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愤怒不仅损害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他人的安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愤怒情绪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愤怒情绪的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五个维度。大学生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因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大四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女生因学习问题、异性交往,男生因社会工作、学习问题引发愤怒情绪比例也比较高。最后,本文提出帮助大学生减少愤怒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3-0094-04
一、引言
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反映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绪会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消极的情绪则会产生沉重、悲伤的心理感受。愤怒表示一种情绪状态。“愤”在《辞海》中,指忿怒、郁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与“愤”相关的词条有气愤、愤怒、愤然、愤恨等。“生气”在《辞海》中,指发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因不顺心,不合心意而显露的不愉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愤怒”为极生气之意。“愤怒”与“生气”虽然都表示了个体不满意的情绪,但仍有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愤怒比生气更强烈地表达了人类不满意的情绪。
愤怒的原始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力量打击和防止来犯者,也用于主动出击。在当代社会中,除了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外,愤怒的功能正变成一种表达自身反抗的意向和态度。
愤怒是所有情绪中最富有冲动性的,愤怒可以分为即刻的状态性愤怒和人格的特质性愤怒。状态性愤怒是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等有不同的强度。特质性愤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愤怒情绪诱发的阈限低,对于竞争、拒绝和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愤怒与攻击行为或暴力是不可分割的,愤怒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而攻击行为发生时必然有愤怒情绪相伴随。Sukhodolsky等研究了361名青少年罪犯和206名普通中学生(年龄在14—18岁之间)身体攻击与愤怒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水平的愤怒与高频次的身体攻击显著相关,青少年罪犯比普通中学生报告了更高的愤怒情绪体验[1]。
现代医学认为,在愤怒情绪的带动下,人体进入一种战争状态。肾上腺分泌出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其他紧张型荷尔蒙。体内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性物质增加,能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时会使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愤怒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短促而浅,肌肉紧张,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此时心脏输入四肢的血量增多,消化和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关闭[2]。由于大脑内负责传输的化学物质神经传递素在数秒之内消失,压力荷尔蒙残留在血流内,其含量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就可能导致冠状动脉中动脉硬化物质形成,增加血栓的可能性,抑制免疫功能,并使中风和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成倍增加。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中患冠状心脏病以及高危冠状心脏病人群与愤怒成正相关,并且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病、胃肠疾病、癌症等都与愤怒有关。愤怒情绪还可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3]。人在发怒状态下,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恍恍惚惚,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愤怒还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发生神经衰弱、反应性精神病,甚至诱发精神分裂症等。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发展时期,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情绪容易波动,自控能力较弱,强烈的愤怒情绪不仅伤害身体,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自杀、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过度的愤怒情绪反应和情绪处理不当引起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加深,容易产生愤怒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强烈的愤怒情绪不仅伤害身体,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中,愤怒是极具杀伤力的情绪,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后果。近些年,大学校园里恶性伤害案件频发,由于人际冲突而引发的攻击、暴力事件触目惊心。如表1所示,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些案件的背后虽然有深刻、复杂的因素,但一些大学生缺乏对愤怒情绪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表1近年来高校同窗恶性事件
事件类型时间、地点事件概况事件诱因
投毒案1997年5月,北京大学王晓龙向同班和同寝室两名同学投“铊”王晓龙在与1名同学交往中感觉被冷淡,用另1名同学实验毒性
凶杀案2004年2月13—15日,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马加爵因打牌与4名同学发生摩擦和口角,被同学讥讽
投毒案2007年5月31日,中国矿业大学常宇庆向3名同学投放硝酸铊常宇庆因同学不理睬自己,对同学有意见实施报复
凶杀案2009年11月14日,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杀害寝室同学郭力维因与同学之间有矛盾,感觉自尊心受伤害
凶杀案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袁某杀害寝室同学因未及时给同学开门,寝室同学与袁某发生争吵,双方发生口角,发生肢体冲突
投毒案201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林森浩向饮水机投放二甲亚硝胺林森浩因生活琐事对同学黄洋心存不满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约在10%—30%之间,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4],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大学生愤怒情绪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情绪调节策略,有利于大学生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因的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引发大学生愤怒情绪的因素。调查对象中,大一至大四共93名学生,其中,男生36人,女生57人,大一27人、大二21人,大三26人、大四19人,年龄段为18—23岁。访谈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的诱发因素涉及到大学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调查通过请被访谈学生对最近两个月发生的愤怒情绪进行回忆,以及对愤怒事件发生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具有诱发原因比较单一、冲突事件具体、愤怒感受比较强烈等特点。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五个维度上,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占比单位:%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因日常生活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除大四学生低于50%之外,其他三个年级超过50%以上的愤怒情绪均是由日常生活的琐事引起。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因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大四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也比较高。男生和女生均因日常生活琐事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女生为43.9%,男生则更加突出,为52.8%。女生因学习问题、异性交往引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男生因社会工作、学习问题引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
三、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因的访谈分析
通过与大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学,矛盾和冲突也容易在同学之间发生,同学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有:被同学误解、聊天话不投机、不被理解、被冷落、被嘲笑、东西被损坏、朋友不真心、看问题观点不同、休息被干扰、不守信用、丢东西、被别人欺负、校园工作人员态度差、饭菜质量差、经常停水停电等。例如,有的大学生说有时自己身体不太舒服,想早点睡觉,而寝室同学却在玩电脑、大声说话,感觉很气愤;还有的大学生说早上到水房洗脸,大家正在排队,这时刚好有一个人洗完了,还没等自己把脸盆放好,旁边的人却给另一个没来的人占了地方,自己当即感觉很气愤就同他吵起来,还差点动了手;有的大学生说有一天到食堂吃饭,面对没有大变化的饭菜本来就没食欲,又吃出了异物,自己非常生气,恨不得把餐盘摔了。
大学生因学习问题而引发愤怒情绪的事件主要有考试没考好、书包被偷、自习占座、学习被吵、与老师发生冲突等。例如,有的大学生说到教室上自习,提前占好的座被掀了,书也丢了,感觉很愤怒;还有的大学生说期末考试本来自习地方就人满为患,空座位很少,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却是有人给另一个没来的人占的,当即感觉很气愤;也有的大学生因老师误解等原因产生愤怒情绪,有同学说上课老师突然抽查课堂笔记,因自己赶时间忘带了,下课回寝室去取,可是老师却看都不看,而且还在课堂上批评自己,并扣掉了平时分数,这时就会感觉非常气愤。
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也会产生愤怒情绪。例如,学院布置的工作需要在班级落实,但同学不愿意配合或有反对意见时,常会产生愤怒情绪。
恋爱交友在大学校园已很普遍,因与异性交往而产生愤怒情绪也时有发生。恋人之间发生矛盾,不被重视,对事情有不同看法,失恋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怒情绪。被异性过度追求或被骚扰,有时也使当事人感觉很气愤。
大学生多数求学在外,父母亲人挂念、担心,难免会时常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时也会遥控、指挥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大学生认为自己成人了,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再需要父母的管教。因此,在家庭关系中,控制和反控制之间的斗争也会引发大学生愤怒情绪。
诱发大学生愤怒情绪的事件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比较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关心较少,问到国家大事、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事情是否会引发愤怒情绪,回答几乎都是没有。诱发因素比较单一、冲突事件具体、愤怒感受比较强烈是大学生愤怒情绪的主要特点。
四、调节大学生愤怒情绪的策略和途径
学习、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为什么会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愤怒情绪?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个性特征、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至成年早期,虽然身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问题,自己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遇到事情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不擅长换个角度看问题,因而常常会因为一些小的磨擦和矛盾,产生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帮助大学生减少愤怒情绪,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愤怒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等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求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方式,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高校还应给大学生创造宣泄情绪的途径,如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充实生活,沟通感情,释放不良情绪[5]。 2.学习愤怒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访谈还对大学生宣泄愤怒情绪的方式进行了询问。有的大学生说,在愤怒时,常常是通过肢体行动、面部表情及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愤怒情绪。男生的表现是面目狰狞、乱摔东西、舞动双拳、大声吼叫,并且有极强的骂人、打人欲望;女生的表现则是哭泣、不说话、摔东西、与人争吵等。愤怒与攻击行为和暴力是不可分割的,愤怒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部分大学生以拳打脚踢的肢体动作来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已呈现出暴力攻击倾向,一些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突发事件,多数是在学生愤怒、失去理智的状态下发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大学生情绪发泄的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指导大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通过采取放松、注意转移、自我安慰、自我反思、换位思考、认知调整等策略控制愤怒情绪。
3.学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或不良环境时,求助是一种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比退避、自责、幻想更有积极意义,要鼓励大学生遇到愤怒情绪时主动向身边人求助。通过向同学、朋友、老师、亲人进行倾诉,不仅能获得外界的情感支持,使愤怒情绪得以宣泄,亲朋、师长的理解、安抚和建议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数高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在遇到化解不了的情绪问题时,还应主动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参考文献:
[1]
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2006,(2):25-27.
[2]张婷.情绪调节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29.
[3]桦楠.学会排解愤怒[N].生活时报,2002-03-26.
[4]孟佳.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
[5]罗玲.大学生情绪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2,(7上):255-256.
[6]张诤,冯峻.大学生调节愤怒情绪方法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1B):139-143.
[7]余晓波,方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3):723-725.
[8]屈正良,夏金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觉察与解决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8,(1):40-42.
[9]姜倩.大学生心理问题求助方式的调查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12):951-953.
[10]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王平.大学生的愤怒情绪及其管理[J].职业时空,2011,(6):138-141.
[12]刘惠军,朱丽雯.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发生及表达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1288-1290.
[13]叶发钦.论大学生情绪问题及其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63-64.
[14]蔡茂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网络财富,2010,(8):3-4.
[15]陈琦,吴志功,苗逢春.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26-31.
(责任编辑:邓菁)
〔关键词〕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5)03-0094-04
一、引言
情绪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反映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积极的情绪会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消极的情绪则会产生沉重、悲伤的心理感受。愤怒表示一种情绪状态。“愤”在《辞海》中,指忿怒、郁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与“愤”相关的词条有气愤、愤怒、愤然、愤恨等。“生气”在《辞海》中,指发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因不顺心,不合心意而显露的不愉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愤怒”为极生气之意。“愤怒”与“生气”虽然都表示了个体不满意的情绪,但仍有区别,它们的区别在于程度的不同,愤怒比生气更强烈地表达了人类不满意的情绪。
愤怒的原始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力量打击和防止来犯者,也用于主动出击。在当代社会中,除了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外,愤怒的功能正变成一种表达自身反抗的意向和态度。
愤怒是所有情绪中最富有冲动性的,愤怒可以分为即刻的状态性愤怒和人格的特质性愤怒。状态性愤怒是由情境引发的心理、生理变化和主观体验,从愠怒到暴怒等有不同的强度。特质性愤怒是指在各种情境中都有体验愤怒情绪的倾向,愤怒情绪诱发的阈限低,对于竞争、拒绝和不公平容易产生愤怒。愤怒与攻击行为或暴力是不可分割的,愤怒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而攻击行为发生时必然有愤怒情绪相伴随。Sukhodolsky等研究了361名青少年罪犯和206名普通中学生(年龄在14—18岁之间)身体攻击与愤怒情绪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水平的愤怒与高频次的身体攻击显著相关,青少年罪犯比普通中学生报告了更高的愤怒情绪体验[1]。
现代医学认为,在愤怒情绪的带动下,人体进入一种战争状态。肾上腺分泌出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其他紧张型荷尔蒙。体内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增高,交感活性物质增加,能诱发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加,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致使血压升高。同时,发怒时会使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愤怒时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短促而浅,肌肉紧张,大脑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此时心脏输入四肢的血量增多,消化和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关闭[2]。由于大脑内负责传输的化学物质神经传递素在数秒之内消失,压力荷尔蒙残留在血流内,其含量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就可能导致冠状动脉中动脉硬化物质形成,增加血栓的可能性,抑制免疫功能,并使中风和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成倍增加。研究表明,在健康人群中患冠状心脏病以及高危冠状心脏病人群与愤怒成正相关,并且高血压、冠状动脉、心脏病、胃肠疾病、癌症等都与愤怒有关。愤怒情绪还可使人的食欲降低,消化不良,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3]。人在发怒状态下,情绪不稳、心神不安、恍恍惚惚,不仅工作、学习效率大大降低,还有可能出现差错和事故。愤怒还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发生神经衰弱、反应性精神病,甚至诱发精神分裂症等。
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发展时期,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情绪容易波动,自控能力较弱,强烈的愤怒情绪不仅伤害身体,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自杀、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过度的愤怒情绪反应和情绪处理不当引起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求职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加深,容易产生愤怒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强烈的愤怒情绪不仅伤害身体,还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中,愤怒是极具杀伤力的情绪,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后果。近些年,大学校园里恶性伤害案件频发,由于人际冲突而引发的攻击、暴力事件触目惊心。如表1所示,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这些案件的背后虽然有深刻、复杂的因素,但一些大学生缺乏对愤怒情绪的控制能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表1近年来高校同窗恶性事件
事件类型时间、地点事件概况事件诱因
投毒案1997年5月,北京大学王晓龙向同班和同寝室两名同学投“铊”王晓龙在与1名同学交往中感觉被冷淡,用另1名同学实验毒性
凶杀案2004年2月13—15日,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马加爵因打牌与4名同学发生摩擦和口角,被同学讥讽
投毒案2007年5月31日,中国矿业大学常宇庆向3名同学投放硝酸铊常宇庆因同学不理睬自己,对同学有意见实施报复
凶杀案2009年11月14日,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杀害寝室同学郭力维因与同学之间有矛盾,感觉自尊心受伤害
凶杀案2013年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袁某杀害寝室同学因未及时给同学开门,寝室同学与袁某发生争吵,双方发生口角,发生肢体冲突
投毒案2013年3月31日,复旦大学林森浩向饮水机投放二甲亚硝胺林森浩因生活琐事对同学黄洋心存不满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大约在10%—30%之间,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4],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大学生愤怒情绪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危机干预,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情绪调节策略,有利于大学生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因的调查问卷分析
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引发大学生愤怒情绪的因素。调查对象中,大一至大四共93名学生,其中,男生36人,女生57人,大一27人、大二21人,大三26人、大四19人,年龄段为18—23岁。访谈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的诱发因素涉及到大学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调查通过请被访谈学生对最近两个月发生的愤怒情绪进行回忆,以及对愤怒事件发生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具有诱发原因比较单一、冲突事件具体、愤怒感受比较强烈等特点。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五个维度上,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发因素占比单位:%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因日常生活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除大四学生低于50%之外,其他三个年级超过50%以上的愤怒情绪均是由日常生活的琐事引起。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因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大四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也比较高。男生和女生均因日常生活琐事诱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最高,女生为43.9%,男生则更加突出,为52.8%。女生因学习问题、异性交往引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男生因社会工作、学习问题引发愤怒情绪的比率比较高。
三、大学生愤怒情绪诱因的访谈分析
通过与大学生的谈话了解到,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学,矛盾和冲突也容易在同学之间发生,同学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有:被同学误解、聊天话不投机、不被理解、被冷落、被嘲笑、东西被损坏、朋友不真心、看问题观点不同、休息被干扰、不守信用、丢东西、被别人欺负、校园工作人员态度差、饭菜质量差、经常停水停电等。例如,有的大学生说有时自己身体不太舒服,想早点睡觉,而寝室同学却在玩电脑、大声说话,感觉很气愤;还有的大学生说早上到水房洗脸,大家正在排队,这时刚好有一个人洗完了,还没等自己把脸盆放好,旁边的人却给另一个没来的人占了地方,自己当即感觉很气愤就同他吵起来,还差点动了手;有的大学生说有一天到食堂吃饭,面对没有大变化的饭菜本来就没食欲,又吃出了异物,自己非常生气,恨不得把餐盘摔了。
大学生因学习问题而引发愤怒情绪的事件主要有考试没考好、书包被偷、自习占座、学习被吵、与老师发生冲突等。例如,有的大学生说到教室上自习,提前占好的座被掀了,书也丢了,感觉很愤怒;还有的大学生说期末考试本来自习地方就人满为患,空座位很少,好不容易找了个座位却是有人给另一个没来的人占的,当即感觉很气愤;也有的大学生因老师误解等原因产生愤怒情绪,有同学说上课老师突然抽查课堂笔记,因自己赶时间忘带了,下课回寝室去取,可是老师却看都不看,而且还在课堂上批评自己,并扣掉了平时分数,这时就会感觉非常气愤。
大学生在社会工作中也会产生愤怒情绪。例如,学院布置的工作需要在班级落实,但同学不愿意配合或有反对意见时,常会产生愤怒情绪。
恋爱交友在大学校园已很普遍,因与异性交往而产生愤怒情绪也时有发生。恋人之间发生矛盾,不被重视,对事情有不同看法,失恋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怒情绪。被异性过度追求或被骚扰,有时也使当事人感觉很气愤。
大学生多数求学在外,父母亲人挂念、担心,难免会时常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时也会遥控、指挥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大学生认为自己成人了,有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再需要父母的管教。因此,在家庭关系中,控制和反控制之间的斗争也会引发大学生愤怒情绪。
诱发大学生愤怒情绪的事件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学习问题、社会工作、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方面。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比较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关心较少,问到国家大事、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事情是否会引发愤怒情绪,回答几乎都是没有。诱发因素比较单一、冲突事件具体、愤怒感受比较强烈是大学生愤怒情绪的主要特点。
四、调节大学生愤怒情绪的策略和途径
学习、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为什么会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愤怒情绪?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个性特征、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差异。二是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至成年早期,虽然身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问题,自己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大学生缺乏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遇到事情常常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不擅长换个角度看问题,因而常常会因为一些小的磨擦和矛盾,产生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帮助大学生减少愤怒情绪,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愤怒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进行学生管理工作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卫生部、国务院等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求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方式,使大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自主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高校还应给大学生创造宣泄情绪的途径,如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充实生活,沟通感情,释放不良情绪[5]。 2.学习愤怒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
访谈还对大学生宣泄愤怒情绪的方式进行了询问。有的大学生说,在愤怒时,常常是通过肢体行动、面部表情及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愤怒情绪。男生的表现是面目狰狞、乱摔东西、舞动双拳、大声吼叫,并且有极强的骂人、打人欲望;女生的表现则是哭泣、不说话、摔东西、与人争吵等。愤怒与攻击行为和暴力是不可分割的,愤怒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部分大学生以拳打脚踢的肢体动作来消除自己的愤怒情绪,已呈现出暴力攻击倾向,一些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突发事件,多数是在学生愤怒、失去理智的状态下发生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大学生情绪发泄的特点,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指导大学生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通过采取放松、注意转移、自我安慰、自我反思、换位思考、认知调整等策略控制愤怒情绪。
3.学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或不良环境时,求助是一种成熟的应对方式,求助比退避、自责、幻想更有积极意义,要鼓励大学生遇到愤怒情绪时主动向身边人求助。通过向同学、朋友、老师、亲人进行倾诉,不仅能获得外界的情感支持,使愤怒情绪得以宣泄,亲朋、师长的理解、安抚和建议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多数高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大学生在遇到化解不了的情绪问题时,还应主动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参考文献:
[1]
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J],青少年研究,2006,(2):25-27.
[2]张婷.情绪调节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29.
[3]桦楠.学会排解愤怒[N].生活时报,2002-03-26.
[4]孟佳.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
[5]罗玲.大学生情绪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2,(7上):255-256.
[6]张诤,冯峻.大学生调节愤怒情绪方法的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1B):139-143.
[7]余晓波,方艳霞.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3):723-725.
[8]屈正良,夏金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觉察与解决方式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8,(1):40-42.
[9]姜倩.大学生心理问题求助方式的调查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12):951-953.
[10]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王平.大学生的愤怒情绪及其管理[J].职业时空,2011,(6):138-141.
[12]刘惠军,朱丽雯.青少年愤怒情绪的发生及表达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1):1288-1290.
[13]叶发钦.论大学生情绪问题及其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63-64.
[14]蔡茂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网络财富,2010,(8):3-4.
[15]陈琦,吴志功,苗逢春.年轻大学生忧虑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寻求帮助的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26-31.
(责任编辑: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