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五千年丰厚博大的文化底蕴,使得祖国的语言文字独具魅力,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是蕴涵丰富的哲理世界……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无疑是通向这些“世界”的第一扇门,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语文素质至关重要。
一、素质教育,德育先行。
语文新课标第1条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是那么纯洁、透明,还有宝贵的天真烂漫的天性。因此,在他的心灵沃土上洒下阵阵甜美的甘露,播种下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职。否则,即便教出世界顶级的高才生,他的思想品德却不够完美,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基于这个理念,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扎扎实实去完成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
二、注重基础知识、渗透学习技能。
万丈高楼何以拔地而起?当然离不开结实的地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无需我赘述,总之一句话:“听、说、读、写”永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而低年级尤以“读”和“写”为重。
《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阅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孩子们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唱读”。这一点做到后,再让他们试着加表情,加动作读,坐着读不够劲就站起来读。一个人读没意思就几个人合作读。同时,对于文中不认识的生字,我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扫清障碍,如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哥哥姐姐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培养独立学习的技能。
《目标》中对低年级的“写”是这样要求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实施了。只要学生拿起笔,就强调握笔姿势,“三个一”等。对于“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的理解是:按正确的笔画顺序写,横平竖直,尽量少用或不用橡皮抹。因此,刚一开始时,每教一个字,我都会让学生伸出小手多次“书空”,然后观察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这时,老师下去巡视检查,总会有一两名学生“书空时笔顺正确,一落到本上就倒下笔”的现象。我要及时纠正,以免养成不良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就按“教-扶-放”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了,只在关键地方引导一下即可。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了。
三、“过程”与“方法”相辅相成。
所谓“过程”,包括教者的教学过程,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谓“方法”,既包括教者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
这些“过程”和“方法”可以说就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改的就是旧过程,旧方法,从而换一种思想,换一个角度,从关注学生的“以学生为本”出发,让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去;让学生们从窄小的座位上跳下来,走到生活中,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乐趣无穷的!
新版的语文教材主题性强,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孩子们一拿到语文书就欣欣然地读起来。学生对教材感兴趣了,接下来就看老师怎么教了。每教一堂课,我都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每堂课的识字教学,我会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识字,如“击鼓传花领读”、“猜字游戏”、男女生赛读、猜字谜、看汉字想实物等,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玩着学”,一点不乏味。如“看汉字想实物”最形象。有个同学识记“鸟”这个字,她说:“上面一撇就是小鸟头上的毛,里面一点就是鸟的眼睛,第四笔好比鸟身子,最后一长横,就是小鸟长长的尾巴。”又如识记“羊”时,有个男生说:“上面一点一撇是羊角,三个横是羊肥胖的身子,下面出头像羊的小尾巴。”这么一说,大家全记住了。
除此之外,课后拓展问题的设计也是我看重的。因为我要在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目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去预习课文,让他们按我给的几步去预习。这样逐步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计划到四、五年级时,学生们可以在教师不指导的情况下,对每一篇课文都能加以简单的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激励求异思维,关注个性差异。
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强调“主体感受”、注重“个性”发展了。这很值得喝彩。毕竟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们,受外界的干扰还比较少,最宝贵的想象力十分活跃。对于同样的问题,十个孩子会有十种答案。但只要这答案合情合理,就应得到表扬。语文教学又不是制造零件,必须整齐划一,分毫不差。
五、开展实践活动,建设开放性课堂。
新课标中这一观念的出现,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也使孩子们自由、顽皮的天性得到了释放。比如,本册第一单元全是关于春天的话题。我会尽快讲完课文,然后把孩子们从教室里放出来,任由他们去墙角、去花坛寻找春天的踪迹。刚开始时,只是观察到花枝上有一个凸起的小包,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小包”大了,露出了一点点红色;又过几天,花苞越发大了,鼓鼓的像马上要绽放似的。我趁机讲解了“含苞待放”的意思。后来,花儿绽放,一丛丛、一簇簇,争芳斗艳,花香四溢,我总是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神奇,回教室后说几句话。又如一场春雨后,我又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操场上呼吸新鲜空气,去看看雨后的景物特点。回班之后,他们兴奋极了,抢着说自己的感受。又比如刮大风时,让他们身临其境,知道什么叫“飞沙走石”,什么叫“狂风肆虐”、“天地浑黄”,而且告诉他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进入生活情境,真正达到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总而言之,教材是有限的,但其外延是无限的,语文课的精髓在于:教师应以教材为媒介,最大限度地辐射到实际生活,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扎扎实实落实课改精神,从各个方面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质,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
一、素质教育,德育先行。
语文新课标第1条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是那么纯洁、透明,还有宝贵的天真烂漫的天性。因此,在他的心灵沃土上洒下阵阵甜美的甘露,播种下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是为人师者的第一要职。否则,即便教出世界顶级的高才生,他的思想品德却不够完美,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基于这个理念,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扎扎实实去完成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
二、注重基础知识、渗透学习技能。
万丈高楼何以拔地而起?当然离不开结实的地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无需我赘述,总之一句话:“听、说、读、写”永远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而低年级尤以“读”和“写”为重。
《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阅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孩子们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晰、不唱读”。这一点做到后,再让他们试着加表情,加动作读,坐着读不够劲就站起来读。一个人读没意思就几个人合作读。同时,对于文中不认识的生字,我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扫清障碍,如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哥哥姐姐等,“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培养独立学习的技能。
《目标》中对低年级的“写”是这样要求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实施了。只要学生拿起笔,就强调握笔姿势,“三个一”等。对于“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的理解是:按正确的笔画顺序写,横平竖直,尽量少用或不用橡皮抹。因此,刚一开始时,每教一个字,我都会让学生伸出小手多次“书空”,然后观察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书写。这时,老师下去巡视检查,总会有一两名学生“书空时笔顺正确,一落到本上就倒下笔”的现象。我要及时纠正,以免养成不良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就按“教-扶-放”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了,只在关键地方引导一下即可。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了。
三、“过程”与“方法”相辅相成。
所谓“过程”,包括教者的教学过程,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
所谓“方法”,既包括教者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
这些“过程”和“方法”可以说就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改的就是旧过程,旧方法,从而换一种思想,换一个角度,从关注学生的“以学生为本”出发,让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们中去;让学生们从窄小的座位上跳下来,走到生活中,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乐趣无穷的!
新版的语文教材主题性强,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孩子们一拿到语文书就欣欣然地读起来。学生对教材感兴趣了,接下来就看老师怎么教了。每教一堂课,我都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每堂课的识字教学,我会采用多种游戏形式识字,如“击鼓传花领读”、“猜字游戏”、男女生赛读、猜字谜、看汉字想实物等,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玩着学”,一点不乏味。如“看汉字想实物”最形象。有个同学识记“鸟”这个字,她说:“上面一撇就是小鸟头上的毛,里面一点就是鸟的眼睛,第四笔好比鸟身子,最后一长横,就是小鸟长长的尾巴。”又如识记“羊”时,有个男生说:“上面一点一撇是羊角,三个横是羊肥胖的身子,下面出头像羊的小尾巴。”这么一说,大家全记住了。
除此之外,课后拓展问题的设计也是我看重的。因为我要在学生分析问题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我目前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去预习课文,让他们按我给的几步去预习。这样逐步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计划到四、五年级时,学生们可以在教师不指导的情况下,对每一篇课文都能加以简单的分析,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激励求异思维,关注个性差异。
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强调“主体感受”、注重“个性”发展了。这很值得喝彩。毕竟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尤其低年级的孩子们,受外界的干扰还比较少,最宝贵的想象力十分活跃。对于同样的问题,十个孩子会有十种答案。但只要这答案合情合理,就应得到表扬。语文教学又不是制造零件,必须整齐划一,分毫不差。
五、开展实践活动,建设开放性课堂。
新课标中这一观念的出现,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也使孩子们自由、顽皮的天性得到了释放。比如,本册第一单元全是关于春天的话题。我会尽快讲完课文,然后把孩子们从教室里放出来,任由他们去墙角、去花坛寻找春天的踪迹。刚开始时,只是观察到花枝上有一个凸起的小包,过了几天,孩子们发现“小包”大了,露出了一点点红色;又过几天,花苞越发大了,鼓鼓的像马上要绽放似的。我趁机讲解了“含苞待放”的意思。后来,花儿绽放,一丛丛、一簇簇,争芳斗艳,花香四溢,我总是让学生们走出教室,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神奇,回教室后说几句话。又如一场春雨后,我又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操场上呼吸新鲜空气,去看看雨后的景物特点。回班之后,他们兴奋极了,抢着说自己的感受。又比如刮大风时,让他们身临其境,知道什么叫“飞沙走石”,什么叫“狂风肆虐”、“天地浑黄”,而且告诉他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进入生活情境,真正达到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总而言之,教材是有限的,但其外延是无限的,语文课的精髓在于:教师应以教材为媒介,最大限度地辐射到实际生活,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扎扎实实落实课改精神,从各个方面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质,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