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四种表现,剖析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四种原因,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和学生工作实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12-03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而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期和心理期。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大学生的年龄一般18~23岁,正处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乃至于接近认识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所以,大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大学生都会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竞争的压力。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调适,往往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就目前而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态等都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而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负担较重。这会使他们比别的大学生在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更加低估自己,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卑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也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挑战,缺乏激情,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行为中常常采取逃避的方式,远离同学、学校和社会。
(二)敏感心理
敏感心理是一种内心对外在的主观感受,这种心理在农业院校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因为他们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又上的是农业院校,对与钱有关的事非常敏感,他们不愿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希望自己因贫穷而成为需要照顾的人,这会使他们心理不平衡,在同学们面前产生不平等心理体验。
(三)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交往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多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与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大学生中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较多,有的学习争强好胜,有的考试准备不充分等,都易出现焦虑症状。另外,毕业生特别是相貌一般或特困生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四)负疚心理
面对艰难的家庭生活条件,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不能帮家里减轻负担,还要花钱读书,感觉对不起日夜操劳的父母。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往往比较困难。而有些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入不敷出的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假如在学习中又受到挫折时,这些学生的负疚感就会更强烈,常常陷入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之中,感觉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自卑、苦闷等心理问题。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农业院校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经济负担压力较大
随着高校改革,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要靠举债借款或助学贷款的方式来维持学业。这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既要打工挣钱,另一方面又要艰苦学习,以期得到较高的奖学金,来弥补自己学费和生活费的不足。这就使他们陷入一种学习与打工的两难抉择之中。长此以往,这种矛盾就会更为激烈和突出。即使他们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但偿还贷款的压力将伴随着他们走完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长此以往,无法解除的经济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体制转型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也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三)适应社会能力较差
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很多荣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明显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等情况。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一些学生干部、学习尖子的上佳表现,而产生心理落差。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里烦恼却无人、无处倾诉的情况。
(四)对农业院校的歧视较大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们的歧视,“历经千辛万苦想改变现状,鱼越农门” 的农业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来自农村的学生常常受到一些人们的奚落、嘲笑和歧视;在社会上,就业压力沉重,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存在许多不公正的现象,使农业院校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社会现实和农业院校大学生主观意识间的冲突,加剧了其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改变。
三、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人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第一,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第二,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他们消除压力,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考研落榜、就业很难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第五,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宣泄,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他们的情绪状态,使其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及时进行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摆脱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多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明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112-03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总体上是健康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可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而究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期和心理期。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期,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大学生的年龄一般18~23岁,正处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乃至于接近认识的顶峰时期。从心理上讲,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所以,大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大学生都会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竞争的压力。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调适,往往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就目前而言,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态等都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而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负担较重。这会使他们比别的大学生在自身能力、价值等方面更加低估自己,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卑的情感体验,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也会使他们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导致他们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挑战,缺乏激情,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行为中常常采取逃避的方式,远离同学、学校和社会。
(二)敏感心理
敏感心理是一种内心对外在的主观感受,这种心理在农业院校大学生中非常普遍。因为他们来自农村,经济困难,又上的是农业院校,对与钱有关的事非常敏感,他们不愿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希望自己因贫穷而成为需要照顾的人,这会使他们心理不平衡,在同学们面前产生不平等心理体验。
(三)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交往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多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与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大学生中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较多,有的学习争强好胜,有的考试准备不充分等,都易出现焦虑症状。另外,毕业生特别是相貌一般或特困生毕业生在择业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四)负疚心理
面对艰难的家庭生活条件,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负疚感,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不能帮家里减轻负担,还要花钱读书,感觉对不起日夜操劳的父母。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家庭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往往比较困难。而有些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入不敷出的学生心理产生不平衡,假如在学习中又受到挫折时,这些学生的负疚感就会更强烈,常常陷入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之中,感觉辜负了家人的期望。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自卑、苦闷等心理问题。
二、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农业院校大学生之所以产生上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经济负担压力较大
随着高校改革,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要靠举债借款或助学贷款的方式来维持学业。这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既要打工挣钱,另一方面又要艰苦学习,以期得到较高的奖学金,来弥补自己学费和生活费的不足。这就使他们陷入一种学习与打工的两难抉择之中。长此以往,这种矛盾就会更为激烈和突出。即使他们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但偿还贷款的压力将伴随着他们走完大学生活的全过程。长此以往,无法解除的经济压力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社会就业压力较大
体制转型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也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三)适应社会能力较差
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很多荣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明显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等情况。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一些学生干部、学习尖子的上佳表现,而产生心理落差。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里烦恼却无人、无处倾诉的情况。
(四)对农业院校的歧视较大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行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们的歧视,“历经千辛万苦想改变现状,鱼越农门” 的农业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来自农村的学生常常受到一些人们的奚落、嘲笑和歧视;在社会上,就业压力沉重,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存在许多不公正的现象,使农业院校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社会现实和农业院校大学生主观意识间的冲突,加剧了其人格与心理健康的改变。
三、解决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人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第一,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第二,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他们消除压力,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考研落榜、就业很难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第五,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宣泄,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要弄清他们的情绪状态,使其对不良的情绪和烦恼的心情及时进行合理地宣泄或转移,摆脱心理困境,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多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入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明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