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度学习的课堂中,学生不仅有记忆、理解、应用等基本学习活动,更有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的体现。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可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一、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才能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如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节课学习乘法的意义,例题是由一个小飞机乘2人,4个小飞机乘多少人的情境引入乘法算式的。情境生动,但过程显得过于平淡,难以形成认知冲突。如果设计成:引导学生观察每条小船坐3人,3条小船坐多少人?学生口答算式,再接着问学生:20条船坐多少人呢?师生一起列算式:本子上、黑板上都写着长长的算式。学生有很多话要说:太长了!好麻烦!加数太多,很容易写错!这时才是引入乘法意义的绝好时机。形成了学生的心理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乘法的本质。所以我们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分析,乘法这样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并不简单,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理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基于學生实际设计学习活动
(一)遇关键进行点拨
在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这节课中学习aX±bX=C这种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学生通过审题,找出两个等量关系。这时会不会有疑惑呢?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该用哪个等量关系来设未知数,又用哪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要解决这些疑惑,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点拨:有没有办法把这两个等量关系合并成一个等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再借助数量关系图,用替换的方法,使等量关系中只含有一种未知量。把题目中所有的已知量与未知量整体思考,形成整体结构。所以有的地方该点明的就明确说透,不要让学生觉得像在打哑谜。
(二)遇难点细分解
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这部分内容很重要,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也很困难,路线图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表格中包含的信息丰富而复杂。重视读、勾、指、标、画、解释。首先读懂表格,再把表格中读到的信息在路线图中指出来,每一段是多少?用笔标出,每一个数据做到图与表一一对应。舍得花时间解读,在图中指出问题所对应的是路线图的哪段,需要的信息在表格中勾选出来,用自己的方式画一画,展示学生的每一种画法,解读每一种画法。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线段图,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把路线图掉换一个方向,使它变成从左往右的方向。同时再利用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抽象:如果我们把这段弯弯曲曲的路线拉直,画出来的是什么样?这样由路线图过渡到线段图。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于里程表的问题掌握得比较好,还学会了画线段图。
(三)组织深度探究的活动
深度学习的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和操作,设计的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体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真正体现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也关注学生的差异,
学生自我调整和选择,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和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引导学生结构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巧妙设计情境
如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开课前让学生欣赏同学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新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了思路的启迪。
(二)打通新旧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作为思维框架和基础,在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问题往往可以分解为几个更小的问题,这些小问题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能解决的。要建立起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引领学生打通隔断墙。
(三)建立稳定、全面、灵活的认知结构
一个新的概念或新的问题解决后,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些印象,不代表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这时需要设计恰当的拓展巩固,以辨别学生是不是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了。如在学习除法后,教材中有这样的习题:“想想生活中哪些事也能用13÷5=2……3去解决。”学生容易受第一个发言同学的影响和限制,讲的故事背景变化,但数学结构单一,很可能只包含有除或平均分这两种除法模型中的一种。那么就需要进行评价和干预调整:它们都属于哪种情形?还能讲出不一样的故事吗?引导学生举例中包含除法的两种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全面地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背景,更多的关注数学结构的本质,以达到对运算意义的全面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借助丰富的情境抽象出数学结构,提高学生对数学结构的把握能力,反过来才能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重视一题多解,这是建立灵活性认知结构的好方法。一题多解,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利于今后面对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一种思路行不通的时候,能够另辟蹊径,重新切换思路继续思考。一节课不只是引导学生解决了一个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更引领学生寻找一类问题的通用通法,在这样的方法课中,教师巧妙设计问题进行点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或几个有关联的单元学习之后,原来的各部分知识的关系没有层次性,只是每一天累积、叠加,通过归纳整理,使各部分知识更加有条理,层次分明,带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厘清它们的关系,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清晰的更加科学的结构。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成为记忆或思考的负担,而变成数学思维的新基础。日积月累,就形成整体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助于结构化能力的形成。
(四川省都江堰市奎光小学)
一、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才能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如二年级上册《数一数与乘法》第二节课学习乘法的意义,例题是由一个小飞机乘2人,4个小飞机乘多少人的情境引入乘法算式的。情境生动,但过程显得过于平淡,难以形成认知冲突。如果设计成:引导学生观察每条小船坐3人,3条小船坐多少人?学生口答算式,再接着问学生:20条船坐多少人呢?师生一起列算式:本子上、黑板上都写着长长的算式。学生有很多话要说:太长了!好麻烦!加数太多,很容易写错!这时才是引入乘法意义的绝好时机。形成了学生的心理冲突,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学生真实地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乘法的本质。所以我们从儿童的视角进行分析,乘法这样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并不简单,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理解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基于學生实际设计学习活动
(一)遇关键进行点拨
在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这节课中学习aX±bX=C这种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学生通过审题,找出两个等量关系。这时会不会有疑惑呢?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该用哪个等量关系来设未知数,又用哪个等量关系来列方程?要解决这些疑惑,可以提出问题进行点拨:有没有办法把这两个等量关系合并成一个等量关系呢? 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再借助数量关系图,用替换的方法,使等量关系中只含有一种未知量。把题目中所有的已知量与未知量整体思考,形成整体结构。所以有的地方该点明的就明确说透,不要让学生觉得像在打哑谜。
(二)遇难点细分解
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这部分内容很重要,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也很困难,路线图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表格中包含的信息丰富而复杂。重视读、勾、指、标、画、解释。首先读懂表格,再把表格中读到的信息在路线图中指出来,每一段是多少?用笔标出,每一个数据做到图与表一一对应。舍得花时间解读,在图中指出问题所对应的是路线图的哪段,需要的信息在表格中勾选出来,用自己的方式画一画,展示学生的每一种画法,解读每一种画法。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线段图,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把路线图掉换一个方向,使它变成从左往右的方向。同时再利用想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抽象:如果我们把这段弯弯曲曲的路线拉直,画出来的是什么样?这样由路线图过渡到线段图。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于里程表的问题掌握得比较好,还学会了画线段图。
(三)组织深度探究的活动
深度学习的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和操作,设计的学习任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学习任务的设计体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真正体现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也关注学生的差异,
学生自我调整和选择,满足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和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三、引导学生结构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巧妙设计情境
如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开课前让学生欣赏同学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新知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了思路的启迪。
(二)打通新旧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作为思维框架和基础,在新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问题往往可以分解为几个更小的问题,这些小问题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能解决的。要建立起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引领学生打通隔断墙。
(三)建立稳定、全面、灵活的认知结构
一个新的概念或新的问题解决后,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些印象,不代表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这时需要设计恰当的拓展巩固,以辨别学生是不是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了。如在学习除法后,教材中有这样的习题:“想想生活中哪些事也能用13÷5=2……3去解决。”学生容易受第一个发言同学的影响和限制,讲的故事背景变化,但数学结构单一,很可能只包含有除或平均分这两种除法模型中的一种。那么就需要进行评价和干预调整:它们都属于哪种情形?还能讲出不一样的故事吗?引导学生举例中包含除法的两种模型。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元、全面地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背景,更多的关注数学结构的本质,以达到对运算意义的全面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借助丰富的情境抽象出数学结构,提高学生对数学结构的把握能力,反过来才能迁移到其他的情境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重视一题多解,这是建立灵活性认知结构的好方法。一题多解,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利于今后面对问题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当一种思路行不通的时候,能够另辟蹊径,重新切换思路继续思考。一节课不只是引导学生解决了一个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更引领学生寻找一类问题的通用通法,在这样的方法课中,教师巧妙设计问题进行点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个单元或几个有关联的单元学习之后,原来的各部分知识的关系没有层次性,只是每一天累积、叠加,通过归纳整理,使各部分知识更加有条理,层次分明,带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厘清它们的关系,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清晰的更加科学的结构。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成为记忆或思考的负担,而变成数学思维的新基础。日积月累,就形成整体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有助于结构化能力的形成。
(四川省都江堰市奎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