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设计 探索 创新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现就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1.结合教学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对数学产生兴趣。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张阿姨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大家能否想想办法,帮助张阿姨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
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
A:把另一块好的玻璃取下来,拿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师生共同分析并达到共识:此法可行,但比较麻烦,且不安全。有无其它简便、安全的方法?
B:测出好的这块三角形玻璃的三条边、三个角,把这些数据告诉玻璃店的工人师傅即可。
师生共同分析其可行性(三条边、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肯定其简洁性、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现在要测6个量,能否少测几个量呢?
学生议论纷纷,我把他们的各种想法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这样罗列后显得有点凌乱,启示学生按所测量的个数分分类,这样既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为后面的按条件个数讨论做好准备。
这种问题的呈现、产生,设计一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
在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中,每人发一根0.1米长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相互比较矩形的形状是否相同。怎样弯可使矩形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建立二次函数及讨论最值问题的数学方法,得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弯成矩形的三边,另一边靠墙围成一个矩形,怎样围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进一步熟悉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方法。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和两条直角边,比较不同的弯法,问怎样的弯法可使铁丝的两端距离最短,(即斜边最短)。进一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纵向迁移,从而掌握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应用技能。
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是与课堂教学的观念紧密相联系的。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遵循这一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死记硬背公式、法则,照搬照套例题,不去探究为什么、从何而来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设计的问题是完全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引导学生去探究。上例中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将复习旧知识作为每一堂讲授新课的第一环节,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许多新旧知识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界限,在实践中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才会想到如何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围绕教学目标,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让学生发现问题,要求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中寻找联系,进行比较和辨别——发现规律——形成迁移。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过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究、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规律的归纳过程充分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设计问题序列,形成新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线段的关系式,从而得出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关,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在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良好的问题序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发现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形成技能。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序列,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榜样。
又如,教材中关于“角平分线的性质”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联系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归纳得出,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做、会画,却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为此一上课我就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为其用数学语言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奠定基础。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在形成新技能时需要寻找与原有技能之间的结合点,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序列,是为了再现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从零碎到完整,从具体运算到掌握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 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增强学生探索和体验,享受数学美
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关键在于其能否发现、识别和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人毕生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绝大多数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书本知识便可解决的。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关键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提高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就应多给他们提供分析、评价、解释和比较事物的机会;要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就应多提供创新、发明、想象和猜想的机会;要提高其实践性思维,就应多提供运用所学,利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条件。从时间上,要加大学生的自己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从活动上,既要有让学生表达的机会,也要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还要有让学生讨论和质疑的机会。
例如,在几何教学过程中,学习梯形的性质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用剪刀将一个梯形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方法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强对图形等积变化的探索和体验。从此例中可以看出,开放式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也给学生留下了思维创新的探索空间,这给沉闷的课堂注入了清新剂,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活力所在。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编制开放式题目,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常常为之改变。数学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师的教学艺术应当表现在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这种劳动带来的乐趣,不仅有创造的快乐,还有成功的快乐,享受数学美的快乐。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有能力参与世界竞争的基础。数学教学呼唤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探索学习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自主探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得到延续和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会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设计 探索 创新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通过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乐趣,这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现就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1.结合教学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尽量使数学贴近生活,从生活需要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生活当中,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自然对数学产生兴趣。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结合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张阿姨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装饰物,其中一块被打碎了,大家能否想想办法,帮助张阿姨到玻璃店配一块回来,怎样配出合适的玻璃?
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学们各抒己见:
A:把另一块好的玻璃取下来,拿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
师生共同分析并达到共识:此法可行,但比较麻烦,且不安全。有无其它简便、安全的方法?
B:测出好的这块三角形玻璃的三条边、三个角,把这些数据告诉玻璃店的工人师傅即可。
师生共同分析其可行性(三条边、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肯定其简洁性、安全性。
在此基础上再提问:现在要测6个量,能否少测几个量呢?
学生议论纷纷,我把他们的各种想法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这样罗列后显得有点凌乱,启示学生按所测量的个数分分类,这样既涉及到了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为后面的按条件个数讨论做好准备。
这种问题的呈现、产生,设计一个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
在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教学中,每人发一根0.1米长的铁丝,弯成一个矩形,相互比较矩形的形状是否相同。怎样弯可使矩形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建立二次函数及讨论最值问题的数学方法,得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弯成矩形的三边,另一边靠墙围成一个矩形,怎样围面积最大,通过这个实践活动,进一步熟悉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方法。弯成直角三角形的一个直角和两条直角边,比较不同的弯法,问怎样的弯法可使铁丝的两端距离最短,(即斜边最短)。进一步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纵向迁移,从而掌握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应用技能。
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是与课堂教学的观念紧密相联系的。著名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遵循这一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死记硬背公式、法则,照搬照套例题,不去探究为什么、从何而来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再创造问题的设计。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设计的问题是完全要求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尝试,引导学生去探究。上例中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的新观念。传统的教学过程是将复习旧知识作为每一堂讲授新课的第一环节,至少有两个弊端,一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许多新旧知识之间并没有非常清楚的界限,在实践中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才会想到如何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起联系。这样,不符合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围绕教学目标,将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让学生发现问题,要求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中寻找联系,进行比较和辨别——发现规律——形成迁移。再创造问题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过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方法的探究、结论的推导、公式定理规律的归纳过程充分与学生一起分享,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设计问题序列,形成新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对一组平行线(三条)截两条直线,可画出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探索,并画出图形。在以上各种不同情况下写出成比例线段的关系式,从而得出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的另两边(可两边延线)相关,能否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线段成比例,在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良好的问题序列,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去发现规律,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形成技能。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序列,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给学生一个榜样。
又如,教材中关于“角平分线的性质”意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联系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归纳得出,而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会做、会画,却不能很好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为此一上课我就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为其用数学语言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奠定基础。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在形成新技能时需要寻找与原有技能之间的结合点,更好地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技能,必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整理。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序列,是为了再现人们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已知到未知,从零碎到完整,从具体运算到掌握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3. 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增强学生探索和体验,享受数学美
人是否能适应社会,关键在于其能否发现、识别和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人毕生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绝大多数是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书本知识便可解决的。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关键还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提高学生的分析性思维,就应多给他们提供分析、评价、解释和比较事物的机会;要提高其创造性思维,就应多提供创新、发明、想象和猜想的机会;要提高其实践性思维,就应多提供运用所学,利用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条件。从时间上,要加大学生的自己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从活动上,既要有让学生表达的机会,也要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还要有让学生讨论和质疑的机会。
例如,在几何教学过程中,学习梯形的性质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用剪刀将一个梯形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方法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增强对图形等积变化的探索和体验。从此例中可以看出,开放式的问题设计,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也给学生留下了思维创新的探索空间,这给沉闷的课堂注入了清新剂,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活力所在。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编制开放式题目,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常常为之改变。数学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师的教学艺术应当表现在让学生能真切地体会这种劳动带来的乐趣,不仅有创造的快乐,还有成功的快乐,享受数学美的快乐。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有能力参与世界竞争的基础。数学教学呼唤创新精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在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探索学习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的自主探索,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得到延续和拓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会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