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是指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当今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低下,不是教育政策不好,不是老师不作为,而是有关部门不实事求是的浮夸虚报作风作祟,主要是因为农村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变形了,学习目的模糊,态度不端正。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怎样扭转农村学生已变形的学习目的;②怎样端正农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③怎样使农村学生愿意读书学习,主动学习;④怎样培养他们争上游不服输的精神品质;⑤怎样给老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平台。
【关键词】农村教育 认识问题 社会环境 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看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就2000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每况愈下。试题越命越浅(不是说浅就不好)学生却越考越差;普九很多年了,给我的感觉是半文盲却越来越多;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却越来越低。别看各种活动热火朝天,各种培训铺天盖地,其实农村中学教育已走入困境!
失落之余我常常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个人认为农村教育问题在于:
1.家长、学生对读书的认识问题
1.1 家长对子女读书的态度。
目前,我国农村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了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但城乡差异仍然存在,特别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导致认识差异。现在农民供一个大学生经济上少说得花上5万元,加上没一点靠山和半点关系的农民子弟,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正所谓网络戏言“我读书花了一麻袋的钱,最后赚的钱却买不回一条麻袋!”“毕业了跟老子去打工,赚的钱比老师还多!”所以学生在学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家长就放心了,子女学习好坏无所谓,他们根本不关心。
1.2 城乡文化差别效应。
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结构单一,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者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方面的需求,而且升学的门槛比较高,致使很多中小学学生因为自己成绩差,没有希望进一步学习而选择了辍学。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宁愿花更多的钱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城里读书。而导致农村学校更多学生失学,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下滑。
1.3 学生本身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把学校当成幼儿园,单纯的认为他们还小,还没能力像大人们那样出去打工挣钱。读不读书,书读好读坏一个样,毕业时都会有一样的初中毕业证,大不了补考一次!于是在学校只是机械的铃响进教室铃响出教室打闹,作业照抄,考试检测不当回事。有理无理都敢和老师对着干,反正有法律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怕过谁!面对这样的学生,素质的提升从何谈起!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波涛汹涌的打工潮造就了一代“留守儿童”。缺失关爱,没有内心温暖的留守儿童,学校老师的千言万语不如社会闲杂人员言传身教的片言只语。好与坏,美与丑,对与错的认识不可能是绝对的,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导致出新型的叛逆。“花了一麻袋的钱却买不回一条麻袋”的人生价值观的变更,我们的说教还有意义,还有底气吗?没了意义没了底气谈何施教,又怎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3.教育管理体制、手段的问题
3.1 形势主义愚弄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至今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因为许多评估验收检查都靠弄虚作假,瞒天过海,自欺欺人。政策愿望是好的,可是层层转到地方,转到下面具体的某个中学小学,情况就大变了,很多地方领导就是唬人骗人了,学年辍学率超过当年在校学生总数的10%是一种普遍现象。“普九”初中门槛低了,小学毕业都可以读初中。能去重点初中都去县城上学去了,留在农村中学60%都是“1/5-1/3=1/2”,写二十几个字的请假条都要错七八个字的“普九生”。这些学生基础差、读书目的不明确,大多是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等三年后补考拿个初中毕业证。老师不是神仙,这样的学生,你奈他何?
3.2 敷衍素质教育的精神。
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唯数字是准。翻看各个学校教学统计:上局为了促进教育质量提高而进行的这抽考、那统考,哪次不排名,哪次排名不是以分数为准?否定教师一切平时付出,一票否决他们年终不得评优晋级?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得看看他平时是否努力,看看“差”老师所带的对象呢。素质教育,应公平管理,从切实提高老师责任心和积极性方面多探讨。
3.3 走过场的课改。
轰轰烈烈的课改,好的没学到,还忘了自己的。现在很多农村学校的课改就是多上几堂多媒体课,多下载几个课件,评课就是比热闹,誰热闹课就改了,就上得好,很少有评课评出该课要给学生什么,使学生明白什么的。我认为语文你不讲清楚字词句的含义,语法的使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要表达的思想,你课件再精彩学生也不会写文章,也领会不了文章的精彩,也提升不了学生对文字的使用和驾驭能力。物理,化学,课件就能说明一切吗?我还怀疑课件所显示的现象是你电脑合成制作呢!许多课件效果根本就没当堂实验直观、让人信服!课改好像是比花样。我们每堂课都因多媒体而制作这制作那,一课时得花几课时的时间,教学任务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比老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滥用不得。真功夫还得看他的嘴和对课堂的驾驭。
4.学习氛围的缺失
现在的农村学校校园没了朗朗的读书声,书读不读都一样,勤奋的考试成绩还不如不读书的考试舞弊的,反正毕业证都是一样的,学生没了争上游的意识。相互比的都是“酷”、“靓”,比的是让老师心跳。“学生安全责任状”的宣传,老师再也没有多少底气去施师“严”了,学校平安稳定是关键,卫生及上级各种检查是重点。求的是一团“和谐”,哪有似曾相识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怎样扭转农村学生已变形的学习目的;②怎样端正农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③怎样使农村学生愿意读书学习,主动学习;④怎样培养他们争上游不服输的精神品质;⑤怎样给老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平台。
总之,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关键是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管理者积极有效的,公平合理的管理实施。
【关键词】农村教育 认识问题 社会环境 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看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就2000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农村中学教育质量每况愈下。试题越命越浅(不是说浅就不好)学生却越考越差;普九很多年了,给我的感觉是半文盲却越来越多;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却越来越低。别看各种活动热火朝天,各种培训铺天盖地,其实农村中学教育已走入困境!
失落之余我常常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个人认为农村教育问题在于:
1.家长、学生对读书的认识问题
1.1 家长对子女读书的态度。
目前,我国农村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了小康的前两步目标,已经开始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迈进,但城乡差异仍然存在,特别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导致认识差异。现在农民供一个大学生经济上少说得花上5万元,加上没一点靠山和半点关系的农民子弟,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正所谓网络戏言“我读书花了一麻袋的钱,最后赚的钱却买不回一条麻袋!”“毕业了跟老子去打工,赚的钱比老师还多!”所以学生在学校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家长就放心了,子女学习好坏无所谓,他们根本不关心。
1.2 城乡文化差别效应。
新中国成立的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结构单一,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者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方面的需求,而且升学的门槛比较高,致使很多中小学学生因为自己成绩差,没有希望进一步学习而选择了辍学。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宁愿花更多的钱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城里读书。而导致农村学校更多学生失学,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下滑。
1.3 学生本身对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把学校当成幼儿园,单纯的认为他们还小,还没能力像大人们那样出去打工挣钱。读不读书,书读好读坏一个样,毕业时都会有一样的初中毕业证,大不了补考一次!于是在学校只是机械的铃响进教室铃响出教室打闹,作业照抄,考试检测不当回事。有理无理都敢和老师对着干,反正有法律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怕过谁!面对这样的学生,素质的提升从何谈起!
2.社会环境的影响
波涛汹涌的打工潮造就了一代“留守儿童”。缺失关爱,没有内心温暖的留守儿童,学校老师的千言万语不如社会闲杂人员言传身教的片言只语。好与坏,美与丑,对与错的认识不可能是绝对的,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导致出新型的叛逆。“花了一麻袋的钱却买不回一条麻袋”的人生价值观的变更,我们的说教还有意义,还有底气吗?没了意义没了底气谈何施教,又怎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3.教育管理体制、手段的问题
3.1 形势主义愚弄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至今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因为许多评估验收检查都靠弄虚作假,瞒天过海,自欺欺人。政策愿望是好的,可是层层转到地方,转到下面具体的某个中学小学,情况就大变了,很多地方领导就是唬人骗人了,学年辍学率超过当年在校学生总数的10%是一种普遍现象。“普九”初中门槛低了,小学毕业都可以读初中。能去重点初中都去县城上学去了,留在农村中学60%都是“1/5-1/3=1/2”,写二十几个字的请假条都要错七八个字的“普九生”。这些学生基础差、读书目的不明确,大多是留守儿童,绝大多数等三年后补考拿个初中毕业证。老师不是神仙,这样的学生,你奈他何?
3.2 敷衍素质教育的精神。
素质教育不是应试教育,唯数字是准。翻看各个学校教学统计:上局为了促进教育质量提高而进行的这抽考、那统考,哪次不排名,哪次排名不是以分数为准?否定教师一切平时付出,一票否决他们年终不得评优晋级?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得看看他平时是否努力,看看“差”老师所带的对象呢。素质教育,应公平管理,从切实提高老师责任心和积极性方面多探讨。
3.3 走过场的课改。
轰轰烈烈的课改,好的没学到,还忘了自己的。现在很多农村学校的课改就是多上几堂多媒体课,多下载几个课件,评课就是比热闹,誰热闹课就改了,就上得好,很少有评课评出该课要给学生什么,使学生明白什么的。我认为语文你不讲清楚字词句的含义,语法的使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要表达的思想,你课件再精彩学生也不会写文章,也领会不了文章的精彩,也提升不了学生对文字的使用和驾驭能力。物理,化学,课件就能说明一切吗?我还怀疑课件所显示的现象是你电脑合成制作呢!许多课件效果根本就没当堂实验直观、让人信服!课改好像是比花样。我们每堂课都因多媒体而制作这制作那,一课时得花几课时的时间,教学任务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比老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能力,滥用不得。真功夫还得看他的嘴和对课堂的驾驭。
4.学习氛围的缺失
现在的农村学校校园没了朗朗的读书声,书读不读都一样,勤奋的考试成绩还不如不读书的考试舞弊的,反正毕业证都是一样的,学生没了争上游的意识。相互比的都是“酷”、“靓”,比的是让老师心跳。“学生安全责任状”的宣传,老师再也没有多少底气去施师“严”了,学校平安稳定是关键,卫生及上级各种检查是重点。求的是一团“和谐”,哪有似曾相识的学习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怎样扭转农村学生已变形的学习目的;②怎样端正农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③怎样使农村学生愿意读书学习,主动学习;④怎样培养他们争上游不服输的精神品质;⑤怎样给老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平台。
总之,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关键是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和管理者积极有效的,公平合理的管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