方面让民众产生了敬畏神灵和自然的思想,规范了行为和文笔,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野蛮和愚昧,传播了文明;另一方面使得人民对于人性的呼唤和需求更加强烈,凝聚了挣脱统治和束缚的力量,彰显了自由和科学的伟大。文艺复兴彰显出伟大的人性,是历史对中世纪神性之过度的最好回答。
注:本文系宝鸡文理学院院级研究项目,编号ZK11115。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3] 修子建:《欧洲中世纪早期的音乐美学思想(节选)》,《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4] 张旭:《试析奥古斯丁美学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5] 恩里科·福比尼,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6] 保·朗多尔米,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梁振中,宝鸡文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