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朝云墓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ms0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朝云虽为苏轼的侍妾,却始终对屡遭贬谪的苏轼不离不弃,在“乌台诗案”后,毅然跟随苏轼远赴惠州,侍奉苏轼二十三载,待其忠敬若一。来惠的第三年,朝云因病去世,苏轼悲痛之余,将其葬在孤山栖禅寺松林中。千百年来,王朝云的坚贞柔韧为世人所传颂,作为苏轼寓惠的重要古迹的朝云墓,是全国现存两处有史料考证准确位置的东坡文化遗址之一,朝云墓的保存状况值得引起社会的重视,本文从朝云墓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研究入手,深度发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为惠州当地乃至东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苏轼 西湖 朝云墓 惠州城市文化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在惠州西湖孤山山麓六如亭上镌刻着这样一幅楹联,是苏东坡为怀念其侍妾王朝云所作的。苏轼贬谪惠州[ 苏轼一生遭多次贬谪,其中寓惠时间为宋徽宗绍圣元年(1094年)至绍圣四年(1097年),即他59岁至62岁期间。],开惠州一代文风,“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朝云墓作为东坡寓惠的一项重要文物遗迹,象征着朝云与苏轼相濡以沫的坚贞爱情,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为惠州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目前,学界对王朝云墓的研究已有成果,但多集中于王朝云与苏东坡的爱情等方面,在朝云墓对惠州城市文化乃至东江文化建设的意义方面则少有涉及。本文以朝云墓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为研究重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朝云墓对惠州城市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王朝云随东坡寓惠
  在古代社会,中国的女性历来都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作为东坡侍妾之一的王朝云的社会地位更是低下,但她不仅在史书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事迹,更因为对东坡忠贞的爱情而被后世文人争相歌颂。王朝云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和惠州这座城市有关。惠州见证了她与苏东坡相濡以沫的爱情,惠州西湖的孤山山麓是王朝云的最后长眠之地,千百年来,惠州西湖的朝云墓成为不离不弃、忠贞不移之精神的象征。如今的朝云墓在很多时间都是寂静冷清的,但是历史上,这里也有过门庭若市的全盛时期。了解这个重要的文物遗迹的前世今生,要先了解其墓主人——王朝云。
  王朝云并非苏东坡的妻子,她刚开始只是苏东坡众多侍妾歌姬中的一个。但于苏东坡而言,王朝云又是一个艺术上的知音,也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好友。
  王朝云,字子霞,浙江杭州人氏,幼因家境贫寒,沦落为歌姬。据孔凡礼《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新政,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友人游览杭州西湖,宴饮时召朝云歌舞助兴,东坡见而悦之,收为侍女,等其长大后,又纳为侍妾。王朝云既貌美,又天赋极高,善歌舞乐器,并一度成为苏东坡的创作灵感。在苏东坡被贬谪期间,颠沛流离、生活困苦,王朝云成了唯一一个愿意侍奉左右的人。从后期苏东坡所写的一系列与王朝云有关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在苏轼的晚年,王朝云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苏轼曾和秦观词,赞美朝云令人惊艳的舞姿;也写过诗词,细写两人在惠州生活的点滴,赞朝云心境豁达,随遇而安。苏轼更在朝云病逝后,以诗词表达对她的缅怀与思念,情深意切,读之无不令人泪下。
  而笔者认为,对王朝云来说,她和苏东坡之间不单单只有男女之情。苏东坡是王朝云的主人、丈夫,他比朝云年长而且文名远扬,朝云对他有畏惧、有依恋、有敬重。了解了王朝云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就不难理解她为何会在苏东坡穷困没落时仍然不离不弃。王朝云从苏轼的一朵解语花,成长为可以和东坡对话的知己,到后来苏东坡也认为朝云是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据宋代费衮《梁溪漫志》记载: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被贬为杭州通判之后,东坡又接连迁密州、徐州、湖州,颠沛流离,又因受“乌台诗案”牵连而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接连遭受贬谪,困顿不堪,东坡的其他侍妾不堪忍受而纷纷离去。宋绍圣元年(1094年)十一月,苏轼再贬惠州,只有朝云一人不离不弃,随着东坡奔波辗转。苏东坡曾劝其离开,朝云坚决拒绝,毅然陪伴东坡远赴惠州。苏东坡慨然称赞她“一生辛勤,万里随从”。
  惠州僻处岭南,苏东坡寓惠期间生活十分艰苦。朝云悉心照顾他的生活,用自己的温柔和乐观感染东坡,鼓励他不因生活的困苦而心灰意冷。东坡感慨而作诗盛赞朝云的美好品行。寓居惠州的日子虽清苦,朝云和东坡渐渐适应这艰苦又清静的生活,也更加深入地理解对方。若没有追随东坡到惠州的这段日子,王朝云还是以前那个歌舞怡情的侍妾,在追随东坡的路上,她自己也在成长,成为苏东坡的精神支柱和知己。所以,惠州是朝云的思想和情感发生重要转变的地方,对她而言意义重大。
  可是,儿子干儿的离去让朝云深受打击,不久便染上疾病,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朝云病重去世,年仅三十四岁。临终前仍诵《金刚经》如是观偈句。苏轼将其归葬在孤山山麓栖禅寺松林,并亲自撰写墓志铭,表达对朝云骤然离世的悲痛和对她深切的思念。其墓志铭如下: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葢常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絶。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此后,苏东坡频频作诗悼念朝云,表达自己深切的哀思,其中最著名者,当属苏轼《悼朝云并引》。惠州西湖孤山埋芳骨,苏东坡对朝云的逝世哀痛不已,此后竟对惠州的西湖有触景伤情之感。惠州的百姓也被朝云感动,为了纪念她的坚贞不移,每年都会到朝云墓祭拜和凭吊。每年农历腊月五日的朝云生辰日,男女老少带上瓜果祭品来到朝云墓前祭奠,以这种朴素的方式寄托哀思。遂成风俗,但后来渐渐不再盛行。   苏东坡屡次被贬,行迹几乎遍布南北,但是惠州西湖的朝云墓是全国现存两处有历史资料考证具体位置的东坡文化遗址之一,单就这一点来说,就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更何况这里埋葬着苏东坡晚年最信赖的女人,见证着王朝云的成长转变和高洁的品格,更对惠州百姓产生过重要影响。所以,研究惠州朝云墓和王朝云,对惠州城市文化建设无疑意义重大。
  二、朝云墓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古今惠州西湖建设概况
  惠州西湖在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由丰湖、平湖、鳄湖、菱湖、南湖组成,现已成为广东省著名风景名胜区,并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
  惠州西湖始创于隋唐五代时期,北宋年间,特别是在苏轼寓惠期间(1094年——1097年)逐步开发建设,“西湖”之名也源于此时。元代因战乱荒废数十年。明清两朝进一步发展,得其全貌。然而近代又因连年战争,湖上的名迹、建筑,如苏堤、西新桥、泗州塔、朝云墓、六如亭等几乎无一不遭严重破坏,园内绿化也因无人管理而变得愈发稀少。直到解放之后,1954年,西湖园林建筑开始重建和修缮工作。另外,随着1957年西湖管理委员会的成立和“以园养园,以湖养湖”治湖宗旨的提出,截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惠州西湖大部分名胜古迹都已进行了整理修葺。令人扼腕的是在“文革”期间西湖的建设工作被迫停顿下来,部分在解放后已完成整修的古迹、景点也遭人为破坏,损失严重。
  改革开放之后,西湖的建设工作得到省、市等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1982年8月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惠州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并重新提出“以湖促旅,以旅养湖”的指导方针,重修重建了一大批名迹,并新建了琵琶亭、孤山登山亭廊、东坡纪念馆等建筑项目和旅游设施。此外,还完成了南湖排污整治工程,新筑环湖堤道和排污渠道3397米,扩大景区,增筑亭台。
  (二)朝云墓及其附属景观历代沿革与现状
  朝云墓位于惠州西湖孤山东南麓松林下,是苏轼寓惠时在西湖留存至今的重要遗迹之一。
  孤山之名,出自明代岭南大儒薛侃之口,据嘉靖《惠州府志》记载,“湖东有小山,薛侃登其上,云:‘此山令前后二堤不牵,岿然钱塘之孤山。’故名孤山。”朝云墓前有六如亭,是孤山栖禅寺和尚希固为怀念王朝云所建的亭子,据《东坡集》记载,“北宋绍圣三年七月,朝云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当作如是观’四句而殁。八月,葬栖禅寺旁,寺僧作亭覆之,榜曰六如”。朝云墓周围栽有梅、竹、松等植物,东坡有词云:“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髙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寓意朝云有着松梅一般的高尚情操和脱俗气质。朝云墓旁现有若干后人所刻的碑文,其中包括苏轼所写、清嘉庆年间伊秉绶所书的《朝云墓志铭》,今人所刻《舟过六如亭记》以及今人唐大僖所画的朝云像等。
  自宋代以来,朝云墓与西湖唇齿相依,时而修缮,时而遭毁。其具体沿革见下表:
  注:有清一代诸多地方官和名人志士参与修缮朝云墓,分别有顺治年间的尚之信,康熙年间的连国柱,嘉庆年间的刘士棻,道光年间的杨希铨,光绪年间的彭瀚孙等,为方便阅读,未列入上表。
  通过上表,可见朝云墓以及其附属景观(主要是六如亭)自宋建成以来,大体上遇治世即得修缮,逢乱世即遭荒废或毁坏。如今经历风霜的朝云墓终于得以觅得一时安宁,静卧于孤山之麓,供人悼念其主人。
  三、朝云墓的历史文化意义
  西湖朝云墓对惠州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对惠州城市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向其他地区推广惠州历史文化积淀的一张名片。惠州要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就要充分发挥出朝云墓等重要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精神土壤。
  首先,应当弘扬朝云对东坡的坚贞精神和高洁的情操。朝云随东坡屡遭贬谪始终没有半句怨言,而以自己坚强和洒脱,温暖苏东坡倍受打击的内心。同甘共苦,这样的坚贞不二、隐忍坚韧对现今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种精神的榜样。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她的赞扬不仅是因为她与东坡美丽的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于她的气节和高义。在当今的社会,婚姻关系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家庭的和谐需要经营,弘扬朝云的坚强柔韧和对爱情的忠诚、对家庭的负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更是惠州塑造坚定不移、热诚奉献的城市精神风貌的培养基。
  其次,东坡文化是东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朝云墓是东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朝云墓作为苏东坡寓惠期间遗留下来的重要人文遗址,是他与朝云在惠生活的重要见证,研究东坡不能忽视王朝云,研究东江文化中的东坡文化更要重视朝云墓这一重要的遗迹,更是全国现存两处有史料考证准确位置的东坡文化遗址之一,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再次,朝云墓是朝云最后的长眠之地,它铭刻了朝云坚毅的一生,对于当今社会有着精神上的倡导作用。历史上惠州人民曾以自己的方式怀念着王朝云,如惠州百姓常于农历腊月五日的朝云生辰日去拜祭朝云,亦有民间自己组织的活动来悼念朝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胜帝王”,这首清康熙年间何绛的《前西湖曲》形象地反映了古时惠州人民对王朝云的爱戴。
  最后,朝云墓及朝云的精神对后世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朝云善解人意,坚忍不拔的意志,洒脱的个性,坦然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去西湖游玩,常能见到来自不同省市的儿童旅游团在参观朝云墓。教育后世,是朝云墓的珍贵现实价值之一。
  综上所述,人们对朝云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敬佩,使得对朝云墓的保护尤显重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宣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将为惠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四、关于朝云墓建设发展的建议
  朝云墓是惠州西湖中一处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的景点,同时也是惠州这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的一张不可忽视的文化名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广东省、惠州市等各级政府和惠州人民的积极修缮和保护,朝云墓得以重现旧日的样貌。然而,如何更进一步地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这一重要的文化遗迹,也给有关部门和学者们提出了新的任务。   1984年9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惠州召开,全国17个省市共12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研究有关苏轼的诸多学术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讨论成果的文章和简报,掀起了一阵“东坡热”。
  同年,惠州市进行了对朝云墓等有关建筑的第三次全面维修,并将其立为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在1984年前后的几年间,包括朝云墓、六如亭在内的许多西湖名迹都乘着这次“东坡热”的东风得以修整或重建。
  如今的朝云墓已焕然一新,周边环境梅竹繁盛,清新素雅,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
  (一)管理保护工作有待加强。据笔者观察,西湖管理单位对于朝云墓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其他景点(如泗州塔),日常的清洁管理工作存在疏忽大意的情况,如朝云墓旁栽种的许多竹子或树干上,已被密密麻麻地刻上各种字符,其中以“某某到此一游”最多,甚至出现了少量的不雅用语。万幸的是朝云墓、六如亭和在旁的石碑尚未遭毒手,但西湖游客众多,如果一直无专人看守,缺乏对游客的正确引导,那么朝云墓的前景将十分令人担忧。
  (二)朝云墓周边景观应予以维护,还名人墓葬整洁清静的氛围。上世纪80年代以来,惠州西湖除了修整大批历史名迹之外,还新建了许多新景观、新建筑。但令人不解的是其中的孤山娱乐场竟然位于朝云墓下方的山洞里。现今该娱乐场仍然存在且正常营业,名为“森林地下迷宫”,从该“迷宫”中传出的嘈杂音乐在距洞口十余米处便可听见。朝云墓得以修缮一新,而其墓主人如今却要日夜被这般打扰,实在令人惋惜。朝云的精神令人敬仰,苏东坡当日葬朝云于孤山山麓松林,本就希望朝云墓葬能安定清静,而今墓主人之下建设娱乐场本身就十分不搭配,更是打扰长眠于此的朝云。惠州西湖因苏东坡之名而闻名,朝云墓是苏东坡与朝云爱情的见证,历经风风雨雨保留至今非常不容易,应该更细心得保护起来。全国各地的西湖公园不计其数,一些管理得好的都注重使公园建设带上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一座只有现代娱乐设施的公园比一座带有城市文化印记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公园更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朝云墓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对于惠州西湖,乃至整个惠州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好朝云墓及其附属景观对于东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惠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未来对后世子孙的教育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综上所述,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1、加强日常管理,倡导文明游览。朝云墓虽然只是西湖众多名胜中的一个,但不能因其相对偏僻而忽视对它的保护和日常管理。加强管理首先需要制定周详的规划,其次需要有力的落实,如增派管理人员,定期清扫墓地,又如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指引他们文明游览等,这些举措并不难想到,但是深入贯彻却绝非易事。更加重要的是,惠州西湖本就是因苏东坡而扬名的,朝云墓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遗迹之一,要将苏东坡纪念馆、朝云墓、东坡像等一系列有关东坡的文化遗迹用一根主线联系起来,营造惠州西湖独特的东坡文化。
  2、迁移地下娱乐场,松林梅树绕孤山。“地下迷宫”着实与“孤山苏迹”这一清静之地格格不入,对其进行移除或搬迁,不仅不会对东坡园景区的完整性构成破坏,而且将使其更充满历史厚重感。不管以后是否要对朝云墓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都要保证墓葬的清静和完整,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历史文化遗迹,也是对逝者的基本尊重。墓葬周边应该清静肃穆,让游客能静心凭吊朝云的高洁,吵闹混乱对游客的感情是一种伤害。史书记载朝云墓周边原本遍植梅林和松树,后来因种种变故消失殆尽,如果能够复原原来的松林与梅林,既美观又宁静,符合墓葬的整体格调。同时,苏东坡在朝云过世之后写过许多诗词来悼念,在朝云墓应该有所体现。
  3、保护遗迹原貌,留待后人瞻仰。历史上的朝云墓曾遭多次破坏,又经过多次修缮和重建,朝云墓得以有今日面貌实属不易。因此,保护朝云墓最妥当的方法就是保持它现在的样子。朝云墓是王朝云真的的归葬地,相比起衣冠冢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因此保存原貌就是最基本的一条。
  4、举办东坡文化节,弘扬朝云精神。每年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来临之时,惠州西湖总会张灯结彩,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但是在过去,西湖对于王朝云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在宣传力度上也有所不足,而几年前开始与其它城市轮流举办的东坡文化节或许正是解决途径之一。因此,可考虑在举办该文化节时,将朝云与朝云墓作为其重点宣传的一部分,弘扬王朝云坚贞不移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另外也可以在文化节举办期间提倡恢复古时惠州人民在朝云诞辰祭拜、凭吊朝云墓的风俗,并逐渐形成今后惠州独特的节日风俗,这也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祭拜朝云墓的活动举办期间,结合当时惠州平民的风俗习惯,恢复百姓成群结伴拜祭朝云墓的盛状,又可以成为展现惠州人民生活风貌的平台。
  5、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朝云墓和苏东坡纪念馆,清明节组织学生拜祭朝云墓。城市文化的建设并不能短期内就取得大踏步的前进,惠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同样也要经过一段长期的努力,厚积薄发。所以,要把城市文化的根基传递给青少年,要把历史文化的积淀深植到青少年的血脉之中,因此多对青少年进行熏陶就十分重要。要充分利用朝云墓,弘扬她坚贞不屈、乐观豁达、勤劳勇敢、对待家庭和爱情不离不弃的精神。
  结语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是推广城市风貌的名片。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惠州市的经济取得迅速发展,文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事实上,惠州拥有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东江文化,作为东江文化中东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朝云墓、六如亭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无论从保护文化遗存或是塑造城市文化的方面来说,对朝云墓、六如亭的保护和开发都是极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郭宝泉.惠州西湖新志[M].惠州:惠州市西湖风景区管理局,1995;
  〔2〕张友仁.惠州西湖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北宋)释惠洪.冷斋夜话[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孔凡礼.苏轼年谱[Z].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明)杨宗甫.嘉靖惠州府志.上海:中华书局,1961;
  〔6〕(北宋)苏轼.东坡全集[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北宋)费衮.梁溪漫志[A].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邹永祥.惠城文史资料·第十七辑[Z].惠州:惠州市惠城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1。
  作者简介:侯慧梅(1974--),女,大学本科,文物博物馆员,研究方向:惠州历史文化。现任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
其他文献
树皮,让人联想到它的沧桑、粗糙感。  这里展示的树皮工艺会颠覆你原有的印象,惊讶它的自然原始之美!  在我国的东北部生长着大片的桦树。皮白的为香桦,皮苍者为黑桦。据说,清代的流人(注:古代中原被流放到关外的犯人),对于桦树情有独钟,因为它丰富了流人的生活,寄托了流人的理想,当然也繁荣了流人文化和黑龙江地方文化。  桦树皮坚韧,剥之可长达数尺。在清代以前桦皮的功用主要是用来盖房,盖窝堡,做庐舍、庐帐
期刊
广州黄埔区的文冲村,入村即见,巷道狭窄错综、纵横交错,四个池塘虽隔似连,外人进来难辨方向。这种村落布局,首先是风水格局设置之需要。交错繁复的狭巷、串珠般水域、古朴建筑,汇成复杂又有条理之结构,形成呈现风水之理的绝佳环境。它让文冲子孙开枝散叶繁衍成广州近郊的大族。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迷宫般的巷道,让外敌入村后迷失方向。  文冲村开村八百多年。文冲陆氏始祖泰泉公原居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金兵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之在文化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些都带动了群众文化的良好、持续发展。在社区活动中广场舞这一文化形式已经被更多的人喜爱和接受,而广场舞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现如今,该形式已经被广大人民看做是群众文化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我们也明显的看到,广场舞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文化塑造、社会和谐发展发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在广场舞蹈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噪音和场地
期刊
[摘 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过程中,涉及到普查申报、传承、挖掘、开发、利用和建档等各项工作环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文就高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谈一点经验。  [关键词]高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经验  高州市是广东文化之乡,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广东省粤西,地理环境特殊,扼粤桂六县、市之要冲,历代为州、府、郡、县治所。高州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在打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开展图书馆流动服务的成功经验,对当前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图书馆流动服务这个课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总结经验,启迪思维,论述提高流动服务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流动服务 地方特点 资源共享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馆的流动服务工作蓬勃发展。所谓流动服务,主要是利用某些运输工具(如汽车、船只等),以远离市区、固定场所图书馆的企业、乡
期刊
[摘要]合唱活动的组织及排练对提高合唱的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重视对合唱活动在组织排练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群众性合唱组织的原则与排练展开了探讨,对群众合唱队的组织原则和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系统分析了群众合唱的排练,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组织 原则 排练  群众性合唱是集体的歌唱艺术,是当今较为活跃、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音乐活动,是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和培养审美能
期刊
[摘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艺术是一项受到广泛认同和参与性极强的活动形式,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它是以群众为主体,群众自愿参加的一项的活动,通过舞蹈活动可让群众掌握和学习丰富的舞蹈语汇,并运用多彩的艺术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满足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欣赏和活动的需要,最终达到群众自我娱乐的目的。本文先简单分析广场舞蹈的特征、形式,然后在此基础上主要论述广场舞蹈在群
期刊
[摘 要]鄂温克族是一支古老的民族,其传统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驯鹿部落鄂温克族的桦树皮手工艺更是成为传承至今的文化,其为狩猎民族的生活需求提供了方便,甚至衍变为了鄂温克族艺术中的璀璨珠宝。  [关键词]驯鹿鄂温克族 桦树皮 材料特性 民族继承与创新  一、 桦树皮之材料特点  桦树皮,别名白桦,其中以东北,西北地区生长率最高。因其质地柔韧、易后期加工、防腐耐潮、携带方便等特
期刊
[摘 要]民俗文物凝聚了各个民俗的习俗和智慧结晶,是反映民众生活情趣和社会发展进步性的重要物证。目前,对于民俗文物的收藏和保护还没有得到公众乃至博物馆的充分重视。本文以在博物馆中保管民俗文物的工作实践经验,说明博物馆在收藏和管理民俗文物中应注意的重点和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 民俗文物 收藏 管理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丰富而多彩,而其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物化载体正是我们所说的“民
期刊
[摘 要]广西壮族历史文化展是广东省博物馆于2016年引进的馆际交流展览,展由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为期三个多月。本文结合此次馆际交流展览,以其随展特色文创产品为线索,探讨文化创意产品在目前馆际交流展览跨区域文化传播中扮演何种角色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文创产品 媒介 馆际交流展览 传播  2015年国家文物局在印发的《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