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说的“美丽的结束”不是指情人之间浪漫的分手,而是每个人都必然要有的经历——死。
“死”,对于我来讲,曾经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字眼。它总是和流血、疾病、衰老与眼泪联系在一起的。“死”,也曾经是个很遥远的字眼。我的人生似乎刚开了头,我的世界里是阳光、蓝天、鲜花与新鲜的空气,哪里会有死亡的阴影?然而,随着年岁渐长、阅世渐深,体尝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耳闻目睹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故事,“死”,在我心目中不再那么空洞和狰狞了,它变得温和而引人遐思,它引发了我对于生命与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于“死”的品味与探询,是生的喧闹中的寂寞,让我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听到了悠悠的古刹钟声,使我在褪尽层层的铅华之后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的内心。
昨天回家,母亲淡淡的告诉我;她的一个老同事在夜里睡梦中故去了。躺下时一如往常,第二天,老伴伸手去拉迟迟不肯起身的她,却发现人已经冰冷僵硬了。母亲平淡的语气似乎在讲着陌生人的故事,她说,老同事只是长眠了而已,她走得没有痛苦,也不拖累别人,是个有福之人,人,原本是可以这样转瞬即逝的,也可以这样不辞而别。生命,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而战弱的过程。这是一个五月的傍晚,蔷薇正开满墙壁,馥郁的花香在空气中渲染着浓浓的生命的气息。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母亲的过去,她是一位小学校长。临终之前,她把儿子、儿媳叫到眼前,平静的说:我们一家人都很好,我这一生没有遗憾。而今我要出门远行,你们不必难过。我不能给自己梳洗了,你们要把我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要把我的后事办得像游行,你们俩去送我就可以了,把我埋葬好,种好草坪、栽好鲜花,再带着孙子来看我……充满智慧的母亲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这样平淡有序,就像日常对儿子的吩咐一样。并非诀别、也无需痛哭,“死”,原来也是这样美丽而浪漫的事情。
在安和静谧的日子里似乎连“死”都是这样波澜不惊,深悟了生活精髓的人们即使在自己的最后时光里也显得这样安静,他们甚至使自己的弥留之际充满诗情画意。而在那些乌云压顶、充满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这样从容的死却常常令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读书读到了革命都瞿秋白牺牲时的情景,让我对“死”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位仅仅三十六岁的革命者轻轻的哼起《国际歌》,徐徐的走上罗汉岭,盘腿坐在草坪上,泰然的面对青山,平静的说:“此地甚好,开枪吧。”“视死如归”,那是怎样一种决心、勇气和信念呢!生,已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强大。“人之公余小快乐,夜间安眼为大快乐,辞世长眠为真快乐。”“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一份凤凰涅口后的从容,一个磊落坦荡的生命!
生命原来是美好的,拥有一次生命的机会是值得珍惜的,尽管生命的旅途中会有风霜雨雪,但是,让我们热爱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景致吧,每一次花开,每一次流泪,都有让人心动的理由;即使不得不凋落,那也要一个美丽的谢幕,用最后的微笑告诉所有的人;我来过,我爱过,我无悔……让人们从一个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仍能得到生的启迪和鼓舞,仍能看到生命的美,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
人生何处相逢?清风时时拂面。我愿用我生命的点点滴滴追寻一种美丽。
“死”,对于我来讲,曾经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字眼。它总是和流血、疾病、衰老与眼泪联系在一起的。“死”,也曾经是个很遥远的字眼。我的人生似乎刚开了头,我的世界里是阳光、蓝天、鲜花与新鲜的空气,哪里会有死亡的阴影?然而,随着年岁渐长、阅世渐深,体尝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耳闻目睹了许多生离死别的故事,“死”,在我心目中不再那么空洞和狰狞了,它变得温和而引人遐思,它引发了我对于生命与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于“死”的品味与探询,是生的喧闹中的寂寞,让我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听到了悠悠的古刹钟声,使我在褪尽层层的铅华之后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的内心。
昨天回家,母亲淡淡的告诉我;她的一个老同事在夜里睡梦中故去了。躺下时一如往常,第二天,老伴伸手去拉迟迟不肯起身的她,却发现人已经冰冷僵硬了。母亲平淡的语气似乎在讲着陌生人的故事,她说,老同事只是长眠了而已,她走得没有痛苦,也不拖累别人,是个有福之人,人,原本是可以这样转瞬即逝的,也可以这样不辞而别。生命,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而战弱的过程。这是一个五月的傍晚,蔷薇正开满墙壁,馥郁的花香在空气中渲染着浓浓的生命的气息。
这让我想起另一位母亲的过去,她是一位小学校长。临终之前,她把儿子、儿媳叫到眼前,平静的说:我们一家人都很好,我这一生没有遗憾。而今我要出门远行,你们不必难过。我不能给自己梳洗了,你们要把我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不要把我的后事办得像游行,你们俩去送我就可以了,把我埋葬好,种好草坪、栽好鲜花,再带着孙子来看我……充满智慧的母亲把自己的后事安排得这样平淡有序,就像日常对儿子的吩咐一样。并非诀别、也无需痛哭,“死”,原来也是这样美丽而浪漫的事情。
在安和静谧的日子里似乎连“死”都是这样波澜不惊,深悟了生活精髓的人们即使在自己的最后时光里也显得这样安静,他们甚至使自己的弥留之际充满诗情画意。而在那些乌云压顶、充满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这样从容的死却常常令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读书读到了革命都瞿秋白牺牲时的情景,让我对“死”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位仅仅三十六岁的革命者轻轻的哼起《国际歌》,徐徐的走上罗汉岭,盘腿坐在草坪上,泰然的面对青山,平静的说:“此地甚好,开枪吧。”“视死如归”,那是怎样一种决心、勇气和信念呢!生,已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强大。“人之公余小快乐,夜间安眼为大快乐,辞世长眠为真快乐。”“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一份凤凰涅口后的从容,一个磊落坦荡的生命!
生命原来是美好的,拥有一次生命的机会是值得珍惜的,尽管生命的旅途中会有风霜雨雪,但是,让我们热爱这多姿多彩的生命景致吧,每一次花开,每一次流泪,都有让人心动的理由;即使不得不凋落,那也要一个美丽的谢幕,用最后的微笑告诉所有的人;我来过,我爱过,我无悔……让人们从一个生命的最后一瞬间仍能得到生的启迪和鼓舞,仍能看到生命的美,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
人生何处相逢?清风时时拂面。我愿用我生命的点点滴滴追寻一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