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年制高职在世界各国都有实践并成效显著,在我国办学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为繁荣职业教育事业、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历经多年实践,五年制高职的特色和优势越来越明显,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高职中的应用得到了有效实施。高职课改让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践 学生 成长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也出现了多样化、分层化的趋势,这也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其中五年制高职教育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快速的,但前进的道路不是一片平坦,还有很多切实的问题,如教学质量问题、师资问题、认识问题、动力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要解决。我们必须致力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方案,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国际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实践教学实施
从国际办学的角度考察,每个国家或地区的高职教育都在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中外办学的对比,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理、高效的办学模式。
(一)日本五年制高职的实践教学
日本于1961年创设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实践性人才的特点,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根据课程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课逐年减少,专业课逐年增加,实习课程比例相对较大,每一年都有实习课,实习课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在日本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视的。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日本建立了以企业或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将实习教育作为课程必修课。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实践教学
在美国,没有专门的五年制高职学校,但社区学院教育项目的学制比较类似于我国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到现场实习,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在学校和工作单位之间轮换一次,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实习任务后,写出工作报告和总结,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为促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美国推行了“学徒制合作训练”“底特律契约”等合作模式。在美国,学生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始终是紧密联合,共同承担了培养人才的责任。
(三)台湾的五年制高职教学
1968年台湾仿效日本开设了五年制高职的模式,属于实用型和技术型的教育。人才培养实行“3+2”的模式。课程设置以“增强基础课程,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识教育”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务实问题的能力,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有些课程不是学校教师来上课,而是请校外的企业专家来授课。学校有产学结合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学校要求教师到企业中锻炼。运用企业的资源加强学生的职场训练,增进学生的实践经验。
从世界各国的办学经验上可以看出,人才的培养不是学校单向的意愿,而且特别注重企业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的突出显现,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构建的职业教育是必需的,是双赢的。
二、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的整合中缺少实践课程
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对人才的要求是实践性的,在校所受教育要充分体现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现行的课程中大都是沿用了学术学科,各个学科之间缺少联系,但在实际的问题解决需要的却是多样性的能力。例如,美术专业中,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中素描、色彩、构成等都是孤立的,设计性课程中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字体设计等同样也缺少横向纵向联系。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在课程的整合中,要大力运用“项目任务”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项目任务的前提下,学生自我寻找素材、途径、方法,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课程的完成效果也将会得到提高。
(二)“校企合作”幌子下的弊端
从各个发达国家的五年制高职办学的成功经验中,我国逐步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模式。企业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了这样的“土壤”,才会有机会得到锻炼。很多学校都能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弊端和不足显现出来了。首先,由主体的不同、观念不同、追求目标不同造成的隔阂。学校与企业分属不同的独立个体,学校追求的是教育的成功,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两者从目标有差异。其次,还有很多学校在操作中把实习生往企业单位一送了之,缺少对实习生的实习监督和管理,对实习生的学业疏于管理,缺乏要求。再次,五年制高职的生源大都素养比较差,自控能力、自我要求等薄弱,在实习岗位上对自我管理是比较松懈的,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大都把实习生退还给学校,而学校对此类学生的再安置缺少有效的途径。
(三)师资力量的薄弱
“实践中成长”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一线岗位的工作经验,汲取最新的企业动向,运用最新的技术技能来武装自己。以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下,高职教师的自我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需要同时得到提高,并在教学环节中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得以实施,师资的企业经历培训以及后继企业职业教育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和配合。提高师资力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形式,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为学生做好“第一线”的平台,从学校自身来丰富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课程的必要改革,实践课程与综合性课程的有力实施,学校的实训基础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双赢开展。只有把实践作为高职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才能有高职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0).
[3]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2000]34号).
本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研究——以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为例》(项目编号:B/2014/06/027)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践 学生 成长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机构也出现了多样化、分层化的趋势,这也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其中五年制高职教育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快速的,但前进的道路不是一片平坦,还有很多切实的问题,如教学质量问题、师资问题、认识问题、动力问题、学生就业问题等要解决。我们必须致力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方案,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国际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实践教学实施
从国际办学的角度考察,每个国家或地区的高职教育都在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中外办学的对比,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理、高效的办学模式。
(一)日本五年制高职的实践教学
日本于1961年创设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实践性人才的特点,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根据课程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基础课逐年减少,专业课逐年增加,实习课程比例相对较大,每一年都有实习课,实习课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在日本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视的。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日本建立了以企业或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新型培养模式,即“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将实习教育作为课程必修课。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实践教学
在美国,没有专门的五年制高职学校,但社区学院教育项目的学制比较类似于我国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一年中大约有一半的时间到现场实习,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在学校和工作单位之间轮换一次,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实习任务后,写出工作报告和总结,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为促使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美国推行了“学徒制合作训练”“底特律契约”等合作模式。在美国,学生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始终是紧密联合,共同承担了培养人才的责任。
(三)台湾的五年制高职教学
1968年台湾仿效日本开设了五年制高职的模式,属于实用型和技术型的教育。人才培养实行“3+2”的模式。课程设置以“增强基础课程,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识教育”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务实问题的能力,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有些课程不是学校教师来上课,而是请校外的企业专家来授课。学校有产学结合指导委员会,企业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学校要求教师到企业中锻炼。运用企业的资源加强学生的职场训练,增进学生的实践经验。
从世界各国的办学经验上可以看出,人才的培养不是学校单向的意愿,而且特别注重企业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的突出显现,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构建的职业教育是必需的,是双赢的。
二、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的整合中缺少实践课程
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对人才的要求是实践性的,在校所受教育要充分体现出“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现行的课程中大都是沿用了学术学科,各个学科之间缺少联系,但在实际的问题解决需要的却是多样性的能力。例如,美术专业中,基础性的专业课程中素描、色彩、构成等都是孤立的,设计性课程中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字体设计等同样也缺少横向纵向联系。遇到实际问题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在课程的整合中,要大力运用“项目任务”来进行实践教学。完成项目任务的前提下,学生自我寻找素材、途径、方法,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课程的完成效果也将会得到提高。
(二)“校企合作”幌子下的弊端
从各个发达国家的五年制高职办学的成功经验中,我国逐步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模式。企业直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有了这样的“土壤”,才会有机会得到锻炼。很多学校都能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弊端和不足显现出来了。首先,由主体的不同、观念不同、追求目标不同造成的隔阂。学校与企业分属不同的独立个体,学校追求的是教育的成功,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两者从目标有差异。其次,还有很多学校在操作中把实习生往企业单位一送了之,缺少对实习生的实习监督和管理,对实习生的学业疏于管理,缺乏要求。再次,五年制高职的生源大都素养比较差,自控能力、自我要求等薄弱,在实习岗位上对自我管理是比较松懈的,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大都把实习生退还给学校,而学校对此类学生的再安置缺少有效的途径。
(三)师资力量的薄弱
“实践中成长”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备一线岗位的工作经验,汲取最新的企业动向,运用最新的技术技能来武装自己。以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下,高职教师的自我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需要同时得到提高,并在教学环节中以先进的教学方式得以实施,师资的企业经历培训以及后继企业职业教育需要更高层面的支持和配合。提高师资力量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形式,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为学生做好“第一线”的平台,从学校自身来丰富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课程的必要改革,实践课程与综合性课程的有力实施,学校的实训基础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双赢开展。只有把实践作为高职教育的头等大事来抓,才能有高职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0).
[3]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加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2000]34号).
本文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项目课程研究——以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为例》(项目编号:B/2014/06/027)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