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图书馆借阅率的思考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阅率是衡量图书馆图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分析不同读者群体阅读的心理产生、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特点,给出了提升读者满意度的建议,并提出了相应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借阅率;读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目的是让读者在不断的阅读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充,读者需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和掌握读者心理,加强对读者心理的研究,是提升读者服务工作质量、提高图书借阅率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一、如何看待读者心理
  读者心理是指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表象。读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兴趣、情感、信念、意志等都是读者阅读心理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反映。
  读者心理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求知心理。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知识更新很快,不学习就落后,落后就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掌握相应工作技能,才能提高生存能力、适应社会发展;二是求新心理。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当今的社会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每个人都富于创造力,特别是在思想活跃的高校,人们总是想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从中受到启发,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三是娱乐心理。生活总是需要调剂,让紧绷的思想轻松。人们通过阅读放松心情、启迪智慧、陶冶情趣,促进身心健康。同时,阅读还是一种消遣,可以消磨时间,睡前看书还有催眠作用;四是盲从心理。表现为读者往往受大众行为影响,大家在了解什么、关注什么,读者就从图书馆来借阅相关书籍报刊来了解相关事情,掌握事情第一时间的发展动态。
  人们从历史发展规律中总结发现,人类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总体来说主要分为五个层次,即人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而这五个层次需要的实现就必须充分阅读,掌握大量知识,提升自我能力,才能赢得大家承认和社会认可。因此,人们就产生了要去阅读书籍,不断扩充和积累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欲望。每个人因工作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以及自身文化修养、对知识的渴求、对创造的欲望等,对他们的阅读动机都会发生影响,从而形成了读者阅读需求的差别。
  二、高校读者群体划分
  通过对以往读者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有着明显的划分,不同的读者群体在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高校,读者群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大体可分为:大学生读者群、研究生读者群和教师读者群。
  (一)大学生读者群
  初入大学的学生,入学时间不长,具有广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没有十分确定的阅读目标,所以阅读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高年级大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其阅读带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有的为了是学习和丰富某种专业知识,有的为了是进行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二)研究生读者群
  研究生一般专业性较强,研究方向明确,他们借阅图书一般目的性强,想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向、研究成果,借阅的大都是本专业的相关书籍,为撰写学位论文做准备。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报分析利用能力较强,收集、查阅资料范围很广,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吸收率较高。
  (三)教师读者群
  教师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力量,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群体。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好学上进,求知欲和事业心强,他们通过借阅本学科、本专业书刊资料来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中年教师学识储备很广,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是整个高校的骨干力量,他们往往通过借阅与自己专业教学、科研有联系的文献、书刊,来了解国内国际专业发展的新观点、新方向、新成果;老年教师一般长期从学校教学科研一线成长起来,经历和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是教学科研的指导力量,他们一般负责传帮带,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重点人员,不断推进整个学科知识的发展进步。同时,他们还不断总结、整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到图书馆借阅信息资料来了解国内、国际整个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结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情况,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著书立说,以方便后来人们借阅、参考。
  三、如何提升借阅率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因此,要针对读者需要开展相关服务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图书借阅率,从而真正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舒适的环境
  要让读者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首先就要把读者吸引进来。要不断丰富图书馆文献资源,保持阅读环境整洁、阅读氛围安静,同时在图书馆整个设计建造方面注重人性化,这样,读者才会愿意走进图书馆。同时,在图书馆大厅等摆放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合理安装一些休闲座椅,注重图书馆室内采光、通风、温度和消除噪音等,可以让读者精神更加放松,阅读效率更高。
  (二)构建丰富有益的藏书
  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要吸引读者,必须要有丰富的各类藏书。图书馆在制定每年藏书采购计划时,应该深入到学校院系领导、重点学科负责人、各类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群体以及学生中广泛征求意见,了解各类读者群体真正需求,及时调整相关藏书采购计划,把整个高校读者群体需要的书籍采购、补充,从而真正把高校各类读者群体吸引到图书馆来。另外,还要立足本校教学与科研工作实际,加强电子文献的投入力度,优化电子文献资源,满足读者对电子文献的需求。
  (三)树立读者至上的理念
  服务提升价值,文化创造品位。要改变服务理念,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把服务做成一种文化。书架上的图书排放整齐有序,时刻保证检索和借还书系统正常运行,馆内卫生永远干净整洁,始终保持文明言行,让读者始终能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感受到家的温暖,尽可能缓解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疲惫感和找不到所需图书资料时所产生的烦燥感。
  (四)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认同图书管理工作,做到愛业、乐业、敬业、勤业、专业、精业、创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具备广博的各类学科知识,且熟悉图书馆各类藏书位置、借阅情况等,熟悉检索等相关图书馆业务流程,并能及时为读者答疑解惑,让读者带着疑问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五)加强与读者间的互动
  设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带,及时跟踪、定向服务,及时通报最新的藏书情况和学术动态。设置意见箱,及时收集整理读者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不断改进。要充分利用墙报、宣传栏等工具定期举办“新书预告”“好书推荐”等各类交流活动,及时发布国内、国际各类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以及相关的新书出版情况,为读者阅读当好参谋。
  总之,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图书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既要分析读者心理需求,做到为读者购书、藏书、找书,又要创新服务模式,改善阅读环境,增强业务素质,才能实现图书自身价值和读者自身能力共同提升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段紫霞.从研究读者心理入手提高服务质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89-92.
  [2]顾军.研究读者需求心理,提高读者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0).
  [3]董永霞.适应读者心理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微探[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3):206-208.
  [4]曾冲.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运用刍议[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3).
  [5]熊涛,龙红.了解读者心理,做好优质服务[J].青年文学家,(2012)(18).
  [6]张建.高校图书馆图书借阅率提升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283-284.
  作者简介:石鸾山(1979-),女,汉族,湖北省咸宁人,本科,中级,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与行为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校内培育科研项目“高校图书馆读者心理与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8-19X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有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十分形象地所说的“一声炮响”,显然是源于毛泽东熟读过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写的于1938年出版的被当做“马列主义百科全书”的教科书有如下一句经典的描述:“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轰击的炮声,宣告了新纪元即伟大社会主义的开始
【摘要】在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麻扎建筑外壁上的釉面砖白底蓝花纹饰,以其无限递增的装饰效果,成为该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本文通过分析其 “无限”的艺术特征,从装饰效果引起的视觉感受、宗教活动引起的情感升华和不同纹饰所隐喻的文化内涵等三个层面逐层探讨了维吾尔族装饰纹样中所包含的生命永恒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麻扎;装饰艺术;维吾尔族;无限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一、阿
【摘要】无酸纸因显著的安全性在文物的包装与保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酸性纸,无酸纸制作的函套纸张强度更高、性能更好、存放时间更长久,适合珍贵有机类文物的永久保存。本文以清代李本直著《旌阳李氏宗谱》制作函套为例,阐述采用无酸纸板制作古籍函套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古籍;函套;无酸纸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识码】A  古籍文献是古代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
【摘要】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主要以纳兰性德与卢氏的爱情和与顾贞观、曹寅、康熙三人的友谊为线索,以“梦”为形,运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电等舞美技术将汉民族传统题材现代化表达,凸显浓厚的汉民族人文精神。本舞评主要从舞剧的舞美、舞姿、舞意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人生若只如初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浪漫至死的纳兰性德。  【关键词】舞剧;汉文化;纳兰性德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人生若只如初见
满族,1980年生于河北隆化。现居北京,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基地画家。师从山水画家王文井、施云翔。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吕凤子画院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中國书画创作院常务理事,天津红桥区政协委员,中国百杰画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优秀作品均被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区和欧美各国人士及团体收藏。作品荣获全国工商联书画大展金获。全国第三届
【摘要】张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资深政治家,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力图外御强敌,内兴改革,他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对晚清的政治以及中国的近代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笔。本文从其创办实业、举办教育、编练新军等方面,略加分析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贡献。  【关键词】张之洞;近代化;贡献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历史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书法热”席卷大江南北。这期间各式各样的书法展览、各个层次的学术讨论层出不穷。由此而来的“展览体”被推崇备至,但是书法的本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古希腊哲学家以主观的数和客观的水、土等解释世界的本体;我国的先贤讲究神、气、韵、意等。两者比较归类,是主观和客观的阐述归类,而作为艺术的书法应是主观意识形态上的,是抒发个人学养情操的一个媒介,是个人人文情操的外部再现形式。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维护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服
【摘要】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50后”“60后”作家及其作品都已经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文学史教材,甚至“80后”作家及其作品也已堂而皇之地框入了当代文学史的版图,唯独“70后”作家们的作品似乎被文学史所遗忘。但观照当下文学的创作实绩会发现,处于文学“中坚代”的恰恰是“70后”作家。近几年聲名鹊起的魏微、鲁敏、徐则臣、盛可以、路内、张楚等,都在思考着当前文学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深层次变革与转型的问题。特别是
【摘要】汉代社会崇尚孝道,盛行厚葬之风,也崇尚天人合一,强调生命永恒的生死观念。这种丧葬观和生命观直接影响了汉画像石的表现内容。汉画像石与墓室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图像配置体系成熟,囊括人间生活和世间万物。汉画像石中祥瑞及升仙图案体现了汉人丧葬观与生命观的统一,现世画面不仅为墓主死后服务,也充满了人间气息。这些汉画像石的内容展示了汉代的丧葬观念,也体现了汉人放眼宇宙的气魄和追求永恒生命的态度。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