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解决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的矛盾,也可以简单说是要学生解决问题。我国古代、当代教育学家和世界知名学者对此都很重视。张载说:“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朱熹说:“大疑则大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首诗中有两句是:“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成为当前不少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同时它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设计问题是否科学、巧妙和有层次性,分析是否透彻到位,重点是否突出,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本文试就《五四爱国运动》一课谈谈个人对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感想。
一、联系学生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
历史学科的特征是既往性,也就是已发生的事情,与现实有一定的时空距离,不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尽量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在进行“五四运动原因”教学时,“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或“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固然可以,但显然较直白而少了些趣味,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些初中历史知识,对五四运动并不陌生,先提出了一个次要问题:“你印象中的五四运动是什么样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在回答中,学生大都提到了诸如“北京”、“学生”、“爱国”等较模糊的印象。我从“学生”入手,又提了个非常简单却非提不可而且联系到学生自身实际的问题:“作为学生,大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学习。”这就为下一个主要问题的提出做好了铺垫:“为什么在1919年,北京的学生不安心学习,罢课、上街游行还放火烧了别人的房子,却被认为是爱国并被人们所纪念呢?”这个问题摆出了两个反差很大的史实,看似简单,但有不少学生张了张口,想说却说不上来,连忙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到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外交的失败成为运动的直接原因。随后又发问:“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的推动等诸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之举,进而使学生弄清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本节内容讲述结束后,再次联系学生实际,要求其思考“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和“作为学生,爱国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两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五四精神”的内涵即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同时提醒学生: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也是爱国的表现之一。
二、化解难点,层层递进
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太容易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不对”, 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而过难的问题又好比身在平原,眼望高山。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知能力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为学生砌台阶,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本课难点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观点难就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开始我直接发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什么?由哪一阶级完成?”结果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后来我改为设计了以下7个层层递进、台阶式上升的问题:
1、“民主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因已学过《新文化运动》,其内容之一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已初步具备,稍加思考就可答出来。)
2、“专制是哪些社会形态的典型特征?”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阻碍社会进步的除封建势力还有哪些势力?”
4、“谁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5、“根据一般社会的发展规律,反封建的任务应当由哪一阶级完成?”
6、“在中国,情况有什么不同?”
7、“放眼当时的中国,这一历史重任只能落在那一阶级身上?”
这些问题如层层剥笋,把“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概念的内涵一一展现出来,教师再稍加总结归纳,难点就被轻易化解了。
三、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料,设疑激问
本课课后有两段材料(见课本第114页),可以为我所用。设问:“曹、章、陆三人被罢,是哪些阶级(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以上阶级(阶层)中,你认为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一个?其它阶级(阶层)的作用又是什么?”“《北京市民宣言》的内容是什么?”“陈独秀作为《宣言》的作者,其作用又体现为什么?”问题结合材料既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工人阶级分别起到了先锋和主力军作用,而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实际上起到了领导作用。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在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设计,巧妙设问,教学工作才会进行得游刃有余,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轻松、有趣。
本文试就《五四爱国运动》一课谈谈个人对教学问题设计的几点感想。
一、联系学生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与学生的距离
历史学科的特征是既往性,也就是已发生的事情,与现实有一定的时空距离,不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尽量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如在进行“五四运动原因”教学时,“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或“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固然可以,但显然较直白而少了些趣味,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些初中历史知识,对五四运动并不陌生,先提出了一个次要问题:“你印象中的五四运动是什么样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在回答中,学生大都提到了诸如“北京”、“学生”、“爱国”等较模糊的印象。我从“学生”入手,又提了个非常简单却非提不可而且联系到学生自身实际的问题:“作为学生,大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学习。”这就为下一个主要问题的提出做好了铺垫:“为什么在1919年,北京的学生不安心学习,罢课、上街游行还放火烧了别人的房子,却被认为是爱国并被人们所纪念呢?”这个问题摆出了两个反差很大的史实,看似简单,但有不少学生张了张口,想说却说不上来,连忙从课本中寻找答案。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到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外交的失败成为运动的直接原因。随后又发问:“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的推动等诸因素作用下的必然之举,进而使学生弄清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本节内容讲述结束后,再次联系学生实际,要求其思考“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和“作为学生,爱国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两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五四精神”的内涵即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同时提醒学生: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也是爱国的表现之一。
二、化解难点,层层递进
问题设计要难易适中。太容易的问题,学生只需回答“是”、“不是”、“对”、“不对”, 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而过难的问题又好比身在平原,眼望高山。需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知能力设计一些有坡度的问题,为学生砌台阶,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本课难点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观点难就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历史概念。开始我直接发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什么?由哪一阶级完成?”结果学生一脸茫然,无从回答。后来我改为设计了以下7个层层递进、台阶式上升的问题:
1、“民主的反义词是什么?”(学生因已学过《新文化运动》,其内容之一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已初步具备,稍加思考就可答出来。)
2、“专制是哪些社会形态的典型特征?”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阻碍社会进步的除封建势力还有哪些势力?”
4、“谁来为大家总结一下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5、“根据一般社会的发展规律,反封建的任务应当由哪一阶级完成?”
6、“在中国,情况有什么不同?”
7、“放眼当时的中国,这一历史重任只能落在那一阶级身上?”
这些问题如层层剥笋,把“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概念的内涵一一展现出来,教师再稍加总结归纳,难点就被轻易化解了。
三、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料,设疑激问
本课课后有两段材料(见课本第114页),可以为我所用。设问:“曹、章、陆三人被罢,是哪些阶级(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以上阶级(阶层)中,你认为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一个?其它阶级(阶层)的作用又是什么?”“《北京市民宣言》的内容是什么?”“陈独秀作为《宣言》的作者,其作用又体现为什么?”问题结合材料既训练了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工人阶级分别起到了先锋和主力军作用,而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实际上起到了领导作用。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有在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设计,巧妙设问,教学工作才会进行得游刃有余,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轻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