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影依稀梦里寻
一场春雨唤醒了对荷的记忆。
清明过后,午后一杯清茶,让我遐想她曾经的娇态:翠绿玉柱,中通外直,亭亭玉立,不枝不蔓,清波翠盖,绿伞遮阳,红粉上妆,如痴如醉。在一望无际的荷花池,滴水荷叶,四处洒落;花出淤泥,品高不染。
荷花,盛开暑夏之际,展放烈炎之中,迎骄阳无惧,顶烈日不损,她自立自强,不随波逐流,她孤芳自赏,引文人骚客风情无限。
荷不羡慕身外物,即使露珠,落在她的身上,哪怕再晶莹再可爱,她都会轻轻抖动,将它回归自然,自己依然自在、快乐、逍遥。
然而,当我寻觅那一枝红花,却发现风动荷动之间,蹲立的不是凌波仙子,而是一只娇人可爱的鸟儿。它使我想起李清照的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鸟儿或许“误人藕花深处”,但我真心希冀,它是心向往之,为荷而往,为荷而憩,“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怡然自得,省却红尘喧嚣瓜葛。 一花一世界。荷,其实是一个世界,是一种人生。当下,这个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时常在梦里寻寻觅觅。
一鸟一世界。鸟,是这个世界的精灵,是现实。它来去自由,无拘无束。或为荷叶来,或为荷花来;将荷花的世界,或作永久之地,或作人生驿站。鸟也有它的人生。
不知哪家邻家的鸟儿啼叫了两声,清脆,醒神,把我唤回明媚阳光之下。
画画人想着自己的心境,想着观画人的感受,方能构筑心灵的彩虹之桥。《宣和画谱》说,画家要赋予花鸟画伦理道德观念,“有以兴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登临览物之有得也”。这也是陈佩秋先生作品的高妙之处,让观者见荷不见花,有鸟思芙蓉。
万木霜天别样红
曾有翠绿、雪白,如今红色如火。
春暖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绿叶葱茏,它和它的同类并无差别,用绿色显示春的气息,用绿色营造勃勃生机。
人夏,枝头缀满白色小花,常让人擦肩相过,视而不见。
然而,当你远离它虬曲古朴的躯干,猛回头,远远望去,如云覆盖,又似盛夏枝头喜迎飘雪,那幕风景如此地静逸,让你萌生出许多感动。此时,折身返回,细察那细嫩的白花,竟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精致典雅,花簇团团相围,不耀眼,去华丽,在姹紫嫣红的季节,我行我素,有些格格不入。但它确实很美,是一种洁白无暇的淡雅之美,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清高之美。
它在孕育,让下一个季节更加灿烂,让它的生命结出累累果实。
秋冬时分,生命成熟,也开始凋零。但它显示的是另一番风景。整棵树,缀满了火红的硕果,远看就像点燃万木霜天别样红的火把,鲜艳夺目。
它给人红火的冲击,让自身的价值显示出与众不同。在金黄的晚秋,平添一把燃烧的烈火;它经冬不衰,即使松柏岁寒,也不凋谢,给枯白的冬季留下盎然生机,让冬的世界看到生命的希望。它与白茫茫原野雪景相映成趣,为这世界定格一道靓丽的风景画卷。
它就是“火棘”,一种蔷薇灌木,人们又叫它“火把果”。红红的硕果,像火把一样在人们心中燃烧,燃烧着希望,燃烧着丰收的喜悦。
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中,时常会看见这种红红的、茂盛的红果果。而枝头鸟儿身临春华秋实后的富足,是依恋不舍,还是飞过这一丛丛无忧的境地?还是到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
视线收离画面,猛然间发现右下落款,竟然写在五华山南麓。五华山,何方胜地?是画家长于斯,留恋于斯的地方。它位于云南,是昆明城区的制高点。早年,这里一片青林垂影,亭台掩映。在这山上山下,有画家童年的梦想,少年的记忆。或许,曾经在跟随母亲上山进香时,见过丛丛火棘树上停留过可人的小鸟,或许童年与小伙伴嬉戏间,听过火棘树上小鸟的鸣唱,也或许哪年盛夏回乡避暑,在寻山漫步之时见过此景,于是生发出幽幽之情,继而才有这一页风景。
当代画坛,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以独树一帜的风格享誉画界。她取法两宋,重彩工笔和泼墨写意都别具风韵。在她的笔下,无论休憩枝干的林中鸟,还是一花一叶的大千世界,都流露出画家沉静恬淡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又以强烈的绘画个性,使中国画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融合一起,给中国画赋予了新的生命。
不在春夏争艳,但在秋冬红火。这或许是陈佩秋先生艺术的真实写照。
空山鸟鸣林幽幽
秋风起,树叶动,山寂寂,百鸟鸣。
此时,空山不见山,树木不成林。鸟儿鸣唱,少了春之声的欢快,少了夏之歌的流畅,多了丝丝忧悯。叶儿黄,树儿枯,秋风秋雨愁煞人。
大自然的造化,让生活在四季分明的人们心随物移,感受不同季节,体验不同心情。于是,花鸟就成了人们比兴于喜怒哀乐,移之于精神遐想的理想精灵。
将自然之物移于丹青,中国人远早于西人。古人善于借花草鸟兽之名,抒画者内心独白,更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诗,和赵佶《芙蓉锦鸡图》李迪《雪树寒禽图》花鸟画,让后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古人曰:“诗空山鸟鸣林幽幽言志”,“画者,从于心者也。”
《诗经》中被描写过的鸟类不下百余。西汉始,至南北朝,文人骚客以鸟为题,词赋相咏,留下几多名篇。前有贾谊《鹏鸟赋》汉昭帝《黄鹤歌》,后随曹丕《燕歌行》司马相如《凤求凰》,曲曲劲歌撼古今。唐末后,文人钟情花鸟,有过之而无不及,长歌短吟,诗文竞美;宫廷御用画家,民间布衣文人,诗歌之余,寄情翰墨,中国花鸟画空前繁荣,花鸟诗、百鸟图竞相争美。“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一时妇孺传唱。
花鸟成丁我们生活的寄托,自然界因此多了许多美丽,人们从此增添许多感受,情趣寄于山水,心情依赖山之精灵——花鸟。有人云:天空有鸟,变得广袤高远、神奇莫测;大海有鸟,变得博大壮阔、无限深奥;花丛有鸟,变得精彩热烈、明丽多姿;森林有鸟,变得静谧空灵;城市有鸟,多一道风情,一份靓丽,一派生机,一种乐达。这世界有花,才可以让我们丰富多彩。
陈佩秋先生的花鸟作品,表现出画家深深依托于精神乐园的创作激情。她的花鸟画,高扬一种精神,明丽豁达,无畏无惧;花鸟技法,从传统中透出创新。她的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之美,更重要的是把花鸟作为抒发和表现个人意念、情怀的重要媒介,通过笔底生灵,酣畅淋漓地表露对自然的体验认知,抒发内心感受,或迎风斗雪,或世外逍遥,使欣赏者“迁想妙得”“缘物寄情”,各得其所,心旷神怡。
已不记得,是江南的哪个小镇,曾经也是这样的翠色满目,也是这样的烟雨濛濛;
已不记得,是哪片乡间的竹林,曾经也是这样的随风摇曳,也是这样的唰 唰出声。
竹楼上,凭窗而坐,凝神窗外如丝的细雨,薄纱般的烟雾,深吸一口湿漉漉的空气,顿感沁人心脾,心情豁然开朗。突然,一只小鸟从屋檐上一头栽下,又迅疾跃起,窜入不远处的竹林,停留在挂满雨水的竹间,反复低咛。竹林将鸟儿的细浯传遍每张竹叶,顺着嫩绿的叶画,和着透明的雨水,滑淌到泥土里,又伴随—路的清泉,绕着竹楼徘徊流转。
鸟儿的白在,不在于会不顾那正在下着的小雨,不在于有一个人类的冷眼旁观,而是任由自己的心境,放飞自己的心情,能够躲进竹林成一统,管他冬竹林听雨静悠悠夏与春秋,悠游悠哉地过着自己熟悉自己喜欢不怨不悔的日子。
回到城里,耸立的高楼,时常思念曾经有过的瞬间。每当下雨,依然会把日光投向那群楼间难得的一片竹林。风雨中,竹儿扭动身躯,竹叶开始飘洒一地,但再也没有那欢快的鸟儿折身飞进竹林。
都市的烟雨不再潆潆,当一阵雨滴敲打玻璃的淅沥声传来,目光会从书本上移开,凝目窗外,霏霏细雨中,竟会发现黑黑的柏油路上,少女正撑着碎花小伞,独自漫步雨中,那身影是那么的无奈,是那么的无助,此时竟幻化出寂寞和迷离,就像蒙着淡淡的忧伤的烟雨……
一边是恣意浪漫,一边是惆怅哀伤,于是,人们不断地在遥远的地方寻觅如画般的意境,企求与那雨中的精灵对话。
看陈佩秋先生的这幅花鸟画,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然脱俗的画境。那竹竿竹叶的晕化,那远山田野的虚化,给人的视觉感受,正是江南雨后的朦胧意境。
画家笔下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是作者自然观和人生观的真实映照,这也是花鸟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的地方。有人说,山水画要讲究意境,人物画要强调思想,那么,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是思想和意境的完美结合。
从绘画艺术来讲,在美术史上,能够创造性继承前人的经验,反映画家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探索新的审美样式,将会被历史所肯定。陈佩秋先生在几十年的不懈探询中,创造出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审美特色的花鸟画艺术语言,这也是她的作品之所以感动人而被人们爱不释手的原因所在。
陈佩秋简介
陈佩秋,当代最杰出的中国画画家之一,1923年生,河南南阳人,青少年时期在昆明度过。自幼即显现艺术天赋。1942年高中毕业考入西南联大,虽学工科却并未放弃对绘画热爱。抗战时期的昆明,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影响之下,陈佩秋毅然报考了撤退至重庆的国立艺专,开始在黄君璧、潘天寿、黄宾虹、郑午昌等画家指导下学习,从此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与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结为伉俪,潜心书画研究。陈佩秋先生早年为了打下良好的绘画功底,曾长期进行写生创作,并将这一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即便步入晚年的今天,也依旧没有改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陈佩秋大胆变法,汲取西方绘画之长,创中国画艺术之新,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创新与发展方面,不拘泥于传统的勾皴和点染,并在敷色、光感等方面多有创造;在花鸟画方面引入青绿,面貌焕然一新。
一场春雨唤醒了对荷的记忆。
清明过后,午后一杯清茶,让我遐想她曾经的娇态:翠绿玉柱,中通外直,亭亭玉立,不枝不蔓,清波翠盖,绿伞遮阳,红粉上妆,如痴如醉。在一望无际的荷花池,滴水荷叶,四处洒落;花出淤泥,品高不染。
荷花,盛开暑夏之际,展放烈炎之中,迎骄阳无惧,顶烈日不损,她自立自强,不随波逐流,她孤芳自赏,引文人骚客风情无限。
荷不羡慕身外物,即使露珠,落在她的身上,哪怕再晶莹再可爱,她都会轻轻抖动,将它回归自然,自己依然自在、快乐、逍遥。
然而,当我寻觅那一枝红花,却发现风动荷动之间,蹲立的不是凌波仙子,而是一只娇人可爱的鸟儿。它使我想起李清照的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鸟儿或许“误人藕花深处”,但我真心希冀,它是心向往之,为荷而往,为荷而憩,“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怡然自得,省却红尘喧嚣瓜葛。 一花一世界。荷,其实是一个世界,是一种人生。当下,这个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时常在梦里寻寻觅觅。
一鸟一世界。鸟,是这个世界的精灵,是现实。它来去自由,无拘无束。或为荷叶来,或为荷花来;将荷花的世界,或作永久之地,或作人生驿站。鸟也有它的人生。
不知哪家邻家的鸟儿啼叫了两声,清脆,醒神,把我唤回明媚阳光之下。
画画人想着自己的心境,想着观画人的感受,方能构筑心灵的彩虹之桥。《宣和画谱》说,画家要赋予花鸟画伦理道德观念,“有以兴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登临览物之有得也”。这也是陈佩秋先生作品的高妙之处,让观者见荷不见花,有鸟思芙蓉。
万木霜天别样红
曾有翠绿、雪白,如今红色如火。
春暖花开时节,漫山遍野,绿叶葱茏,它和它的同类并无差别,用绿色显示春的气息,用绿色营造勃勃生机。
人夏,枝头缀满白色小花,常让人擦肩相过,视而不见。
然而,当你远离它虬曲古朴的躯干,猛回头,远远望去,如云覆盖,又似盛夏枝头喜迎飘雪,那幕风景如此地静逸,让你萌生出许多感动。此时,折身返回,细察那细嫩的白花,竟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精致典雅,花簇团团相围,不耀眼,去华丽,在姹紫嫣红的季节,我行我素,有些格格不入。但它确实很美,是一种洁白无暇的淡雅之美,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清高之美。
它在孕育,让下一个季节更加灿烂,让它的生命结出累累果实。
秋冬时分,生命成熟,也开始凋零。但它显示的是另一番风景。整棵树,缀满了火红的硕果,远看就像点燃万木霜天别样红的火把,鲜艳夺目。
它给人红火的冲击,让自身的价值显示出与众不同。在金黄的晚秋,平添一把燃烧的烈火;它经冬不衰,即使松柏岁寒,也不凋谢,给枯白的冬季留下盎然生机,让冬的世界看到生命的希望。它与白茫茫原野雪景相映成趣,为这世界定格一道靓丽的风景画卷。
它就是“火棘”,一种蔷薇灌木,人们又叫它“火把果”。红红的硕果,像火把一样在人们心中燃烧,燃烧着希望,燃烧着丰收的喜悦。
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中,时常会看见这种红红的、茂盛的红果果。而枝头鸟儿身临春华秋实后的富足,是依恋不舍,还是飞过这一丛丛无忧的境地?还是到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
视线收离画面,猛然间发现右下落款,竟然写在五华山南麓。五华山,何方胜地?是画家长于斯,留恋于斯的地方。它位于云南,是昆明城区的制高点。早年,这里一片青林垂影,亭台掩映。在这山上山下,有画家童年的梦想,少年的记忆。或许,曾经在跟随母亲上山进香时,见过丛丛火棘树上停留过可人的小鸟,或许童年与小伙伴嬉戏间,听过火棘树上小鸟的鸣唱,也或许哪年盛夏回乡避暑,在寻山漫步之时见过此景,于是生发出幽幽之情,继而才有这一页风景。
当代画坛,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以独树一帜的风格享誉画界。她取法两宋,重彩工笔和泼墨写意都别具风韵。在她的笔下,无论休憩枝干的林中鸟,还是一花一叶的大千世界,都流露出画家沉静恬淡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又以强烈的绘画个性,使中国画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有机地融合一起,给中国画赋予了新的生命。
不在春夏争艳,但在秋冬红火。这或许是陈佩秋先生艺术的真实写照。
空山鸟鸣林幽幽
秋风起,树叶动,山寂寂,百鸟鸣。
此时,空山不见山,树木不成林。鸟儿鸣唱,少了春之声的欢快,少了夏之歌的流畅,多了丝丝忧悯。叶儿黄,树儿枯,秋风秋雨愁煞人。
大自然的造化,让生活在四季分明的人们心随物移,感受不同季节,体验不同心情。于是,花鸟就成了人们比兴于喜怒哀乐,移之于精神遐想的理想精灵。
将自然之物移于丹青,中国人远早于西人。古人善于借花草鸟兽之名,抒画者内心独白,更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诗,和赵佶《芙蓉锦鸡图》李迪《雪树寒禽图》花鸟画,让后人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古人曰:“诗空山鸟鸣林幽幽言志”,“画者,从于心者也。”
《诗经》中被描写过的鸟类不下百余。西汉始,至南北朝,文人骚客以鸟为题,词赋相咏,留下几多名篇。前有贾谊《鹏鸟赋》汉昭帝《黄鹤歌》,后随曹丕《燕歌行》司马相如《凤求凰》,曲曲劲歌撼古今。唐末后,文人钟情花鸟,有过之而无不及,长歌短吟,诗文竞美;宫廷御用画家,民间布衣文人,诗歌之余,寄情翰墨,中国花鸟画空前繁荣,花鸟诗、百鸟图竞相争美。“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一时妇孺传唱。
花鸟成丁我们生活的寄托,自然界因此多了许多美丽,人们从此增添许多感受,情趣寄于山水,心情依赖山之精灵——花鸟。有人云:天空有鸟,变得广袤高远、神奇莫测;大海有鸟,变得博大壮阔、无限深奥;花丛有鸟,变得精彩热烈、明丽多姿;森林有鸟,变得静谧空灵;城市有鸟,多一道风情,一份靓丽,一派生机,一种乐达。这世界有花,才可以让我们丰富多彩。
陈佩秋先生的花鸟作品,表现出画家深深依托于精神乐园的创作激情。她的花鸟画,高扬一种精神,明丽豁达,无畏无惧;花鸟技法,从传统中透出创新。她的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之美,更重要的是把花鸟作为抒发和表现个人意念、情怀的重要媒介,通过笔底生灵,酣畅淋漓地表露对自然的体验认知,抒发内心感受,或迎风斗雪,或世外逍遥,使欣赏者“迁想妙得”“缘物寄情”,各得其所,心旷神怡。
已不记得,是江南的哪个小镇,曾经也是这样的翠色满目,也是这样的烟雨濛濛;
已不记得,是哪片乡间的竹林,曾经也是这样的随风摇曳,也是这样的唰 唰出声。
竹楼上,凭窗而坐,凝神窗外如丝的细雨,薄纱般的烟雾,深吸一口湿漉漉的空气,顿感沁人心脾,心情豁然开朗。突然,一只小鸟从屋檐上一头栽下,又迅疾跃起,窜入不远处的竹林,停留在挂满雨水的竹间,反复低咛。竹林将鸟儿的细浯传遍每张竹叶,顺着嫩绿的叶画,和着透明的雨水,滑淌到泥土里,又伴随—路的清泉,绕着竹楼徘徊流转。
鸟儿的白在,不在于会不顾那正在下着的小雨,不在于有一个人类的冷眼旁观,而是任由自己的心境,放飞自己的心情,能够躲进竹林成一统,管他冬竹林听雨静悠悠夏与春秋,悠游悠哉地过着自己熟悉自己喜欢不怨不悔的日子。
回到城里,耸立的高楼,时常思念曾经有过的瞬间。每当下雨,依然会把日光投向那群楼间难得的一片竹林。风雨中,竹儿扭动身躯,竹叶开始飘洒一地,但再也没有那欢快的鸟儿折身飞进竹林。
都市的烟雨不再潆潆,当一阵雨滴敲打玻璃的淅沥声传来,目光会从书本上移开,凝目窗外,霏霏细雨中,竟会发现黑黑的柏油路上,少女正撑着碎花小伞,独自漫步雨中,那身影是那么的无奈,是那么的无助,此时竟幻化出寂寞和迷离,就像蒙着淡淡的忧伤的烟雨……
一边是恣意浪漫,一边是惆怅哀伤,于是,人们不断地在遥远的地方寻觅如画般的意境,企求与那雨中的精灵对话。
看陈佩秋先生的这幅花鸟画,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然脱俗的画境。那竹竿竹叶的晕化,那远山田野的虚化,给人的视觉感受,正是江南雨后的朦胧意境。
画家笔下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是作者自然观和人生观的真实映照,这也是花鸟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的地方。有人说,山水画要讲究意境,人物画要强调思想,那么,陈佩秋先生的花鸟画是思想和意境的完美结合。
从绘画艺术来讲,在美术史上,能够创造性继承前人的经验,反映画家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探索新的审美样式,将会被历史所肯定。陈佩秋先生在几十年的不懈探询中,创造出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审美特色的花鸟画艺术语言,这也是她的作品之所以感动人而被人们爱不释手的原因所在。
陈佩秋简介
陈佩秋,当代最杰出的中国画画家之一,1923年生,河南南阳人,青少年时期在昆明度过。自幼即显现艺术天赋。1942年高中毕业考入西南联大,虽学工科却并未放弃对绘画热爱。抗战时期的昆明,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影响之下,陈佩秋毅然报考了撤退至重庆的国立艺专,开始在黄君璧、潘天寿、黄宾虹、郑午昌等画家指导下学习,从此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与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结为伉俪,潜心书画研究。陈佩秋先生早年为了打下良好的绘画功底,曾长期进行写生创作,并将这一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即便步入晚年的今天,也依旧没有改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陈佩秋大胆变法,汲取西方绘画之长,创中国画艺术之新,在传统青绿山水的创新与发展方面,不拘泥于传统的勾皴和点染,并在敷色、光感等方面多有创造;在花鸟画方面引入青绿,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