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具操作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基础。那么,如何恰当地组织学具操作活动呢?笔者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选取操作的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强化学具操作活动,把教材中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搞堂堂操作、题题操作的形式主义,致使教学时间耗费,学生兴趣低落,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一般来说,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理解应用题、辨析易混易错内容等,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
二、把握学具操作时机
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复习完长方形、三解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教师要把握住这个火候,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改变要求认识变化的基本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后,接着让学生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时学生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和“催战的鼓声”,进而奋力进击,寻划解决问题的途径。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不变),推导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等等。学生很有兴趣的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发现,亲自感觉,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兴趣来了,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析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吗?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学习过程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消除课堂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三、设计学具操作程序
明确要求,做好操作准备。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操作前不善于选择和取出学具,也不善于倾听,领会指导语后再动手,操作后不善于保留结果,讨论完把学具推向一边待课后收拾等,一说运手操作,就乱抓一气。因此在进行学具操作时,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
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表象。表象这个常被人们忽略的、看不见的头脑中的影象,是连接感知与抽象的桥梁,使人的感性认识向抽象飞跃,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学生根据要求拿出相应学具后,就要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如教学“三解形内角和是1800”时,让学生按照使用量角器的要求,分别量出锐角三解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再接着让每个学生用纸片做一个正方形,并沿着对角线折过去,得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证明这两个三解形全等。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否都一样?是否都是180O?最后,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再想一想说明了什么?这样把操作与思维,思维与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感知表象。
动口表述,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思考,是学生感知表象,进而组织内部语言,认识事物的基础,这个认识是否正确,还必须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并表述出来。因此,在学生每一次动手操作后,必须让他们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评议,教师适当点拨纠正,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既能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运脑思考,形成认知结构。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表述,正确理解知识这是起码要求。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则是小学数学的中心任务。在前三步之后,必须让学生回过头来想一想所操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然后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没有这一步,学生的认识不会深化,良好的认知结构也不能形成。
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单凭教师教学环境创设,语言情境创设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教学中必须借助媒体的帮助,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使用学具去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把操作,思维结合起来,就能很好的解决数学难点。
一、选取操作的内容
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要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强化学具操作活动,把教材中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搞堂堂操作、题题操作的形式主义,致使教学时间耗费,学生兴趣低落,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
要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一般来说,推导抽象的法则、公式、理解应用题、辨析易混易错内容等,都可有计划地安排学具操作。
二、把握学具操作时机
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复习完长方形、三解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处于“自我需求”的愤悱状态。教师要把握住这个火候,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采取图式对照,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改变要求认识变化的基本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如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后,接着让学生思考: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这时学生犹如听到“冲锋的号角”和“催战的鼓声”,进而奋力进击,寻划解决问题的途径。有的用一个梯形剪拼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高不变),推导出求梯形面积的方法等等。学生很有兴趣的在思考中操作,在操作中思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口述自己发现,亲自感觉,感到规律是自己探索出来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4份。大家兴趣来了,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析法,而是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吗?造成了悬念,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对学习过程知识内容产生兴趣,消除课堂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三、设计学具操作程序
明确要求,做好操作准备。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操作前不善于选择和取出学具,也不善于倾听,领会指导语后再动手,操作后不善于保留结果,讨论完把学具推向一边待课后收拾等,一说运手操作,就乱抓一气。因此在进行学具操作时,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
动手操作,充分感知表象。表象这个常被人们忽略的、看不见的头脑中的影象,是连接感知与抽象的桥梁,使人的感性认识向抽象飞跃,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学生根据要求拿出相应学具后,就要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如教学“三解形内角和是1800”时,让学生按照使用量角器的要求,分别量出锐角三解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算一算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再接着让每个学生用纸片做一个正方形,并沿着对角线折过去,得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证明这两个三解形全等。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否都一样?是否都是180O?最后,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拼成一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再想一想说明了什么?这样把操作与思维,思维与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感知表象。
动口表述,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思考,是学生感知表象,进而组织内部语言,认识事物的基础,这个认识是否正确,还必须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成外部语言,并表述出来。因此,在学生每一次动手操作后,必须让他们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评议,教师适当点拨纠正,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既能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运脑思考,形成认知结构。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表述,正确理解知识这是起码要求。但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则是小学数学的中心任务。在前三步之后,必须让学生回过头来想一想所操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然后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没有这一步,学生的认识不会深化,良好的认知结构也不能形成。
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单凭教师教学环境创设,语言情境创设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教学中必须借助媒体的帮助,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使用学具去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把操作,思维结合起来,就能很好的解决数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