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笔者认为,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落实语文实践效果的同时,设计适当的语文综合实践作业是体现与落实语文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学生语文应用实践的必要手段。
然而,我们多年来的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部分教师无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甚至实施“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单一,只是简单的“√”和“×”,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那么,作业应怎样由一种沉重的负担变成学生喜爱的事情,使他们能像做艺术品一样精雕细刻地经营他们的作业?
基于此,凸显新课程理念,把握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在作业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就会愿做、乐做。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力改进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了“绿色作业”,让语文作业走出一条创新的“绿色之路”来。
一、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要彻底摒弃机械重复的“题海式”训练,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想象性”作业。这样才能运用联想,唤起孩子们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来填补文章的空白;或者深化文章主题,使其含意更加深刻。有了这些练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想象,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教学《假如》这首诗,诗中“神笔马良”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心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在教学中,我尽量启发学生关爱环境、关爱生活、关爱他人。让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感悟、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文本的感情领域,而且学到了文本的表达方法。课后,我让孩子们展开绚丽多彩的想象之翼,去产生新的“假如”。正如一位外国作家所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看到了他们的作品,我会夸他们真是名副其实的诗人。他们创作的内容,充满希望,充满真情。我恨不得把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在这里只能忍痛割爱,列举几位学生的作品。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画一座神奇的发电站,让中国不再是一个缺电的国家。(潘婷婷)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把它送给全世界的盲人,让他们不再拄着拐杖走路,给他们一片光明。(姜君捷)
假如我是一个超人,我要帮助警察把世间的坏蛋一个一个消灭干净。(陈权)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我要让全世界没有呻吟、哭泣,只有欢声笑语!(王依伦)
学生的作品洋溢着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特点和新奇大胆的想象,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家只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挥舞想象的翅膀,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语文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二、合作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把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训练互相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让学生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很符合他们好动、好表现、好新鲜的心理特点。有的课文文质优美,适合朗读,可让学生回家把自己充满感情的朗读表演给家人看;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可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编一出课本剧,再表演给大家看。
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教材,但课后的思考练习却做了相当大的调整。若是不动一番脑筋的话,其中的几题就难以落实。例如第3题: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此题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若要演得像模像样,非得熟读课文不可。这样的话,第1题熟读课文的要求不也随之落实了吗?哪还要教师提出什么读书的要求,到时纯粹是学生自愿在读书,他们是多快乐呀!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种需要,这样的读书活动,完全遵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岂不是在享受学习吗?
于是我在第一课时学习结束时,布置这样一项特别的作业:课后全班分成四个小队,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演得好的小组可以每人奖励一本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图书。课后只见一组组的同学围在一起,大家共同商量。在排练中,我注意观察,各组都涌现出几位出色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瞧!“金星小队”的导演林信直,他指导孙聪聪同学多耐心,而孙聪聪一会儿读书背台词,一会儿请导演过堂,甚至连一些细节都不放过,如“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动作……这组其他队员充当观众,他们也不闲着,每人捧着语文书,在一旁提示,有的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人人都能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种对台词、观看演出、思考评议、合作演练的过程能说不是学习吗?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让各小队表演。他们煞有介事地把各个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从着装到道具都做了精心的谋划,我不得不惊佩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仅一天的时间,每个角色把台词说得那么自然流利,全无背诵之感。我想,这是由于他们已经历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已不再纯粹是读者了,而是把自己当作了“诸葛亮”或“周瑜”在那儿应答如流了。
历经了这个过程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得到了启发,可想而知,其收获远远不止是学了一篇课文,或是复述了一个故事……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课文,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好地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
三、描绘景象——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呢?在教学中如果碰到课文内容是风景诗或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课文作业可以这样设计:认真阅读课文,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课文画一幅或一组插图,或画一则“日记”,或画一张别出心裁的手抄报等等。例如:学完《秋天的图画》一文后,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秋天的插图。学生画得真是一幅幅秋的盛景啊!看着学生画得那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橘子、紫得发亮的葡萄……我真是喜不胜收!我的学生不仅画出了文本中所读到的景物,更创作出了多种秋的盛况。这样,他们已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并唤醒了他们生活中美的意识。
我平时除了要求他们画插图,还经常布置“画”日记的课外作业。所谓“画”日记,就是在日记中既有简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记内容相配的图画,图文并茂,一改令学生头疼的作文呆板面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走进大自然的浓厚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锻炼了学生作文选材及概述能力,发展了形象思维。如在古诗《暮江吟》的作业中,我是这样布置的:“读懂了这首诗,老师想请你们当一次‘小能手’,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特长的作业并完成它,时间为一星期。”
一周后,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画了一幅山水画,并在画上题了这首诗;有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了这首诗的意境;有的摘录了白居易其他的几首写景的诗和有关资料……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都描绘了祖国大好
河山的壮美,也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同时提高了自身综合审美素质。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课余生活是学生快乐的大舞台。在玩、乐中让学生去学习、去创造,收效是非常可观的。
记得有一次课后,我让学生自己组织小组去进行“水果拼盘”活动。第二天,我的学生个个喜气洋洋,满载而归,带回了他们的作品——能与五星级酒店相媲美的水果拼盘。于是,我借机进行了语文训练,让他们给自己的水果拼盘取名,想办法把自己小组的水果拼盘创造过程展示给别人看。结果他们取了非常动听的名字:“百花争艳”、“乌龟产卵”、“金鸡独立”、“雄鹰展翅”……后来各个小组把自己摆水果拼盘的过程变成语文的作品,有的小组写成了洋洋洒洒的好文章;有的小组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讲;有的小组干脆来一句精炼的广告词;甚至还有小组写出虽幼稚但很可爱的小诗……这种学生的课余创作是自发的,是从心而发的,既活动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展示了自我。
因此,“绿色”设计综合实践的作业,将多种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联系相关学科,沟通校内校外,给予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合作、审美、动手、创造等能力,使其快乐成长,展示健康的人格魅力。
所谓“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这样的作业“绿”了,学生乐了,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个性情趣。“绿色作业”把儿童从单调乏味的所谓“系统知识训练”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让众多的“红杏出墙”,使语文作业春色满园,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一方沃土。
然而,我们多年来的课外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部分教师无视作业设计的科学性,甚至实施“题海战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单一,只是简单的“√”和“×”,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那么,作业应怎样由一种沉重的负担变成学生喜爱的事情,使他们能像做艺术品一样精雕细刻地经营他们的作业?
基于此,凸显新课程理念,把握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在作业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尽量设计得有新奇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就会愿做、乐做。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力改进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了“绿色作业”,让语文作业走出一条创新的“绿色之路”来。
一、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世界上很多发明和创新,都是从“想”开始的,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要彻底摒弃机械重复的“题海式”训练,精心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想象性”作业。这样才能运用联想,唤起孩子们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来填补文章的空白;或者深化文章主题,使其含意更加深刻。有了这些练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想象,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教学《假如》这首诗,诗中“神笔马良”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心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在教学中,我尽量启发学生关爱环境、关爱生活、关爱他人。让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感悟、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文本的感情领域,而且学到了文本的表达方法。课后,我让孩子们展开绚丽多彩的想象之翼,去产生新的“假如”。正如一位外国作家所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看到了他们的作品,我会夸他们真是名副其实的诗人。他们创作的内容,充满希望,充满真情。我恨不得把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出来,在这里只能忍痛割爱,列举几位学生的作品。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要画一座神奇的发电站,让中国不再是一个缺电的国家。(潘婷婷)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把它送给全世界的盲人,让他们不再拄着拐杖走路,给他们一片光明。(姜君捷)
假如我是一个超人,我要帮助警察把世间的坏蛋一个一个消灭干净。(陈权)
假如我有一对翅膀,我要让全世界没有呻吟、哭泣,只有欢声笑语!(王依伦)
学生的作品洋溢着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特点和新奇大胆的想象,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创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科学家只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所以,我们教师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挥舞想象的翅膀,都有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真正把学习语文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二、合作表演——展示学生的表演才能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把身体上的与精神上的训练互相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是教育上的最大秘诀之一。”让学生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很符合他们好动、好表现、好新鲜的心理特点。有的课文文质优美,适合朗读,可让学生回家把自己充满感情的朗读表演给家人看;有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可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编一出课本剧,再表演给大家看。
例如:《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的教材,但课后的思考练习却做了相当大的调整。若是不动一番脑筋的话,其中的几题就难以落实。例如第3题: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此题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若要演得像模像样,非得熟读课文不可。这样的话,第1题熟读课文的要求不也随之落实了吗?哪还要教师提出什么读书的要求,到时纯粹是学生自愿在读书,他们是多快乐呀!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件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当成他们的一种需要,这样的读书活动,完全遵从学生的主观意愿,岂不是在享受学习吗?
于是我在第一课时学习结束时,布置这样一项特别的作业:课后全班分成四个小队,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演得好的小组可以每人奖励一本儿童版的《三国演义》图书。课后只见一组组的同学围在一起,大家共同商量。在排练中,我注意观察,各组都涌现出几位出色的导演和优秀的演员。瞧!“金星小队”的导演林信直,他指导孙聪聪同学多耐心,而孙聪聪一会儿读书背台词,一会儿请导演过堂,甚至连一些细节都不放过,如“诸葛亮”手执鹅毛扇的动作……这组其他队员充当观众,他们也不闲着,每人捧着语文书,在一旁提示,有的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人人都能体验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种对台词、观看演出、思考评议、合作演练的过程能说不是学习吗?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我让各小队表演。他们煞有介事地把各个人物表演得栩栩如生,从着装到道具都做了精心的谋划,我不得不惊佩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仅一天的时间,每个角色把台词说得那么自然流利,全无背诵之感。我想,这是由于他们已经历了一个内化的过程,已不再纯粹是读者了,而是把自己当作了“诸葛亮”或“周瑜”在那儿应答如流了。
历经了这个过程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得到了启发,可想而知,其收获远远不止是学了一篇课文,或是复述了一个故事……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他们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课文,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好地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
三、描绘景象——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学生作为审美主体,怎样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呢?在教学中如果碰到课文内容是风景诗或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课文作业可以这样设计:认真阅读课文,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课文画一幅或一组插图,或画一则“日记”,或画一张别出心裁的手抄报等等。例如:学完《秋天的图画》一文后,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叙述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秋天的插图。学生画得真是一幅幅秋的盛景啊!看着学生画得那红彤彤的苹果、金灿灿的橘子、紫得发亮的葡萄……我真是喜不胜收!我的学生不仅画出了文本中所读到的景物,更创作出了多种秋的盛况。这样,他们已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发挥创造,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并唤醒了他们生活中美的意识。
我平时除了要求他们画插图,还经常布置“画”日记的课外作业。所谓“画”日记,就是在日记中既有简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记内容相配的图画,图文并茂,一改令学生头疼的作文呆板面孔。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走进大自然的浓厚情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审美力,锻炼了学生作文选材及概述能力,发展了形象思维。如在古诗《暮江吟》的作业中,我是这样布置的:“读懂了这首诗,老师想请你们当一次‘小能手’,为自己设计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特长的作业并完成它,时间为一星期。”
一周后,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画了一幅山水画,并在画上题了这首诗;有的用自己的话描述了这首诗的意境;有的摘录了白居易其他的几首写景的诗和有关资料……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都描绘了祖国大好
河山的壮美,也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赞美之情,同时提高了自身综合审美素质。
四、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课余生活是学生快乐的大舞台。在玩、乐中让学生去学习、去创造,收效是非常可观的。
记得有一次课后,我让学生自己组织小组去进行“水果拼盘”活动。第二天,我的学生个个喜气洋洋,满载而归,带回了他们的作品——能与五星级酒店相媲美的水果拼盘。于是,我借机进行了语文训练,让他们给自己的水果拼盘取名,想办法把自己小组的水果拼盘创造过程展示给别人看。结果他们取了非常动听的名字:“百花争艳”、“乌龟产卵”、“金鸡独立”、“雄鹰展翅”……后来各个小组把自己摆水果拼盘的过程变成语文的作品,有的小组写成了洋洋洒洒的好文章;有的小组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讲;有的小组干脆来一句精炼的广告词;甚至还有小组写出虽幼稚但很可爱的小诗……这种学生的课余创作是自发的,是从心而发的,既活动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展示了自我。
因此,“绿色”设计综合实践的作业,将多种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联系相关学科,沟通校内校外,给予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合作、审美、动手、创造等能力,使其快乐成长,展示健康的人格魅力。
所谓“教者有心,学者得益”。这样的作业“绿”了,学生乐了,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个性情趣。“绿色作业”把儿童从单调乏味的所谓“系统知识训练”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让众多的“红杏出墙”,使语文作业春色满园,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一方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