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之花在课堂悄然绽放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充满幸福感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美好夙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一直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幸福的取得,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论。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课堂,才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
  关键词:幸福感;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8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64
  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是人类存在的唯一目标和目的。”诚然,人生于世,当探究幸福,追寻幸福,人生的终极目标当为获得幸福。幸福乃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让教育成就幸福早已成为诸多教育家的共识。何为幸福?是物质的获得,内心的充盈,生活的富足,情感的丰沛,还是目标的达成,梦想的实现?幸福是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人们却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定义。法国小说家雨果认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而我们的学生,在书山题海中奋斗打拼,为即将来临的考试忙碌焦虑。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小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懂与人交流分享,纵然被施予太多的爱,也并未感知到幸福,对幸福的理解也相对模糊。而对学习过多的功利之心,也使得他们失去了更多的人生乐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具有文道合一、广博繁杂的特点,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对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基层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见解。
  一、分析汉字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启迪学生感受幸福
  语文课堂的基础即是认识汉字,分析字形,理解字义。换句话说,识字是语文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当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然而,教师在讲解汉字时,仍需注重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分析汉字的特点,知晓字义,并能恰当准确地得以运用。汉字是象形文字,字形和字义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直观性和表意性。汉字亦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跨越时空的文字。认识汉字,是从另一个层面和古人交流。故而,认识汉字的过程,便是了解人类历史的过程。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由此开阔,境界由此提升。然而幸福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官和直觉。启迪为本,点石成金,教师更须掌握其分寸。
  二、加强文本诵读,在文本欣赏的熏陶下感悟幸福
  语文学科教学方式是多样的,自学、讲读、讲练结合等等,而对于富有真性情的至美散文,更应该多加诵读。因为诵读是最能直达学生内心世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读朱自清的《春》,在作者对春天的礼赞中,我们自然能感觉到生命的勃勃活力,万物之无限生机。在诵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追溯生命深处最本质的美感。又如,读流沙河的《理想》,字字珠玑,句句锦绣,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再如,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让人动容,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竟然是她的梦想,她对光明的追求,对亲情的呼唤,对知识的渴望,更能令学生对自己所拥有的珍惜珍爱。美文,无须教师过多地说教,而在于让学生细细体会,诵读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对于那些本身并不能突出表达情感体验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挖掘文本中可以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对于寓意深刻的文章,适合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杨绛的《老王》,小人物的悲悯情怀,人性之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只有以诵读为主,讲解为辅,才能使学生理解深刻。
  三、注重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融入文本进而跳出文本
  以讲解诵读为基本方法,从而达到情感化一,便是水到渠成。在语文教学中,无情则无文。提升学生幸福感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场所。语文课堂不仅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通过凝聚作家们灵感心血的文字,传递给学生真善美的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
  幸福不是直观的形象,不能眼见为实。感受幸福的有效方式之一即是诉诸人的体验。幸福是内心的体悟,所以成就幸福的语文课堂必须引导学生洞察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的幸福之感自然地呈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融入文本,与作者同悲伤共欢喜,要把诗情文意传达到学生心中。但教师也要适时地从文本中跳脱出来,站在更高的高度,分析评价其喜怒哀乐,即做到乐为其乐,悲为其悲;乐亦不独为其乐,悲亦不独为其悲。
  四、构建开放性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幸福
  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它兼容万象,上含天文,下纳地理。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由此可见,其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开放性课堂,可以将其他学科引入课堂。比如学习《南洲六月荔枝丹》《〈物种起源〉绪论》等课文时可以引入生物学科,让学生对动植物有所了解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开放性课堂,也可以引入娱乐因素,譬如成语接龙、背诵比赛、非常古文等。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收获了知识,提升了语文素养,并为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其全面发展。开放性课堂,促使学生动口、动手、动笔、动脑,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也是快乐而幸福的。
  五、关注学生个性,不断提升学生与教师的人文素养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共性,自然也有其个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并关心他们,对他们的关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教育。社会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作家或诗人,但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所以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此外,教师更应该修其身,养其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的内心充盈,精神饱满,才能自然地流露出幸福的光芒,并以其照耀学生的内心。美丽的笑容,真诚的爱意,会带给学生无与伦比的幸福感。教学的过程是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创造幸福的过程。热爱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此生对自己的要求和期许。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课堂,让幸福之花在其间悄然绽放,让每位学生都能感知幸福。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文本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边角余料和细枝末节之处,如何巧妙利用好它来培养学生想象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目录、题目、结尾、文思、重点词语、标点、练习等因课堂时空限制及教师备课缺漏都给课堂教学留下了空白。教师若巧用这些资源,化腐朽为灵感,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想象能力。本文采用具体事例结合道理阐述的方法加以论证,论述切合实际,举例以本地区采用的北师大教材为主,举一反三,触类
期刊
陶行知先生说过:“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熏陶尤为重要。”但我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往往不够全面。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墙上多些图案和文字,路边多些花木和指示牌;还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校园文化只针对学生,不针对教职员工等。这些观点显然不是校园文化的全部。除了认识不到位之外,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缺乏个性鲜明的核心理念,环境文化育人重静态轻动态,只注重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
期刊
摘 要:在多数高校,英语作为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都是以合班的形式进行授课的。而合班的意义,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而言,类似于“大班”的代名词,因为合班的人数往往都超过了语言学习所要求的班级人数上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班英语教学课堂效果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大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不应再是枯燥的单词练习或者机械的句型背诵,而应该是充满艺术活力、轻松愉快的学习之旅。英语本身极具语言艺术魅力,再与音乐、美术以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结合,就会让英语课堂演绎出别样精彩。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之实践,对此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艺术之美;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
期刊
摘 要:为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富有特色的“小组合作”学教模式——“531”模式。这个学教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探究精神,可使科学课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探索利用“531”学教模式助推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课堂;“531”学教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培养高技能、高层次以及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作为重心,建立由民间资本、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结构。  关键词: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多元投资;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
期刊
摘 要:农村作文教学要活用教材,让题目具有开放性,让作文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学会采撷生活浪花,并注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喜欢写作,从而使学生“用我笔写我心”,写出农村特色,写出希望与自豪,并从中获得快乐。  关键词:农村;题目开放;生活体验;贴近生活;获得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
期刊
摘 要:“诱思”就是历史教学登堂入室的途径。循循善诱是手段,是技巧;独立思考是目的,是内容。学案式诱思探究性学习方式,其步骤就是情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分层检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诱思”。诱思就是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变学为悟。  关键词:“诱思”;循循善诱;学案式探究性学习;变教为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学习语文有多种途径,教科书只是其中一种。由于课时和篇幅的局限,教科书编选的内容和数量有限,不免会有种种缺憾。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并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定量的课时,因其内容的庞大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顾及全面。因此,教师应打破学科边界,用减一减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借用主题模块,用加一加的方法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联结学生生活实际,用变一变的形式对活动范围进行拓展;借用减一减、加一加、变一变等多种方法对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关键词:整合;主题;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