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教师由于对课程资源的运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没有采用合适的资源呈现方式,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问题,使资源的价值得不到最大的体现。笔者认为,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感受、体验、感悟,资源的使用要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对资源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而是在思考中对资源进行再创造,在关键时刻合适地呈现。
一、筛选大量资源,丰富资源的表达方式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理解、思考、感悟相结合,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内容离我们很远,那距离有的来自于时间,有的来自于空间。
语文阅读课的重点是感悟、体验,在充分了解这点的基础上,首先引领学生研读教材文字,感受文字本身的内涵。其次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补充。鲜活的画面、资源的链接是对教材的补充,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生活的画面。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以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
二、精细加工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江雪”为例。
师:江面冰封了,渔翁为什么还在垂钓?他在垂钓什么?
生:(思考。)
师:(课件出示诗人柳宗元生平资料)“柳宗元,唐代诗人,他年少有为,23岁就考中进士。但仅仅几年,32岁的他因参与政治革新失败,从政坛的高峰摔了下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永州。朋友们怕被牵连,不敢与他交往。而正在此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病故了,离他而去……”
生:(读资料。)
师:看着柳宗元,看着渔翁,你发现了什么?
生:古诗中的渔翁恰似现实中的柳宗元,画面中的渔翁就是柳宗元的化身。
师:时值寒冬,柳宗元也经历着他人生的冬季,他在垂钓什么?
生:他在垂钓黎明;垂钓理解和信任;他在期待明君……
上面案例中教师在教学“江雪”揭示主题的环节时做了这样的处理:“江面冰封,渔翁为什么还在垂钓?他在垂钓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似乎很茫然。这是由于学生对作者生平了解的缺失造成的。于是,在哀婉的音乐教师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此时,学生的心灵被触动,他们为作者的不顺经历而叹息;为他悲凉人生而感叹……于是学生的思维之门被开启,他们成为了作者的知音,走到了柳宗元的内心世界。
三、把握运用资源,拓展资源的课外留白
【案例】
(感悟“祖父的园子就是萧红的乐园”。)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课件出示)“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可以给你一个天堂,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用他的宽容和慈爱,给了萧红一个天堂。这园子还是?(精神的家园)
師: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课件出示、教师朗读)“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是萧红的心中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下课!)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又一个开始。这一理念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特点,以教材的文本为“经”、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
总之,由于语文教材其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其课程资源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而我们教师在这纷繁复杂的各种资源面前,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了解其有效特征的前提下,以正确的途径呈现,使我们的课程资源得以有效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一、筛选大量资源,丰富资源的表达方式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理解、思考、感悟相结合,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内容离我们很远,那距离有的来自于时间,有的来自于空间。
语文阅读课的重点是感悟、体验,在充分了解这点的基础上,首先引领学生研读教材文字,感受文字本身的内涵。其次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补充。鲜活的画面、资源的链接是对教材的补充,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学生生活的画面。设置适当的情境,赋予知识以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更能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
二、精细加工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江雪”为例。
师:江面冰封了,渔翁为什么还在垂钓?他在垂钓什么?
生:(思考。)
师:(课件出示诗人柳宗元生平资料)“柳宗元,唐代诗人,他年少有为,23岁就考中进士。但仅仅几年,32岁的他因参与政治革新失败,从政坛的高峰摔了下来,被贬到偏远荒凉的永州。朋友们怕被牵连,不敢与他交往。而正在此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病故了,离他而去……”
生:(读资料。)
师:看着柳宗元,看着渔翁,你发现了什么?
生:古诗中的渔翁恰似现实中的柳宗元,画面中的渔翁就是柳宗元的化身。
师:时值寒冬,柳宗元也经历着他人生的冬季,他在垂钓什么?
生:他在垂钓黎明;垂钓理解和信任;他在期待明君……
上面案例中教师在教学“江雪”揭示主题的环节时做了这样的处理:“江面冰封,渔翁为什么还在垂钓?他在垂钓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似乎很茫然。这是由于学生对作者生平了解的缺失造成的。于是,在哀婉的音乐教师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此时,学生的心灵被触动,他们为作者的不顺经历而叹息;为他悲凉人生而感叹……于是学生的思维之门被开启,他们成为了作者的知音,走到了柳宗元的内心世界。
三、把握运用资源,拓展资源的课外留白
【案例】
(感悟“祖父的园子就是萧红的乐园”。)
师: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课件出示)“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师:读到这里,你能明白为什么萧红心中还是念念不忘那个园子?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可以给你一个天堂,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用他的宽容和慈爱,给了萧红一个天堂。这园子还是?(精神的家园)
師: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尾声中,再一次提到了这个园子。(课件出示、教师朗读)“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师: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是什么?是萧红的心中对爱与温暖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无论在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大气的文字写着这份爱、这份温暖、这份自由!让我们一同怀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下课!)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又一个开始。这一理念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教材特点,以教材的文本为“经”、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
总之,由于语文教材其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其课程资源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而我们教师在这纷繁复杂的各种资源面前,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了解其有效特征的前提下,以正确的途径呈现,使我们的课程资源得以有效运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