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财政防范风险意识的日益提高,财政管理的体制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现行改革前的收付实现制度下,大大局限了政府会计的操作,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对政府会计的改革进行探讨。单一的收付实现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会计核算的要求了,暴露出政府“家底”不够清晰,行政运行成本不够明确,财务信息可比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本文就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行探究,主要分析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呼声与日俱增。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逐步将目光转向政府职能的绩效管理,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对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呼之欲出。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促进会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政府在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且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科学有效地推动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本文的研究重点将会放在原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1、行政事业会计核算存在弊端和分析
1.1、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行政运行成本
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预算会计制度为主要目标导向,受制于预算管理。年终考核时,行政事业单位唯恐预算执行不达标,不达标意味着预算来年有被核减的风险,单位就十分重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面对预算执行方面的压力客观上就促使了年末短期内突击花钱,挤占了社会运行的费用,加大政府机构运行成本。浪费了公共资源,改变了公共财政的性質,违背了公共服务的道德。
1.2、资产的核算不够清晰,
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多个时代变革和会计制度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在资产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尤其是建筑物和办公设备方面。有物无账,有账无物屡见不鲜。从账务上无法寻找实务的记账痕迹,会计核算不到位降低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一些实物已经找不到了,却未履行账务核销,账面价值只增不减,可人为调整资产数据。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资产会计科目上既不进行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摊销。具体来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方面收付实现制始终以购入时的原始价值为计入价值,但在使用中是存在损耗的,随着年限和使用频率的变化就会出现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情况,不利于单位自身资产的准确核算。
1.3、负债状况不能真实反映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无法进行负债确认,负债数据失真,隐形债务的藏而不露。收付实现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对隐形债务显现化,不利于真实的对业绩绩效的考核,而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制度相对于这点而言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很好的避免了隐形债务的藏而不露,让这部分隐形债务公开化、透明度。同时避免了责任转嫁给后者,提高政府主要人员的责任意识,为评价政府绩效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
1.4、会计科目设置不够完整
原行政事业财务会计的谨慎性、重要性等原则体现不够,例如应对债权和资产计提减值,但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未设置减值准备方面的科目。又因为适用的行业会计准则不一致,存在多种核算标准,尤其在会计科目设置、报表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单位科目的设置及报表的编制仅仅只满足本单位账务的需要,难以满足全面核算的需要,不利于财政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借鉴。
2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
2.1 进行了会计模式的全新定位,有助于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权责发生制由于是以交易或事物本身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作为确认标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行权责发生制以后,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便已经支付,也不做当期费用入账,归属期属当期的费用,即便未支付,也要作为当期费用入账。这种会计确认方式还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偿债情况,便于单位分析风险因素,尽可能的降低财政风险发生的几率。这样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支出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对收支进行配比,同时便于我们对财政资金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要求我们在关注资金占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和绩效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各项经济活动,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更完整而准确的财务信息。使之强化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使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负起责任。
2.2 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完善了会计报表,报告的体系。
原行政事业因为适用的行业会计准则不一致,存在多种核算标准,尤其在会计科目设置、报表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不利于财政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借鉴。此次除对行政会计和事业会计制度进行整合,并统一了教、科、文、卫等行业会计制度,这就意味着全国110多万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回归到同一起跑线,固有的按行业会计制度开展工作的思维和习惯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政府会计制度的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解决了不同行业之间财务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分析,增强了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从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不同信息需求出发,设置了合理的报表结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性。
2.3 真实反映资产状况,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科学反映运行成本
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配置绩效管理方面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于空白区,改革前除个别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未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账务处理,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及运行成本。改革后,对固定资产进一部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账务处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全面开展往来款专项清理和账龄分析,计提坏账准备工作。从而使资产的核算进一步接近实际,避免了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资产配置和资产运行维护费的勾稽关系也随之反映出来,合理的归集和反映了单位资产的运行维护费用。资产配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资产和负债的后续管理工作。
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启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变得愈加复杂,从核算到报表均有两套,一套侧重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一套侧重满足预算管理需要。使得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能够适当分离但又相互衔接,从而全面、清晰的反映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改变了会计的核算方式,完善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明确了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核算的效率,同时对于财务人员能力要求也很高。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措施迎接新制度的挑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霞.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8).
[2]张品竹.关于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时代金融,2018(11)
[3]姜丽秋.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纳税,2019(19).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公众对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呼声与日俱增。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家逐步将目光转向政府职能的绩效管理,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对完善的政府会计制度呼之欲出。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亦是促进会计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政府在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时,应当充分考虑到会计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且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科学有效地推动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本文的研究重点将会放在原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1、行政事业会计核算存在弊端和分析
1.1、会计核算不能真实反映行政运行成本
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以预算会计制度为主要目标导向,受制于预算管理。年终考核时,行政事业单位唯恐预算执行不达标,不达标意味着预算来年有被核减的风险,单位就十分重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面对预算执行方面的压力客观上就促使了年末短期内突击花钱,挤占了社会运行的费用,加大政府机构运行成本。浪费了公共资源,改变了公共财政的性質,违背了公共服务的道德。
1.2、资产的核算不够清晰,
行政事业单位经历了多个时代变革和会计制度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在资产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尤其是建筑物和办公设备方面。有物无账,有账无物屡见不鲜。从账务上无法寻找实务的记账痕迹,会计核算不到位降低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一些实物已经找不到了,却未履行账务核销,账面价值只增不减,可人为调整资产数据。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资产会计科目上既不进行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摊销。具体来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方面收付实现制始终以购入时的原始价值为计入价值,但在使用中是存在损耗的,随着年限和使用频率的变化就会出现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的情况,不利于单位自身资产的准确核算。
1.3、负债状况不能真实反映
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无法进行负债确认,负债数据失真,隐形债务的藏而不露。收付实现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对隐形债务显现化,不利于真实的对业绩绩效的考核,而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会计制度相对于这点而言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很好的避免了隐形债务的藏而不露,让这部分隐形债务公开化、透明度。同时避免了责任转嫁给后者,提高政府主要人员的责任意识,为评价政府绩效提供了客观真实的依据。
1.4、会计科目设置不够完整
原行政事业财务会计的谨慎性、重要性等原则体现不够,例如应对债权和资产计提减值,但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未设置减值准备方面的科目。又因为适用的行业会计准则不一致,存在多种核算标准,尤其在会计科目设置、报表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单位科目的设置及报表的编制仅仅只满足本单位账务的需要,难以满足全面核算的需要,不利于财政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借鉴。
2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之处
2.1 进行了会计模式的全新定位,有助于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权责发生制由于是以交易或事物本身是否已经实际发生作为确认标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行权责发生制以后,不属于当期的费用,即便已经支付,也不做当期费用入账,归属期属当期的费用,即便未支付,也要作为当期费用入账。这种会计确认方式还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偿债情况,便于单位分析风险因素,尽可能的降低财政风险发生的几率。这样使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支出更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对收支进行配比,同时便于我们对财政资金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要求我们在关注资金占用的同时,也要重视预算项目的可行性和绩效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各项经济活动,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更完整而准确的财务信息。使之强化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使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效益情况负起责任。
2.2 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统一,完善了会计报表,报告的体系。
原行政事业因为适用的行业会计准则不一致,存在多种核算标准,尤其在会计科目设置、报表编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不利于财政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借鉴。此次除对行政会计和事业会计制度进行整合,并统一了教、科、文、卫等行业会计制度,这就意味着全国110多万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回归到同一起跑线,固有的按行业会计制度开展工作的思维和习惯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政府会计制度的在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解决了不同行业之间财务决算数据汇总分析和单位之间的对比分析,增强了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从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不同信息需求出发,设置了合理的报表结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性。
2.3 真实反映资产状况,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科学反映运行成本
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配置绩效管理方面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于空白区,改革前除个别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未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账务处理,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及运行成本。改革后,对固定资产进一部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账务处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全面开展往来款专项清理和账龄分析,计提坏账准备工作。从而使资产的核算进一步接近实际,避免了高估资产和低估负债,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和客观性原则。资产配置和资产运行维护费的勾稽关系也随之反映出来,合理的归集和反映了单位资产的运行维护费用。资产配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资产和负债的后续管理工作。
结束语
政府会计制度的启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将变得愈加复杂,从核算到报表均有两套,一套侧重满足财务管理需要,一套侧重满足预算管理需要。使得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能够适当分离但又相互衔接,从而全面、清晰的反映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改变了会计的核算方式,完善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明确了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核算的效率,同时对于财务人员能力要求也很高。行政事业单位应采取措施迎接新制度的挑战,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霞.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8).
[2]张品竹.关于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时代金融,2018(11)
[3]姜丽秋.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纳税,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