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获得完善与革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简述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做好分层教学,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国的初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做各种试卷、应付各类考试上,对学习几乎没有了热情。初中地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牢记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形图,还要掌握具体的经纬度、气压、气流等,知识点繁杂,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很难学好。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的,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当然,分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划分好层次,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沟通,实现动态分层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首先要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要信任教师,教师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他们划分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语言,确立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缩小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真正体现动态分层,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因材施教,目标分层
从根本上来说,采取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精确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为参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课程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学困生,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数量以及人口的增长情况,理解资源环境社会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对于中等生,则应在教会他们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会读坐标图,分析数据资料和图中曲线变化的趋势,初步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等生而言,同样需要打牢他们的基础知识,做好理论教学,培养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初中地理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对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和盘托出,要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层设定问题,做好教学定位。必须注重教学的全面性,不能忽视任何一名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兼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的特点,考查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性常识。为优等生设置发展性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让他们带着疑问听讲。
四、双轨评价,增强自信
评定考核是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内容之一。初中教学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今,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也要坚持双轨原则,即基础知识与能力测试两方面结合,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只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的情况。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多动手、动脑,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学困生的评定,更要坚持多种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分层教学的模式,实施动态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双轨评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青松.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7).
[2]耿明.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研究,2015(10).
关键词:初中地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国的初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做各种试卷、应付各类考试上,对学习几乎没有了热情。初中地理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牢记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形图,还要掌握具体的经纬度、气压、气流等,知识点繁杂,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很难学好。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的,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类,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当然,分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划分好层次,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沟通,实现动态分层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两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首先要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要信任教师,教师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将他们划分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语言,确立教学目标。在实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缩小各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真正体现动态分层,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二、因材施教,目标分层
从根本上来说,采取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精确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为参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地理第一章课程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学困生,要让他们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数量以及人口的增长情况,理解资源环境社会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政策;对于中等生,则应在教会他们基础知识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会读坐标图,分析数据资料和图中曲线变化的趋势,初步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地理事物的方法。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优等生而言,同样需要打牢他们的基础知识,做好理论教学,培养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来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分层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初中地理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复杂,对学生的记忆力、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和盘托出,要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分层设定问题,做好教学定位。必须注重教学的全面性,不能忽视任何一名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以中层学生为主线,层层推进教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兼顾学困生和优等生的特点,考查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概念性常识。为优等生设置发展性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让他们带着疑问听讲。
四、双轨评价,增强自信
评定考核是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内容之一。初中教学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今,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教师对学生开展评价也要坚持双轨原则,即基础知识与能力测试两方面结合,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只注重成绩水平,轻视能力培养的情况。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多动手、动脑,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对于学困生的评定,更要坚持多种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分层教学的模式,实施动态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双轨评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青松.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7).
[2]耿明.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研究,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