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系统的对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进行阐述,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国内外湖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经验提出了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滇池 农村 面源污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对于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问题
(一)直接污染源现状及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涤污水、厨房废水和冲厕污水,此类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总量的90%。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不全。滇池流域无设施自然村比例为22.4%。农村污水处理水质达标率低。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仅有31%的靠近集镇的设备接入市政管网,其余均是处理效果不佳的三池、氧化塘和一体化处理设备。
2.农田尾水
农田尾水是指农田中流出的地表径流水,属于农田中的过剩水分,其来源主要有灌溉过剩水、降雨、地下水的补给。缺乏农田尾水数据统计。滇池流域共新建农田退水监测试点8个,均处于试运行阶段,无法准确统计出滇池流域农田尾水排放数量,不能通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灌溉方式落后。滇池流域农田沿用的灌溉方式仍是传统的大水漫灌,造成更多的农田污染尾水。
3.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指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作用下,大气、地面和土壤中污染物扩散进入江河和湖泊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缺乏雨污分流设施。滇池流域农村地区缺乏雨污分流设施,地表径流只能随地漫流,随着雨水冲刷直接排入河流,给滇池水环境造成瞬时重度污染。汛期污染加重。滇池全湖水质在6—9月下降为Ⅴ类,综合营养状况指数下降为中度富营养。
(二)间接污染源现状及问题
1.农村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农村垃圾有害物质占比高。滇池周边农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总量的43.56%,渣土垃圾占总量的26.56%。偏远村组垃圾处理落后。偏远村组的垃圾收运设施存在设置数量少、服务半径小和放置不合理。转运工具也存在数量不足和设施不配套。
2.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排放废弃物的总称。高产废农作物比例逐年升高。滇池流域主要的种植作物有粮食作物、蔬菜、鲜切花和其他作物,产废系数较高的蔬菜和鲜切花占总种植面积的60.16%。农作物秸秆总量大、回收不全,有一部分仍然采用焚烧、还田或作为畜禽饲料的方式进行处置。
3.畜禽粪便
畜禽粪便主要来源养殖企业和散养的畜禽排泄物。畜禽养殖逐年减少。以五华区为例,生猪存栏数量五年下降了85%,牛存栏数五年下降了84%。畜禽粪便利用不全。畜禽养殖中生猪与家禽产生的粪便污染最多,而生猪与家禽的出栏数占所有畜禽总数的96%以上
二、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的症结原因分析
(一)污水管网覆盖不全、维护困难、技术落后
污水管网覆盖不全。滇池周边农村的排水管网接入市政管网的比例仅为31%。由于农村建筑和道路布局分散、距离城镇较远、覆盖面积大、布局不规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单个项目处理水量小,吨水运行成本较高。农村污水纳污面积小,水质波动较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冲击力强,绝大多数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房建结构和基础差,管网建设难度大。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农膜回收渠道单一,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农业废弃物收集、贮运、处理难度大、综合利用成本高、效益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体系不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由于经销渠道不一、回收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农资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责任主体并没有全面尽到回收利用的责任,更谈不上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导致农资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难。
(三)对散养户畜禽粪便处理监管难度大
散养户缺乏粪污处理系统。随着大量的规模养殖场被关闭或外迁,一些被限养区域规模化养殖化解为规模以下养殖户或散养户。这一类型的养殖户由于未达到规模,不需要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一般不具备完备的粪污处理系统或者仅有极为简陋的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不明显,粪污综合利用率下降。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落后。散养户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为传统使用,多数用作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的底肥和追肥,极少量用于制沼气,随意排放、堆放现象有所抬头,监管难度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重点工作
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机制。适时编制《昆明市重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制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建立市级抓统筹督促、县区抓落实的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共管共治体系。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滇池周边污染处理能力
完善农村段环湖截污工程。按照城镇污水处理标准统筹建设农村段环湖截污工程,完善农村系统的截污排水管网、污水厂、卫生旱厕、街道地表排水净化系统,逐步淘汰三池、氧化塘等设施,有效的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构建滇池周边农村截污治污体系的“毛细血管”和“细胞单元”。
(三)细化工程措施,改善滇池周边水质
整体推进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入第三方平台,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集中进行滇池流域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以各类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等产品,打造滇池流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毛建忠、吴秀萍.滇池流域农村面源问题浅析.环境科学导刊.2007,(04)
[2]丁一、赖珺.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研究——以滇池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为例.农村经济. 2011,(08)北大核心CSSCI
[3]云南大学.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系统研究与防控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云南大学.X524.610.30
[4]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项目面源课题组.破解滇池流域農业面源污染难题.中国环境报.2018-03-19
关键字:滇池 农村 面源污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对于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及问题
(一)直接污染源现状及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涤污水、厨房废水和冲厕污水,此类污水排放量约占污水总量的90%。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不全。滇池流域无设施自然村比例为22.4%。农村污水处理水质达标率低。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仅有31%的靠近集镇的设备接入市政管网,其余均是处理效果不佳的三池、氧化塘和一体化处理设备。
2.农田尾水
农田尾水是指农田中流出的地表径流水,属于农田中的过剩水分,其来源主要有灌溉过剩水、降雨、地下水的补给。缺乏农田尾水数据统计。滇池流域共新建农田退水监测试点8个,均处于试运行阶段,无法准确统计出滇池流域农田尾水排放数量,不能通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灌溉方式落后。滇池流域农田沿用的灌溉方式仍是传统的大水漫灌,造成更多的农田污染尾水。
3.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指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作用下,大气、地面和土壤中污染物扩散进入江河和湖泊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缺乏雨污分流设施。滇池流域农村地区缺乏雨污分流设施,地表径流只能随地漫流,随着雨水冲刷直接排入河流,给滇池水环境造成瞬时重度污染。汛期污染加重。滇池全湖水质在6—9月下降为Ⅴ类,综合营养状况指数下降为中度富营养。
(二)间接污染源现状及问题
1.农村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农村垃圾有害物质占比高。滇池周边农村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总量的43.56%,渣土垃圾占总量的26.56%。偏远村组垃圾处理落后。偏远村组的垃圾收运设施存在设置数量少、服务半径小和放置不合理。转运工具也存在数量不足和设施不配套。
2.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排放废弃物的总称。高产废农作物比例逐年升高。滇池流域主要的种植作物有粮食作物、蔬菜、鲜切花和其他作物,产废系数较高的蔬菜和鲜切花占总种植面积的60.16%。农作物秸秆总量大、回收不全,有一部分仍然采用焚烧、还田或作为畜禽饲料的方式进行处置。
3.畜禽粪便
畜禽粪便主要来源养殖企业和散养的畜禽排泄物。畜禽养殖逐年减少。以五华区为例,生猪存栏数量五年下降了85%,牛存栏数五年下降了84%。畜禽粪便利用不全。畜禽养殖中生猪与家禽产生的粪便污染最多,而生猪与家禽的出栏数占所有畜禽总数的96%以上
二、滇池周边农村面源污染的症结原因分析
(一)污水管网覆盖不全、维护困难、技术落后
污水管网覆盖不全。滇池周边农村的排水管网接入市政管网的比例仅为31%。由于农村建筑和道路布局分散、距离城镇较远、覆盖面积大、布局不规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单个项目处理水量小,吨水运行成本较高。农村污水纳污面积小,水质波动较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冲击力强,绝大多数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房建结构和基础差,管网建设难度大。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农膜回收渠道单一,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农业废弃物收集、贮运、处理难度大、综合利用成本高、效益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体系不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导致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由于经销渠道不一、回收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农资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责任主体并没有全面尽到回收利用的责任,更谈不上形成良性循环,进而导致农资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难。
(三)对散养户畜禽粪便处理监管难度大
散养户缺乏粪污处理系统。随着大量的规模养殖场被关闭或外迁,一些被限养区域规模化养殖化解为规模以下养殖户或散养户。这一类型的养殖户由于未达到规模,不需要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一般不具备完备的粪污处理系统或者仅有极为简陋的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不明显,粪污综合利用率下降。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落后。散养户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为传统使用,多数用作粮食作物、蔬菜、花卉的底肥和追肥,极少量用于制沼气,随意排放、堆放现象有所抬头,监管难度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重点工作
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机制。适时编制《昆明市重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制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建立市级抓统筹督促、县区抓落实的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农户”多元共管共治体系。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滇池周边污染处理能力
完善农村段环湖截污工程。按照城镇污水处理标准统筹建设农村段环湖截污工程,完善农村系统的截污排水管网、污水厂、卫生旱厕、街道地表排水净化系统,逐步淘汰三池、氧化塘等设施,有效的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构建滇池周边农村截污治污体系的“毛细血管”和“细胞单元”。
(三)细化工程措施,改善滇池周边水质
整体推进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入第三方平台,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集中进行滇池流域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以各类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等产品,打造滇池流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毛建忠、吴秀萍.滇池流域农村面源问题浅析.环境科学导刊.2007,(04)
[2]丁一、赖珺.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研究——以滇池流域农村水污染治理为例.农村经济. 2011,(08)北大核心CSSCI
[3]云南大学.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系统研究与防控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云南大学.X524.610.30
[4]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项目面源课题组.破解滇池流域農业面源污染难题.中国环境报.2018-03-19