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可以使人类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要,让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一个人的幼儿时期,是一生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语言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随着脱贫攻坚的开展,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成为一项重要措施。“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扶智从教育抓起,抓教育就要从突破语言关抓起。只有从源头上突破语言关,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桥梁,才能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本文就“学前学会普通话”这一主题,对“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开展及培训学习、管理督导的经验做法做出了以下阐述,希望对学前学普的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凉山彝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87
《纲要》中指出:提高幼儿语言的交往积极性,才是幼儿语言学习以及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幼儿主要是不断地使用语言,进而逐步提髙其能力的。因此,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和成人交流,让他们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针对上述需求,本文以基于参与学前学会普通话活动的开展过程,通过梳理在培训学习、管理督导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学前学普的推进中的经验,希望为发展的不同面向思考与发展途径选择。
一、学前学普的现状
幼儿在“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下,大脑会在学龄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中,很容易地学会如何掌握语言,并且幼儿在关键阶段内,因为正处于与自然的语言环境接触的阶段,学习语言反而是非常简单的,会渐渐地自然地学会如何掌握语言;反之,就会错过关键阶段,从而导致学习语言的效率,因此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以及限制,从而导致学习语言的能力大大降低。学前学普的推行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并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为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打下语言基础。
可以说学前学普担任着民族振兴的重任,但凉山学龄前幼儿普通话学习基础薄弱,普通话学习师资力量及学习策略薄弱,学前学普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村级幼教点辅导员专业素养,加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教学研究,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促进凉山地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升行动效果。
二、促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的具体措施
推广普通话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听懂”和“会说”“会用”,成为贫困群体脱贫换貌的重要前提。推广普通话,从广义上是以全部群众为对象,但狭义上,重中之重应放在学前儿童身上。
(一)提供支持性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蓄积学前学普前进的推力。
资源不足乃是妨碍学前学普这一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中,无论是幼儿、辅导员、行政人员、技术保障单位、家长与社区人士,都是重要的人力资产。在学前学普行动路上需要能够提供教师参与学校事务所需的支持。除了提供必需人力资源外,同时包括了财务、设备资源、尊重、鼓励、关怀情感的支持、以及建构开放、自由等支持性的环境,因此想要建立学习氛围,推动学前学普行动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是十分重要与迫切的课题。为此,除基本人事作业外,更应着重提供人员培训多元平台,让成员有参与发展成才的机会。在学前学普活动推广培训中,将《如何在分层培训中全面提高幼教点的发展》调整为《如何进行分层培训以全面提高幼教点的发展》,把《幼教点管理工作重要性》调整为以幼教点内部管理为重点的《幼教点管理工作的要点》,引导辅导员们思考如何做好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的管理,要求每个幼教点要从管理的形式、内容来仔细梳理,不能只停留在人情管理,要上升到制度管理,在制度里有温度的工作。充分调动辅导员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幼教点的建设与管理,对全面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专家和地方一线教师结合,注重学习培训平台搭建
在学前学普的行动组织中,组织有特色、有风格、有造诣的幼教专家和优秀园长、讲师设计课程培训内容和形式,同时邀请州县学普办、地方专家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采用专题讲座和互动式建构课堂培训,“包班”制培训方法,有针对性的让培训专家们把专业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辅导员,她们既是辅导员们专业引领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朋友,在培训中互动沟通。通過学前学普新政解读、职业标准探讨、案例分享、课堂实操、技能训练、书面考核、专家座谈7大板块的培训,在辅导员们总结参与学前学普行动来每一阶段的变化、成长、困惑、需求基础上,在设置行动基础课程、专项课程、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们对幼教点一日工作要求与日常管理、普通话沉浸式教学法的理念与实操、教学计划的拟定、一日活动游戏化组织与实践、如何解决“小的听不懂、大的不爱说”幼教点混龄班带班策略等专业能力。培训结束时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普人的角色使命、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了闭卷考试,并根据日常表现、学习笔记检查、课堂互动、试卷得分等综合成绩,评选出优秀学员和学习标兵进行鼓励表彰。
(三)自主开发学前学普特色教材和幼儿读物,助力行动实施
技术保障单位结合村幼教学点幼儿生活经验,以“自我”为中心点,随幼儿周围生活范围的扩大和认知的发展,从幼儿自身、家庭、幼儿园、自然、节日、季节6个方面入手,自主编写开发极具地域特点的学前学普特色教材,按主题编制教师教学辅助手册,录制了配套的示范课课和故事教学、手指游戏等多领域的示范课,内容呈螺旋式递进模式,让幼儿学习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词汇、短语、简单句、复合句,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汉语,从而达到“听懂会说敢说敢用”的行动目标。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学会感恩。在州级名师工作坊的带领下,凉山州六县一市的公立园积极参与开发出适合凉山州情、彝区幼儿的绘本,分发到各幼教点,很好的弥补了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并适宜村幼幼儿读物的匮乏,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书面语言,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较好地运用语言的范例,促进凉山幼儿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为他们顺利进入义务教育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涛,苑双杰,李忆.组织学习影响顾客满意度——创新的中介与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8,32(10):75-79.
[2]于海波,程龙,安然.不同领导风格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6):123-130.
[3]王晨曦,范雪灵,周禹.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与组织的探索性技术创新——创新氛围和组织学习的链式中介作用[J].经济管理,2017,39(07):120-133.
关键词:凉山彝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387
《纲要》中指出:提高幼儿语言的交往积极性,才是幼儿语言学习以及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幼儿主要是不断地使用语言,进而逐步提髙其能力的。因此,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和成人交流,让他们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针对上述需求,本文以基于参与学前学会普通话活动的开展过程,通过梳理在培训学习、管理督导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学前学普的推进中的经验,希望为发展的不同面向思考与发展途径选择。
一、学前学普的现状
幼儿在“语言习得机制”的影响下,大脑会在学龄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中,很容易地学会如何掌握语言,并且幼儿在关键阶段内,因为正处于与自然的语言环境接触的阶段,学习语言反而是非常简单的,会渐渐地自然地学会如何掌握语言;反之,就会错过关键阶段,从而导致学习语言的效率,因此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以及限制,从而导致学习语言的能力大大降低。学前学普的推行能够帮助学前儿童在学前学会普通话,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并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为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打下语言基础。
可以说学前学普担任着民族振兴的重任,但凉山学龄前幼儿普通话学习基础薄弱,普通话学习师资力量及学习策略薄弱,学前学普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村级幼教点辅导员专业素养,加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教学研究,推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促进凉山地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升行动效果。
二、促进“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的具体措施
推广普通话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听懂”和“会说”“会用”,成为贫困群体脱贫换貌的重要前提。推广普通话,从广义上是以全部群众为对象,但狭义上,重中之重应放在学前儿童身上。
(一)提供支持性环境、优化资源配置,蓄积学前学普前进的推力。
资源不足乃是妨碍学前学普这一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推进中,无论是幼儿、辅导员、行政人员、技术保障单位、家长与社区人士,都是重要的人力资产。在学前学普行动路上需要能够提供教师参与学校事务所需的支持。除了提供必需人力资源外,同时包括了财务、设备资源、尊重、鼓励、关怀情感的支持、以及建构开放、自由等支持性的环境,因此想要建立学习氛围,推动学前学普行动发展,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将是十分重要与迫切的课题。为此,除基本人事作业外,更应着重提供人员培训多元平台,让成员有参与发展成才的机会。在学前学普活动推广培训中,将《如何在分层培训中全面提高幼教点的发展》调整为《如何进行分层培训以全面提高幼教点的发展》,把《幼教点管理工作重要性》调整为以幼教点内部管理为重点的《幼教点管理工作的要点》,引导辅导员们思考如何做好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的管理,要求每个幼教点要从管理的形式、内容来仔细梳理,不能只停留在人情管理,要上升到制度管理,在制度里有温度的工作。充分调动辅导员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幼教点的建设与管理,对全面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专家和地方一线教师结合,注重学习培训平台搭建
在学前学普的行动组织中,组织有特色、有风格、有造诣的幼教专家和优秀园长、讲师设计课程培训内容和形式,同时邀请州县学普办、地方专家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其中,采用专题讲座和互动式建构课堂培训,“包班”制培训方法,有针对性的让培训专家们把专业知识和正能量传递给辅导员,她们既是辅导员们专业引领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朋友,在培训中互动沟通。通過学前学普新政解读、职业标准探讨、案例分享、课堂实操、技能训练、书面考核、专家座谈7大板块的培训,在辅导员们总结参与学前学普行动来每一阶段的变化、成长、困惑、需求基础上,在设置行动基础课程、专项课程、实践课程,进一步提升了辅导员们对幼教点一日工作要求与日常管理、普通话沉浸式教学法的理念与实操、教学计划的拟定、一日活动游戏化组织与实践、如何解决“小的听不懂、大的不爱说”幼教点混龄班带班策略等专业能力。培训结束时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普人的角色使命、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与运用等方面对全体辅导员进行了闭卷考试,并根据日常表现、学习笔记检查、课堂互动、试卷得分等综合成绩,评选出优秀学员和学习标兵进行鼓励表彰。
(三)自主开发学前学普特色教材和幼儿读物,助力行动实施
技术保障单位结合村幼教学点幼儿生活经验,以“自我”为中心点,随幼儿周围生活范围的扩大和认知的发展,从幼儿自身、家庭、幼儿园、自然、节日、季节6个方面入手,自主编写开发极具地域特点的学前学普特色教材,按主题编制教师教学辅助手册,录制了配套的示范课课和故事教学、手指游戏等多领域的示范课,内容呈螺旋式递进模式,让幼儿学习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词汇、短语、简单句、复合句,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汉语,从而达到“听懂会说敢说敢用”的行动目标。
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学会感恩。在州级名师工作坊的带领下,凉山州六县一市的公立园积极参与开发出适合凉山州情、彝区幼儿的绘本,分发到各幼教点,很好的弥补了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并适宜村幼幼儿读物的匮乏,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书面语言,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较好地运用语言的范例,促进凉山幼儿实现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的目标,为他们顺利进入义务教育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涛,苑双杰,李忆.组织学习影响顾客满意度——创新的中介与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8,32(10):75-79.
[2]于海波,程龙,安然.不同领导风格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机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7(06):123-130.
[3]王晨曦,范雪灵,周禹.CEO变革导向领导行为与组织的探索性技术创新——创新氛围和组织学习的链式中介作用[J].经济管理,2017,39(07):1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