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具有基础性、试验性、思想性和现代性的特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初中生物学科,有一部分学生依然把它当成是“小科”或者“副科”,重视程度不够。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初中生物在育人中的重要性,也意味着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调整初中生物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59
当前,随着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逐步实施,也给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原本不太受重视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关注,初中生物学科就是其中的代表。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着眼于义务教育的需求,具有基础性、试验性、思想性和现代性的特点。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要服务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需求,能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于此,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就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教育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要领悟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为学生未来学习和适应社会培养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对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此做出积极改变。
一、教师要主动学习,全面把握新要求
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这四个方面中我们会发现,传统的知识层面的要求模糊化了,其更加侧重能力、方法、思维等层面的要求,但是其来源还是在日常的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和我们传统课堂教学又密切联系,特别是在旧有的三维教学目标上的提升,也就是原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它直接指向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同时也具有我们国家的教育特色,所以说它为当前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师首先要理解透彻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具体指向,从而明确新时期生物教学的努力方向。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南,它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地位、内容解读、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提供了具体参照,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所以,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生物教学必须要应用好课程标准,把课标精神把握住、把握准。同时,为了便于一线教师把握新课改新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在不断地组织各级各类培训,这也是教师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与专家和“大家”的对话中一定能够给我们把握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有所启发。这样,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一定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二、继承与发展,做好新旧教学之间的衔接
当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提出之后,给了很多一线教师以极大的冲击,有些教师也觉得顾虑重重,要么觉得目标太高难以达成,要么觉得学生能力不够困难很大,特别是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做出调整,这对已经习惯自己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就是“阵痛”。实际上,这是对新课改理念要求的误解。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是与我们不断发展的国情相一致的,所以生物学科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是全面改变而是要继承与发展。所以,生物教师一定要正确面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新旧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
以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感觉初中生物学科是小学科不太重要,所以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投入也少;而生物教师受学生态度的影响,以及学校自身不太重视,往往在教学中积极性不够。课堂是落实生物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抓好生物课堂,知识学习是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概念的解读,并且要重视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其掌握知识生成的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備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教师进行生物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备课环节,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每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把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和价值观引导三者结合起来,为课上教学的实施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立足学生素养培养,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鼓励学生体验与探究,在此过程中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在课后,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多样化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深化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四、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
育人的过程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够“润物无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应该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整个生物教学中。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性是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特点,生命观念的教育也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初中生物学科的内容构成来看,处处都体现着对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学生熟知的身边生命,还涵盖了微观生命领域的现象。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于与生命有关的细节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带着学生走进生物世界,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及其精彩内涵,如在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初步应用显微镜去观察微观领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从教具准备上就准备初中生身边常见的洋葱、番茄、黄瓜,指导学生自己去做细胞切片,然后观察它们的细胞结构,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其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初中学生学习认知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一认知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础逐渐形成结论。这样去体验、感受和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过程。所以,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能够探究的教师就要放权给学生,这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本身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参与实验的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它也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生物实验,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这样会逐渐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過与生活联系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初中生物学科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来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如在学习八年级内容中《病毒》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病毒的发展史,进而了解了病毒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知晓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个人出现病毒感染时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够避免病毒的传播?在问题的影响下学生会深度思考问题,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自身社会责任感。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促教
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教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对教师教学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所以教学评价具有教学诊断和教学调节作用。同时,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相关动态,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所以它也有教学激励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是单向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且其评价点基本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不是对学生的全面、整体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意味着教师要改进和完善旧有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性。要立足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从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着手来进行评价。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意评价的分层;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者结合起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渗透到生物教学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妙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2).
[2]胡友群.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想[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温计萍.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4]丁莉.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59
当前,随着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逐步实施,也给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一些原本不太受重视的学科也越来越受关注,初中生物学科就是其中的代表。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着眼于义务教育的需求,具有基础性、试验性、思想性和现代性的特点。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生物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要服务于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需求,能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基于此,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就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教育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同时还要领悟科学方法,学会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为学生未来学习和适应社会培养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对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此做出积极改变。
一、教师要主动学习,全面把握新要求
新的初中课程标准中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在这四个方面中我们会发现,传统的知识层面的要求模糊化了,其更加侧重能力、方法、思维等层面的要求,但是其来源还是在日常的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和我们传统课堂教学又密切联系,特别是在旧有的三维教学目标上的提升,也就是原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它直接指向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同时也具有我们国家的教育特色,所以说它为当前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师首先要理解透彻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具体指向,从而明确新时期生物教学的努力方向。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南,它对于初中生物课程的性质、地位、内容解读、教学建议等方面都提供了具体参照,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所以,开展学科核心素养下的生物教学必须要应用好课程标准,把课标精神把握住、把握准。同时,为了便于一线教师把握新课改新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在不断地组织各级各类培训,这也是教师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在与专家和“大家”的对话中一定能够给我们把握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有所启发。这样,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一定能够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二、继承与发展,做好新旧教学之间的衔接
当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提出之后,给了很多一线教师以极大的冲击,有些教师也觉得顾虑重重,要么觉得目标太高难以达成,要么觉得学生能力不够困难很大,特别是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原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做出调整,这对已经习惯自己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就是“阵痛”。实际上,这是对新课改理念要求的误解。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是与我们不断发展的国情相一致的,所以生物学科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是全面改变而是要继承与发展。所以,生物教师一定要正确面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新旧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
以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感觉初中生物学科是小学科不太重要,所以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投入也少;而生物教师受学生态度的影响,以及学校自身不太重视,往往在教学中积极性不够。课堂是落实生物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抓好生物课堂,知识学习是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概念的解读,并且要重视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其掌握知识生成的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備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教师进行生物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备课环节,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每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把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方法指导和价值观引导三者结合起来,为课上教学的实施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立足学生素养培养,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有效学习的指导者与合作者,鼓励学生体验与探究,在此过程中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在课后,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多样化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深化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
四、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
育人的过程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方能够“润物无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应该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整个生物教学中。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性是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特点,生命观念的教育也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初中生物学科的内容构成来看,处处都体现着对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既包括学生熟知的身边生命,还涵盖了微观生命领域的现象。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于与生命有关的细节知识知之甚少,所以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带着学生走进生物世界,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及其精彩内涵,如在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初步应用显微镜去观察微观领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从教具准备上就准备初中生身边常见的洋葱、番茄、黄瓜,指导学生自己去做细胞切片,然后观察它们的细胞结构,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其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初中学生学习认知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一认知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此基础逐渐形成结论。这样去体验、感受和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过程。所以,在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能够探究的教师就要放权给学生,这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学本身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参与实验的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实验的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动手能力,它也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生物实验,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要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这样会逐渐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過与生活联系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初中生物学科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可以成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来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如在学习八年级内容中《病毒》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对教材的了解,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病毒的发展史,进而了解了病毒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知晓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当个人出现病毒感染时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够避免病毒的传播?在问题的影响下学生会深度思考问题,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自身社会责任感。
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以评促教
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评价能够及时了解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教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对教师教学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所以教学评价具有教学诊断和教学调节作用。同时,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相关动态,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所以它也有教学激励作用。
传统的教学评价一般是单向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且其评价点基本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不是对学生的全面、整体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意味着教师要改进和完善旧有的教学评价机制,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性。要立足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从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着手来进行评价。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意评价的分层;要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者结合起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的初中生物教学需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渗透到生物教学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教学评价,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妙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2).
[2]胡友群.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想[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温计萍.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4]丁莉.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