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探讨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社会情境类型(社会接纳、社会排斥)、共情水平(高共情、低共情),因变量是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实验前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大学生被试进行高、低共情水平分组,然后用网络掷球范式引发被试的排斥感和接纳感,最后使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测量被试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不同社会情境类型与共情水平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无论在社会接纳,还是社会排斥情境下,高共情水平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均显著高于低共情水平个体。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接纳;共情水平;亲社会行为
1.引言
不同学者在研究遭受排斥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时,得出不同的结论。大量研究得出,遭受社会排斥后,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然而,也有研究者发现在不同动机的驱使下被排斥者会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而共情作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将社会排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共情训练,提高共情水平,使个体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水平,以及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本研究将情境分为社会排斥和接纳情境,探讨不同社会情境下,共情水平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实验研究
2.1研究目的
本实验通过网络掷球范式,启动不同的社会情境类型(社会排斥和接纳情境),探讨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不同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2研究思路
实验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社会情境类型(接纳组、排斥组)和共情水平(高共情、低共情),因变量是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
3.研究方法
3.1被试
从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中随机招募537名被试填写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被试进行共情能力分组。后剔除无效数据与拒绝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被试88名,其中男生38名,女生50名,所有被试之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心理学实验。
3.2实验材料
3.2.1Cyberball游戏程序。此游戏程序采用Metlab編制,主要用于实验室环境下启动实验情境。实验开始前,给被试讲解指导语,告知其游戏中还有另外两名在线玩家,需要根据对对方的第一印象,对对方的好感程度等选择将球传给谁。
3.2.2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采用的是台湾学者詹志禹修订Davis的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共22道题目,分为观点采择、个人痛苦、想象力、共情关注共4个维度。总分高于55分属于高共情水平个体,得分低于40分属于低共情水平个体。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9-0.75之间[11]。
3.2.3社会情境启动有效性检验材料。为检验实验操纵的有效性,参考了Zadro等人对归属感的测量题目,设置了一道题目,用于检测被试对自己在游戏中所感到的排斥感高低。这个检测题目是:“我觉得我受到了他人的排斥。”(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5]。
3.2.4亲社会行为测量材料。该量表是由国内研究者寇或等人进行本土化修订的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共有23个题目,分为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与紧急的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越明显。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6个维度的α系数为0.61~0.79[6]。
3.2.5数据处理。收集的原始数据为共情得分、排斥感评分和亲社会行为得分,剔除无效数据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社会情境的操作检验
对排斥操作检测题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排斥组平均值M=3.60,接纳组平均值M=2.20,被排斥者的受排斥感高于被接纳者的排斥感,t=9.15,p<0.001,不同组别的被试,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排斥感有显著的差异,证实了社会情境启动的有效性,具体结果如表3-1所示。
4.2不同共情维度在共情分组上的差异
对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上四个维度(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人痛苦)的得分在共情水平分组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2。
4.3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人口学变量(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3、表3-4和表3-5,结果显示,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4.4不同社会情境和不同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3-5和表3-6。
对两种不同社会情境(接纳、排斥)下,不同共情水平(高共情、低共情)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情境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不同社会情境(接纳、排斥)对亲社会行为中的影响不显著。共情水平的主效应显著(p<0.001),即高共情被试比低共情被试在亲社会行为中的总得分更高。此外,社会情境与共情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分别在社会接纳和排斥情境下,高共情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都显著高于低共情被试;其次,对于高共情和低共情水平组,分别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其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
5.讨论
5.1社会情境启动任务的有效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网络掷球范式,通过设置虚拟的掷球游戏情境,让被试与另外两名虚拟陌生人进行游戏互动,引发被试在不同情境下的排斥感。最终证实了社会情境启动的有效性,排斥组被试在游戏中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显著高于被接纳组的排斥感。此实验程序在国外社会排斥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现在本文也说明了该范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5.2社会情境对亲社会行为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情境下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不显著,与部分学者的研究一致。由此可见,研究假设一不成立,也就是说个体无论在社会接纳还是社会排斥的情境下,亲社会行为依然不受影响。
5.3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亲社会行为在男女性别中差异不显著,与大部分的研究结论都是男女差异显著不太相同。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亲社会行为上的要求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亲社会行为不再是对女性角色的期待,逐渐也发展成男性积极的价值观,所以差异不显著。
6.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社会情境类型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不显著,被接纳者和被排斥者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明显差异;
(2)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影响不显著;
(3)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高共情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明显高于低共情个体;
(4)不同社会情境类型与共情水平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无论在社会接纳,还是社会排斥情境下,高共情水平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均显著高于低共情水平个体。
参考文献
[1]关彦.社会排斥情境下情绪调节策略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温梦麟.社会情境认知对个体人际自我边界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朱奕达.社会排斥、自尊对嫉妒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 Hartgerink Chris H. J.,van Beest Ilja,Wicherts Jelte M. Wicherts,Kipling D.Williams. The Ordinal Effects of Ostracism:A Meta-Analysis of 120 Cyberball Studies.[J]Plos One,2015
[5] Twenge J M,Baumeister R F,Dewall C N,et al.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7,92(1):56--66.
[6]龐巍巍.用人际关系重建视角解释社会排斥后的反应[J].社会心理科学,2015
作者简介
周燕(1986.09—),女,汉族,湖北,职务/职称:心理咨询师,在职研究生,单位:南开大学,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社会排斥;社会接纳;共情水平;亲社会行为
1.引言
不同学者在研究遭受排斥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时,得出不同的结论。大量研究得出,遭受社会排斥后,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倾向。然而,也有研究者发现在不同动机的驱使下被排斥者会产生更多亲社会行为。而共情作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将社会排斥、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结合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通过共情训练,提高共情水平,使个体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都能保持健康的心理水平,以及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本研究将情境分为社会排斥和接纳情境,探讨不同社会情境下,共情水平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2.实验研究
2.1研究目的
本实验通过网络掷球范式,启动不同的社会情境类型(社会排斥和接纳情境),探讨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不同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2研究思路
实验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是社会情境类型(接纳组、排斥组)和共情水平(高共情、低共情),因变量是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
3.研究方法
3.1被试
从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中随机招募537名被试填写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被试进行共情能力分组。后剔除无效数据与拒绝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被试88名,其中男生38名,女生50名,所有被试之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心理学实验。
3.2实验材料
3.2.1Cyberball游戏程序。此游戏程序采用Metlab編制,主要用于实验室环境下启动实验情境。实验开始前,给被试讲解指导语,告知其游戏中还有另外两名在线玩家,需要根据对对方的第一印象,对对方的好感程度等选择将球传给谁。
3.2.2人际反应指针量表。采用的是台湾学者詹志禹修订Davis的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共22道题目,分为观点采择、个人痛苦、想象力、共情关注共4个维度。总分高于55分属于高共情水平个体,得分低于40分属于低共情水平个体。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0,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9-0.75之间[11]。
3.2.3社会情境启动有效性检验材料。为检验实验操纵的有效性,参考了Zadro等人对归属感的测量题目,设置了一道题目,用于检测被试对自己在游戏中所感到的排斥感高低。这个检测题目是:“我觉得我受到了他人的排斥。”(1为完全不符合,5为完全符合)[5]。
3.2.4亲社会行为测量材料。该量表是由国内研究者寇或等人进行本土化修订的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共有23个题目,分为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与紧急的6个维度。量表采用Likert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越明显。本研究中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6个维度的α系数为0.61~0.79[6]。
3.2.5数据处理。收集的原始数据为共情得分、排斥感评分和亲社会行为得分,剔除无效数据后,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社会情境的操作检验
对排斥操作检测题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排斥组平均值M=3.60,接纳组平均值M=2.20,被排斥者的受排斥感高于被接纳者的排斥感,t=9.15,p<0.001,不同组别的被试,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排斥感有显著的差异,证实了社会情境启动的有效性,具体结果如表3-1所示。
4.2不同共情维度在共情分组上的差异
对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上四个维度(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人痛苦)的得分在共情水平分组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2。
4.3亲社会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人口学变量(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3、表3-4和表3-5,结果显示,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4.4不同社会情境和不同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具体结果见表3-5和表3-6。
对两种不同社会情境(接纳、排斥)下,不同共情水平(高共情、低共情)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情境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不同社会情境(接纳、排斥)对亲社会行为中的影响不显著。共情水平的主效应显著(p<0.001),即高共情被试比低共情被试在亲社会行为中的总得分更高。此外,社会情境与共情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分别在社会接纳和排斥情境下,高共情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都显著高于低共情被试;其次,对于高共情和低共情水平组,分别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其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
5.讨论
5.1社会情境启动任务的有效性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网络掷球范式,通过设置虚拟的掷球游戏情境,让被试与另外两名虚拟陌生人进行游戏互动,引发被试在不同情境下的排斥感。最终证实了社会情境启动的有效性,排斥组被试在游戏中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感,显著高于被接纳组的排斥感。此实验程序在国外社会排斥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现在本文也说明了该范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5.2社会情境对亲社会行为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社会情境下被试的亲社会行为得分不显著,与部分学者的研究一致。由此可见,研究假设一不成立,也就是说个体无论在社会接纳还是社会排斥的情境下,亲社会行为依然不受影响。
5.3亲社会行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亲社会行为在男女性别中差异不显著,与大部分的研究结论都是男女差异显著不太相同。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在亲社会行为上的要求向着相同的方向发展,亲社会行为不再是对女性角色的期待,逐渐也发展成男性积极的价值观,所以差异不显著。
6.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社会情境类型对亲社会行为影响不显著,被接纳者和被排斥者的亲社会行为没有明显差异;
(2)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影响不显著;
(3)共情水平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高共情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明显高于低共情个体;
(4)不同社会情境类型与共情水平在亲社会行为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无论在社会接纳,还是社会排斥情境下,高共情水平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均显著高于低共情水平个体。
参考文献
[1]关彦.社会排斥情境下情绪调节策略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温梦麟.社会情境认知对个体人际自我边界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朱奕达.社会排斥、自尊对嫉妒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 Hartgerink Chris H. J.,van Beest Ilja,Wicherts Jelte M. Wicherts,Kipling D.Williams. The Ordinal Effects of Ostracism:A Meta-Analysis of 120 Cyberball Studies.[J]Plos One,2015
[5] Twenge J M,Baumeister R F,Dewall C N,et al.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7,92(1):56--66.
[6]龐巍巍.用人际关系重建视角解释社会排斥后的反应[J].社会心理科学,2015
作者简介
周燕(1986.09—),女,汉族,湖北,职务/职称:心理咨询师,在职研究生,单位:南开大学,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